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机加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需求,以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为例,阐述目前职业院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探讨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
【关键词】机加工 经营性实训基地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加工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中职学校也加大了对机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以及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实训基地的人才资源、教学实训资源不能充分与企业联系起来;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实践能力培养落后于实际岗位的需要。机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要面向机械制造、机械维护、机械设备销售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金属加工操作、设备维护与机修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只有规章、制度、流程等都明确了,才能有序地开展生产和实训实习工作,促进各方面的不断完善,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因此,实训基地需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实现高效的管理。
一、机加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需求
根据机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基本能力;培养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能较熟练操机械加工设备、简单进行机电设备改装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专业实践技能,中职学校需要通过建设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从而加强学生的实操训练;并引进企业的管理和文化,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备胜任企业岗位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模式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目前职业院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自主建设型实训基地。自主建设型实训基地是由学校主导,自主投资建设,由学校组织生产、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为校内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用于实训教学。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凭借校内实训基地的先进设施设备或雄厚的师资,运用市场机制,自主研发、自主开展生产实训教学,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主动性。不足是学校自身投资有限,信息、生产和管理落后于市场,技能实训模式单一,教学手法单一,实训内容和设备的高新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对相关企业的了解,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等等。
(二)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管理、组织开展生产实训。该模式使得学生参与的实习实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企业参与管理,学生能近距离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能较好地实现校企的优势互补,互利互赢。这种模式较好地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但缺乏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和管理,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不能充分保证,导致培养方向、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等不能与市场和行业发展很好适应。
(三)企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即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由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进行组织生产和开展学生实训,学校则主要是提供场地和管理。这种模式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派出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生产,有助于学校培养一批熟悉企业行业的专门技术人员,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就业。因涉及体制、劳动用工制度、观念、企业和教育的成熟程度等问题,企业后继投入的热情受到一定牵制和制约。
(四)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是由政府集中投资建设,面向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的实训基地,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这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实训基地模式,属于公益性平台,目前主要在一些大城市建有。因路途遥远,车费、安全等问题,许多职业学校难以使用。
三、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性建设模式
经营(supermanagement)“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经营权使某些物质(有形和无形的)发生运动从而获得某种结果的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经营性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产学结合的模式。它和校办工厂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它追求的是让中职学校的师生和跟本专业相关的企业零距离接触,从而提高职业素养。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创建在当前中职实训基地的改革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同时,能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量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提供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和校外实训基地相比,经营性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在实训实习安排上的自主;和非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相比,经营性实训基地为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让学生接触第一现场。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同时,学生进企业现场学习,不仅熟悉了企业的生产流程,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岗位意识,了解了专业动态。多样化的学习使学生切身了解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增强了社会适应性,扩展了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企业人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二)采用校企互动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在经营性基地的运作中,必须处处围绕企业的管理结构模式进行管理。把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带进校园,为学生实习、实验和“顶岗”等多形式的技能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增加了现场实际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岗位技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真正达到教育部所提出的中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学校与企业两大合作主体发挥各自优势,采用政府专项资金引导、学校资源配套跟进、企业资金(或设备)共同投入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同建设集“产、教、学、研”于一体的经营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搭起多方参与的“产、教、学、研”多功能实训资源平台。
(三)市场运作,项目管理。学校按照市场机制,将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按市场规则进行业绩考核和结算,用项目结算方式来核算,并进行业务监管、财务审计。这种运行模式保障了专业实体经营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师生”和“员工”角色交融,满足校企教学、培训、经营各方需求。一是将专业教学科室和专业实体融为一体,专业实体的总经理由学校任命,市场业务部门经理由企业委派或认定,其他部门经理和业务骨干则由专业教师担任 ,“教师”和“员工”双重身份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济收益,也调节了教学任务和市场业务之间的关系;二是将学生实习与生产实践合二为一,学生在专业实体中接受完整的企业管理,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在“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的交融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有效地平衡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方的需求,也有利于市场业务的开展和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响应。
四、鹿寨职教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一)整合资源建设实训基地。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2004年5月,是鹿寨县整合优化资源,集中财力建设的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
