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许多高职院校与校个企业的合作更具紧密性。由于制糖企业在生产周期上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制糖专业在教学组织模式、教学计划、实践体系等方面只有与企业的实际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就高职院校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如何进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健词:高职院校;实习基地;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涵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高职制糖专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实践教学环节、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对特色专业的评估指标之一。制糖专业作为我院的特色专业,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教改的时代要求,契合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按照制糖行业发展特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认知社会、了解制糖企业要求、提高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合作教育过程中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保持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样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与不足
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用以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最鲜明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关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使一些专业尚无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怎样建立高效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国外的职业教育是与培训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是“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侧重于培训的内容。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包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层含义,“高等教育”有学科与学术的成分。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结合我国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际,以实践和理论并重为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既是职业教育的起点,又是职业教育的归宿。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实践性教学占高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运作与管理社会化、经营化,实践教学方式和时间更加灵活和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为此,高职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需进一步拓展实践功能,即教学实习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科技服务功能,依托企业、办好专业。要转变职教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全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资金的投入与推动,各建设单位的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它所表露出来的某些弱点和不足,也许就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外实习教学今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攻破和克服的难点与重点(1)校外实习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没有较大的改善,问题仍然不少;(2)校外实习教学改革日显成效,但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尚未真正形成;(3)校外实习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实习基地的覆盖面和社会服务能力仍然有待加强;(4)校外实习教学的特色正日益彰显,模式也呈多样化趋势,但校外实习教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仍需不断完善与提高。高职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同样需要解决上述的问题。
二、加强高职院校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的思考
1.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模式
更新高职办学理念,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突破口,树立“零距离,深层次”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明确定位与目标,找准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改革的切入点,聘请大型制糖企业、行业专家到学院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根据生产企业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专业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适应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根据制糖企业的生产周期的特殊性,采取“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形式,与企业共同制订校外生產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教学时段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将教学任务与企业的生产相对接,实现“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在企业开榨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白天在车间进行生产实习,晚上由学院安排到企业的专业教师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用生产性实习代替传统的校内实验,融课堂与实训基地、实习地点一体化,让学生到企业的岗位上,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这样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很快运用到实践生产中,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并且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任务。这样,一方面解决企业榨季招熟练工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2.校企深度合作,深化实践体系的改革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以实践教学为主,根据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要达到50%以上,与制糖企业共同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在企业内建立“厂中校”,把课堂建到生产车间里,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设计与实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进行校内实验室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和训练,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双向互动,学生边学边做,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生即动脑又动手,“学”、“练”结合,这样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掌握生产的操作流程与技术。例如:在制糖企业开榨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一起安排“三班倒”,工作中与企业的工人师傅一起工作,下班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学、做” 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解决了榨季招聘工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使得学生边学边做,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生即动脑又动手,“学”、“练”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制糖专业需要与企业在实训基地的合作方面越来越紧密,在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下,相信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培养出一支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高实践生产技能的人才队伍,为广西的制糖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8-31.
[2]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强,武振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关健词:高职院校;实习基地;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涵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高职制糖专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实践教学环节、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对特色专业的评估指标之一。制糖专业作为我院的特色专业,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教改的时代要求,契合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按照制糖行业发展特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认知社会、了解制糖企业要求、提高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合作教育过程中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保持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样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与不足
高职院校校外实习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用以区别普通高等教育的最鲜明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关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使一些专业尚无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怎样建立高效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国外的职业教育是与培训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是“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侧重于培训的内容。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包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层含义,“高等教育”有学科与学术的成分。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结合我国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际,以实践和理论并重为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既是职业教育的起点,又是职业教育的归宿。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实践性教学占高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运作与管理社会化、经营化,实践教学方式和时间更加灵活和适应终身教育的需要。为此,高职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需进一步拓展实践功能,即教学实习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科技服务功能,依托企业、办好专业。要转变职教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全国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资金的投入与推动,各建设单位的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它所表露出来的某些弱点和不足,也许就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外实习教学今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攻破和克服的难点与重点(1)校外实习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没有较大的改善,问题仍然不少;(2)校外实习教学改革日显成效,但校外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尚未真正形成;(3)校外实习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实习基地的覆盖面和社会服务能力仍然有待加强;(4)校外实习教学的特色正日益彰显,模式也呈多样化趋势,但校外实习教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仍需不断完善与提高。高职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同样需要解决上述的问题。
二、加强高职院校制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的思考
1.深化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模式
更新高职办学理念,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机制,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突破口,树立“零距离,深层次”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明确定位与目标,找准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改革的切入点,聘请大型制糖企业、行业专家到学院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根据生产企业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专业计划和教学大纲,形成适应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根据制糖企业的生产周期的特殊性,采取“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形式,与企业共同制订校外生產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将教学时段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将教学任务与企业的生产相对接,实现“厂中校”的办学模式,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在企业开榨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白天在车间进行生产实习,晚上由学院安排到企业的专业教师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用生产性实习代替传统的校内实验,融课堂与实训基地、实习地点一体化,让学生到企业的岗位上,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使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这样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很快运用到实践生产中,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并且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任务。这样,一方面解决企业榨季招熟练工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2.校企深度合作,深化实践体系的改革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以实践教学为主,根据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要达到50%以上,与制糖企业共同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在企业内建立“厂中校”,把课堂建到生产车间里,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设计与实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进行校内实验室进行现场模拟教学和训练,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双向互动,学生边学边做,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生即动脑又动手,“学”、“练”结合,这样能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掌握生产的操作流程与技术。例如:在制糖企业开榨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一起安排“三班倒”,工作中与企业的工人师傅一起工作,下班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学、做” 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解决了榨季招聘工人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这样使得学生边学边做,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生即动脑又动手,“学”、“练”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操作技能,教学效果显著。
总之,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制糖专业需要与企业在实训基地的合作方面越来越紧密,在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下,相信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培养出一支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高实践生产技能的人才队伍,为广西的制糖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8-31.
[2]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强,武振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