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宝宝,还没等乳牙长齐,已长出的牙就变黑了,这种现象大都是因“奶瓶性龋齿”所致。什么原因导致了“奶瓶龋”?妈妈该如何帮助宝宝有效预防“奶瓶龋”呢?
妈妈三问“奶瓶龋”
什么叫“奶瓶龋”?
“奶瓶龋”指的是儿童早期龋齿,常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其特征为龋齿主要发生于上颌的门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时与此成为对比的是,下颌的门牙却很少看到龋齿。
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饮品中的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都含有不同成分可发酵醣类,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而产生酸,造成牙齿表面脱钙。
“奶瓶龋”是如何发生的?
宝宝吮吸奶嘴时,牛奶容易直接附着在牙齿表面。此外,宝宝使用奶瓶时还常常边玩边喝,从而使肚子饱胀而引起睡意,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得附着在牙齿上面的饮料更难去除。
宝宝含着奶嘴睡觉,无法清理口腔,就会使口腔内腐蚀牙体的细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齿脱钙、牙冠剥脱,就会形成黑色的残根或牙渣,从而引发“奶瓶龋”。
罹患“奶瓶龋”危害有多大?
与恒牙相比,乳牙中的有机物多于无机物,因而更容易受到酸的腐蚀。而患了“奶瓶性龋齿”,宝宝不仅会牙疼,严重时还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
四大误区诱发“奶瓶龋”
误区1 让宝宝习惯含着奶瓶入睡
很多父母缺乏口腔卫生的常识,也不知道边吸奶边睡会造成大问题;也有的父母,虽有模糊的概念知道这样吃吃睡睡不太好,可是宝宝早已养成“要吃才睡”的习惯,为了图个安静、减少吵闹,就让宝宝继续边吃边睡等等。
专家评点:大人的错误,种下许多小宝宝患奶瓶性龋齿的病因。其实奶瓶喂食的内含物,不定是奶汁,也有的是豆浆、果汁、蜂蜜水、米浆等等,而只要含有糖分的东西,都可能引起牙齿蛀蚀,产生蛀牙。
甚至有的父母没有让宝宝带着奶瓶上床边吸边睡,只是在睡觉前喝点奶汁,或其他含糖饮料,然后让宝宝直接睡觉,那么,睡前所喝的含糖食物残留在牙齿表面,仍然可能产生蛀牙。
此外,蛀牙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好的饮食习惯必须经年累月才会造成牙齿的蛀蚀;睡前或睡时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愈久,蛀牙的情况就会愈严重。
妈妈怎么做:如果宝宝已经形成这种不良习惯,妈妈一定要立刻设法帮宝宝解除。为了避免宝宝没有奶瓶就吵闹不肯睡,父母可在睡前给宝宝个干净、没有沾任何甜味的奶嘴或小玩具,然后放点音乐、哼唱儿歌,或抱着、摇着宝宝入睡,拍拍、揉揉宝宝的背也是帮助入眠的好方法。大一点的宝宝可念段图画书,或在睡前讲个故事给宝宝听。
若以上的方法还是无法戒除宝宝“不喝不睡”的习惯,可将奶水或其他甜汁逐渐冲淡来戒除。
从开始稀释到变成白开水喂饮,约需花费两星期。当然有些宝宝在开始时,会对冲淡的奶汁或甜汁产生排斥,拒喝吵闹的情形也可能发生,所以父母必须有心理准备,在“戒除”时期要有恒心、毅力来“抗战”数个晚上。
误区2 乳牙护理无关紧要
许多妈妈都忽视了乳牙的重要性,她们认为乳牙在宝宝12岁前反正都会全部脱落并被恒牙代替,所以无需加以特别关注,只要小心护理恒牙就可以了。也有的妈妈虽然知道应该对宝宝乳牙进行护理,无奈护理知识有限,以为在给宝宝喂奶后或宝宝饭后喝些白开水就足够了。
专家评点:乳牙不好对宝宝发育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宝宝的蛀牙常常成为感染灶,并成为病原菌入侵体内的途径而影响宝宝的健康。倘若乳牙护理不周,很早出现蛀蚀又未及时修补,一旦宝宝的恒牙萌出时,便会受到两旁乳牙的影响,由于得不到它们应有的出牙空间,结果宝宝的口腔会布满参差不齐的牙齿。
妈妈怎么做:宝宝在六七个月后乳牙渐渐长出时,妈妈就应帮忙做清洁牙齿的工作:初期可在喂完奶后喂些白开水,并以干净的棉棒或毛巾、纱布绕在手指上,替宝宝擦净牙齿及牙龈;待宝宝两岁左右,后面的磨牙长出来了,则可改用细小、柔软的宝宝牙刷,替宝宝在餐后、睡前刷牙;之后更可以逐渐使用儿童牙膏,以及在牙齿上涂氟等方法保护牙齿。
误区3 牙痛才就医
虽然有的妈妈早早就发现了宝宝的牙齿在逐渐变黄,但却认为“乳牙龋坏不需治疗”、“牙痛才就医”,只要宝宝不哭不闹,就不愿意主动带宝宝去看牙医。
专家评点:宝宝的牙齿没有问题时,妈妈也应定期带他们去牙科进行保健。3岁前,带宝宝去牙科进行保健,也是让宝宝逐渐熟悉那里的环境,等到需要进行牙齿保健或治疗时,便能轻松快乐地接受。
