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
现在人们都在说“健康”,还衍生出了“不健康”、“亚健康”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便能够理解古人有关身体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也不至于将其只翻译成英语的health或healthy了。
“健”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ǐn),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
“健”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增韵》:“健,强有力也。”可以作形容词,比如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健卒十人。”鲁导《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健”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硕”是块头大,“健”是有力量。
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作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或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活活泼起来,所以叫做“健胃”。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
当然“健”还有擅长的意思,比如健谈、健忘。这里就不是有力量的意思了。
“健”有个同义词是“伉”,发音词“抗”。《说文》:“健,伉也。”“伉”有匹敌、抗衡、亢奋、有力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意思是说,子路性情粗俗,好斗逞能,有暴力倾向,志向高亢、执拗。再比如《汉书·宣帝纪》:“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宋史》:“选军中伉健者千人,令仁美领之,屡入敌境,战有功。”“伉”、“健”同用,意思是坚强有力。想体会“伉健”的感觉,就去看看战马出征前不断咆哮、跳跃、刨蹄的样子,战士冲锋前嗷嗷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
“伉健”颠倒过来就是“健伉”,历史上也有这么用的。《武经总要》:“义军之守边,最为健伉,习知山川道路,每蛮寇至,不计远近掩杀,官军守险策应而已。”所以我怀疑今天说的“健康”,其实就是古代的“健伉”,也许是以讹传讹,发音和字义都有了变化。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尔雅·释言》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古人命名一种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衢”,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面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逵”(馗)。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了,物质和能量才可能交换、交流。各个方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余地,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交流,最终达到平衡。从治国来讲也是如此。《汉书·宣帝纪》云“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就是说官方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人心就平衡了。《释名》:“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用之,言充盛也。”《谥法》中说:“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合民安乐曰康。”
人的身体想维持正常的运转也是如此。中医认为人不仅有肉眼可见的血在脉管里流动,还有一种无形的能量,也就是气炁,它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自的节奏、方向、时间。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称之为“经络”,大路为“经”,小径为“络”。人的先天之炁,由精化生 ,蓄积在丹田,流行运在奇经八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气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气,由肺起,逐次按时行于十二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三百六十五个小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身。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通,人的气血运行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麻痹,久而成患,出现地方割据,也就是受中央(心神)节制的自我膨胀,形成癌瘤。
以任脉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济称为“泰”;而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通,上热下寒,称为“痞”(否)。我们常说的“康泰”,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康宁”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康”的反义词应该是“塞”、“阻”、“绝”、“断”,反正就是不通。
总而言之,中国人对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气而经络不通,人会暴躁、疼痛。气冲牛斗,血溢脉外,或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而无气力者,就像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难免夭折。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气、有动力,还要想得开,想得通。现在大多数神志病的患者,不是没心气,压抑过度,丧失欲望,干什么都没意思,包括活着,就是想不开,钻牛角尖,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
想让外国人明白中国的健康概念,恐怕难以找到相应的字词达意,非得让他们学习中医理论不可了。
消化