成立职业教育中心后,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县财政依然大力支持中心的设备设施建设。经过整合资源,多种渠道资金的投入,目前,机械加工实习(实训)厂房,总投入1000多万元。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成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技术实训基地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11月,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的评估,2010年被评为柳州市品牌实训基地。
(二)密切校企关系,实现共建共享。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发挥企业的主导性与积极性,密切了校企关系,较好地实现共建共享。学校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实施校、系(部)二级管理,实训基地有专人管理。学校由生产实训科承担实训资源平台中的校企合作项目。一方面,学校将合作协议中的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实体,便于企业按市场规则来对专业实体进行业绩考核和结算;另一方面,学校与专业实体之间的教学、培训业务也采用项目结算方式来核算,并通过学校董事会对专业实体进行业务监管、财务审计。这种运营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实体经营规模(主营业收入)由最初的10多万元扩展至现在的55万元,企业经营利润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长。企业投入相应的设施设备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场地。学校设立“昌业”等冠名班,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企业则每年给学生发放助学补助。
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培训、实训、生产于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运营模式”结合了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内部运营来看,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对学生实行“以赛带训、以赛促教、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完整,且相对独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考核;实训和教学的调节相对灵活,有针对性,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实训安排和计划;技术上将理论和实践较好地结合,又有所引领。
(三)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加大激励机制促发展。实训基地得到政府扶持,实现资源共享,示范作用显著。在创建过程中,政府始终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实训基地投入4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激励教职工,《鹿寨县教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规定非义务教育学校,依法从事经营活动,技术服务等方式取得的合法收入,可按照有关规定,经审批后,提取60%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这将大大地激发教职工的经营热情,进而促进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实训基地在各方面的建设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各兄弟学校的认可,柳城职业教育中心、融融安职业教育中心分别派送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到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进行普车、数车实训学习,并进行了职业技(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能考证。虽然实训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带来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但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功效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其创建的经验和做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今后能在政府、企业和其他职业院校的共同关爱和支持下,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美龙.“开放式、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初探[EB/OL].(2011-05-20)[2014-08-08].http://www.114chn.com/Webpub/341225/110503000003/ConTP110520000007.shtml
[2]关于职业教育院校数控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的探索[EB/OL].(2007-01-26)[2014-08-08].http://www.doc88.com/p-991218395758.html
[3]张志伟.校企共建经营性物流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的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3(8)
[4]盛立强.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EB/OL].(2011-05-20)[2014-08-08].http://www.doc88.com/p-356263312727.html
【作者简介】梁 虹(1977- ),女,广西平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科长,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文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责编 江月阳)
【关键词】机加工 经营性实训基地 “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B-0053-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机加工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中职学校也加大了对机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以及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实训基地的人才资源、教学实训资源不能充分与企业联系起来;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实践能力培养落后于实际岗位的需要。机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要面向机械制造、机械维护、机械设备销售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金属加工操作、设备维护与机修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只有规章、制度、流程等都明确了,才能有序地开展生产和实训实习工作,促进各方面的不断完善,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因此,实训基地需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实现高效的管理。
一、机加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需求
根据机加工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基本能力;培养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能较熟练操机械加工设备、简单进行机电设备改装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专业实践技能,中职学校需要通过建设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实习机会,从而加强学生的实操训练;并引进企业的管理和文化,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备胜任企业岗位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模式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目前职业院校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自主建设型实训基地。自主建设型实训基地是由学校主导,自主投资建设,由学校组织生产、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为校内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用于实训教学。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凭借校内实训基地的先进设施设备或雄厚的师资,运用市场机制,自主研发、自主开展生产实训教学,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主动性。不足是学校自身投资有限,信息、生产和管理落后于市场,技能实训模式单一,教学手法单一,实训内容和设备的高新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对相关企业的了解,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等等。
(二)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管理、组织开展生产实训。该模式使得学生参与的实习实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由于企业参与管理,学生能近距离地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能较好地实现校企的优势互补,互利互赢。这种模式较好地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但缺乏企业直接参与教学和管理,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不能充分保证,导致培养方向、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等不能与市场和行业发展很好适应。
(三)企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即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由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进行组织生产和开展学生实训,学校则主要是提供场地和管理。这种模式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派出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生产,有助于学校培养一批熟悉企业行业的专门技术人员,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就业。因涉及体制、劳动用工制度、观念、企业和教育的成熟程度等问题,企业后继投入的热情受到一定牵制和制约。
(四)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是由政府集中投资建设,面向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的实训基地,其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这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实训基地模式,属于公益性平台,目前主要在一些大城市建有。因路途遥远,车费、安全等问题,许多职业学校难以使用。
