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巧运用 预习显成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数学课教学方法对待课前预习通常要求学生背概念、看例题。这对缺乏自学能力的小学生来说具有难度。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迎来微时代,微课在教学当中得以广泛运用。微课对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起到良性辅助作用。本文从微课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中的重要性作出分析,期待能较为全面的探究出应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思路。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重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 “微时代”到来。微商、微信、微博及微视频等不同技术形态频频出现。在小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微课”逐渐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将某个知识点集中到一个短小且精悍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结合方式,更加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数学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小学生在预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微课的应用促使学生可通过短视频方式反复预习重点与难点,从而达成良好的预习效果。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碎片化学习内容及过程,以结构化数字信息方式呈现出来。具体来讲,是教师进行自我录制,将视频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对某一个重要教学知识点课程片段,做成教學视频。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一般为5-10分钟,具有教学时间短,目标明确等多项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和复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实际应用中,以云课等网络平台形式,将微课资源上传到平台当中。学生借助于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登录之后自行观看。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视听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微课作为现代教学中一种新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一方面,微课具有分解知识点的作用。通过微视频讲解方式,教师以某一重要知识点进行分解。微课利用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用时较短,反复观看。另一方面,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单一化讲解方式,微课借助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智能手机,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奠定了基础,符合现代学生学习需求。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中的作用
   (一)提高教学效率力
   从整体上来讲,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重点突出,将每次预习内容制作成几分钟的微课。具有重点和难点地意识到数学预习中的内容,简单干练的预习微课内容更加符合小学生自身认知。微课主要是教师将学生所要预习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形式,并且促使学生能够方便地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在教师将微课上传到某一个平台之后,学生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课堂时空限制。在教师不设立课堂教学形式时,学生也能登录学习。教师在微课主题选择中,一般是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设置。微课内容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学习不足,促使学生感受到微课具体作用,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极大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自信力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环节,小学生受制于年龄方面限制,在思维认知以及逻辑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考虑到学生在数学预习阶段缺少深度思考和趣味性学习的现状,可以积极利用微课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将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引导,在新知识以及基础知识的衔接上,进行合理的选择。更加适合小学生数学预习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微课的形式短小精炼,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反复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在预习中,可以针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适用于不同基础以及学习水平的学生,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提升自主学习力
   微课的创作,主要是利用视频、图片以及动画等多样化的方式,更加形象化的展现教学内容。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为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尤其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讲,他们成长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的阶段,相对于传统的课本学习方式,他们更加乐衷于微课的学习形式。小学生对于视频和音频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较为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微课学习当中去。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迅速掌握下节数学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一)应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学习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一些内容涉及概念较多,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学习理论概念。通过对这些数学概念的指导和训练,可以更好地增加学生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按照传统数学概念预习方法,学生只是单纯地背诵数学概念。而且学生也没有意识到理解概念的重要性,一些重要的理论往往被学生进行单纯记忆来应付。认为只要背过就可以了,甚至部分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存在大量错误。错误性认知在学生记忆当中形成第一印象,此后的运用中进行纠正起来将较为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预习阶段对学生理论概念理解的指导具有必要性。而应用微课形式,教师可根据预习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一段5分钟左右的以概念讲解为主题的微课。对概念理解的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小学四年级《较大数的认识》预习中,对于十万、百万以及千万、亿等较大计数单位概念以及比较的理论知识,容易产生不理解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日常接触较少,感性经验不足。由此,笔者特利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制作6分钟讲解微课。对本课中要求掌握的计数单位、大小比较的方法等作出详细讲解,利用计数器等教学模具,向学生直观地讲解概念,引导学生增强对大数的认知。在微课中以最快速度为学生仔细讲解“千万”“十万”等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通过几分钟微课,学生对较大计数单位产生较为充分认知,印象亦更加深刻。
   (二)应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例题的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讲,所掌握数学知识较少,在课前例题预习环节中,所面对最大困难便是逻辑思维不严密。所接触到的数学题目及习题都较为有限,按照传统的预习方式,学生解决例题不理解的常用方式便是根据课本中给出的题目,进行依葫芦画瓢。并不理解其真正的解题思路。而且也引不出来新问题。学生对于习题的印象不够深刻,同时也没有获得有效讲解。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当时能够解决出来例题,但是再次碰到相似的题目,依然不能很好的解决。由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剪短的几分钟习题讲解为主题的微课。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以往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困难习题及经典例题,制作成微课,满足学生例题预习需求。例如小学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学习中,在制定预习微课的时候,笔者便利用2分钟的时间,将要求学生掌握的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以及圆的画法做出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画圆练习,帮助学生初步解决预习时对圆有关题目的障碍。由于学生不能正确掌握圆的画法,在随后3分钟时间内,便将课本的例题适当延伸,以视频讲解形式,归纳出用圆规画圆的技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过微课预习方式,学生对数学课本中的例题产生了较为充分认知,对于抽象画圆也具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通过微课预习方式,学生可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圆的画法,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极大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应用微课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难点