“消”发音“小”,是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少,变成液态的水。“消”同音、同义词“销”和同义词“烁”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熔化成液态。 “消”在《黄帝内经》中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柩·闷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消,胫酸,耳数鸣。”意思是说,过度发汗、失血、腹泻、遗精带下以至于丧失津液的人,关节间的润滑液也没有了,关节屈伸就不灵活,面色反而发红。因为脑髓是阴液的根源,丧失阴液最终会消耗脑髓。病人会出现小腿酸,耳鸣的症状。
《灵枢·痈疽》:“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如针,烦心者,死不可治。”意思是说,痈疽烂到了近骨的时候,就会耗伤骨髓,进而影响脑髓,导致脑髓耗减。患者很痛苦,后脖子痛如针刺,最后心情烦躁,心神散乱而死。
“消”也形容人体消瘦。《素问·疟论篇》:“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说的是暑热大汗导致人脑髓减少,肌肉萎缩。《素问·风论篇》:“其热也,则消肌肉。”《灵枢·五变》:“热则消肌肤。”说的是肌肉和皮下脂肪减少。
“消”也用来形容有形或无形的能量——气的耗减。《素问·举痛论篇》:“悲则气消。”说的是过度沉浸于悲伤的情绪中,会导致人体能量耗减。《素问·阴阳别论篇》:“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指的是阴阳互根,相互依存,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回到我们所说的消化的主题。《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灵枢·大惑论》:“谷消故善饥。”《灵枢·经脉》:“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说的都是胃对食物的消解功能。
总体来说,“消”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导致了质变,“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庄周化蝶”就应运而生了。
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
当食物经过胃的研磨、消解、搅拌以后,被送到了小肠。小肠又称赤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于此。手少阳分泌的胰液和足少阳分泌的胆汁注入到了十二指肠,手太阳小肠为酶的工作提供了足够合适的温度,使得化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食物经过酶的作用重新组合,变成人的组织的时候,这个过程就被称做“化”了,这就是吃猪肉长人肉了。
作为催化剂的酶对于温度非常敏感,所以心肠不热的人就会对一些生性寒凉的食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海鲜等。现代医学说是患者体内缺某些酶,其实患者什么都不缺,就是因为小肠温度不够,酶不工作了。牛奶发酵以后,性质会变温。煮牛奶的时候加一些热性药物,比如干姜、荜拨,再喝牛奶就不会腹胀、腹痛、腹泻。吃鸡蛋也是如此,有人吃煮鸡蛋过敏,可是吃煎鸡蛋就没事,用葱花、韭菜炒的鸡蛋就更没事。外国人在煎鸡蛋上撒胡椒粉,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的病人食欲不振,吃不进东西,有的则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么拉什么,那就是不消了。消且不能,更谈不上化了,有人也称之为“完谷不化”。一般是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
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性亢奋状态,比如诸葛亮、雍正皇帝、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罢了,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称糖尿病为“消渴”,身体在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著名的老将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工夫就拉了三回,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
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拉撒,就是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三焦、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在这里,我特别要讲讲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胃把冰块消成水,没有胃把低于体温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小肠化解水的分子链,泌别清浊,没有膀胱的储藏津液,气化蒸腾(人在干燥干渴的时候,人体会自动蒸腾贮存在膀胱中的尿液,再化为体液),水是变不成人的津液的。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蓄积中毒。喝得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喝冷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历来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说教。我从来都是反对不分轻重缓急先吊个瓶子输液的,且不说水和水不一样,起码医生或护士应该把要输的液体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
消饮食的功能在阳明胃和大肠,化食的功能在少阳三焦和胆,化水的功能在太阳小肠和膀胱。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
疾病
“疾”、“病”两字都带病字头,其实病字头的本义是床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很形象,是竖起的床的样子,指人生病卧床。医生看病叫做临床,也是由此而来。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指急性病。
一般说来,疾病在初期,或在浅表的时候,称为疾。这时候往往邪气盛,正气也足,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得也快。好比外感病,起病突然,高烧体痛,但是汗出以后自然痊愈,来得快,去得急,故称为“疾”。人的小毛病、缺点,也被称为疾,《墨子·公输》说“必为窃疾”,意思就是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宣王曾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齐宣王说他自己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爱好女色。孟子回答说,爱好女色并非什么过错,只要老百姓都能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又有谁会指责你呢?
