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久居母城昆明,我们自诩对她熟悉得一蹋糊涂,每一条回避红灯的小路,每一家贩卖美味的店铺,了然于胸。我们见证了她的点滴改变,却没有想过,新中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座城市发生着彻底的改变。终有一天,当我们登临绝顶扫视天际线,会发现,一座大城正在崛起。
去机场的路上,我反复想着独夫的要求:“让我看看昆明。”
独夫曾是我大学上铺的兄弟,正如那句老话:“进大学时是精英,毕业后是蒲公英”,他毕业后离开昆明,至今已九年。我曾在出差杭州和西安时分别和他小叙过半夜,每次喝下最后一盅酒,独夫总是说,很想回昆明看看。
看昆明?看什么?终日生活在昆明的我,视线从未跳脱过这座城市,但我曾认真看过我的母城吗?我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看她。
2009年9月中旬,久别的独夫即将回到昆明。几天前的深夜,他在QQ中向我说了很多:小学春游时爬西山,一路上有三个记不得名字的寺,和许多提小竹篮叫卖酸萝卜条的大妈,同学们用“1角钱1刀”的卫生纸扎成白花系在聂耳墓旁的松树上……最后,独夫说,多年来他想到昆明,总会想起幼时站在西山顶上趴着石栏杆往下那一瞥。
两天后的下午4点半,独夫降落在城南机场。将他和行李塞进我的车,拐进广福路,滇池路,穿过草海大坝就来到西山脚下。九月的昆明城,交通状况如黎明前沉沉的黑夜,抵达西山下已是6点15,半 太阳隐在睡美人山后,山体巨大的黑影向城区压去。知道金色余晖洒在城市之上的景象有多曼妙,就该明白此时我们必须像夸父一般追逐太阳。
二人站在西山观景亭时,天色已昏黄。不知道独夫在想什么,我吸进一口山风,怔怔望着这座厮守多年的大城。水天之间,广袤的大地上密布着建筑,我只能识别得出极少数富有特色的几幢,而更多的建筑规则重复,以最科学实际的排列承载着千万民家。暮色下,600万人正赶往各自的餐桌,虽然一天的辛劳各有所图,但就是这样聚沙成塔,建起了这座城市,如一个巨大的蚁巢,早已分辨不清某只蚂蚁的功迹。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突然发现,远山近水依旧,而人类辛苦修建的城市,化作了地平线上曲曲折折的一段曲线,在天地间不过是薄薄一层崎岖。
或许这段天际线,正是一座城市的心电图,它的每一个波折都记录着这600万人的辛劳。
我已经记不得二十年前昆明的天际线是什么样子,否则对比来看会更有意思。刚想到此,一旁的独夫也发出相同的感慨。我们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花几天时间探寻昆明四周的制高点,拍下天际线。记得外婆60大寿时,我们全家打扮一新,到“大上海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留念。此时正值新中国60年之际,为母城拍照,也算是久居昆明的一份献礼。
虽然云南地区总是寻觅坝子建城,但要在昆明四周都找到能登高远眺的地点,却也不易。以为城东的制高点是金色交响住宅区所在的山头,辗转登上金色交响最西一幢顶楼天台,却发现前面的金沙小区挡住视线。来到金沙小区坡顶的别墅区,又觉得城东地势过于平缓,最终选定了矗立在东二环旁的金色俊园。电梯里看到“31”的按键,按3米层高来算,顶层应该在100米左右。
金色俊园顶楼的风景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背景是延绵的长虫山,远处的城市CBD高楼林立,眼前茫茫一片居民区,再近前是新建的二环高架横陈,层次分明。从东华小区到新迎小区,整个城东是昆明最早兴建的新城区,上世纪90年代昆明人能搬进东华小区的那种骄傲,不是如今在城周买下独幢别墅所能比拟的。从高空看,这里只是密密麻麻的多层住宅,铺满太阳能热水板,朴实无华的社区风格。东部是昆明十余年来发展较缓的片区,相信未来几年会有较大的改观。
