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对一节课的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师把握好引与控的度,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生角度 引与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87-02
一节课40分钟该如何安排会更有效?教学设计该如何处理更易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描述会更加清晰?这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014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一次优质课比赛,在准备、试讲以及一定的反思后,对教师的引导及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些许体会,现呈现如下。
一、课例分析
笔者抽到的课题是《超重与失重》,这节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应用,该怎么样设计才能够更加符合课程的要求,更加生动易懂呢。笔者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好这节内容的重难点后,做了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如下:
新课
引入 一、主要采用实验引入,学生通过做实验产生疑问引入本节内容。实验包括两个:
1.纸带挂重物。原来静止时,纸带未断;迅速往上提时,纸带断裂。
2.体重计示数的变化。站立在称上,示数稳定;迅速蹲下或站起示数发生变化。
二、问题收集(略) 提出问题:要弄明白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我们要一起学习《超重和失重》,围绕这个课题,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
教学
过程 一、给学生提供与刚才两种现象相似的电梯升降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主要设计为:
1.引导学生观看电梯升降的视频,观察电梯内放置的台秤示数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发生变化
2.设计好表格,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归纳特点,得到超重或失重的定义。
三、引导学生将加速度与超重或失重现象的发生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电梯运动的六个阶段体现出来的特征,归纳发生超重或者失重与加速度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并且用牛顿第二定律反过来进行验证。
四、应用。通过水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且认识学习完全失重情况。 将电梯运动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将各阶段示数大小和重力的大小作比较 。
一定要强调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过程,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得到初步结论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结论进行验证。
小结与练习 总结本节课的思路,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几道练习,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方案初定,通过试讲,总觉得自己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过于生硬,最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地方都感觉是笔者刻意要求学生往里面钻,引导成分太重,但又想希望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并不好。笔者完成第一次教学后,了解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看法,果然印证了原来的猜想。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实验过程为什么我们需要观察的是示数的变化?
2.电梯升降实验中的表格为什么要那样记录信息?
3.水瓶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水瓶自己下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这样的提问让笔者不得不重新回到准备这节课的出发点上。一节课教学后,仍然让学生心中带着这么多的疑惑,显然不是一节高效的课堂。一节课的教学应该大致按照“三观”设计——宏观、中观、微观来进行。宏观指本节内容的三维目标,中观指教学环节的设计,微观指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设置及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是过多过紧的引导却会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禁锢了学生发挥的空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题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经强调很多遍了,已经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生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才是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笔者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了同样的困扰,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师生关系本来应该是一种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人—人”关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仅仅是“配角”。虽然一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学生处于事实上的受支配的地位,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体现。这种缺乏自主性的角色安排实际上在学生内心中并不能得到认同,进而教师的教学也难获得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响应。把主动权还个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多地锻炼,这是必须要做的。结合了一些认知的理论,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后,笔者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控制太多。应该放开给学生去做,以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原有的方案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修改。其中部分修改对比如下:
在教学环节的调整上,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的地位,或许在某些问题上不能很快地得到结果,但是通过独立的思考或者是小组式的讨论,学生还是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的控制必须要放得开,引导到点就可以。不用担心学生后面是否会偏离原来自己设计的轨道,不要担心能否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调整好角色,控制好引导,让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封闭的地位转变为自主的、开放的地位。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尝试,使学生的个体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完成修改后,进行了一次对比教学。课后,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有话可说,觉得很多问题自己能去发现去解决,使自己的理解更加透彻,学得也更加扎实。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学科教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高中新课程标准更进一步提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一节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而是上完这节课后学生收获了多少。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思考,教师不应该再做“包办”工作,不能在各个环节都控制得紧紧的,让每个环节的思考都掌控在自己的设计中,让学生喘不过气来。要把主动权交予学生,还学生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也要不断地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努力用最佳的方式给学生诠释物理的魅力。
