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民俗文化独具风情,在发展当代大旅游中,地方特色、民俗风情越来越被重视,积极开发传承千年的吴地各类民俗活动,对促进苏州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颇具意义。
民俗,是民间创造、享用并长期传承、具有稳定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含工艺、节庆、饮食、服饰、婚恋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两者合二为一,通过开发本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游客感受当地独有的文化习俗,获得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旅游心理。它作为一类较高档次的文化旅游成为大旅游中的生力军,是促进地方经济,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构建大旅游格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魅力无穷的吴地民俗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三千年前泰伯奔吴,将中原黄河文明与江南土著文化融合,开创的延续数千年的吴文化本身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发展史。
吴地的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是岁时节令民俗活动,岁令节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与民间信仰、节令饮食、娱乐活动等关系密切。吴地四时分明,世代稻作狩渔,到了宋以后,经济迅速发展,每逢时令节气,吴人好游之风,逐相沿成习,与节令相生相伴的各种民俗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吴地民俗风情,向有“俗繁节又喧”一说。一年四季,从正月初五开始“接财神”各类民俗活动络绎不绝,元宵灯会、二月花会、四月“轧神仙”、五月端午祭子胥、八月“中秋串月”、九月虎丘金秋庙会、十一月观枫、十二月听钟祈福等等,热闹非凡。
此外,吴地稻作文化深远,“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由此带来的饮食与服饰也展现出独特的民俗风味,特别是糕团点心,集色、味、形、香于一體,花样众多,随节令变化而变化。从正月到腊月,各类糕点轮番上市,元宵、年糕、青团、粽子、重阳糕、乌米饭、船点等带着鲜明的时令特色。而吴地妇女的传统服饰“青莲衫子藕荷裳”,极具水乡特色,俗中带雅,雅中显俏,被誉为“江南少数民族服饰”,是江南古镇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二、互联网+时代,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近二十年来,苏州的GDP稳居前十,这其中旅游收入占据重要比例,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其旅游收入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作为国内外知名度极高的旅游城市,它最主要的名片是“园林”, 在对外推介中主要精力是也放在园林上的,即使涉及到民俗文化,也大多是作为园林的依附,比如虎丘的庙会,拙政园的花卉赏,没有形成特有的品牌。
在众多岁令民俗活动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寒山寺新年听钟祈祷活动”,此项活动举办时间已是寒冬,旅游淡季,参与者以本地市民居多。苏州的旅游客源市场集中在三四月的踏春赏游及金秋时节,民俗活动与旅游客源市场是相对应的,但游客无论是仲春还是金秋还苏游玩更多地是在“观光旅游”上,对与节令相随的民俗文化活动知之甚少。比如,许多外地游客金秋十月来虎丘旅游,顺带了解了虎丘庙会。历史记载,明后期到清中叶,昆曲盛行,“虎丘曲会”规模宏大,全国各地文人雅士、曲词名家、艺人百姓,都会自发地在中秋之夜,聚集虎丘,吟咏竞技,现如今“曲会”也只能作为虎丘景区在中秋节假日的一个点缀。
苏州众多的民俗活动虽然历史悠久,参与度很高,但由于宣传力度上的欠缺,很多项目的参与只是局限于当地民众。巴西的狂欢节吸引全球游客目光,被称为“民间狂欢节”的苏州“轧神仙”庙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四月十四,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如今,不少久居苏州的“新苏州人”对此项活动知之不多,参与度更少,究其原因宣传力度不够,类似的民俗活动只会在活动当日作个新闻报道,忽略了这类传承已久的民俗文化的内涵。
大旅游时代,没有宣传的力度和创意策划,再好的旅游资源也只能浪费,“网红”景点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千年的文化传承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新媒体的推介成为“古老的网红”,将吴地民俗旅游产品广而告之。政府搭台,相关部门承办相应活动,以长三角为主要市场,向更大的市场辐射,用年轻人易接受的方式传达吴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韵味。
三、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依托,避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商业化
