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不懂,我的冷
对郑谷的《雪中偶题》,苏轼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他有时嫌这首诗用词土气,说它是“村学中诗”,却又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描写得精彩生动。“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大雪纷乱飘洒,寺院中煮着茶,屋内湿气弥漫。雪花密集地洒入歌楼,消解了客人的醉意。窗外天地苍茫,唯见一个披蓑戴笠的渔人冒雪从江上归来,正可入画。
单论写雪这件事,如果说谢道韫的比喻妙到毫巅,郑谷则把白描做到了极致。郑谷说此景可堪入画,苏轼也表示附议。但让郑谷没想到的是,那首诗真的被时人入了画。
《雪中偶题》写完后,大概很快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尤其是那句“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当时人人会吟。有一个郑谷的狂热粉丝,叫段赞善,据说是宰相的后代,家里收藏了不少名画,做官之余留心绘事,是个丹青能手。他根据郑谷的诗意精心绘制了一幅小品。完成后,他将这幅作品送给了郑谷。收到“粉丝”礼物的郑谷非常高兴,将其珍藏,并专门写了诗表示感激。
后来,段赞善的那幅画被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命名为《雪诗图》,记录在《图画见闻志》里,成了一幅“传说级别”的画作。
这幅《雪诗图》是什么样儿呢?之后的文献中也并无记录。不过,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收藏了一幅类似的画作,庄申先生认为它出自郑谷《雪中偶题》的诗意,是五代之人根据段赞善的原本临摹而成,为之命名《雪渔图》。
画里是一个大雪天,竹丛被积雪覆盖,竹叶不堪重负地低垂着。一名渔夫独立于岸边雪地中,他的斗笠、蓑衣、袖子、鱼竿上均覆了一层白雪。虽然他已经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可依然感到寒冷难耐。他佝偻着身子哈气取暖,握着鱼竿的右手缩在袖子里,双脚深陷积雪之中。更惨的是,除了鱼竿,他两手空空。想来若非是家境清寒,又怎会这般冒寒雪钓,结果竟毫无收获。正因如此,他的眉头紧锁,眼皮低垂,眼中透露出无可奈何的倦意,显然是失望苦恼至极。
为什么段贊善笔下、郑谷口中“幽绝”的渔人,会是这样一副可怜样子呢?一切都要回到那首《雪中偶题》。
郑谷7岁时,父亲外任永州刺史,郑谷随父亲一同前往,在那儿一待就是17年。在荆门隐居了一段时间后,他以乡贡第一名再次入京,却因门第孤寒名落孙山。此后的10年,他几乎都在长安读书应试。《辇下冬暮咏怀》是他对这一时期的总结:“永巷闲吟一径蒿,轻肥大笑事风骚。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长安酒价高。失路渐惊前计错,逢僧更念此生劳。十年春泪催衰飒,羞向清流照鬓毛。”自己住的巷子里长满了蓬蒿,他却不慕“乘肥马,衣轻裘”的富豪子弟,以继承风骚为己任。果然他诗名大盛,名列“咸通十哲”。然而,寒冬大雪,长安城物价飞涨,他连酒也喝不起了。头发渐白的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钱买醉,只能在僧舍里煮茶,想到那些歌楼里醉生梦死的五陵少年,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将此情绪投射在《雪渔图》里,渔人的模样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雪中偶题》也不一定就是写于当时。对于郑谷来说,长安这10年的心酸只是个开始。刚写完《辇下冬暮咏怀》没多久,黄巢起义军就攻破长安,郑谷自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漂泊生涯。
第一次跟随唐僖宗入蜀时,他尚能用“文君沽酒市”“李白读书山”来安慰自己。没想到此后战乱频仍,出蜀回京,再次入蜀,这期间伴随他的,是“不忿黄鹂惊晓梦”的不安,是“梅黄麦绿无归处”的漂泊。
入蜀第三年的初春,他终于回到了荆州故居。此时,唐僖宗驻跸兴元,按期举行春试,他匆匆应考,竟然得中。在过去,新科进士要参加京师的“曲江杏园之宴”。而现在,只有村口盛开的梅花慰藉着郑谷凄苦的灵魂。
郑谷虽为进士,却并未被授予任何官职。他前往江南寻找机会,依然毫无收获。唐景福二年(893年),再次回到长安后,44岁的郑谷终于释褐为鄠县尉,兼京兆府参军。然而,他并没有自此过上安稳的生活。
乾宁三年(896年),李茂贞攻入长安,昭宗出奔华州(今陕西华县)。郑谷先是逃到了蓝田,费尽艰辛才找到了华州的行在。这一次,昭宗在华州待了两年。郑谷也终于得空将过往的诗篇整理出300首,编撰为《云台编》。这并非是为了一己虚名。国事艰难,郑谷和当时的所有文人一样想要延续盛唐的风华,想要写出“海日生残夜”这样流传千古的诗句。但此时的他,再也写不出了。
离开华州回京后,没过上几年太平日子,朱全忠又来了,郑谷只得又随皇帝出奔。
一后年再度回到那个被劫掠一空的长安城,他的心情如何呢?“往事悠悠添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故山岁晚不归去,高塔晴来独自登。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吟余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这首《慈恩寺偶题》遣词造句平平无奇,但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经历了太多,最初还能控制住情绪,后来就干脆痛哭流涕,到最后却已经是无涕可挥,无泪可流。这并非是眼泪流尽了,而是再没有什么能打动麻木的神经,只能长叹一声,说些“往事悠悠”“劳生扰扰”的滥俗词语。