【参考文献】
帅晓红.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生角度 引与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87-02
一节课40分钟该如何安排会更有效?教学设计该如何处理更易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描述会更加清晰?这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在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014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一次优质课比赛,在准备、试讲以及一定的反思后,对教师的引导及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些许体会,现呈现如下。
一、课例分析
笔者抽到的课题是《超重与失重》,这节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应用,该怎么样设计才能够更加符合课程的要求,更加生动易懂呢。笔者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好这节内容的重难点后,做了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如下:
新课
引入 一、主要采用实验引入,学生通过做实验产生疑问引入本节内容。实验包括两个:
1.纸带挂重物。原来静止时,纸带未断;迅速往上提时,纸带断裂。
2.体重计示数的变化。站立在称上,示数稳定;迅速蹲下或站起示数发生变化。
二、问题收集(略) 提出问题:要弄明白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我们要一起学习《超重和失重》,围绕这个课题,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
教学
过程 一、给学生提供与刚才两种现象相似的电梯升降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主要设计为:
1.引导学生观看电梯升降的视频,观察电梯内放置的台秤示数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发生变化
2.设计好表格,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归纳特点,得到超重或失重的定义。
三、引导学生将加速度与超重或失重现象的发生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电梯运动的六个阶段体现出来的特征,归纳发生超重或者失重与加速度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并且用牛顿第二定律反过来进行验证。
四、应用。通过水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且认识学习完全失重情况。 将电梯运动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将各阶段示数大小和重力的大小作比较 。
一定要强调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过程,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得到初步结论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结论进行验证。
小结与练习 总结本节课的思路,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几道练习,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方案初定,通过试讲,总觉得自己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过于生硬,最严重的问题是很多地方都感觉是笔者刻意要求学生往里面钻,引导成分太重,但又想希望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并不好。笔者完成第一次教学后,了解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看法,果然印证了原来的猜想。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实验过程为什么我们需要观察的是示数的变化?
2.电梯升降实验中的表格为什么要那样记录信息?
3.水瓶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水瓶自己下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这样的提问让笔者不得不重新回到准备这节课的出发点上。一节课教学后,仍然让学生心中带着这么多的疑惑,显然不是一节高效的课堂。一节课的教学应该大致按照“三观”设计——宏观、中观、微观来进行。宏观指本节内容的三维目标,中观指教学环节的设计,微观指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设置及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是过多过紧的引导却会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禁锢了学生发挥的空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题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经强调很多遍了,已经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生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才是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笔者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了同样的困扰,该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师生关系本来应该是一种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人—人”关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仅仅是“配角”。虽然一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学生处于事实上的受支配的地位,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体现。这种缺乏自主性的角色安排实际上在学生内心中并不能得到认同,进而教师的教学也难获得学生全面、积极、主动地响应。把主动权还个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多地锻炼,这是必须要做的。结合了一些认知的理论,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后,笔者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控制太多。应该放开给学生去做,以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原有的方案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修改。其中部分修改对比如下:
在教学环节的调整上,让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的地位,或许在某些问题上不能很快地得到结果,但是通过独立的思考或者是小组式的讨论,学生还是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地方的控制必须要放得开,引导到点就可以。不用担心学生后面是否会偏离原来自己设计的轨道,不要担心能否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调整好角色,控制好引导,让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封闭的地位转变为自主的、开放的地位。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尝试,使学生的个体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完成修改后,进行了一次对比教学。课后,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有话可说,觉得很多问题自己能去发现去解决,使自己的理解更加透彻,学得也更加扎实。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学科教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高中新课程标准更进一步提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一节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一节课讲了多少内容,而是上完这节课后学生收获了多少。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角度思考,教师不应该再做“包办”工作,不能在各个环节都控制得紧紧的,让每个环节的思考都掌控在自己的设计中,让学生喘不过气来。要把主动权交予学生,还学生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也要不断地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努力用最佳的方式给学生诠释物理的魅力。
【参考文献】
帅晓红.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