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成功治疗使用利培酮疗效不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例

来源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rn患者,女,15岁,因“凭空闻语,感被议论1年”于2018年8月1日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凭空闻语,听到两个女生在说她,变得敏感多疑,别人在一边聊天,也认为是在议论她.感有人在跟踪监视她,要害她.情绪不稳,暴躁易怒,院子里小朋友在玩耍,也会无缘无故冲下去骂人家,甚至从楼上丢东西下去.家人认为其不正常,故在中考结束后带至我院就诊.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排行第二,病前成绩好,性格温和,与老师同学关系好.家族史:姨妈自杀身亡,具体情况不详.
其他文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负性调控信号以达到增强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免疫耐受失衡或正常免疫亢进从而导致免疫性肝炎.本文主要通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并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肝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初步归纳.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促进抗肿瘤免疫的同时,由于作用机制的非肿瘤组织靶点特异性,可能造成非同质化的免疫相关的肝损伤,治疗上以恢复免疫稳态为主.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患者的管理往往需要在治疗窗、毒性和特定损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蛋白V4(TRPV4)属于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广泛分布在多种组织及器官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介绍了TRPV4通道蛋白与肝纤维化、肝癌、多囊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对TRPV4与肝脏疾病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TRPV4与肝脏疾病之间确切的信号通路及可能的潜在机制,以期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治疗手段有限,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是当前热点.为了更好地阐明其发病机制,迫切需要开发先进、安全、有效的体外模型或体内模型,以了解并制订针对该疾病的治疗策略.本文回顾了目前常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前研究的体外模型,并讨论了其各自的优缺点,为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可以影响其预后发展.引起营养不良的因素很多,也有多种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但目前肝病患者的营养评估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多种指标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分析了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介绍了营养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营养评价工具等,并对营养干预治疗进行了阐述,以提高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营养问题的认识.早期识别以及合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SBP的诊断和治疗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近些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尽管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根据SBP的诊断现状,综述分子微生物诊断方法在SBP诊断上的进展,单纯细菌定性并不能明确细菌DNA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细菌定量结合其类型更能准确描述SBP的生物学特征,可为SBP及其特殊类型的诊断和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可能.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由于其高度侵袭转移特性,使得目前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非常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或转录后调控等多种方式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ln-cRNA在胰腺癌中表达失调,并通过特定调控方式使其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引起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本文就研究lncRNA在胰腺癌中促使其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作为ceRNA调控肿瘤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调控肿瘤细胞铁死亡、自噬及外泌体等多途径影响胰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进行简要综述,为
Remission作为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切实可行的,然而,由于Remission的中文翻译存在一定的误区,Remission常常被误解为全病程的目标,从而影响全病程治疗的策略.为此,本文梳理了抑郁障碍Remission的发展过程、Remission时期残留的症状以及定义的缺陷,提出了Remission的适宜翻译.
实验室应基于患者风险设计实施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计划.该文介绍3种不同类型的质控方法,探索建立一种复合质控策略,用于室内及室间质量监控.基于患者数据的质控监控方式的引入,更好地解决了分析批稳定性监控问题,更适合现代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复合质控策略的转化将成为实验室转化医学及患者关怀的典型范例.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D)缓解期残留症状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40例经过急性期治疗有效的BD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临床特征;分别于急性期治疗后(基线)及此后的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心境障碍问卷(MDQ)自评方式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他评方式对入组者进行残留症状评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连续变量做一致性检验.结果:HAMD-17与QIDS-SR16基线、3个月和6个月的总分、核心条目呈较强一致性(ICC=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及血脂综合指标与抑郁障碍(MDD)患者自杀意念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条目3“自杀”评分≥1为界将122例首发MDD患者分为有自杀意念组(94例)及无自杀意念组(28例);对两组人口学资料、HAMD-17各维度评分、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脂综合指标[动脉硬化指数(AI)、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脂蛋白结合指数(LCI)]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