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开水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中国人到欧美国家旅游,见宾馆里没有准备热水瓶,不免大惊小怪,甚至有点没着没落的感觉。他们如果不打算喝咖啡或者喝酒,就只能在水龙头下接生水解渴,不是个滋味。好在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一是商店里有矿泉水出售,二是欧美有些宾馆为了适应东亚游客的习惯,开始在客房里配置电热水壶。
  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没开水似乎就没法活。即使是在穷乡僻壤,哪怕再穷的中国人,哪怕穷得家里没有茶叶,也绝不会用生水待客。烧一壶开水必定是他们起码的礼貌。这个情况曾经被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记在心上。他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说:“中国人喝开水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个传统为西方所缺乏。”
  喝开水有利于饮水消毒。开水喝多了,虽然不能像传说中的土耳其人那样细辨泉水、井水、河水、湖水的差别,但生病的概率一定会大大降低。于是可以理解,古代欧洲文明的宏伟大厦常常溃于小小病菌的侵噬。黑死病、伤寒、猩红热等,一次次闹得欧洲很多地方十室九空,以致“掘墓人累得抬不起胳膊”,“满街是狗啃过的尸体”——史家们的这些记载至今让人惊心动魄。著名文学著作《十日谈》的产生,据说就始于一群男女藏入佛罗伦萨的乡间别墅里以躲避瘟疫时的漫长闲谈。
  中国人热爱喝开水,这一传统很可能与茶有关。中国是茶的原生地。
  全世界关于“茶”的发音,包括古英语中的chaa以及现代英语中的tea,分别源于中国的北方语和闽南语。《诗经·邶风》中已有“荼(茶)”的记载,汉代典籍中多见“烹茶”,可见饮茶必烹,必烧开水,此习俗的形成至少不会晚于汉代。喝开水的传统又很可能与锅有关。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说“中国化铁为水的浇铸技术比欧洲的早发明10个世纪”。《史记》中有“汤鼎”一词,《孟子》中有“釜瓯”一词,都表明那时已广泛运用金属容器。
  相比之下,游牧人还处于烧烤饮食的时代,面包也好,牛排也好,架在火上烤一下了事,到喝水的时候,不一定能找到合用的加温设备。
  中国古人有农耕民族丰富的草木知识,进而还有发达的中医药知识。宋代理学家程颐强调“事亲者不可不知医”。因为要孝悌亲人,就必须求医问药,甚至必须知医识药,医学发展的人文动力也就这样形成了。在先秦和西汉,中国就有扁鹊和仓公这样的名医。成于汉代的《黄帝内经》《诊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更使中国医学高峰迭起。事情到了这一步,技术条件有了(如锅),资源条件有了(如茶),更重要的文化条件也有了(如巫医分离、以孝促医等),喝开水保健康当然就成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小事。
  相较之下,在少茶、少锅、少医的古代欧洲,喝开水的传统如何成为可能?欧洲也有优秀的医学,但按照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西医的成熟来得太晚,晚至抗生素发明的现代。他在《水母与蜗牛》一书中感慨:至19世纪中期,“人们才发现西医大部分是无聊的胡闹”。这当然是指旧西医那些放血、灌肠、禁食之类的折腾,有时竟由修鞋匠一类游民胡乱操持,并且大多出自一些莫名其妙、怪诞无稽的想象。据说大诗人拜伦就在放血疗法下被活活治死,其情状想必惨不忍睹。
  作为中国保健传统的一部分,喝开水实为民生之福。
  几乎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在漫长的历史上,学历再低的乡村农民,也大多懂得一些草药土方或推拿技巧。好像中国的成年农民都是半个郎中,碰到小病一般不用求人——这种几乎百草皆药和全民皆医的现象,为农耕社会里民间知识的深厚遗存,虽对付不了某些大病难疾,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作为一种成本极为低廉的医药普及,也曾帮助中国人渡过一个个难关。即使在改革开放的转型阵痛期,承受着医药价格高涨的中国人,尤其是缺乏公共保健福利的广大农民,如果没有残存的医药自救传统,包括没有喝开水的好习惯,病亡率的大大攀升恐难避免。可惜的是,这种受古人之赐的隐形实惠,倒被很多现代人无视。有些享有保健福利的上层精英,不过是读了几本洋书,就大贬中医、中药,更让人吃惊不已。