昆明城以南,是近几年变化最快的片区。呈贡新城将成为昆明新的城市重心,大片广袤的土地大兴土木,整齐一致的规划让这里在兴建阶段就体现出与旧城截然不同的大气。对每个发展中的城市来讲,从量变到质变最好的方式就是兴建新城区,让主城有腾挪的余地。
以为这一片区唯一能与回忆联系起的,是官渡古镇。而今天的官渡古镇,已经建成大片的仿古式建筑,正在粉饰墙壁准备开张,街区内空无一人。不知道它能不能恢复过去古镇的风貌与人气。
走在新昆洛路上,我们茫然不知所往,新区虽然高楼林立,但却保持着相对较低的容积率,楼高也不分主次,不知道如何选择观测点。
星都国际总部的高楼成了我们的目标。相较周围的环境,这几幢高楼鹤立鸡群,方便我们了望。幸运地,通往顶层的楼梯并未锁闭,但站在屋顶四望,总觉得眼前的风景不协调。总之就是不对,哪里不对,我却一时说不上来。
看了半天,慢慢悟出道理来:昆明城由一个小村镇慢慢壮大,长成今日的规模,一砖一瓦都以实际需求而设,各户以实际条件或升级或转型,气象万千,“存在即合理”这一片面的说法,在此倒很适用。而新区则凭充足的经验、充裕的资金在大片的空地上兴建。视线中的世纪城水平方向齐齐的挡住了远处城市的高低错落,没有浪费,没有特殊,一切井井有条,反而失去了城市特有的感觉。
当然,这不过是人们对老城固有的看法。只要观察对街的云大附小,从硬件设施就能想像,整个片区的生活格调与品质会有很大提升。
如今我们常悔恨当年没有将昆明的老街老巷拍下来留念。但愿我和独夫这样留下城市一隅的影像,能具有未来的意义。
再次攀上西山,白天另有一番气象。为了重温儿时春游的感受,为了让独夫再次看到“幼时站在西山顶上趴着石栏杆往下那一瞥”,我们又来到西山。
昆明小调里唱过,登上龙门得走“三百三十三台石坎”。将车停在三清阁,慢慢走上去。右手青山,左手烟海,龙门与滇池水平面高差300米,是最适合鸟瞰的观景点。
在童年的记忆中,上龙门是一件非常惊险的事,走在隧道中,身体拼命往山这边靠,想到另一侧的深渊,小腿直哆嗦。半趴半跪接近栏杆,伸头往下看一眼,每根头发都竖了起来。
今天重游龙门,才知道选址之人多有品味:西山峭壁与昆明所在的坝子隔湖相望,站在龙门,能有极广的视角一览昆明城全貌,以及环抱她的滇池。
四十年前,一场盲目的“围海造田”运动永久地改变了滇池与昆明城西。滇池因此缩小了20平方公里,今天我站在这里能看到的滇池路一线,直到城西一环,过去就是大观楼长联提到的“蟹屿螺洲”,如今的螺蛳湾,过去的确是螺蛳的港湾。
今天我们明白,试图通过破坏大自然获取利益,最终总是得不偿失。正如天际线的曲折,只是城市生活日渐繁荣的一个剪影,却不是舍本逐末追求的目标。
站在龙门看昆明,最美的景象莫过于眼前这片绿岛——海埂公园和民族村,在绿树掩映中的建筑,无疑是最美的建筑;包围在绿洲中的城市,才是最美的城市。
昆明城北蛰伏着长虫山,它的隆起把城北破为两半。过去,住在山脚下的居民常抱怨一场大雨会让山洪冲毁了家园,而今,昆明人争相往山坡上搬家,试图占据这个观望全城最好的半山之地,让天际线成为客厅窗外的一道风景。
我们多次试图爬上山坡拍摄,却总被林立的松林挡住视线。是的,建筑用地不能破坏林木,这一规定保证了城区的葱郁。突然发现,一个依山而建的楼盘筑有高大的观景塔!我和独夫故作镇定通过门卫,顺利攀上了塔顶。
远处的昆明城氤氲在雾气中。昆明地处高原,空气通透,此时的能见度不算太好。我常想,天空的薄雾是雨前的水汽呢,还是人类生活排放的废气?我始终对那些以“秀丽”一词评价春城昆明的过客报以感谢的一笑,没有什么装饰会比干净秀丽更能妆扮这座城市。
北城一直是近年来昆明扩张的重要方向,一度被认为是富人区、新城区。塔下的排排别墅印证了这一说法。记得上学时,我们曾随地理老师爬上长虫山,用小锤敲下石块,写上“层积岩-石灰岩”带回学校。昔日的郊游之地如今已经不是城市外围,地产商已经沿龙泉路把新房建到了黑龙潭附近,
