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中华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热烈开展,中华经典逐步迈进课堂,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不过在具体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文章以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中的问题为探究对象,从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意义和实施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阅读
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开始倡导中华经典诵读,如台湾学者王财贵极力推崇诵读中华经典,一股“读经热”迅速席卷中华大地。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经典诵读正符合这一目标,这为中华经典诵读在学校的广泛开展也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的开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华经典诵读的时间不能保证
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而言,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固定时间和课时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往往利用早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这就使得学生认为经典诵读不重要,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中华经典诵读的主动性不强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大部分师生没有明确的诵读目标,注重分析而忽视诵读,缺乏主动性。在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有限的诵读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被教师强制着为读而读,根本没有去认真体会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中的精华。由于对中华经典诵读缺乏正确认知,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难以坚持,最终收到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3.中华经典诵读的形式单一
中华经典诵读目前已经逐渐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但就笔者所了解的是一些学校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诵读的形式单一,模式呆板、简单。现如今很多学校的教育考核体系绝大部分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利用在校时间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势必会分散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时间,学生既要完成繁重的课业任务,还要再完成诵读的任务,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
中华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让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而且更有助于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将中华经典诵读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取得不错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就是读,不是为了诵读而诵读,而是以课题为切入点,通过渗透、熏染、陶冶、内化的形式,以中华经典古詩文诵读育人,这种教育方式突破了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强制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经典古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并自觉转化为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一种品质。虽然它的效果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是可以想见,经过小学六年的积累沉淀,几百篇诗文积淀在学生骨子里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等,将逐渐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2.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中华经典已处于式微状态,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像央视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以及国外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都昭示着中华经典的复兴。然而中华经典的复兴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单纯依靠几个电视节目或者举办“拜孔庙”等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中华经典复兴历程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为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传承,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中华经典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3.中华诵读经典的渗透有助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尤其在小学阶段,识字是其他一切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大家都知道,小学的识字教学是通过拼音来完成的,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在2500个左右。但是拼音教学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古人识字教学是不可能借助拼音,那么古人的识字是如何完成的呢?研究发现,古人的识字教育是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来进行的。古人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教材,能识 2000 多个汉字,抵得上现在小学6年的识字量了。这种把识字与诵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培养语言能力的实质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就听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关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诵读就是培养语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积累学生阅读知识
中华经典诵读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诵读经典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通过良好的诵读积累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读”,学生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内容材料,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巧妙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诵读时间
第一,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空闲时间制定诵读时间。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加学生的诵读时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或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第二,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标准,要科学地安排学生每天的诵读时间和诵读总量,制订计划。如每天晨读20分钟,午睡前诵读10分钟,晚上睡觉前诵读30分钟。这样分阶段的诵读更能保持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新鲜感。
2.改变传统思维,提高教师对诵读的认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辅助者和帮助者。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要想真正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率先强化对经典诵读的认知。只有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产生正确认识,才能够科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效诵读,充分发挥经典诵读的教学意义和教育价值。
3.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 创设诵读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不但有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之说,而且还流传下了 “孟母三迁 ”这样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我们除了可以借助课堂教学这种外显的方式影响学生,还可以借助无处不在的环境,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其中尤以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经常、最深刻。因此,在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室环境,让 “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寸土地能育人”,使我们的孩子时时处处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获得美的熏陶。
4.丰富教学形式,培养诵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而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吸引力,如果千篇一律地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诵读”的方式,势必会让学生逐渐丧失诵读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时,教师可以结合诵读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降低经典诵读难度,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典诵读学习中。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时,可以用投影仪给学生展示孔融让梨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视听氛围中直观了解这一典故,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也可在课堂中反复要求学生进行个人诵读、分组诵读、跟随音频诵读及情景诵读等,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强调诵读式教学。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应有一种陶醉其中的感觉,抑扬顿挫带有感情。教师还可以將学生所学的内容相似的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如此不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强记忆。如将写春天的诗进行对比,有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还有孟浩然的《春晓》,这样比较会发现不同诗人、不同视角看到的丰富多彩的春天,对比记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我国小学语文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依据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更完善的经典诵读教学方式,那么,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博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6(02):18.
[2]张崇德.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上),2016(06):114.
[3]郎晓露.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对策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上),2015(01):31.