  不过,福祸相依,利弊相成,喝开水未必就没有恶果。
  人的寿命很长,人口数量很多,在一定条件下就不会由好事变坏事?比方說,中国没有出现像欧洲15世纪前一次次流行病疫那样造成的人口大减,但也可能因此丧失了欧洲16世纪以后推进科学技术发明的强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发明浪潮不过是对人力稀缺的补偿和替代。又比方说,中国古人避免了放血、灌肠、禁食一类的瞎折腾,但人口强劲繁殖又构成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粮食危机,从而使重农主义势在必行。再往下走一步,从重农主义出发,安土重迁、农尊商贱、守旧拒新、家族制度等都变得顺理成章。一旦粮食出现缺口,人命如草、官贪匪悍、禁欲主义、战祸连绵等也就难以避免……
  这样想下来,足以让人心烦意乱和不寒而栗。17世纪末,一些传教士从空荡荡的欧洲来到中国,觉得中国人吃肉太少,委实可怜。他们不知道,如果不是流行病疫使欧洲人口减至6000万以下,欧洲哪有那么多荒地来牧牛放马?另一个名叫卡勒里的神父,惊讶地发现中国人比马贱,官员们不坐马车而坐人轿,“轿夫的一路小跑竟如鞑靼小马”。他不知道,当这个国家的人口从清代初期的1亿多再次暴增到3亿多(有一说是4亿多),远远超出了农业生产力的承受极限,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时,人命是没法珍贵得起来的,人道主义也就难免空洞而遥远。一旦陷入这种困境,不管有多少好官,不管有多少好皇帝,社会离灾荒和战乱这一类人口剪除大手术就不会太远,脚夫们大汗淋漓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危机的社会,思想家们能诊断出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祸因,但是否漏诊了人满为患这一条更为深远之因?是否漏诊了导致人满为患的各种条件——包括喝开水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创造?
  在人满为患的刚性条件之下,光是吃饭这一条,就不可能不使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和灾难化。如果没有控制人口之策(如计划生育),如果也没有增加食品之策(如江河治理、增产化肥、发明杂交水稻等),诸多制度层面的维新或革命,诸多思想层面的启蒙或复兴,终究只有治标之效,只是隔靴搔痒,事倍功半,甚至左右俱失和宽严皆误,一如19世纪以前的西方医学,纯属“无聊的胡闹”。
  端起水杯的时候,想起这些纷繁往事,一口白开水也就变得百味交集了,为历史上的成功者,也为历史上的失败者。
  (余 娟摘自上海文艺出版社《熟悉的陌生人》一书,李小光图)
其他文献
等待一个秋天的日子,略微  疲倦的太阳,尘土飞扬的天气,  苍白一日的天气。  等待枫树褐色的粗叶,  如一个老人被侵蚀的手,  等待栗子和橡实,  等待一个黄昏,你坐在花园里  手捧一本笔记本,而篝火的烟有着  难以企及的智慧令人陶醉的味道。  等待短暂的午后,比运動员的呼吸还短,  等待一次云朵之间的休战,  等待树林的沉默,  等待你抵达绝对和平的一刻  并接受这个想法:你所失去的  已永久
期刊
阿瑟·查尔斯·克拉克  “围绕太阳公转了90圈以后,我没有遗憾,也没有更多野心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阿瑟·查尔斯·克拉克在他生命的尽头这样说道。  没有哪一位科幻小说家比克拉克更像一位预言家。在1945年发表于英国《无线世界》的报告中,克拉克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宇宙空间理论,详细论证了人造卫星作为地球信息中转站的可能,他认为这些人造卫星应该发射到距离赤道地面35786千米的轨道上,因为这条轨
期刊
西特维尔与梦露  读书的时候,有个女代课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她的口头禅是“你们这一代人”,她从讲台上望着我们的那种老气横秋的眼神,就像一个已经抵达沙滩的前浪,正用一种超然的目光注视着仍在奋力推进的后浪。  多年以后,我逛书市时偶然看到这个老师,她已经不教书了,成了书商,正和几个相邻的老板在店门口支着桌子打麻将。看起来,她和“我们这一代人”并无两样。我不由得想起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