   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因此,教师将以最精炼的语言总结所学的难点和重点,力争将最具针对性问题,纳入到微课预习视频的制作当中去。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具针对性,集中化地掌握數学难点。
   对于小学数学阶段一些难以理解的公式等知识点,如果能够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公式的原理。不仅能够节省教师在课上讲解公式的时间,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习理解公式等难点,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课程之前,由于数学课本中对于例题的讲解有限,对于此类的连续进位,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直接进行预习往往会无从下手。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参考课本例题,为学生制作了一段讲述“连续进位”计算方法的微课,从理论层面为学生铺垫了笔算原理,让学生通过视频探索连续进位算术理论。微课的讲解方法,相对于课堂上教师抽象化的讲解,视频讲述方式更加直观和生动,更能吸引学生对数学原理的学习。为数学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起到积极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项高效率、科学化方法,在小学数学预习中的应用,可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积极帮助。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进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促使小学生数学预习更具灵活性,学习效果更好。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从概念、例题、难点等各方面,精心设计微课内容。进一步提升微课在小学数学预习中的针对性,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预习的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彩丽.课前预习式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7):150-151.
   [2]蓝芬.课前有微课 课堂有深度——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设计探讨[J].好日子,2019,(11):1.
   [3]李彬.如何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课前预习[J].新课程学习(上),2018(11):71.
   [4]赵茹杰.浅议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7,3(547):85.
   [5]李生军.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4):131-132.
其他文献
【摘 要】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因人而异,每位父母都有其自己的教育方式,大数据显示占有三分之二的父母很自然地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迫使孩子在很多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和作为。教育不是培养满足自己期待的工具!因此,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南风效应;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南风效应”也可比作“温
期刊
【摘 要】语言交流能力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要求幼儿教师需对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本文首先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绘本的作用加以阐述,其次针对绘本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提出几点策略,借此可切实提高幼儿语言交流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言培养;绘本;幼儿园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为绘本阅读活动,即指0-6岁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借助文字、图像、
期刊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一般探究活动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几个基本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也常称为“实验小结”或“汇报交流”。笔者在自已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多次观摩过的课堂上发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处理前面几个环节一般都比较注重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出发这些基本理念。但到探究活动的最后环节“小结反馈”,一般为了便于教学过程的组织,确保能得出比较统一比较接近科学真实的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反映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显而易见,“活动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要想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就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有效指导,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闹中取静”,让学生的快乐不止步于浅层的活动,而直达思维深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相互辅助,可实践中师生只是单纯模仿那些高分作文的写作模式,重视对作文技巧的日常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感悟与积累,缺乏对课外书籍的大量阅读和感受。写作是练出来的,更是需要感悟的,与初中生的阅读与文本的感悟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能为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结合语文工具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主动阅读大量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项目化学习(PBL)是借助接触核心概念的问题驱动,由学生进行探究和知识建构的调查,最终将所学运用于解决实际情景中的问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
期刊
【摘 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文化教育中发挥其育人功能,必须强调学习者情感的表现。围绕情感要素展开教学工作,才能在根源上解决教学矛盾问题。但从当前的教学活动来看,情感缺失、淡薄正是影响教学工作推进的主要问题。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在对教学指导任务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借助情感教育升华学生核心素养,增进英语阅读教学效益。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文学阅读   情感教育与认
期刊
【摘 要】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一个真实而具体的项目,积极、主动的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学习素材,通过相互间的探讨,解决相应问题。通过项目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有效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项目学习;教学实践   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落到实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学习的开展,改变了数学学科传统的教学形式,充分
期刊
【摘 要】一线教师往往以教材为设计教学的出发点而忽视学生学习起点。钟表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容易站在成人的视角认为学生对钟表不陌生,认识时间不难。课堂一般聚焦到:认识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以及区分整时和半时等知识。这样没有学情调查基础的课堂缺少了儿童立场,忽视了学生认知起点,困难点。基于学情尝试跨学段跨学科整合实现A-STEM教学,组织较完整的认知时间的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完整发展。  【关键
期刊
【摘 要】课程改革提出了小学数学的一个整体目标: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提出有价值、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并围绕着问题背后的知识,借助数形之间的关联,展开究理,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启发,在辨析中得到明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下面以五年级下册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