[4]黄旭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5(01):95.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阅读
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开始倡导中华经典诵读,如台湾学者王财贵极力推崇诵读中华经典,一股“读经热”迅速席卷中华大地。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经典诵读的队伍。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中华经典诵读正符合这一目标,这为中华经典诵读在学校的广泛开展也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的开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华经典诵读的时间不能保证
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而言,有的学校并没有安排固定时间和课时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教师往往利用早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这就使得学生认为经典诵读不重要,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2.中华经典诵读的主动性不强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大部分师生没有明确的诵读目标,注重分析而忽视诵读,缺乏主动性。在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有限的诵读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在按照老师的要求,被教师强制着为读而读,根本没有去认真体会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中的精华。由于对中华经典诵读缺乏正确认知,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难以坚持,最终收到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3.中华经典诵读的形式单一
中华经典诵读目前已经逐渐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系统中,但就笔者所了解的是一些学校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诵读的形式单一,模式呆板、简单。现如今很多学校的教育考核体系绝大部分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利用在校时间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势必会分散学生的一部分学习时间,学生既要完成繁重的课业任务,还要再完成诵读的任务,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二、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
中华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让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不仅有助于他们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而且更有助于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将中华经典诵读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取得不错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
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的目的不仅仅就是读,不是为了诵读而诵读,而是以课题为切入点,通过渗透、熏染、陶冶、内化的形式,以中华经典古詩文诵读育人,这种教育方式突破了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强制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经典古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并自觉转化为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一种品质。虽然它的效果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是可以想见,经过小学六年的积累沉淀,几百篇诗文积淀在学生骨子里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等,将逐渐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2.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中华经典已处于式微状态,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掀起了一阵阵“国学热”,像央视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以及国外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都昭示着中华经典的复兴。然而中华经典的复兴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单纯依靠几个电视节目或者举办“拜孔庙”等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仅仅是中华经典复兴历程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为了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传承,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对中华经典的正确认识,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3.中华诵读经典的渗透有助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时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尤其在小学阶段,识字是其他一切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大家都知道,小学的识字教学是通过拼音来完成的,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在2500个左右。但是拼音教学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古人识字教学是不可能借助拼音,那么古人的识字是如何完成的呢?研究发现,古人的识字教育是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来进行的。古人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教材,能识 2000 多个汉字,抵得上现在小学6年的识字量了。这种把识字与诵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明显有助于识字效率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培养语言能力的实质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就听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关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诵读就是培养语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积累学生阅读知识
中华经典诵读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诵读经典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通过良好的诵读积累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读”,学生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内容材料,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巧妙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诵读时间
第一,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空闲时间制定诵读时间。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逐步增加学生的诵读时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或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第二,做任何事都有一个标准,要科学地安排学生每天的诵读时间和诵读总量,制订计划。如每天晨读20分钟,午睡前诵读10分钟,晚上睡觉前诵读30分钟。这样分阶段的诵读更能保持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新鲜感。
2.改变传统思维,提高教师对诵读的认识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辅助者和帮助者。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要想真正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率先强化对经典诵读的认知。只有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产生正确认识,才能够科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效诵读,充分发挥经典诵读的教学意义和教育价值。
3.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 创设诵读氛围
环境对教育的作用,古人早已认识到,不但有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之说,而且还流传下了 “孟母三迁 ”这样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进行经典诵读教育,我们除了可以借助课堂教学这种外显的方式影响学生,还可以借助无处不在的环境,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其中尤以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经常、最深刻。因此,在中华经典诵读教育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室环境,让 “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寸土地能育人”,使我们的孩子时时处处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获得美的熏陶。
4.丰富教学形式,培养诵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而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吸引力,如果千篇一律地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诵读”的方式,势必会让学生逐渐丧失诵读兴趣。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时,教师可以结合诵读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降低经典诵读难度,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典诵读学习中。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时,可以用投影仪给学生展示孔融让梨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视听氛围中直观了解这一典故,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也可在课堂中反复要求学生进行个人诵读、分组诵读、跟随音频诵读及情景诵读等,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强调诵读式教学。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应有一种陶醉其中的感觉,抑扬顿挫带有感情。教师还可以將学生所学的内容相似的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如此不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加强记忆。如将写春天的诗进行对比,有杜甫的《春夜喜雨》,贺知章的《咏柳》,还有孟浩然的《春晓》,这样比较会发现不同诗人、不同视角看到的丰富多彩的春天,对比记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我国小学语文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依据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相信只要我们不断追求更完善的经典诵读教学方式,那么,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博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实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6(02):18.
[2]张崇德.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上),2016(06):114.
[3]郎晓露.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对策的探讨[J].作文成功之(上),2015(01):31.
[4]黄旭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5(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