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民俗小镇、民俗村,各类民俗活动非常多,开发同质化、商业化甚至庸俗化比比皆是。吴地各类时令节气的民俗活动,主题多元,形式单一,吴地传承千年的民俗民风没有突显出其“主角”地位。苏州的很多民俗活动策划模式相近,以文化为依托,确定主题开幕后,就是美食、嘉宾表演。如每年举办的天平山观枫活动,前后历时一个月左右,枫叶最佳观赏期不过一周,多数游客们看到的是美食汇及各类杂技表演,这些在其他地方也是屡见不鲜的,其背后的范仲淹文化虽有提及,形式上表现上远不如美食加杂耍,游客的体验到了求乐,缺少求新,更为欠缺的是求知。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并且不能流于表面,要深入挖掘,一味地追求市场效应,最终趋于庸俗而被市场抛弃。以苏州平江路历史保护街区为例,街区保持着宋代旧街风貌,沿河而居的居住风格极具有吴地民风代表性,开发之初,少数店铺经营吴地工艺品,更多的是:奶茶铺、小饰品、小吃乃至烧烤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体验就是粉墙黛瓦下的商业街。之后经过整改,越来越多能呈现吴地传统技艺的特色小铺罗列在小桥流水旁,让旅游者体验到别样的“苏式生活”。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自然山水兼备,将各类时令民俗活动融入到已有的旅游项目中,增加旅游亮点。太湖生态旅游近二十年来发展极快,体验农家乐是很多本地及周边游客周末节假日的首选活动,也因此造成每逢周末及小长假人多为患,到了冬季游客数量明显减少。光福东山这一带,正月初三有个沿袭800年的民俗活动“抬猛将”,这个古老的新年祈福活动喜庆吉祥却不为大众所知,将此民俗活动与太湖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过“民俗年”的主题,在旅游淡季中体会不一样的年味。
四、打造一支开发民俗旅游的专业队伍
民俗文化旅游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素质人才是其发展创新的关键,从业人员既要掌握市场营运的机制,又要对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有深入了解。事实上民俗学家对旅游市场的把握不够到位,旅游开发者对民俗文化的内涵缺少深一层的了解,多数的做法是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依托,但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如何把握往往失衡。相关部门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合作,构建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吴地文化相应课程,民俗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吴文化的魅力,为后续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定期培训,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导游知识、导游技能以外,对吴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在制定旅行社的产品时,适时变更旅游产品的选项,既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又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与相关行业合作,为其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向其介绍旅游研究、规划、营销,促其积极开发民俗旅游文创产品,做到合作双赢。
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开发不仅增加地方经济收入,更多地是对地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对挖掘旅游的深度,推进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添一份力。(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民俗,是民间创造、享用并长期传承、具有稳定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含工艺、节庆、饮食、服饰、婚恋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两者合二为一,通过开发本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游客感受当地独有的文化习俗,获得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旅游心理。它作为一类较高档次的文化旅游成为大旅游中的生力军,是促进地方经济,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是构建大旅游格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魅力无穷的吴地民俗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三千年前泰伯奔吴,将中原黄河文明与江南土著文化融合,开创的延续数千年的吴文化本身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发展史。
吴地的民俗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是岁时节令民俗活动,岁令节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与民间信仰、节令饮食、娱乐活动等关系密切。吴地四时分明,世代稻作狩渔,到了宋以后,经济迅速发展,每逢时令节气,吴人好游之风,逐相沿成习,与节令相生相伴的各种民俗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吴地民俗风情,向有“俗繁节又喧”一说。一年四季,从正月初五开始“接财神”各类民俗活动络绎不绝,元宵灯会、二月花会、四月“轧神仙”、五月端午祭子胥、八月“中秋串月”、九月虎丘金秋庙会、十一月观枫、十二月听钟祈福等等,热闹非凡。
此外,吴地稻作文化深远,“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由此带来的饮食与服饰也展现出独特的民俗风味,特别是糕团点心,集色、味、形、香于一體,花样众多,随节令变化而变化。从正月到腊月,各类糕点轮番上市,元宵、年糕、青团、粽子、重阳糕、乌米饭、船点等带着鲜明的时令特色。而吴地妇女的传统服饰“青莲衫子藕荷裳”,极具水乡特色,俗中带雅,雅中显俏,被誉为“江南少数民族服饰”,是江南古镇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二、互联网+时代,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近二十年来,苏州的GDP稳居前十,这其中旅游收入占据重要比例,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其旅游收入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作为国内外知名度极高的旅游城市,它最主要的名片是“园林”, 在对外推介中主要精力是也放在园林上的,即使涉及到民俗文化,也大多是作为园林的依附,比如虎丘的庙会,拙政园的花卉赏,没有形成特有的品牌。