三、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性建设模式
经营(supermanagement)“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经营权使某些物质(有形和无形的)发生运动从而获得某种结果的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经营性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产学结合的模式。它和校办工厂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它追求的是让中职学校的师生和跟本专业相关的企业零距离接触,从而提高职业素养。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创建在当前中职实训基地的改革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同时,能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大量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提供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和校外实训基地相比,经营性实训基地实现了学校在实训实习安排上的自主;和非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相比,经营性实训基地为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让学生接触第一现场。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同时,学生进企业现场学习,不仅熟悉了企业的生产流程,熟练地操作生产设备,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岗位意识,了解了专业动态。多样化的学习使学生切身了解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增强了社会适应性,扩展了知识面,又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企业人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二)采用校企互动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在经营性基地的运作中,必须处处围绕企业的管理结构模式进行管理。把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带进校园,为学生实习、实验和“顶岗”等多形式的技能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增加了现场实际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岗位技能,使所培养的人才真正达到教育部所提出的中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学校与企业两大合作主体发挥各自优势,采用政府专项资金引导、学校资源配套跟进、企业资金(或设备)共同投入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共同建设集“产、教、学、研”于一体的经营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搭起多方参与的“产、教、学、研”多功能实训资源平台。
(三)市场运作,项目管理。学校按照市场机制,将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采用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按市场规则进行业绩考核和结算,用项目结算方式来核算,并进行业务监管、财务审计。这种运行模式保障了专业实体经营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师生”和“员工”角色交融,满足校企教学、培训、经营各方需求。一是将专业教学科室和专业实体融为一体,专业实体的总经理由学校任命,市场业务部门经理由企业委派或认定,其他部门经理和业务骨干则由专业教师担任 ,“教师”和“员工”双重身份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济收益,也调节了教学任务和市场业务之间的关系;二是将学生实习与生产实践合二为一,学生在专业实体中接受完整的企业管理,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在“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的交融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有效地平衡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各方的需求,也有利于市场业务的开展和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响应。
四、鹿寨职教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一)整合资源建设实训基地。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2004年5月,是鹿寨县整合优化资源,集中财力建设的一所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
成立职业教育中心后,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县财政依然大力支持中心的设备设施建设。经过整合资源,多种渠道资金的投入,目前,机械加工实习(实训)厂房,总投入1000多万元。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成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技术实训基地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11月,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的评估,2010年被评为柳州市品牌实训基地。
(二)密切校企关系,实现共建共享。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发挥企业的主导性与积极性,密切了校企关系,较好地实现共建共享。学校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实施校、系(部)二级管理,实训基地有专人管理。学校由生产实训科承担实训资源平台中的校企合作项目。一方面,学校将合作协议中的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实体,便于企业按市场规则来对专业实体进行业绩考核和结算;另一方面,学校与专业实体之间的教学、培训业务也采用项目结算方式来核算,并通过学校董事会对专业实体进行业务监管、财务审计。这种运营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实体经营规模(主营业收入)由最初的10多万元扩展至现在的55万元,企业经营利润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长。企业投入相应的设施设备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场地。学校设立“昌业”等冠名班,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企业则每年给学生发放助学补助。
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培训、实训、生产于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运营模式”结合了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内部运营来看,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对学生实行“以赛带训、以赛促教、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加工经营性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完整,且相对独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考核;实训和教学的调节相对灵活,有针对性,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实训安排和计划;技术上将理论和实践较好地结合,又有所引领。
(三)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加大激励机制促发展。实训基地得到政府扶持,实现资源共享,示范作用显著。在创建过程中,政府始终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实训基地投入4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激励教职工,《鹿寨县教师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规定非义务教育学校,依法从事经营活动,技术服务等方式取得的合法收入,可按照有关规定,经审批后,提取60%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这将大大地激发教职工的经营热情,进而促进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实训基地在各方面的建设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各兄弟学校的认可,柳城职业教育中心、融融安职业教育中心分别派送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到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进行普车、数车实训学习,并进行了职业技(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能考证。虽然实训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带来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但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经营性实训基地的功效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其创建的经验和做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今后能在政府、企业和其他职业院校的共同关爱和支持下,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美龙.“开放式、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初探[EB/OL].(2011-05-20)[2014-08-08].http://www.114chn.com/Webpub/341225/110503000003/ConTP110520000007.shtml
[2]关于职业教育院校数控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的探索[EB/OL].(2007-01-26)[2014-08-08].http://www.doc88.com/p-991218395758.html
[3]张志伟.校企共建经营性物流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的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3(8)
[4]盛立强.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EB/OL].(2011-05-20)[2014-08-08].http://www.doc88.com/p-356263312727.html
【作者简介】梁 虹(1977- ),女,广西平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科长,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文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