在《韩非子·十过》中记载了一个喝酒误事的故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大意是说子反这个人嗜酒如命,喝酒和喝水一样,一喝就停不下来,直到喝醉倒下。一次打完了仗,共王又要出兵再战,结果子反不能应召出战,以“心疾”的名义推辞。共王亲自来探望他,结果一进账篷就闻到了呕吐秽物和酒臭,只好回去了。这里的“心疾”,后人都翻译成“心病”,这是错误的。疾病发展到了心,那就不叫疾了,一个有心脏病的将军,估计也难打仗。之所以叫做心疾,是因为酒后心跳加速,也就是心动过速、心慌、心跳、心悸。想必喝高过的人们都知道这种感受。 “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有时“疾”也作动词用,同“嫉”,有痛恨、讨厌的意思,比如成语“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其中的“疾”就当痛恨、难以忍受讲。因为当时晋景公已经是病入膏肓,不是浅表的问题。
“病”是形声字,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病”也有词性变化,作为动词用,有痛苦、难以忍受的意思。比如“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就是说,患者最痛苦的是身上的疾病种类太多,医生最痛苦的是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太少。《水浒传》中英雄薛永、孙立的绰号分别叫做“病大虫”和“病尉迟”,当初看到,我还以为是病了的老虎和尉迟恭,后来才知道这是使动用法,是使大虫、尉迟病的意思,就是让老虎、尉迟恭都头疼、难以对付的人。
仔细研读古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的分寸。比如在《韩非子·喻老》中描写扁鹊初见蔡桓公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含义就在于疾的程度较浅、危害不大。如果不治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话,疾就成病了。桓侯连自己有小毛病都不承认。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来人翻译这句话不清楚疾和病的区别,把不病翻译成没有病,桓侯的话就成了“医生就喜欢给健康的人治疗,然后邀功”,显然不合逻辑。其实“不病”是病得不深的意思,也就是小毛病。桓侯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认为那根本算不上疾或者是病,所以不大愿意让扁鹊诊治、邀功。
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第二阶段,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到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在肌肤,针石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
中医治病仰仗患者天赋的自愈能力,就是所谓的正气。所以,中医治病不怕外感、外伤,就怕内伤、内乱。正气浩然、精充血足的人,即使受到感染伤害,也很快就能恢复。就像二战中的美国,是在珍珠港受点儿小创伤,但是很快全国动员,投入战争,很快解决问题。这就像中医治疾,因势利导。
但是如果七情内伤,精血耗损,即使没有外患,也会生出内乱,这就是病了,调理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被患者不良的饮食、性爱、思维、情绪、习惯干扰。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感叹道:“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为illness或disease。但把“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似乎更合古义。
肥胖
现代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
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有那么多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义,说的是肉多。人们买牲畜的时候要揣一揣肥瘠,就是看看肉多肉少。《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认为来给他看病的医生是刽子手假扮的,给他诊脉就是在摸肥瘠,准备杀他。
前日朋友送来一头狍子,我请人剥皮肢解。那屠户说:“这个狍子好肥啊。”我心中明白人家说的是狍子肉多,不是说脂肪多。野生的狍子整天奔波,尽是肌肉,哪来的脂肪?
《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里的“肥美”就是指滋味厚重的肉食,羊大为美。说的是富贵人家饮食甜腻,多肉,结果身体内部产生毒热,腹部胀满,导致了消渴病——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能吃,能喝,能尿,就是不长肉。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载:“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瘦无肉”相对“肥”字,意思自然就很清楚了。说的是胆经气血旺盛的人,外踝肌肉筋腱肥厚有力,小腿上的毛又长又黑。胆经血多气少的人,腿毛短而黑,外踝表皮坚厚。胆经血少气多的人腿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胆经气血不足的人,腿上干脆就不长毛,外踝干瘪,一摸就是骨头。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载:“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而补之。”说的就是针刺之前,必须度量揣摩病人的身体,再根据气血运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
《灵枢·终始》载:“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这些讲的就是根据体形,选择治疗方法,就针刺而言,针刺肥厚的人,应该用泻法,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深刺,对瘦薄的人应该用补法,如春夏促进生长,柔和浅刺。
《灵枢·逆顺肥瘦》载:“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濇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大意是说有的成年人气血很足,皮肤厚实坚固,感受邪气以后,可以深刺,留针时间长一些。对于宽肩膀,除了腋下后脖子以外皮糙肉厚的人,厚嘴唇,血色发黑污浊的人,他们的气行不畅,为人好贪好取,也应该深刺久留针。 相反对于瘦人,就应该浅刺并且快速进针出针。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灵枢·论痛》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意思是说,胃壁厚的,皮肤颜色重的,骨节大的,身体丰盈的人,对毒药的耐受性相对强一些。而体重轻,胃壁薄的人都不能耐受攻邪的毒药。现代医学根据体重决定给药量,大概与此类似。
《内经》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今天肥胖的意思,古人叫做脂肥或膏腴,类似的还有丰满、丰盈。腧穴中的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善于化痰降脂,是减肥的要穴。
“胖”的本义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牲畜,也就是半扇肉。“胖,半体肉也。”(《说文》)后来引申为宽大。《礼记·大学》载:“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肥的反义词是瘦或瘠,胖的反义词应该是干瘪。
