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个夜里,寝室内都会响起摇滚或哀伤的音乐,我们骂着闹着直到12点以后,骂得很惨也无伤大雅。我们心里都清楚:不是音乐吵闹到零点,而是为了零点才让音乐吵闹。音乐是一个借口,不折不扣的借口。大家都是在故意等着那个叫做零点的时刻,我知道在那一刻大家都有一颗流向心底的泪。
不知是自己太失败,还是现实就是这样,进了大学以后,貌似的朋友确实是多了,比方说手机联系人的数量已经增到目前的150多个了,可是知心的仍是那几个——就是那种粘在一起经常被人家误以为是玻璃的那种。
一年的时间实在太长,长到我们都熟悉了传说中的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小圈子:一年的时间又太短,短到我竟没交到一个知心伙伴。
步入大学这个微缩的社会后,才发现原来想找个知心的家伙,静静地坐下促膝畅谈,竟是那么不可能办到的一件事。
我们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带着一副面具,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简单而又小心地交流着。彼此保留,彼此防范,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到处流行并互相传染!
曾经对于朋友我宁可两肋插刀,现在却发现原来是朋友在插我两刀。我曾经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尽了我所有的方法,可是到我真正陷入困境时又有谁想到我呢?在外教讲得我一头雾水时,我向他们伸出了求助之手,可是他们除了嘲笑和远离之外,还给我了什么?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在爱管闲事,错在想得太多,错在太容易答应别人,错在每一件事都让他们太舒服,错在每一次都看不清一个人……
南京经常下雨,我的心经常也下着小雨。我们似乎就是现代版的游子,除了些许的思乡之情,剩下的就是惆怅,孤独的种子在踏进大学第一天就开始生根、发芽……
我厌恶这样的生活,但我无力改变现状!所以我只能回忆,回忆过去,回忆高中的伙伴,回忆传说在高中里的大学友谊!
学校里的阳光一天天灿烂起来,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同学说说笑笑地穿过那个小篮球场,偶尔对着那些迎面而来的面孔,露出一丝一闪而逝的微笑,然后擦肩而过。
给那些散落在其他城市大学里的高中好友发信息,很伤感地说:我的大学没有朋友。他们回道:一样,很想你!
真相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链接·
大学里熟悉面孔越来越多,交心朋友却越来越少?
2007年寒假回家的第一天,邓华就群发了短信,告诉同学们自己“到家了”。像这样的打招呼短信,每逢节日便数以百计地群发出去。内容大多是简单老套的祝福短信。
“内容不重要,只是为了保持联系。”邓华说。上了大学之后,邓华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翻了倍地增长,刚开始是学长和同班同学的手机号,随着对大学生活越来越熟悉,他开始频繁地认识外学院的,甚至外校的同学。
每认识一个人,他都要记下对方的手机号,隔一段时间就联系一下,最经常的方式就是发些打招呼的短信,每个月1200条。
花了大量的力气做这些,邓华有自己的说法。“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人脉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所以。刚上大学我就开始经营人脉了,校友可是以后重要的社会资源。”邓华说。
可是,忙碌了一个学期,邓华逐渐发现,自己和同学的情谊还是平平常常,没什么热乎劲儿。不要说交心了,即使是坐下来轻轻松松聊天的机会都不多。
上课,下课,在食堂吃饭,走在校园里,举办社团活动。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多,只是说的多是些客套话。认识的人多了之后,很多同学的名字都弄混了,出了几次叫错名字的尴尬事儿后,再遇到面孔熟悉叫不上名字的同学,邓华多是客套几句赶紧溜走。当然,别人也会叫错邓华的名字,就连同班同学也出现过。
邓华说:“名字叫错没什么,只是总觉得有这么多面孔熟悉的同学却缺少真实的情谊,心里空落落的。大家个个都像‘万金油’,见面微笑、打招呼,好像很熟,转过脸就成了陌生人。”
“那天,我打开手机的电话簿,想找个朋友说说知心话,一连串的号码,翻来覆去地找,最后还是给一个高中同学打了电话。事后我突然有个疑问:在大学与同学的交往是不是很失败呢?”邓华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汪东亚《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21日)
不知是自己太失败,还是现实就是这样,进了大学以后,貌似的朋友确实是多了,比方说手机联系人的数量已经增到目前的150多个了,可是知心的仍是那几个——就是那种粘在一起经常被人家误以为是玻璃的那种。
一年的时间实在太长,长到我们都熟悉了传说中的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小圈子:一年的时间又太短,短到我竟没交到一个知心伙伴。
步入大学这个微缩的社会后,才发现原来想找个知心的家伙,静静地坐下促膝畅谈,竟是那么不可能办到的一件事。
我们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带着一副面具,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简单而又小心地交流着。彼此保留,彼此防范,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到处流行并互相传染!
