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nam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幼儿情感交流、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活动中幼儿互帮互学、团结合作、共同提高,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幼儿终身受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 在“让幼儿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中,我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均衡编排合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任务
  教师对全班幼儿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体现均衡性。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都要尽可能平均化。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同时任务的分工也可以轮流进行。如,在《纸牌叠叠乐》活动中,大家讨论出每组四个成员分别“折牌”“传牌”“造楼”“检查”等四项任务分工,而具体操作中每个成员的分工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交换。
  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既让每个成员都有展现自己和学习提升的機会,又能让小组内部和谐一致,增进幼儿间互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二、明确合作学习要求,简化探讨降低难度
  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发现,幼儿在合作开始对他们如何合作并不清楚,讨论时往往盲目发言。但只要教师问题要求设计明确,孩子们合作学习就会简单化。如幼儿在“我们都是小帮手”活动中,老师明确提出要求,请大家讨论“哪两个成员负责统计奖状,哪两个成员负责找奖状”,并设计了对应的表格,请小组记录自己讨论的结果,明确了最后送奖状要小组四个成员一起完成的要求,并增加了客人老师的“满意度测评”,对于能较好合作完成协商、分工、记录、合作的小组进行物质奖励,让每个孩子都能明白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是团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我们都是小帮手”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问题要求设计得明确清晰,幼儿清楚知道小组成员交流的内容,了解任务完成的要求以及过程,各组员很快协商了小组分工,并根据任务分工进行合作探究。
  另外,小组探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鼓励幼儿担负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责任,促进学习的迁移。
  三、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激发小组合作欲望
  幼儿在学习上自我意识比较强,而合作意识相对淡薄。他们喜欢自己独立去完成某些事情,不愿意与人合作,更不愿意其他人和自己分享成功。教师如果简单的、强硬的使幼儿参与合作学习,往往会使幼儿失去合作的兴趣,自然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效果。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把握合作学习时机,使幼儿的合作动机悄然激发,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合作的愿望。
  例如,在体育活动《快乐登山》中,教师抛出这样一个任务:请幼儿想办法将一个个轮胎变成高高的轮胎山。很快有幼儿想到把轮胎一个个叠起来,老师请他来试试。那个孩子开始堆轮胎山了,可堆到第三个时,他气喘吁吁对着我们大家说:“轮胎太重了,不行了。”老师问孩子说:“那怎么办呢?”孩子说“要么大家一起帮帮我。”这名幼儿马上找到小组成员一起来搬轮胎,不一会儿就堆了有七个轮胎高的轮胎山,孩子们兴奋得拍起了手。
  就这样,大家开始行动比赛“堆轮胎山”了,每个孩子都会找伙伴一起抬轮胎。在团结互助中,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一张张可爱的脸上洋溢喜悦。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中的乐趣,更感受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合作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地生根发芽了。
  四、参与幼儿合作学习,教会幼儿合作技能
  在幼儿合作学习指导过程中,对于幼儿来说,教师简单的“告诉”孩子怎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幼儿一起开展互动对话,与幼儿一起交流、探讨,成为他们平等的学习伙伴。
  例如,在合作搭建“苏州园”时,小组成员走进搭建区就被各类材料吸引了,无心探讨分配任务,最后两位成员因都想来搭“亭子”发生了冲突。我没有以老师的身份介入,而是以成员的口气询问组长“君君和乐乐都想搭亭子,怎么办?”把问题抛给负责人小组长。有的学生提议“让他们俩一起来搭吧!”但小组长摇头说“不行,这样停车场没人搭。君君,这次你让乐乐(搭亭子)吧! 你搭前面的停车场!”我紧接着说“小组长这个提议不错,君君你来搭停车场,好吗?”君君虽不太情愿,但点头答应了。通过亲自参与小组讨论,为小组互动交流提供了条件,为组长协调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为小组今后如何沟通协商做出了榜样示范。
  成为孩子合作的同伴,不仅有利教师了解、发现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及时有效地对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并且能将这些真实的材料进行整理,进一步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技巧,推动小组合作良性发展。
  五、抓住合作学习评价,促进合作习惯养成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幼儿参与合作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小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方法进行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幼儿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激发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总之,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只有坚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及时调整反思;教师不断参与合作,长期熏陶、指导,才能提高合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使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走向成熟。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在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有一篇课文《古诗两首》,这两首古诗都是七言绝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想象意境的形式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朗朗上口,全诗重在写景,诗的意境优美,是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佳作。这两首诗的题目为《望庐山瀑布》和《绝句》。我立足教材,深入文本,多角度地解读。   一、立足文本,分析单元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编排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的主题皆为写景篇目,抒发
刘赞廷是河北东光县人,一生均致力于康藏事务及相关研究工作,解放后曾短暂任职于西南图书馆。刘赞廷藏稿类型众多,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领域广泛,其稿本时代特征明显,是人们认识
讨论了具有常数曲率流形的常中曲率紧致超曲面,在某些Pinching条件下,得出该超曲面是全脐的,且等距于标准球面.
把Petri网理论和音乐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用自控网系统和时间Petri网建立的乐音体系模型.该模型借助Petri网有关理论成果,可以形式化的分析乐曲,便于计算机处理.其实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向着开放,自由的方向发展,越来越追求人性化,个性化。现在小学课堂中的教学小组合作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这种教学
根据TTL门值门电路有5个信号检测阈值的特点,二值门电路的置阈方法,设计了1种TTL六值“与非”门电路和1种七态门电路达2个电路均通过实验证明:电路工作稳定,性能可靠,且具有驱动负载能强等特
笔者虽然是苏州土生土长的音乐老师,但对于评弹,我确实一窍不通,只是听过而已。之前对于“京剧进课堂”的活动还略知一二,而像评弹这种地方曲艺进课堂我顿时一懵,心想这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哪怕是身为音乐老师的我都很遥远,让评弹作为校本教材进入到音乐课堂谈何容易呢?正在思考怎么办的时候,笔者翻阅了大量的视听资料,猛然间发现评弹这种由琵琶三弦伴奏的说唱艺术已经深深地吸引住我了,惊奇地发现原来评弹是如此耐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爱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用爱去感染身边的人和事。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当热爱我们的职业,对教育饱含热情,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  在我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首先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负责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教师自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是交流,是探讨,也是自我审视,离开“对话”的课堂是枯燥的课堂、专制的课堂和禁锢的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以生为本的新课程视野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把对话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师生对话和合作,以及知识的生成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