在众多岁令民俗活动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寒山寺新年听钟祈祷活动”,此项活动举办时间已是寒冬,旅游淡季,参与者以本地市民居多。苏州的旅游客源市场集中在三四月的踏春赏游及金秋时节,民俗活动与旅游客源市场是相对应的,但游客无论是仲春还是金秋还苏游玩更多地是在“观光旅游”上,对与节令相随的民俗文化活动知之甚少。比如,许多外地游客金秋十月来虎丘旅游,顺带了解了虎丘庙会。历史记载,明后期到清中叶,昆曲盛行,“虎丘曲会”规模宏大,全国各地文人雅士、曲词名家、艺人百姓,都会自发地在中秋之夜,聚集虎丘,吟咏竞技,现如今“曲会”也只能作为虎丘景区在中秋节假日的一个点缀。
苏州众多的民俗活动虽然历史悠久,参与度很高,但由于宣传力度上的欠缺,很多项目的参与只是局限于当地民众。巴西的狂欢节吸引全球游客目光,被称为“民间狂欢节”的苏州“轧神仙”庙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四月十四,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如今,不少久居苏州的“新苏州人”对此项活动知之不多,参与度更少,究其原因宣传力度不够,类似的民俗活动只会在活动当日作个新闻报道,忽略了这类传承已久的民俗文化的内涵。
大旅游时代,没有宣传的力度和创意策划,再好的旅游资源也只能浪费,“网红”景点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千年的文化传承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新媒体的推介成为“古老的网红”,将吴地民俗旅游产品广而告之。政府搭台,相关部门承办相应活动,以长三角为主要市场,向更大的市场辐射,用年轻人易接受的方式传达吴地独特的民俗文化韵味。
三、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依托,避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商业化
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民俗小镇、民俗村,各类民俗活动非常多,开发同质化、商业化甚至庸俗化比比皆是。吴地各类时令节气的民俗活动,主题多元,形式单一,吴地传承千年的民俗民风没有突显出其“主角”地位。苏州的很多民俗活动策划模式相近,以文化为依托,确定主题开幕后,就是美食、嘉宾表演。如每年举办的天平山观枫活动,前后历时一个月左右,枫叶最佳观赏期不过一周,多数游客们看到的是美食汇及各类杂技表演,这些在其他地方也是屡见不鲜的,其背后的范仲淹文化虽有提及,形式上表现上远不如美食加杂耍,游客的体验到了求乐,缺少求新,更为欠缺的是求知。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并且不能流于表面,要深入挖掘,一味地追求市场效应,最终趋于庸俗而被市场抛弃。以苏州平江路历史保护街区为例,街区保持着宋代旧街风貌,沿河而居的居住风格极具有吴地民风代表性,开发之初,少数店铺经营吴地工艺品,更多的是:奶茶铺、小饰品、小吃乃至烧烤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体验就是粉墙黛瓦下的商业街。之后经过整改,越来越多能呈现吴地传统技艺的特色小铺罗列在小桥流水旁,让旅游者体验到别样的“苏式生活”。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自然山水兼备,将各类时令民俗活动融入到已有的旅游项目中,增加旅游亮点。太湖生态旅游近二十年来发展极快,体验农家乐是很多本地及周边游客周末节假日的首选活动,也因此造成每逢周末及小长假人多为患,到了冬季游客数量明显减少。光福东山这一带,正月初三有个沿袭800年的民俗活动“抬猛将”,这个古老的新年祈福活动喜庆吉祥却不为大众所知,将此民俗活动与太湖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过“民俗年”的主题,在旅游淡季中体会不一样的年味。
四、打造一支开发民俗旅游的专业队伍
民俗文化旅游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素质人才是其发展创新的关键,从业人员既要掌握市场营运的机制,又要对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有深入了解。事实上民俗学家对旅游市场的把握不够到位,旅游开发者对民俗文化的内涵缺少深一层的了解,多数的做法是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依托,但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如何把握往往失衡。相关部门与长三角地区高校合作,构建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吴地文化相应课程,民俗专家学者、工艺美术大师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吴文化的魅力,为后续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定期培训,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导游知识、导游技能以外,对吴地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在制定旅行社的产品时,适时变更旅游产品的选项,既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又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与相关行业合作,为其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向其介绍旅游研究、规划、营销,促其积极开发民俗旅游文创产品,做到合作双赢。
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开发不仅增加地方经济收入,更多地是对地域文化起到传播作用,对挖掘旅游的深度,推进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添一份力。(作者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