胖还用来形容水肿、胀满。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说的就是男人怕从脚上肿起来,女人怕从脸上开始浮肿。其实无论男女,出现水肿都是心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只不过心脏病一般表现为下肢水肿,肾病表现为面目浮肿。更不用说肝硬化腹水,肿的是肚子,有的肚脐也要顶出来。
说起水肿,就不能不说说日下流行的所谓科学方法,让人们不分青红皂白,早上起来先灌几杯水。这种混蛋逻辑实在是害人不浅。有的人喝完腹泻,被称为通便;有的喝完就憋不住小便,导致尿频尿急。有人不拉也不溺,水在胃肠里面晃荡,一摸全是水鸣音。有的就开始浮肿,眼泡先浮肿起来。
所谓喝冷水也长肉,其实就是喝水导致水肿,类似于打肿脸充胖子。这些人一伸出舌头,就像狗一样能够滴滴答答流水,舌头也是肿大得两侧布满了齿痕。有些人有明确的冠心病或肾病诊断,有的还在早期发展中,中医称之为水毒。
治疗水毒,首先要停止灌水,本着不渴不喝,渴必热饮,饮必三口的原则,其次要用苓桂剂化气行水,这样才能把人从水肿中拯救过来。单纯使用发汗药和利尿药脱水减肥,是会害死人的。
肥胖的人都是体形丰盈硕大,但内容不同。脂肪多的人古人称为膏人,纵腹垂腴,就是现在挺着啤酒肚子、嘟噜着脸蛋儿的人。肌肉多的人,古人称为肉人。这些人体形丰满,但是上下匀称,没有赘肉。
还有一种体形不大,但是脂肪坚实,肌肉强悍,古人称为肥人,也叫做脂人。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
现在人们都在说“健康”,还衍生出了“不健康”、“亚健康”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便能够理解古人有关身体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也不至于将其只翻译成英语的health或healthy了。
“健”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ǐn),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
“健”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增韵》:“健,强有力也。”可以作形容词,比如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健卒十人。”鲁导《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健”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硕”是块头大,“健”是有力量。
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作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或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活活泼起来,所以叫做“健胃”。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
当然“健”还有擅长的意思,比如健谈、健忘。这里就不是有力量的意思了。
“健”有个同义词是“伉”,发音词“抗”。《说文》:“健,伉也。”“伉”有匹敌、抗衡、亢奋、有力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意思是说,子路性情粗俗,好斗逞能,有暴力倾向,志向高亢、执拗。再比如《汉书·宣帝纪》:“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宋史》:“选军中伉健者千人,令仁美领之,屡入敌境,战有功。”“伉”、“健”同用,意思是坚强有力。想体会“伉健”的感觉,就去看看战马出征前不断咆哮、跳跃、刨蹄的样子,战士冲锋前嗷嗷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
“伉健”颠倒过来就是“健伉”,历史上也有这么用的。《武经总要》:“义军之守边,最为健伉,习知山川道路,每蛮寇至,不计远近掩杀,官军守险策应而已。”所以我怀疑今天说的“健康”,其实就是古代的“健伉”,也许是以讹传讹,发音和字义都有了变化。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尔雅·释言》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古人命名一种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衢”,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面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逵”(馗)。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了,物质和能量才可能交换、交流。各个方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余地,才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交流,最终达到平衡。从治国来讲也是如此。《汉书·宣帝纪》云“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就是说官方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人心就平衡了。《释名》:“康,昌也,昌盛也,车步并列用之,言充盛也。”《谥法》中说:“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合民安乐曰康。”
人的身体想维持正常的运转也是如此。中医认为人不仅有肉眼可见的血在脉管里流动,还有一种无形的能量,也就是气炁,它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自的节奏、方向、时间。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称之为“经络”,大路为“经”,小径为“络”。人的先天之炁,由精化生 ,蓄积在丹田,流行运在奇经八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气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气,由肺起,逐次按时行于十二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三百六十五个小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身。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通,人的气血运行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麻痹,久而成患,出现地方割据,也就是受中央(心神)节制的自我膨胀,形成癌瘤。
以任脉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济称为“泰”;而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通,上热下寒,称为“痞”(否)。我们常说的“康泰”,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康宁”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康”的反义词应该是“塞”、“阻”、“绝”、“断”,反正就是不通。
总而言之,中国人对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气而经络不通,人会暴躁、疼痛。气冲牛斗,血溢脉外,或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而无气力者,就像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难免夭折。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气、有动力,还要想得开,想得通。现在大多数神志病的患者,不是没心气,压抑过度,丧失欲望,干什么都没意思,包括活着,就是想不开,钻牛角尖,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