从主城外极目眺望昆明,参差十万人家。昆明慢慢的长大,虽然谁都不知道最终的边界是在已经不再遥远的松花坝,还是在正在渐变成为城市一角的空港经济区,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来到城市的核心,用这种视角来对应悄悄的扩大的天际线。
城市的生命毕竟从此发轫,或许当初孕育的无比简单。
幻想一座城市在数十甚至数百年后将完全改变,那么该找什么样的标记来为照片定位?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百年之前,有什么城市标记保留到了今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翠湖与圆通山。
从圆通山上环视,昆明城还是那样的从容,那样的匆忙,一样有序,一样优雅。
“九夏芙蓉、三春杨柳”道出的就是当年翠湖、圆通山,即使是现在,从这里把摸一座城市风情的脉搏无疑仍然最合适。高大的建筑群震撼的无论从白天还是晚上勾画出跃动的心电图,接近无限高远的天空,慢慢的扩散到天际,那些过桥米线、破酥包、冰稀饭、闹市喧嚣、人生喜悲就隐藏在里面。
圆通山、翠湖以降,南望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北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湖一寺,百年俨然,周遭世界渐渐恍若隔世。也好,有坚守,有变化,城市的心电图才错落有致。
白天来了一次,晚上来了一次,巨大背影在浮现方式上却截然不同:白天的圆通山及以北,阳光喷洒在高高低低的楼榭,高调且张扬的烘托出了壮丽大城的一切要素,必要的不必要的,一如1000多年前的当初;晚上的翠湖及南岸,温婉可人又暗藏秋波流淌,光影中浩繁的灯火与星空交汇于与无尽远处,那里依然是城市,虽然我们看不到。
人说一个生命即使只是一刹那,也会永远地在时空中留下痕迹,城市的生命亦然,更何况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壮丽的生命呢?那就用我们这种方式来做一次记录吧!向每个城市构成的元素致敬,这里,我们的家园。
去机场的路上,我反复想着独夫的要求:“让我看看昆明。”
独夫曾是我大学上铺的兄弟,正如那句老话:“进大学时是精英,毕业后是蒲公英”,他毕业后离开昆明,至今已九年。我曾在出差杭州和西安时分别和他小叙过半夜,每次喝下最后一盅酒,独夫总是说,很想回昆明看看。
看昆明?看什么?终日生活在昆明的我,视线从未跳脱过这座城市,但我曾认真看过我的母城吗?我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看她。
2009年9月中旬,久别的独夫即将回到昆明。几天前的深夜,他在QQ中向我说了很多:小学春游时爬西山,一路上有三个记不得名字的寺,和许多提小竹篮叫卖酸萝卜条的大妈,同学们用“1角钱1刀”的卫生纸扎成白花系在聂耳墓旁的松树上……最后,独夫说,多年来他想到昆明,总会想起幼时站在西山顶上趴着石栏杆往下那一瞥。
两天后的下午4点半,独夫降落在城南机场。将他和行李塞进我的车,拐进广福路,滇池路,穿过草海大坝就来到西山脚下。九月的昆明城,交通状况如黎明前沉沉的黑夜,抵达西山下已是6点15,半 太阳隐在睡美人山后,山体巨大的黑影向城区压去。知道金色余晖洒在城市之上的景象有多曼妙,就该明白此时我们必须像夸父一般追逐太阳。
二人站在西山观景亭时,天色已昏黄。不知道独夫在想什么,我吸进一口山风,怔怔望着这座厮守多年的大城。水天之间,广袤的大地上密布着建筑,我只能识别得出极少数富有特色的几幢,而更多的建筑规则重复,以最科学实际的排列承载着千万民家。暮色下,600万人正赶往各自的餐桌,虽然一天的辛劳各有所图,但就是这样聚沙成塔,建起了这座城市,如一个巨大的蚁巢,早已分辨不清某只蚂蚁的功迹。
