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诞生于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现为临沂市的市歌。这首歌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歌,歌曲不但唱红了沂蒙山区,风靡齐鲁大地,现在更是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走向了世界。
一、《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过程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山东沂蒙地区有一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此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李林、阮若珊根据山东逃荒到东北卖唱人所唱的曲调花鼓调《十二月调》的旋律,加工整理,并加上揭露黄沙会反动面目的歌词,就形成了当时传唱于沂蒙地区的歌曲——《打黄沙会》。歌曲一经传唱,就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黄沙会被打败了,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就这样被创作出来了。
二、《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
1.体裁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山歌主要是抒发感情,小调则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在《沂蒙山小调》的歌词中山歌和小调的特征都有所体现,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可以看出本曲带有山歌的风味;而四句规整性曲式结构,又体现出小调的特质,因此可以确定本曲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
2.四句體起承转合式的曲式结构
乐谱如下:
■
本曲第一乐句第一小节以2 5 32开始,本乐句总共用到2 5 3 1这四个音,而第二乐句(从第四小节开始)以2 5 2 开始,用到2 5 3 1 6五个音。一二乐句相比,开始小节(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是由2 5起音,且第二和第五小节主音是一致的(如第二小节第一拍是3,而第五小节第一拍是3 5,其中3这个音在重拍,强调3,所以其主音是一样的);第二小节第二三拍与第五小节二三拍的节奏一样,都属二八节奏;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的节奏完全一样,都有三拍组成,所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是基本相似的,第一乐句叫做起因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承接句,承接句与起因句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发展变化,在第二乐句中多了一个6音。第三乐句从第七小节开始,与前两乐句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加入了7音,在中国民族调式中,7属于偏音,出现偏音,也就意味着调式发生变化,有转调的可能,特别是有两个大三度音程关系:第三乐句第一小节中的1与3,第二小节中的5与7,都是大三度音程,大三度音程在民族调式中起到确定调式调性的作用,而两个大三度音程的出现无法确定调式调性,反而模糊了调性,所以第三乐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称作变化句。第四乐句从第十小节开始,如果说前三乐句还有相似之处的话,那第四乐句应该算是对前三乐句的综合,我们权且把它称作综合句。所谓综合,首先是所用音上的综合,第一乐句用到2 5 3 1这四个音,第二乐句用到2 5 3 1 6五个音,第三乐句又加入了一个7,第四乐句将前面所有的音都加入进来,用到2 5 3 1 6 7六个音;第四乐句的节奏亦发生变化,与前三乐句相比,第四乐句加入附点节奏,且第三小节(也就是总乐句的第十二小节,全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只有一拍,与前面乐句的最后一小节都有三拍来结束可以说也是一种变化。所以这样的四句:起因句、承接句、变化句和综合句,完全可以称作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它们相似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发展,发展中又有统一。
3.鱼咬尾的作曲手法
鱼咬尾是戏曲唱腔和过门之间以及对唱的民歌中或器乐合奏中,前句(或前段)末音与后句(或后段)首音互相交叉,形成各种音程的两音互相重叠的一种作曲技法。《沂蒙山小调》就用到了这种技法:第一乐句尾音是2,第二乐句首音以2开始,第二乐句以1结束,第三乐句则以1开始,很明显这是鱼咬尾在本曲中的应用,有种首尾呼应的感觉。
三、《沂蒙山小调》的山东“色彩”
1.色彩及方言
汉族民歌的“色彩”,是指在汉族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民歌音乐中的地方性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方言语言中声调和发音方式的制约。山东属于东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这一地区由于城镇繁荣,市民阶层发达,民歌体裁主要是小调。
2.山东民间音乐的特征
(1)调式。山东方言区徵调式居多,宫调式羽调式次之,商调式较少。《沂蒙山小调》结束音是5,也属于徵调式。
(2)音阶。民歌以六声、七声音阶为主,《沂蒙山小调》属于六声音阶,用到了宫、商、角、徵、羽、变宫六个音。