想让外国人明白中国的健康概念,恐怕难以找到相应的字词达意,非得让他们学习中医理论不可了。
消化
“消”发音“小”,是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少,变成液态的水。“消”同音、同义词“销”和同义词“烁”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熔化成液态。 “消”在《黄帝内经》中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柩·闷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消,胫酸,耳数鸣。”意思是说,过度发汗、失血、腹泻、遗精带下以至于丧失津液的人,关节间的润滑液也没有了,关节屈伸就不灵活,面色反而发红。因为脑髓是阴液的根源,丧失阴液最终会消耗脑髓。病人会出现小腿酸,耳鸣的症状。
《灵枢·痈疽》:“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如针,烦心者,死不可治。”意思是说,痈疽烂到了近骨的时候,就会耗伤骨髓,进而影响脑髓,导致脑髓耗减。患者很痛苦,后脖子痛如针刺,最后心情烦躁,心神散乱而死。
“消”也形容人体消瘦。《素问·疟论篇》:“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说的是暑热大汗导致人脑髓减少,肌肉萎缩。《素问·风论篇》:“其热也,则消肌肉。”《灵枢·五变》:“热则消肌肤。”说的是肌肉和皮下脂肪减少。
“消”也用来形容有形或无形的能量——气的耗减。《素问·举痛论篇》:“悲则气消。”说的是过度沉浸于悲伤的情绪中,会导致人体能量耗减。《素问·阴阳别论篇》:“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指的是阴阳互根,相互依存,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能存在。
回到我们所说的消化的主题。《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灵枢·大惑论》:“谷消故善饥。”《灵枢·经脉》:“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说的都是胃对食物的消解功能。
总体来说,“消”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导致了质变,“化”也就应运而生了。
“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庄周化蝶”就应运而生了。
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
当食物经过胃的研磨、消解、搅拌以后,被送到了小肠。小肠又称赤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于此。手少阳分泌的胰液和足少阳分泌的胆汁注入到了十二指肠,手太阳小肠为酶的工作提供了足够合适的温度,使得化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食物经过酶的作用重新组合,变成人的组织的时候,这个过程就被称做“化”了,这就是吃猪肉长人肉了。
作为催化剂的酶对于温度非常敏感,所以心肠不热的人就会对一些生性寒凉的食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海鲜等。现代医学说是患者体内缺某些酶,其实患者什么都不缺,就是因为小肠温度不够,酶不工作了。牛奶发酵以后,性质会变温。煮牛奶的时候加一些热性药物,比如干姜、荜拨,再喝牛奶就不会腹胀、腹痛、腹泻。吃鸡蛋也是如此,有人吃煮鸡蛋过敏,可是吃煎鸡蛋就没事,用葱花、韭菜炒的鸡蛋就更没事。外国人在煎鸡蛋上撒胡椒粉,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的病人食欲不振,吃不进东西,有的则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么拉什么,那就是不消了。消且不能,更谈不上化了,有人也称之为“完谷不化”。一般是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
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性亢奋状态,比如诸葛亮、雍正皇帝、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罢了,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称糖尿病为“消渴”,身体在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著名的老将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工夫就拉了三回,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
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拉撒,就是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三焦、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在这里,我特别要讲讲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胃把冰块消成水,没有胃把低于体温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小肠化解水的分子链,泌别清浊,没有膀胱的储藏津液,气化蒸腾(人在干燥干渴的时候,人体会自动蒸腾贮存在膀胱中的尿液,再化为体液),水是变不成人的津液的。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蓄积中毒。喝得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喝冷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历来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说教。我从来都是反对不分轻重缓急先吊个瓶子输液的,且不说水和水不一样,起码医生或护士应该把要输的液体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
消饮食的功能在阳明胃和大肠,化食的功能在少阳三焦和胆,化水的功能在太阳小肠和膀胱。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
疾病
“疾”、“病”两字都带病字头,其实病字头的本义是床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很形象,是竖起的床的样子,指人生病卧床。医生看病叫做临床,也是由此而来。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矢,指人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指急性病。
一般说来,疾病在初期,或在浅表的时候,称为疾。这时候往往邪气盛,正气也足,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得也快。好比外感病,起病突然,高烧体痛,但是汗出以后自然痊愈,来得快,去得急,故称为“疾”。人的小毛病、缺点,也被称为疾,《墨子·公输》说“必为窃疾”,意思就是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宣王曾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齐宣王说他自己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爱好女色。孟子回答说,爱好女色并非什么过错,只要老百姓都能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又有谁会指责你呢?