曾经对于朋友我宁可两肋插刀,现在却发现原来是朋友在插我两刀。我曾经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尽了我所有的方法,可是到我真正陷入困境时又有谁想到我呢?在外教讲得我一头雾水时,我向他们伸出了求助之手,可是他们除了嘲笑和远离之外,还给我了什么?也许我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在爱管闲事,错在想得太多,错在太容易答应别人,错在每一件事都让他们太舒服,错在每一次都看不清一个人……
南京经常下雨,我的心经常也下着小雨。我们似乎就是现代版的游子,除了些许的思乡之情,剩下的就是惆怅,孤独的种子在踏进大学第一天就开始生根、发芽……
我厌恶这样的生活,但我无力改变现状!所以我只能回忆,回忆过去,回忆高中的伙伴,回忆传说在高中里的大学友谊!
学校里的阳光一天天灿烂起来,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同学说说笑笑地穿过那个小篮球场,偶尔对着那些迎面而来的面孔,露出一丝一闪而逝的微笑,然后擦肩而过。
给那些散落在其他城市大学里的高中好友发信息,很伤感地说:我的大学没有朋友。他们回道:一样,很想你!
真相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链接·
大学里熟悉面孔越来越多,交心朋友却越来越少?
2007年寒假回家的第一天,邓华就群发了短信,告诉同学们自己“到家了”。像这样的打招呼短信,每逢节日便数以百计地群发出去。内容大多是简单老套的祝福短信。
“内容不重要,只是为了保持联系。”邓华说。上了大学之后,邓华手机里存储的电话号码翻了倍地增长,刚开始是学长和同班同学的手机号,随着对大学生活越来越熟悉,他开始频繁地认识外学院的,甚至外校的同学。
每认识一个人,他都要记下对方的手机号,隔一段时间就联系一下,最经常的方式就是发些打招呼的短信,每个月1200条。
花了大量的力气做这些,邓华有自己的说法。“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人脉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所以。刚上大学我就开始经营人脉了,校友可是以后重要的社会资源。”邓华说。
可是,忙碌了一个学期,邓华逐渐发现,自己和同学的情谊还是平平常常,没什么热乎劲儿。不要说交心了,即使是坐下来轻轻松松聊天的机会都不多。
上课,下课,在食堂吃饭,走在校园里,举办社团活动。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多,只是说的多是些客套话。认识的人多了之后,很多同学的名字都弄混了,出了几次叫错名字的尴尬事儿后,再遇到面孔熟悉叫不上名字的同学,邓华多是客套几句赶紧溜走。当然,别人也会叫错邓华的名字,就连同班同学也出现过。
邓华说:“名字叫错没什么,只是总觉得有这么多面孔熟悉的同学却缺少真实的情谊,心里空落落的。大家个个都像‘万金油’,见面微笑、打招呼,好像很熟,转过脸就成了陌生人。”
“那天,我打开手机的电话簿,想找个朋友说说知心话,一连串的号码,翻来覆去地找,最后还是给一个高中同学打了电话。事后我突然有个疑问:在大学与同学的交往是不是很失败呢?”邓华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汪东亚《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