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的内涵
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是指职业指导教师运用一系列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帮助大学生在生涯发展历程中,对其个性特点或职业、教育环境资源进行探索,掌握环境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同时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时,能够对各种资料和机会进行有效评估,形成生涯决定,以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征与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影响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将成为有效突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瓶颈的战略策略。
二、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对职业生涯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日益提升
伴随着就业竞争压力和大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发展的强烈需求,职业发展教育,特别是个人的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等,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探索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工具、方法和途径,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与青睐。在对笔者所在学院大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生涯发展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的期望值也很高,希望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类型、各个阶段的问题,都能够在这里得到有效的指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恰好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希望针对个性特点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这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发展指导”势在必行。
2.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内容滞后于就业形势的新要求
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者就有责任承担起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积极开展职业咨询服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然而,由于许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内容创新不够,其模式与方法亟需向纵深层次发展。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指导上,内容多停留在个体职业测评分析、个体的职业生涯方案的制定等基础方面,因此无法满足在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因此,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3.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1)专职工作人员少,各院校基本都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院系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工作。 并且专职人员也易受日常事务性工作牵绊,影响他们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2)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年轻人,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加上学校没有注重这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教师得不到系统的从业资格培训及认证过程,免不了要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
三、构建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的实用模式
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构建实用的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模式,成为解决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问题的关键。
1.创建个性化指导服务的咨询与研究机构,为个性指导奠定基础
创建这一咨询与研究机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进行职业生涯个性指导的研究,为开展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实践提供基础条件。主要承担大学生个体生涯规划状况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的职业与岗位需求调查等并进行相关研究,使开展的个性化指导与训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能够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二是进行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咨询,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2.筹建两个信息档案库,为学生个体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
(1)学生个体生涯成长档案库。个体生涯成长档案可以设置若干个模块,内容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综合素质测评分析、专业理论学习规划、专业技能提升方案、专业社会实践计划、专业人文素质拓展方案、各专项训练效果评估等。参与成长档案的人员除了学生外,还可包含生涯规划教师、导师、家长、辅导员以及班级成员等;
(2)企业信息档案库。企业信息库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组织机构、企业文化、企业招聘方案、企业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除了由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导师收集整理外,可建议由学生共同参与建立。
3.组建两个“团队”、一个“组织”,形成生涯互动系统
(1)组建职业生涯讲师团队与导师团队。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专兼结合的相对稳定的讲师与导师团队是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生涯规划讲师与导师,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生涯实践和应用的效果特别明显。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涯发展、职业抉择与学业进程。需要注意的是,讲师与导师的个性品质比其本身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对人具有深厚的兴趣、具有倾听的能力、善于理解别人、并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内省、宽容、幽默。
在此建议,最好能够安排这些教师到不同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并与企业人事经理一起工作。这样生涯指导教师就能积累来自一线的生涯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奠定良好的实践知识与经验基础。
(2)成立学生职业生涯成长联盟社团组织。建议由学生自主成立,学校批准注册形成。社团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实践,可以有效地模拟社会生活情境,以促进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同时,将有共同问题或共同关心事件的人组成小组,形成互助团体,由指导者进行辅导,亦能有效地分阶段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此外,在这种形式下,参与者一方面能在相似人群中寻得心理认同,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相互的比较与呼应,获得多面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机会,有助于形成更加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社团成员的多样性,成员最好来自不同的班级、专业,有一定的性别比例;二是在社团中不提倡有次团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关系比较密切的成员不宜在同一个社团中;三是关注入社动机,即是为了增进自我认识,更好地解决自身的职业困惑。
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已成为高校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发展能力,以及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在为在校大学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帮助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职业能力,并使他们有能力调控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我们应在这方面做出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是指职业指导教师运用一系列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帮助大学生在生涯发展历程中,对其个性特点或职业、教育环境资源进行探索,掌握环境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涯目标;同时在面对各种生涯选择时,能够对各种资料和机会进行有效评估,形成生涯决定,以达到生涯适应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人的个性特征与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是影响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将成为有效突破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瓶颈的战略策略。
二、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学生对职业生涯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日益提升
伴随着就业竞争压力和大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发展的强烈需求,职业发展教育,特别是个人的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等,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探索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工具、方法和途径,日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与青睐。在对笔者所在学院大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生涯发展的关注点各有不同,差异较大;同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的期望值也很高,希望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类型、各个阶段的问题,都能够在这里得到有效的指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恰好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希望针对个性特点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这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发展指导”势在必行。
2.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内容滞后于就业形势的新要求
面对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者就有责任承担起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积极开展职业咨询服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然而,由于许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内容创新不够,其模式与方法亟需向纵深层次发展。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指导上,内容多停留在个体职业测评分析、个体的职业生涯方案的制定等基础方面,因此无法满足在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因此,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3.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1)专职工作人员少,各院校基本都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院系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指导工作。 并且专职人员也易受日常事务性工作牵绊,影响他们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2)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年轻人,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加上学校没有注重这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教师得不到系统的从业资格培训及认证过程,免不了要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
三、构建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的实用模式
给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职业生涯指导,构建实用的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模式,成为解决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问题的关键。
1.创建个性化指导服务的咨询与研究机构,为个性指导奠定基础
创建这一咨询与研究机构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进行职业生涯个性指导的研究,为开展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实践提供基础条件。主要承担大学生个体生涯规划状况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的职业与岗位需求调查等并进行相关研究,使开展的个性化指导与训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能够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二是进行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咨询,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咨询服务。
2.筹建两个信息档案库,为学生个体与企业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
(1)学生个体生涯成长档案库。个体生涯成长档案可以设置若干个模块,内容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综合素质测评分析、专业理论学习规划、专业技能提升方案、专业社会实践计划、专业人文素质拓展方案、各专项训练效果评估等。参与成长档案的人员除了学生外,还可包含生涯规划教师、导师、家长、辅导员以及班级成员等;
(2)企业信息档案库。企业信息库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组织机构、企业文化、企业招聘方案、企业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除了由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导师收集整理外,可建议由学生共同参与建立。
3.组建两个“团队”、一个“组织”,形成生涯互动系统
(1)组建职业生涯讲师团队与导师团队。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专兼结合的相对稳定的讲师与导师团队是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生涯规划讲师与导师,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生涯实践和应用的效果特别明显。他们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涯发展、职业抉择与学业进程。需要注意的是,讲师与导师的个性品质比其本身的知识、能力更重要。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对人具有深厚的兴趣、具有倾听的能力、善于理解别人、并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内省、宽容、幽默。
在此建议,最好能够安排这些教师到不同企业进行短期培训,并与企业人事经理一起工作。这样生涯指导教师就能积累来自一线的生涯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奠定良好的实践知识与经验基础。
(2)成立学生职业生涯成长联盟社团组织。建议由学生自主成立,学校批准注册形成。社团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实践,可以有效地模拟社会生活情境,以促进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同时,将有共同问题或共同关心事件的人组成小组,形成互助团体,由指导者进行辅导,亦能有效地分阶段解决生涯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此外,在这种形式下,参与者一方面能在相似人群中寻得心理认同,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相互的比较与呼应,获得多面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机会,有助于形成更加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
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社团成员的多样性,成员最好来自不同的班级、专业,有一定的性别比例;二是在社团中不提倡有次团体的存在,也就是说,关系比较密切的成员不宜在同一个社团中;三是关注入社动机,即是为了增进自我认识,更好地解决自身的职业困惑。
职业生涯个性化指导已成为高校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职业发展能力,以及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在为在校大学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帮助的同时,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职业能力,并使他们有能力调控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此,我们应在这方面做出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