(3)旋法。在《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中,二度、小三度、四度音程都有用到,特别是小三度音程的应用更凸显了山东方言音调下行的特征。
(4)润腔。山东民歌在演唱中经常使用鼻音,但用法又不尽相同。
一、《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过程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山东沂蒙地区有一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此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李林、阮若珊根据山东逃荒到东北卖唱人所唱的曲调花鼓调《十二月调》的旋律,加工整理,并加上揭露黄沙会反动面目的歌词,就形成了当时传唱于沂蒙地区的歌曲——《打黄沙会》。歌曲一经传唱,就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黄沙会被打败了,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就这样被创作出来了。
二、《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
1.体裁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山歌主要是抒发感情,小调则寓抒情于叙事之中,在《沂蒙山小调》的歌词中山歌和小调的特征都有所体现,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可以看出本曲带有山歌的风味;而四句规整性曲式结构,又体现出小调的特质,因此可以确定本曲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
2.四句體起承转合式的曲式结构
乐谱如下:
■
本曲第一乐句第一小节以2 5 32开始,本乐句总共用到2 5 3 1这四个音,而第二乐句(从第四小节开始)以2 5 2 开始,用到2 5 3 1 6五个音。一二乐句相比,开始小节(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是由2 5起音,且第二和第五小节主音是一致的(如第二小节第一拍是3,而第五小节第一拍是3 5,其中3这个音在重拍,强调3,所以其主音是一样的);第二小节第二三拍与第五小节二三拍的节奏一样,都属二八节奏;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的节奏完全一样,都有三拍组成,所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是基本相似的,第一乐句叫做起因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承接句,承接句与起因句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发展变化,在第二乐句中多了一个6音。第三乐句从第七小节开始,与前两乐句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加入了7音,在中国民族调式中,7属于偏音,出现偏音,也就意味着调式发生变化,有转调的可能,特别是有两个大三度音程关系:第三乐句第一小节中的1与3,第二小节中的5与7,都是大三度音程,大三度音程在民族调式中起到确定调式调性的作用,而两个大三度音程的出现无法确定调式调性,反而模糊了调性,所以第三乐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称作变化句。第四乐句从第十小节开始,如果说前三乐句还有相似之处的话,那第四乐句应该算是对前三乐句的综合,我们权且把它称作综合句。所谓综合,首先是所用音上的综合,第一乐句用到2 5 3 1这四个音,第二乐句用到2 5 3 1 6五个音,第三乐句又加入了一个7,第四乐句将前面所有的音都加入进来,用到2 5 3 1 6 7六个音;第四乐句的节奏亦发生变化,与前三乐句相比,第四乐句加入附点节奏,且第三小节(也就是总乐句的第十二小节,全乐曲的最后一小节)只有一拍,与前面乐句的最后一小节都有三拍来结束可以说也是一种变化。所以这样的四句:起因句、承接句、变化句和综合句,完全可以称作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它们相似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发展,发展中又有统一。
3.鱼咬尾的作曲手法
鱼咬尾是戏曲唱腔和过门之间以及对唱的民歌中或器乐合奏中,前句(或前段)末音与后句(或后段)首音互相交叉,形成各种音程的两音互相重叠的一种作曲技法。《沂蒙山小调》就用到了这种技法:第一乐句尾音是2,第二乐句首音以2开始,第二乐句以1结束,第三乐句则以1开始,很明显这是鱼咬尾在本曲中的应用,有种首尾呼应的感觉。
三、《沂蒙山小调》的山东“色彩”
1.色彩及方言
汉族民歌的“色彩”,是指在汉族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民歌音乐中的地方性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方言语言中声调和发音方式的制约。山东属于东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包括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这一地区由于城镇繁荣,市民阶层发达,民歌体裁主要是小调。
2.山东民间音乐的特征
(1)调式。山东方言区徵调式居多,宫调式羽调式次之,商调式较少。《沂蒙山小调》结束音是5,也属于徵调式。
(2)音阶。民歌以六声、七声音阶为主,《沂蒙山小调》属于六声音阶,用到了宫、商、角、徵、羽、变宫六个音。
(3)旋法。在《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中,二度、小三度、四度音程都有用到,特别是小三度音程的应用更凸显了山东方言音调下行的特征。
(4)润腔。山东民歌在演唱中经常使用鼻音,但用法又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