从这个角度看城市,突然发现,远山近水依旧,而人类辛苦修建的城市,化作了地平线上曲曲折折的一段曲线,在天地间不过是薄薄一层崎岖。
或许这段天际线,正是一座城市的心电图,它的每一个波折都记录着这600万人的辛劳。
我已经记不得二十年前昆明的天际线是什么样子,否则对比来看会更有意思。刚想到此,一旁的独夫也发出相同的感慨。我们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花几天时间探寻昆明四周的制高点,拍下天际线。记得外婆60大寿时,我们全家打扮一新,到“大上海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留念。此时正值新中国60年之际,为母城拍照,也算是久居昆明的一份献礼。
虽然云南地区总是寻觅坝子建城,但要在昆明四周都找到能登高远眺的地点,却也不易。以为城东的制高点是金色交响住宅区所在的山头,辗转登上金色交响最西一幢顶楼天台,却发现前面的金沙小区挡住视线。来到金沙小区坡顶的别墅区,又觉得城东地势过于平缓,最终选定了矗立在东二环旁的金色俊园。电梯里看到“31”的按键,按3米层高来算,顶层应该在100米左右。
金色俊园顶楼的风景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背景是延绵的长虫山,远处的城市CBD高楼林立,眼前茫茫一片居民区,再近前是新建的二环高架横陈,层次分明。从东华小区到新迎小区,整个城东是昆明最早兴建的新城区,上世纪90年代昆明人能搬进东华小区的那种骄傲,不是如今在城周买下独幢别墅所能比拟的。从高空看,这里只是密密麻麻的多层住宅,铺满太阳能热水板,朴实无华的社区风格。东部是昆明十余年来发展较缓的片区,相信未来几年会有较大的改观。
昆明城以南,是近几年变化最快的片区。呈贡新城将成为昆明新的城市重心,大片广袤的土地大兴土木,整齐一致的规划让这里在兴建阶段就体现出与旧城截然不同的大气。对每个发展中的城市来讲,从量变到质变最好的方式就是兴建新城区,让主城有腾挪的余地。
以为这一片区唯一能与回忆联系起的,是官渡古镇。而今天的官渡古镇,已经建成大片的仿古式建筑,正在粉饰墙壁准备开张,街区内空无一人。不知道它能不能恢复过去古镇的风貌与人气。
走在新昆洛路上,我们茫然不知所往,新区虽然高楼林立,但却保持着相对较低的容积率,楼高也不分主次,不知道如何选择观测点。
星都国际总部的高楼成了我们的目标。相较周围的环境,这几幢高楼鹤立鸡群,方便我们了望。幸运地,通往顶层的楼梯并未锁闭,但站在屋顶四望,总觉得眼前的风景不协调。总之就是不对,哪里不对,我却一时说不上来。
看了半天,慢慢悟出道理来:昆明城由一个小村镇慢慢壮大,长成今日的规模,一砖一瓦都以实际需求而设,各户以实际条件或升级或转型,气象万千,“存在即合理”这一片面的说法,在此倒很适用。而新区则凭充足的经验、充裕的资金在大片的空地上兴建。视线中的世纪城水平方向齐齐的挡住了远处城市的高低错落,没有浪费,没有特殊,一切井井有条,反而失去了城市特有的感觉。
当然,这不过是人们对老城固有的看法。只要观察对街的云大附小,从硬件设施就能想像,整个片区的生活格调与品质会有很大提升。
如今我们常悔恨当年没有将昆明的老街老巷拍下来留念。但愿我和独夫这样留下城市一隅的影像,能具有未来的意义。
再次攀上西山,白天另有一番气象。为了重温儿时春游的感受,为了让独夫再次看到“幼时站在西山顶上趴着石栏杆往下那一瞥”,我们又来到西山。
昆明小调里唱过,登上龙门得走“三百三十三台石坎”。将车停在三清阁,慢慢走上去。右手青山,左手烟海,龙门与滇池水平面高差300米,是最适合鸟瞰的观景点。
在童年的记忆中,上龙门是一件非常惊险的事,走在隧道中,身体拼命往山这边靠,想到另一侧的深渊,小腿直哆嗦。半趴半跪接近栏杆,伸头往下看一眼,每根头发都竖了起来。
今天重游龙门,才知道选址之人多有品味:西山峭壁与昆明所在的坝子隔湖相望,站在龙门,能有极广的视角一览昆明城全貌,以及环抱她的滇池。
