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刍议

来源 :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备课又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基于此,深化备课改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备课中往往只考虑如何“讲清知识”,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怎样学得更好。因此,虽然教师千方百计追求教案的结构“尽善尽美”和教程的“周密丰满”,由于教案缺乏考虑“学生”,最后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备课改革;刍议
  笔者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喜爱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重视备课改革。根据我们学习与实践的体会,认为当前备课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并从三个方面考虑,即(1)知识的建构,包括学生有关的生活经历、学过的旧知识、课题所属的知识系统以及它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情意方面,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的陶冶等;(3)学习的反馈与控制。
  备课时要把以上三方面的教育过程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融为一体,当然具体上课时,各方面的要求可以分别有所侧重。总的说来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自由“生长”的时空。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
  1 在学习新知识时,引导学生自己“创造”数学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新知生长点的备课环节,教师应留下适当“时空”,让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案例]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课前准备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自编用上述学过的知识解答的简单应用题。从学生编的题中选出几题,如:
  ①一辆汽车每小时能行45千米,2/5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②我校六年级(1)班同学42人,其中4/7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人?
  ③“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准备用绸带扎花。有一段绸带长9/10米,如果每朵花要用了3/10米,这段绸带可以做成几朵花?
  同学们解答、讨论自己编的题:
  ①题的数学问题是求45千米的2/5是多少?
  算式:45×2/5=18(千米)。
  ②题班级里的同学,除了女同学就是男同学,女同学占4/7,男同学只占3/7。
  数学问题是:求42的是4/7多少?
  算式:42×3/7=18(人)。
  ③题的数学问题是:求9/10米里有几个了3/10米。
  算式:9/10/÷3/10。
  估计许多同学对第③题算式这样列没有疑问,但怎样计算,却感到困惑。于是转入探讨“一个数除以分数”怎样计算的阶段。
  (二)新课:“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探索
  1、课本是用下面的应用题引进的:
  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从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很容易列出算式:18÷2/5
  提问: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想,该怎样计算?
  估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1)把2/5化成小数来计算,18÷2/5=18/0.4=45(千米)
  (2)把2/5小时化成分计算,即18÷(60×2/5)×60=3/4×60=45(千米)。
  教师设问:当除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就不能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2 教师引导:因为除法是乘法的——(学生异口同声)逆运算,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分数乘法计算的思路,根据“逆运算”关系来推出除法的计算法则,好不好?
  (1)自编题①,实质上是怎样的数学问题?请作草图说明。
  学生:①题实质是要求:45千米的2/5是多少千米。
  草图:1小时行2/5小时
  算式45×2/5=18(千米)。
  师:请说说你作图时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汽车1小时行的全程,再把全程5等分,取它的2份,就是5小时汽车行的路程。
  师:很好!(再把图改为):
  1小时行
  2/5小时行
  由学生根据图Ⅱ编成应用题,就是课本的例题。它的数学问题是一个数的2/5是18,这个数是多少?
  师:将两图进行对比,请学生说说两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有何异同。
  结合图意,自编题①和课本例题两题算法对比:
  自编题①:45×2/5=45÷5×2=18,
  课本例题(逆推):18÷2/5=18×5÷2=18×5/2。
  师生共同说: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也许这时有学生想起“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那就更好,足以说明刚才的结论是对的(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
  还可以用例题与自编题作比较,用应用题中的事理让学生懂得例题是自编题①的逆运算。通过对比,学生可以进一步确信:“一个数除以分数,只要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就行了。”
  2 在作业设计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给学生以展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时空
  如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照课本上的算法要分三步计算:(1)S侧=2πr×h,(2)S底=r2,(3)S表=S侧+2 S底
  以往学生曾提出疑问:这样计算比较繁琐,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现在备课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能提出这个问题最好,否则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力求用最佳解法。我的做法是:当学生用课本中讲的算法算好后,再启发学生想想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
  当得出:“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后,用字母表示,就是S表=2πr×h+2πr2
  问:“能不能运用过去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窃窃私议”,最后由学生自己提出S表=2πr×h+2πr2=2πr×(h+r).(把公共的因数(式)提取出来。)
  这样,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凡是学生能想明白的,就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教师不仅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还要学会走在学生的“后面”,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创设适合的环境与条件,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3 教后反思
  最后,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对备课成功与否进行反思,写上自己的“教后感”,为第二年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便不断提高教师备课与研究的能力。
  在教后反思中,可以围绕以下具体问题进行: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否与教案设计相统一?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体会怎样?这节课对学生学会学习与提高数学素养有什么积极的意义等等。
  根据以上备课的精神,施教时,学生课上抢着发言,学习积极性高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要求,这使我深受感动。
其他文献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
期刊
【摘要】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生物比较法教学;探索  1 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
期刊
【摘要】中央三令五申要我们基础教育由单纯“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跨世纪的改革科研总课题。具體到初中化学学科应如何实现这一重大的变革?这便是本文试图说明的问题。“多种媒體教学”是我校进行了近十年实验研究的教学科研课题。这个课题从化学学科角度讲主要的特点是两个注重:注重观察实验,注重即时反馈调节。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种媒體教学;素质教育  具體做法如下:  1 继续发
期刊
【摘要】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源于生活,概括生活,反映生活,精炼生活。诗歌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最适合孩子听赏、吟诵、阅读的语言学习材料。让孩子在反复诵读中,欣赏语言、品味语言,促进了语言积累和文学沉淀。引领孩子在诗意语文中积淀、成长。  【关键词】语言美;语言表现形式;音乐美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乞丐,胸前的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自幼失明。一天,他向一位诗人
期刊
语言有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信息论者把语言、文字、电磁波称为信息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更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里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实物、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讲述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途径仍旧是“言传身教”。我们听优秀教师讲课,有人简炼有力,有人委婉动情,有人幽默风趣,腔调虽然各不相同,特点虽然
期刊
【摘要】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院走出了一条实习实训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专业;实际出发;创新实习;实训教学  首先是对传统教学时间安排的突破。在学院现行的教学计划中,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时间安排表上被凸显出来。不仅是最后一学年有半年的实习实训时间,而且从第一学期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在宏观上科学规划,以期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也需要在微观上予以落实,使素质教育的每一项发展目标,改革措施都得到具体体现。因此,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落实  此论在理论上,观念上,是没有异义的。但实践起来
期刊
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转轨,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推进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转轨的思想基础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要
期刊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教育的一场革命,是我国教育再一次发展的号角,面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工作;适应课改  1 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
期刊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科学首先是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形式,然后才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即作为这一活动结果的知识,这两个方面构成科学本质的最重要的、内在的东西。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也是由科学活动注入灵魂或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