在《韩非子·十过》中记载了一个喝酒误事的故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大意是说子反这个人嗜酒如命,喝酒和喝水一样,一喝就停不下来,直到喝醉倒下。一次打完了仗,共王又要出兵再战,结果子反不能应召出战,以“心疾”的名义推辞。共王亲自来探望他,结果一进账篷就闻到了呕吐秽物和酒臭,只好回去了。这里的“心疾”,后人都翻译成“心病”,这是错误的。疾病发展到了心,那就不叫疾了,一个有心脏病的将军,估计也难打仗。之所以叫做心疾,是因为酒后心跳加速,也就是心动过速、心慌、心跳、心悸。想必喝高过的人们都知道这种感受。 “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有时“疾”也作动词用,同“嫉”,有痛恨、讨厌的意思,比如成语“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其中的“疾”就当痛恨、难以忍受讲。因为当时晋景公已经是病入膏肓,不是浅表的问题。
“病”是形声字,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病”也有词性变化,作为动词用,有痛苦、难以忍受的意思。比如“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就是说,患者最痛苦的是身上的疾病种类太多,医生最痛苦的是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太少。《水浒传》中英雄薛永、孙立的绰号分别叫做“病大虫”和“病尉迟”,当初看到,我还以为是病了的老虎和尉迟恭,后来才知道这是使动用法,是使大虫、尉迟病的意思,就是让老虎、尉迟恭都头疼、难以对付的人。
仔细研读古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的分寸。比如在《韩非子·喻老》中描写扁鹊初见蔡桓公 ,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含义就在于疾的程度较浅、危害不大。如果不治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话,疾就成病了。桓侯连自己有小毛病都不承认。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来人翻译这句话不清楚疾和病的区别,把不病翻译成没有病,桓侯的话就成了“医生就喜欢给健康的人治疗,然后邀功”,显然不合逻辑。其实“不病”是病得不深的意思,也就是小毛病。桓侯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认为那根本算不上疾或者是病,所以不大愿意让扁鹊诊治、邀功。
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第二阶段,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到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在肌肤,针石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
中医治病仰仗患者天赋的自愈能力,就是所谓的正气。所以,中医治病不怕外感、外伤,就怕内伤、内乱。正气浩然、精充血足的人,即使受到感染伤害,也很快就能恢复。就像二战中的美国,是在珍珠港受点儿小创伤,但是很快全国动员,投入战争,很快解决问题。这就像中医治疾,因势利导。
但是如果七情内伤,精血耗损,即使没有外患,也会生出内乱,这就是病了,调理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被患者不良的饮食、性爱、思维、情绪、习惯干扰。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感叹道:“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为illness或disease。但把“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似乎更合古义。
肥胖
现代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
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有那么多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义,说的是肉多。人们买牲畜的时候要揣一揣肥瘠,就是看看肉多肉少。《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认为来给他看病的医生是刽子手假扮的,给他诊脉就是在摸肥瘠,准备杀他。
前日朋友送来一头狍子,我请人剥皮肢解。那屠户说:“这个狍子好肥啊。”我心中明白人家说的是狍子肉多,不是说脂肪多。野生的狍子整天奔波,尽是肌肉,哪来的脂肪?