四十年前,一场盲目的“围海造田”运动永久地改变了滇池与昆明城西。滇池因此缩小了20平方公里,今天我站在这里能看到的滇池路一线,直到城西一环,过去就是大观楼长联提到的“蟹屿螺洲”,如今的螺蛳湾,过去的确是螺蛳的港湾。
今天我们明白,试图通过破坏大自然获取利益,最终总是得不偿失。正如天际线的曲折,只是城市生活日渐繁荣的一个剪影,却不是舍本逐末追求的目标。
站在龙门看昆明,最美的景象莫过于眼前这片绿岛——海埂公园和民族村,在绿树掩映中的建筑,无疑是最美的建筑;包围在绿洲中的城市,才是最美的城市。
昆明城北蛰伏着长虫山,它的隆起把城北破为两半。过去,住在山脚下的居民常抱怨一场大雨会让山洪冲毁了家园,而今,昆明人争相往山坡上搬家,试图占据这个观望全城最好的半山之地,让天际线成为客厅窗外的一道风景。
我们多次试图爬上山坡拍摄,却总被林立的松林挡住视线。是的,建筑用地不能破坏林木,这一规定保证了城区的葱郁。突然发现,一个依山而建的楼盘筑有高大的观景塔!我和独夫故作镇定通过门卫,顺利攀上了塔顶。
远处的昆明城氤氲在雾气中。昆明地处高原,空气通透,此时的能见度不算太好。我常想,天空的薄雾是雨前的水汽呢,还是人类生活排放的废气?我始终对那些以“秀丽”一词评价春城昆明的过客报以感谢的一笑,没有什么装饰会比干净秀丽更能妆扮这座城市。
北城一直是近年来昆明扩张的重要方向,一度被认为是富人区、新城区。塔下的排排别墅印证了这一说法。记得上学时,我们曾随地理老师爬上长虫山,用小锤敲下石块,写上“层积岩-石灰岩”带回学校。昔日的郊游之地如今已经不是城市外围,地产商已经沿龙泉路把新房建到了黑龙潭附近,
从主城外极目眺望昆明,参差十万人家。昆明慢慢的长大,虽然谁都不知道最终的边界是在已经不再遥远的松花坝,还是在正在渐变成为城市一角的空港经济区,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来到城市的核心,用这种视角来对应悄悄的扩大的天际线。
城市的生命毕竟从此发轫,或许当初孕育的无比简单。
幻想一座城市在数十甚至数百年后将完全改变,那么该找什么样的标记来为照片定位?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百年之前,有什么城市标记保留到了今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翠湖与圆通山。
从圆通山上环视,昆明城还是那样的从容,那样的匆忙,一样有序,一样优雅。
“九夏芙蓉、三春杨柳”道出的就是当年翠湖、圆通山,即使是现在,从这里把摸一座城市风情的脉搏无疑仍然最合适。高大的建筑群震撼的无论从白天还是晚上勾画出跃动的心电图,接近无限高远的天空,慢慢的扩散到天际,那些过桥米线、破酥包、冰稀饭、闹市喧嚣、人生喜悲就隐藏在里面。
圆通山、翠湖以降,南望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北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湖一寺,百年俨然,周遭世界渐渐恍若隔世。也好,有坚守,有变化,城市的心电图才错落有致。
白天来了一次,晚上来了一次,巨大背影在浮现方式上却截然不同:白天的圆通山及以北,阳光喷洒在高高低低的楼榭,高调且张扬的烘托出了壮丽大城的一切要素,必要的不必要的,一如1000多年前的当初;晚上的翠湖及南岸,温婉可人又暗藏秋波流淌,光影中浩繁的灯火与星空交汇于与无尽远处,那里依然是城市,虽然我们看不到。
人说一个生命即使只是一刹那,也会永远地在时空中留下痕迹,城市的生命亦然,更何况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壮丽的生命呢?那就用我们这种方式来做一次记录吧!向每个城市构成的元素致敬,这里,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