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读感知不足,教师介入太快,学生缺乏充分的感知基础;二是揣摩、感悟、品味不足,结论得出太快,学生很难联系生活和知识实际来进行品味和吸收,更没有情感的介入:三是讨论交流不足,分歧消除太快。这种“缺乏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失去了意义建构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怎样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我认为:注重“过程”,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
一、让语文教学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什么这样界定?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因此,关注“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元的——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上课伊始,教师可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导语,可用谜语、故事、图画、古诗等导入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初读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细读阶段,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让学生表演、画简笔画、放幻灯片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感悟;临近课终,老师可以询问学生疑难解决情况,也可让学生当堂交流感受等。从师生对话的层面看,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巧妙点拨,或娓娓交谈,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从生生对话的层面看,学生可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可以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自已的判断与评价,可以沟通信息、共享成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其次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初读时,不应只是叫一两名好学生读一下走走过场,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范读或录音磁带来做一下展示,而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因为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主动积极地去辨认这些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课文阶段,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亲历语文境内,眼看,耳听,心想,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再次是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大语文”的宽广视野,将教学环境作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力求使师生双方都与教学环境产生对话关系。
二、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语文这个工具既不同于镰刀、锄头,也不同于数学、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因为语文本身负载着“文化”,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交融统一的。抽掉人文精神,语文就会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从而步人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语文课要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增强“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一方面,必须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教育、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因素,在语文学习中逐渐积累、感染和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加强实践性,又要注意整体性,要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实践活动过程。鉴于此,我们就必须设计以读书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流程:初读感知,让学生把课文读连贯读通顺读流利,经历初步的语感体验过程;精读感悟,让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产生情感体验,作出价值判断,并且借助声音将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朗读出来,读出意蕴,读出感情;熟读迁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熟读背诵,积累言语图式,言语结构及情感表达技巧,并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其外化。
三、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语文的含义本身就非常复杂,但过去的教学取消了语文的多重意味,把语文变成了枯燥的琐碎分析和抽象的道德说教,有意或无意地将学习当作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机械的反应过程,学习被认为是由外而内的灌输,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是先向“容器“灌输,而后像电脑一样输出答案的过程。显然,无论是用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来审视,还是用建构主义的生成性学习模式来观照,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是应该彻底摈弃的。
根据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结构:从提示课题开始,就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释课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前期预测,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探究内驱;接着,教者利用形成的阅读期待,把阅读、感受、体味、感悟、表达、创新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则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参谋”、敲边鼓;课的最后,老师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了解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沟通的状况,也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种检查。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自主学习的特征,也有探究学习因素,教师主动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师生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
一、让语文教学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什么这样界定?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因此,关注“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元的——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上课伊始,教师可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导语,可用谜语、故事、图画、古诗等导入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初读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细读阶段,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让学生表演、画简笔画、放幻灯片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感悟;临近课终,老师可以询问学生疑难解决情况,也可让学生当堂交流感受等。从师生对话的层面看,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巧妙点拨,或娓娓交谈,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从生生对话的层面看,学生可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可以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自已的判断与评价,可以沟通信息、共享成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其次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初读时,不应只是叫一两名好学生读一下走走过场,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范读或录音磁带来做一下展示,而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因为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主动积极地去辨认这些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课文阶段,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亲历语文境内,眼看,耳听,心想,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再次是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大语文”的宽广视野,将教学环境作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力求使师生双方都与教学环境产生对话关系。
二、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语文这个工具既不同于镰刀、锄头,也不同于数学、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因为语文本身负载着“文化”,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交融统一的。抽掉人文精神,语文就会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从而步人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语文课要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增强“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一方面,必须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教育、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因素,在语文学习中逐渐积累、感染和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加强实践性,又要注意整体性,要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实践活动过程。鉴于此,我们就必须设计以读书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流程:初读感知,让学生把课文读连贯读通顺读流利,经历初步的语感体验过程;精读感悟,让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产生情感体验,作出价值判断,并且借助声音将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朗读出来,读出意蕴,读出感情;熟读迁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熟读背诵,积累言语图式,言语结构及情感表达技巧,并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其外化。
三、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语文的含义本身就非常复杂,但过去的教学取消了语文的多重意味,把语文变成了枯燥的琐碎分析和抽象的道德说教,有意或无意地将学习当作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机械的反应过程,学习被认为是由外而内的灌输,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是先向“容器“灌输,而后像电脑一样输出答案的过程。显然,无论是用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来审视,还是用建构主义的生成性学习模式来观照,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是应该彻底摈弃的。
根据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结构:从提示课题开始,就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释课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前期预测,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探究内驱;接着,教者利用形成的阅读期待,把阅读、感受、体味、感悟、表达、创新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则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参谋”、敲边鼓;课的最后,老师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了解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沟通的状况,也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种检查。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自主学习的特征,也有探究学习因素,教师主动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师生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