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4月25日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顺利完成试验性应用第一潜。近底调查26小时、航程84公里,“潜龙三号”带回了数千张拍自水下1400米左右的海底照片,看到了比较丰富的深海生物、斑状菌席和疑似冷泉碳酸盐岩,并探测到近底水体存在甲烷浓度异常。
“潜龙三号”是“潜龙家族”的最新成员,南海之行是其首次出海接受大考。而在此前西太平洋进行的A航段海试中,“海龙Ⅲ”无人缆控潜水器即“海龙家族”最新成员也首次出海告捷。在中国海洋科考领域,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有另一个“豪门”即载人潜水器“蛟龙家族”。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形成了由“潜龙”“海龙”“蛟龙”构建的“三龙”探海格局,并且不断提升到新水平,折射出中国海洋科技装备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
“潜龙”纵横海底平原和山川
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外形像一条橘黄色的胖鱼,显得憨萌可爱。这是“潜龙三号”给人们的直观印象。 这条“胖黄鱼” 主要应用于深海资源环境勘查,从类别上来说属于“自主无人潜水器”,具备强大的探测功能。它除了能够进行海底微地貌成图、温盐深探测、甲烷探测等之外,还具备浊度探测、氧化还原电位探测、海底照相以及磁力探测等诸多探测功能。
这条“胖黄鱼”有4个“鳍”,也就是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以完成前进后退、上浮下沉等动作。“鱼嘴”上安装的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鱼尾”上安装的是磁力探测仪,可对探测目标进行准确分析研判。
在外人看来,“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就是一对“双胞胎”,外形、体重等一模一样。但“潜龙三号”是“潜龙二号”的优化升级版,简单来说,前者能耗更低、续航更大、国产化程度更高、噪声更低、抗流能力更加强、声学成像质量更高。相对于两个“弟弟”,“潜龙一号”从外观上来看无疑显得“另类”。它不是“鱼”造型,而是长4.6米、直径0.8米的橘红色圆柱体。“潜龙一号”的设计适宜在海底五六千米地势较平坦的深海中作业,而两个“弟弟”适宜在海底翻山越岭,不是为了取代“大哥”。
“海龙”海底取样手到擒来
在“大洋一号”综合海试A航段任务中,大放光彩的是“海龙”系列潜水器。它們是一种遥控水下机器人,擅长局部作业、定点精细探测,可以进行大功率、长时间的水下工作,在海底硫化物矿区勘查中被广泛使用,典型应用包括矿区调查、矿区成图、勘查取样。
“海龙Ⅲ”和“海龙11000”均出自上海交通大学。在2009年执行的中国大洋第21航次科考中,“海龙号”首次成功进行了试用。在东太平洋海隆观察到了罕见的巨大硫化物“黑烟囱”,并用机械手准确抓获了多金属硫化物样品。在之后航次的大洋科考中,“海龙号”完成了对南大西洋多金属硫化物新区的探测,成功采集到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和生物样品,还同步拍摄了高清晰的海底照片和作业全程视频影像。“海龙号”实现了从粗犷取样观测到精细取样观测的跨越,使中国海底勘探技术提高了一个层次,标志着中国大洋科考进入机器人时代。
“蛟龙”志在载人全深海无禁区
在中国深潜器“三龙”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蛟龙”了,不仅在于其体积显得更大,外形与众不同,更在于其有“载人”功能,需要潜航员深海驾驶,可以给科学家群体等提供进入深海开展科考活动的难得机遇。叶聪和崔维成全程参与了“蛟龙号”的研制和海试历程,都是名副其实的“蛟龙英雄”。蛟龙号,其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作业能力覆盖99.8%的全球海洋面积。
(综合新华社讯、《人民日报海外版》)
“潜龙三号”是“潜龙家族”的最新成员,南海之行是其首次出海接受大考。而在此前西太平洋进行的A航段海试中,“海龙Ⅲ”无人缆控潜水器即“海龙家族”最新成员也首次出海告捷。在中国海洋科考领域,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有另一个“豪门”即载人潜水器“蛟龙家族”。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形成了由“潜龙”“海龙”“蛟龙”构建的“三龙”探海格局,并且不断提升到新水平,折射出中国海洋科技装备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
“潜龙”纵横海底平原和山川
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外形像一条橘黄色的胖鱼,显得憨萌可爱。这是“潜龙三号”给人们的直观印象。 这条“胖黄鱼” 主要应用于深海资源环境勘查,从类别上来说属于“自主无人潜水器”,具备强大的探测功能。它除了能够进行海底微地貌成图、温盐深探测、甲烷探测等之外,还具备浊度探测、氧化还原电位探测、海底照相以及磁力探测等诸多探测功能。
这条“胖黄鱼”有4个“鳍”,也就是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以完成前进后退、上浮下沉等动作。“鱼嘴”上安装的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鱼尾”上安装的是磁力探测仪,可对探测目标进行准确分析研判。
在外人看来,“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就是一对“双胞胎”,外形、体重等一模一样。但“潜龙三号”是“潜龙二号”的优化升级版,简单来说,前者能耗更低、续航更大、国产化程度更高、噪声更低、抗流能力更加强、声学成像质量更高。相对于两个“弟弟”,“潜龙一号”从外观上来看无疑显得“另类”。它不是“鱼”造型,而是长4.6米、直径0.8米的橘红色圆柱体。“潜龙一号”的设计适宜在海底五六千米地势较平坦的深海中作业,而两个“弟弟”适宜在海底翻山越岭,不是为了取代“大哥”。
“海龙”海底取样手到擒来
在“大洋一号”综合海试A航段任务中,大放光彩的是“海龙”系列潜水器。它們是一种遥控水下机器人,擅长局部作业、定点精细探测,可以进行大功率、长时间的水下工作,在海底硫化物矿区勘查中被广泛使用,典型应用包括矿区调查、矿区成图、勘查取样。
“海龙Ⅲ”和“海龙11000”均出自上海交通大学。在2009年执行的中国大洋第21航次科考中,“海龙号”首次成功进行了试用。在东太平洋海隆观察到了罕见的巨大硫化物“黑烟囱”,并用机械手准确抓获了多金属硫化物样品。在之后航次的大洋科考中,“海龙号”完成了对南大西洋多金属硫化物新区的探测,成功采集到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和生物样品,还同步拍摄了高清晰的海底照片和作业全程视频影像。“海龙号”实现了从粗犷取样观测到精细取样观测的跨越,使中国海底勘探技术提高了一个层次,标志着中国大洋科考进入机器人时代。
“蛟龙”志在载人全深海无禁区
在中国深潜器“三龙”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蛟龙”了,不仅在于其体积显得更大,外形与众不同,更在于其有“载人”功能,需要潜航员深海驾驶,可以给科学家群体等提供进入深海开展科考活动的难得机遇。叶聪和崔维成全程参与了“蛟龙号”的研制和海试历程,都是名副其实的“蛟龙英雄”。蛟龙号,其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作业能力覆盖99.8%的全球海洋面积。
(综合新华社讯、《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