眼前的景色呢?夕阳西下,独登高塔,野鹿听经,僧扫落叶。好似把巨石摔进水潭,明明溅起浪花无数,过一会儿却又是波平浪静,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宫廷里还在打着马球,歌楼里还是歌舞升平,郑谷却对这个千古帝都失去了最后的留恋。他悲不起来,亦笑不出来,一种莫名的情绪萦绕左右,无处消遣,亦无法压抑。
他忽然想到曾经有一年冬天,在湖北双峰山看过瀑布结冰,不如就此归去吧。唐人百年的风骚到了这天,连最后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也散尽了。而那场乱世里的大雪,还在“乱飘僧舍”“密洒歌楼”,下个不停。
你不懂,我不冷
1817年的一天,22岁的日本画家狩野养信奉浅野齐贤之命,对南宋画作《寒江独钓图》进行摹写。这是一幅有魔力的画作,在它流入日本后的近300年时间里,日本画坛最具盛名的狩野派为了它如痴如狂。
如同习武之人对神功秘籍的推崇,狩野派传人无不以临摹《寒江独钓图》为画艺进阶的一大奥义。狩野派“三大画家”中的元信和探幽就留下了摹本,而这次终于轮到了养信—狩野派第八代传人中的佼佼者。
《寒江独钓图》原作构图简洁,除了一名舟中垂钓的男子和微漾的水纹,其余画面皆是留白。然而狩野家的高手们深知,愈是惜墨如金,捕捉笔墨之间的神韵就愈考验功力。
狂放不羁的元信在本已极简的画面上继续做减法,索性连船篷和渔蓑都删去了,钓者的模样也变得更恣意颓放,借原画之题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浪人版”渔夫;探幽是出家人,他性格温和,只是在人物的姿态和小舟的倾斜度上做了微调,给予画面更加缓和的情绪;年少成名的养信则极度自负,力图做到完美复刻—事实上,如果不是绢帛的色差,两幅画几乎可以说是真伪难辨。
在临摹的過程中,临摹者难免会映射进自己的影子,对原画做适当的变形。更有甚者,将原画改得面目全非,却非要说是学某某笔意。这时原作者的本意已经不重要了,借题发挥才是临摹者的用意所在。
那幅传为南宋马远之作的《寒江独钓图》到底画的是什么呢?也许你会说当然画的是“寒江独钓”。其实这也不一定,甚至它的本意可能就是借题发挥。
先来仔细看看这幅画里几处最值得注意、却常被忽视的细节。首先是钓者的模样。大冷天于寒江独钓,却穿着单薄的长衫,戴着复古的头巾,连鱼竿都装着精致的线轮,哪里是什么正经渔夫?分明是一个有财有闲的文人雅士,而且他是真的不怕冷。其次是船篷上的蓑衣和斗笠。蓑笠是渔民遮风挡雨(雪)所用,在这里,它们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如同为了摆拍刻意做出的造型。回想一下《江雪诗意图》《雪渔图》,或者看看同是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明朝朱端的《寒江独钓图》吧,画里的渔人无不是在寒江之上瑟瑟发抖。哪个是文人士大夫的借题摆拍,哪个是真正的寒江独钓,再明显不过了。
事实上,这幅画本身就是在借题发挥。“寒江独钓”的画题出自唐代柳宗元那首著名的《江雪》,原本抒发的是诗人的孤独与超脱。很多人在形容传为马远所绘的这幅《寒江独钓图》时,也用到了“孤独”的字眼,然而这几乎都是从画名出发、先入为主的理解。
如果抛开所有预先的设定,仅从画面来看,其实画家所表达的,只是一种沉浸状态。广阔的留白是浩渺而平静的烟波,船身微向人一方倾斜,漾出数条淡淡的水纹。钓者倾身注视渔线的动向,仿佛屏息凝神,完全投入在垂钓的乐趣里。画家为画面注入了温度和安定感,用来冲淡“独钓寒江雪”的孤独与寒冷。理解了这一点,再回过头看,那被闲置在船篷上的蓑衣和斗笠,就更显得寓意深刻。
纵使是“斜风细雨”,也还是要“青箬笠,绿蓑衣”。而在这幅画里,连穿蓑戴笠的必要也没有。这里的钓者再也不是末世中不得志的文人,也不是风雪里瑟瑟发抖的渔人。
卸下蓑衣和斗笠的举动,是一个不着痕迹的暗示。暗示这是一个昌明的治世,生活在其中的人有着安定从容的精神世界。这也是郑谷的《雪中偶题》在后世不被欣赏的原因。“乱”和“密”这样的字眼,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喜看见的。
这件画作最早出自南宋皇城坤宁宫,当时它的主人正是宁宗朝的杨皇后。其时马远尚未离世,加上他是最受宋宁宗和杨皇后喜爱的宫廷画师,又擅长在画中留白,后世很容易把这幅没有落款的画作归于他的名下。
既然是一件献给皇家的作品,这就更加印证了前面讲到的画里的暗示。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猜测,画中文士模样的钓者,大概率是宁宗本人。
2012年,东京国立博物院对《寒江独钓图》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时工作人员发现,绢本上下端存在严重的横向裂纹。这说明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画作,其实是被截去头尾后的剩余部分。从狩野元信的摹本来看,这幅画在流入日本后不久,就被裁成现在的样子。被裁掉的部分是什么样儿呢?如果对应“寒江独钓”的主题,大概画的是“雪山寒林”。可谁又能保证不是《柳塘寻句图》里的柳岸和暖阳呢?或许渔夫身边的江水并不寒冷,岸上也原本是风摇柳叶,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