期刊
专家在生活中就能做得更好吗?  我们以两个年轻的专业人士为例:  甲从高二就开始学编程。上大学后,因为在高中所得到的学分,他被准许免修所有的通识课程。甲一心一意要追求一份好工作,直接进入计算机科学专业,在两年内完成学业,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乙有很多兴趣,带头搞了一个模拟试验小组,在一家餐馆工作,还在一个环境科学研究小组当头头。上大学后,头两年并没有选定专业。最终,他选择了商科,因为这个专
期刊
在地球的那一边,尽管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员大量死亡,企业受到严重摧毁,但如今德国的家族企业比比皆是,百年老店更是随处可见。根据2016年的统计,德国具有200年历史的企业就达837家,超过百年历史的企业已有上千家。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德国家族企业的创始人一开始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第一代是很好的创业者,第二代也有可能守住家业,但无法保证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与前几代人一样具有创业精神和经营能力。家
期刊
艺术是靠想象和“做梦”完成的,不能画地为牢。作曲家会突发灵感,触摸琴键,把脑海里的音符变成动人的乐曲;画家要把形象涂抹在画布上,占的空间很大,别人也不愿与音响和脏兮兮的颜料搅在一起。艺术家另类、不合群,所以坐不了班。  19世纪前的欧洲情况远非如此。那时的艺术家不仅要“坐班”,还要以奴仆的身份工作。乐师只能在宫廷或教堂里谋一份差事,和宫廷里的仆人、管家、厨子的地位无甚区别。欧洲的身份等级是世袭的,
期刊
相较于钢笔和毛笔,我对铅笔情有独钟,可能在下意识里,我在抵抗责任机制……钢笔使用化学制剂的墨水,一旦落笔即无法后悔,无法褪改,因而它的不可更改,有种契约意味。所以钢笔通用于需要担责的场合:一次关乎命运的升学考试,一处需要半生还贷的房产,一个要日日相对、共同承担和分享一切债务与资产的伴侣。而铅笔则不一样,笔头松软,落笔轻柔,想改就改,随时可以推翻重来,让人下笔时肆意得多。  我一直想在作家里找几个例
期刊
陆佳瑜为参观者讲解上山  来莫高窟工作之前,陆佳瑜在一个地质公园当导游,每天站在通往景点的大巴上,“觉得每天都很闲,不会有提升空间”。生活节奏被改变,是在2016年,她看到莫高窟招聘讲解员,考虑到“它背后的东西非常厚实,应该可以获得成长”,便来了莫高窟。  入职是在那一年的4月5日,莫高窟的旅游旺季马上就要来了。陆佳瑜有两个月的培训时间,白天听研究者、讲解员上课,晚上看书、整理自己的解说词,凌晨3
期刊
法國人的失联权  面对可能存在的一切剥削,法国人总是很早“觉醒”。  2017年伊始,法国心理学家法比恩·马西向“永远在线”的职场文化宣战。马西认为,电子邮件让人们效率低下,且过度侵占人们的私人生活。他计算了一下,发现自己每年在电子邮件上花掉了600小时。  为了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建立一道屏障,马西宣布,下班时间不再看电子邮件,甚至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决定周末不再使用智能手机。  单纯统计电子邮件占用
期刊
刘秀祥和学生们在一起  今年32岁的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曾是12年前“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主人公。  “我初中就知道他的事迹,觉得很神奇,特别崇拜他。”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年级学生韦娟说。因为刘秀祥平易近人,亲近学生,同学们习惯叫他“祥哥”。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刘秀祥于1988年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的一个小山村,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伤心过度,患上间歇性精神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