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探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初读感知不足,教师介入太快,学生缺乏充分的感知基础;二是揣摩、感悟、品味不足,结论得出太快,学生很难联系生活和知识实际来进行品味和吸收,更没有情感的介入:三是讨论交流不足,分歧消除太快。这种“缺乏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失去了意义建构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怎样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我认为:注重“过程”,应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
  一、让语文教学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什么这样界定?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因此,关注“过程”,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各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元的——首先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上课伊始,教师可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激情的导语,可用谜语、故事、图画、古诗等导入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初读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细读阶段,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让学生表演、画简笔画、放幻灯片等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感悟;临近课终,老师可以询问学生疑难解决情况,也可让学生当堂交流感受等。从师生对话的层面看,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巧妙点拨,或娓娓交谈,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从生生对话的层面看,学生可以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可以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自已的判断与评价,可以沟通信息、共享成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其次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初读时,不应只是叫一两名好学生读一下走走过场,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范读或录音磁带来做一下展示,而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因为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主动积极地去辨认这些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课文阶段,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亲历语文境内,眼看,耳听,心想,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再次是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大语文”的宽广视野,将教学环境作为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力求使师生双方都与教学环境产生对话关系。
  二、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但是,语文这个工具既不同于镰刀、锄头,也不同于数学、计算机这样的工具,因为语文本身负载着“文化”,还有“人文性”的一面。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交融统一的。抽掉人文精神,语文就会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从而步人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语文课要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增强“人文性”,注重人的发展和人格塑造。一方面,必须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思想教育、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因素,在语文学习中逐渐积累、感染和熏陶,是一个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既要加强实践性,又要注意整体性,要将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实践活动过程。鉴于此,我们就必须设计以读书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流程:初读感知,让学生把课文读连贯读通顺读流利,经历初步的语感体验过程;精读感悟,让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产生情感体验,作出价值判断,并且借助声音将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朗读出来,读出意蕴,读出感情;熟读迁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熟读背诵,积累言语图式,言语结构及情感表达技巧,并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其外化。
  三、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语文的含义本身就非常复杂,但过去的教学取消了语文的多重意味,把语文变成了枯燥的琐碎分析和抽象的道德说教,有意或无意地将学习当作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机械的反应过程,学习被认为是由外而内的灌输,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是先向“容器“灌输,而后像电脑一样输出答案的过程。显然,无论是用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来审视,还是用建构主义的生成性学习模式来观照,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都是应该彻底摈弃的。
  根据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结构:从提示课题开始,就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解释课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前期预测,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探究内驱;接着,教者利用形成的阅读期待,把阅读、感受、体味、感悟、表达、创新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则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参谋”、敲边鼓;课的最后,老师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了解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沟通的状况,也是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种检查。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自主学习的特征,也有探究学习因素,教师主动对传统观念进行了挑战,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师生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
其他文献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从简单的语言输出上升到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现这一目标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缩写、仿
期刊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也不尽然。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农村中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
期刊
内容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接受这门课程的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
期刊
在21世纪的今天,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物理课程目标的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德育观念,注意捕
期刊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亦是学生情感和品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也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因此,要通过教师对教学的设计,注意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一、确定情感教学的目标    1、情感教学目标的认知内容。在情感教学目标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期刊
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各章节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往往是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知识作了必要的“铺垫”,而后面的知识又是对前面知识的的应用和概括。只要注意到前后的联系,重视发挥迁移作用,知识链延伸得越长越深,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一系列的地理知识。这样,前后的地理学习就会相互促进,从而使迁移得以实现。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正迁移呢?    一、设计讲解或练习的多种变式促进正迁移    在课
期刊
《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震撼。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惯性的强力纠偏,更是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以人为本的巨大促进。它不仅使普通高中的教学和管理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也使之面临着新的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打造灵动课堂以能够适应新课改、新高考和新规范的要求,如何塑造灵动学生以能够
期刊
在建国之初,叶圣陶先生对“语文”一词进行了这样的解释:“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口语交际非常重要。那么“口语交际”的内涵是什么?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阶段如何扎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