《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里的“肥美”就是指滋味厚重的肉食,羊大为美。说的是富贵人家饮食甜腻,多肉,结果身体内部产生毒热,腹部胀满,导致了消渴病——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能吃,能喝,能尿,就是不长肉。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载:“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瘦无肉”相对“肥”字,意思自然就很清楚了。说的是胆经气血旺盛的人,外踝肌肉筋腱肥厚有力,小腿上的毛又长又黑。胆经血多气少的人,腿毛短而黑,外踝表皮坚厚。胆经血少气多的人腿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胆经气血不足的人,腿上干脆就不长毛,外踝干瘪,一摸就是骨头。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载:“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而补之。”说的就是针刺之前,必须度量揣摩病人的身体,再根据气血运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
《灵枢·终始》载:“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这些讲的就是根据体形,选择治疗方法,就针刺而言,针刺肥厚的人,应该用泻法,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深刺,对瘦薄的人应该用补法,如春夏促进生长,柔和浅刺。
《灵枢·逆顺肥瘦》载:“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濇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大意是说有的成年人气血很足,皮肤厚实坚固,感受邪气以后,可以深刺,留针时间长一些。对于宽肩膀,除了腋下后脖子以外皮糙肉厚的人,厚嘴唇,血色发黑污浊的人,他们的气行不畅,为人好贪好取,也应该深刺久留针。 相反对于瘦人,就应该浅刺并且快速进针出针。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灵枢·论痛》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意思是说,胃壁厚的,皮肤颜色重的,骨节大的,身体丰盈的人,对毒药的耐受性相对强一些。而体重轻,胃壁薄的人都不能耐受攻邪的毒药。现代医学根据体重决定给药量,大概与此类似。
《内经》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今天肥胖的意思,古人叫做脂肥或膏腴,类似的还有丰满、丰盈。腧穴中的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善于化痰降脂,是减肥的要穴。
“胖”的本义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牲畜,也就是半扇肉。“胖,半体肉也。”(《说文》)后来引申为宽大。《礼记·大学》载:“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肥的反义词是瘦或瘠,胖的反义词应该是干瘪。
胖还用来形容水肿、胀满。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说的就是男人怕从脚上肿起来,女人怕从脸上开始浮肿。其实无论男女,出现水肿都是心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只不过心脏病一般表现为下肢水肿,肾病表现为面目浮肿。更不用说肝硬化腹水,肿的是肚子,有的肚脐也要顶出来。
说起水肿,就不能不说说日下流行的所谓科学方法,让人们不分青红皂白,早上起来先灌几杯水。这种混蛋逻辑实在是害人不浅。有的人喝完腹泻,被称为通便;有的喝完就憋不住小便,导致尿频尿急。有人不拉也不溺,水在胃肠里面晃荡,一摸全是水鸣音。有的就开始浮肿,眼泡先浮肿起来。
所谓喝冷水也长肉,其实就是喝水导致水肿,类似于打肿脸充胖子。这些人一伸出舌头,就像狗一样能够滴滴答答流水,舌头也是肿大得两侧布满了齿痕。有些人有明确的冠心病或肾病诊断,有的还在早期发展中,中医称之为水毒。
治疗水毒,首先要停止灌水,本着不渴不喝,渴必热饮,饮必三口的原则,其次要用苓桂剂化气行水,这样才能把人从水肿中拯救过来。单纯使用发汗药和利尿药脱水减肥,是会害死人的。
肥胖的人都是体形丰盈硕大,但内容不同。脂肪多的人古人称为膏人,纵腹垂腴,就是现在挺着啤酒肚子、嘟噜着脸蛋儿的人。肌肉多的人,古人称为肉人。这些人体形丰满,但是上下匀称,没有赘肉。
还有一种体形不大,但是脂肪坚实,肌肉强悍,古人称为肥人,也叫做脂人。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