妈妈怎么做:对宝宝的乳牙要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检查次,因为龋齿在初期时,一般宝宝不会感觉到痛,而当其感觉疼痛时,龋齿就已比较严重了,所以说龋齿要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4 龋齿是遗传
父母患有龋齿,宝宝也会满口蛀牙,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不少人甚至认为蛀牙是会遗传的。
专家评点:蛀牙不会遗传,但会通过父母对宝宝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宝宝,这也是宝宝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下述几种行为被确认为“有害”:给宝宝用奶瓶喂奶时,父母担心温度过高会伤害宝宝,于是先就着奶嘴吮上口;喂养宝宝时,用自己的餐具喂给宝宝吃;亲吻宝宝的嘴巴。
妈妈怎么做:妈妈患有龋齿的要积极诊治,以免传染给宝宝。另外,改变在育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亲吻宝宝的时候,不妨选择脸蛋、额头等部位,这同样可以跟宝宝进行感情交流。
预防“奶瓶龋”三项注意
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龋齿发病率几乎比奶瓶喂养的宝宝低近一半,因此母乳喂养可预防龋齿。
控制喂奶时间
喂食奶汁最好在一定时间内,20分钟左右就结束,并立即换上装开水的奶瓶,以开水冲洗宝宝的口腔。避免过多摄入蔗糖
蔗糖是各种碳水化合物中最易引起蛀牙的一种。要防止宝宝乳牙发生龋病,就要注意控制蔗糖的摄入。如果要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宝宝,尽量选择不含蔗糖的配方。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
乳牙健康是宝宝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妈妈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细心呵护宝宝的小乳牙,及时走出喂养误区,采用科学预防措施;做到这些,“奶瓶龋”就真的不会来了!
妈妈三问“奶瓶龋”
什么叫“奶瓶龋”?
“奶瓶龋”指的是儿童早期龋齿,常见于长期使用奶瓶的宝宝身上,其特征为龋齿主要发生于上颌的门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时与此成为对比的是,下颌的门牙却很少看到龋齿。
这种蛀牙往往是因为不当的喂食习惯造成饮品中的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牛奶、母奶、果汁及糖水等,都含有不同成分可发酵醣类,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而产生酸,造成牙齿表面脱钙。
“奶瓶龋”是如何发生的?
宝宝吮吸奶嘴时,牛奶容易直接附着在牙齿表面。此外,宝宝使用奶瓶时还常常边玩边喝,从而使肚子饱胀而引起睡意,导致唾液分泌量减少,使得附着在牙齿上面的饮料更难去除。
宝宝含着奶嘴睡觉,无法清理口腔,就会使口腔内腐蚀牙体的细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牙齿脱钙、牙冠剥脱,就会形成黑色的残根或牙渣,从而引发“奶瓶龋”。
罹患“奶瓶龋”危害有多大?
与恒牙相比,乳牙中的有机物多于无机物,因而更容易受到酸的腐蚀。而患了“奶瓶性龋齿”,宝宝不仅会牙疼,严重时还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
四大误区诱发“奶瓶龋”
误区1 让宝宝习惯含着奶瓶入睡
很多父母缺乏口腔卫生的常识,也不知道边吸奶边睡会造成大问题;也有的父母,虽有模糊的概念知道这样吃吃睡睡不太好,可是宝宝早已养成“要吃才睡”的习惯,为了图个安静、减少吵闹,就让宝宝继续边吃边睡等等。
专家评点:大人的错误,种下许多小宝宝患奶瓶性龋齿的病因。其实奶瓶喂食的内含物,不定是奶汁,也有的是豆浆、果汁、蜂蜜水、米浆等等,而只要含有糖分的东西,都可能引起牙齿蛀蚀,产生蛀牙。
甚至有的父母没有让宝宝带着奶瓶上床边吸边睡,只是在睡觉前喝点奶汁,或其他含糖饮料,然后让宝宝直接睡觉,那么,睡前所喝的含糖食物残留在牙齿表面,仍然可能产生蛀牙。
此外,蛀牙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好的饮食习惯必须经年累月才会造成牙齿的蛀蚀;睡前或睡时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愈久,蛀牙的情况就会愈严重。
妈妈怎么做:如果宝宝已经形成这种不良习惯,妈妈一定要立刻设法帮宝宝解除。为了避免宝宝没有奶瓶就吵闹不肯睡,父母可在睡前给宝宝个干净、没有沾任何甜味的奶嘴或小玩具,然后放点音乐、哼唱儿歌,或抱着、摇着宝宝入睡,拍拍、揉揉宝宝的背也是帮助入眠的好方法。大一点的宝宝可念段图画书,或在睡前讲个故事给宝宝听。
若以上的方法还是无法戒除宝宝“不喝不睡”的习惯,可将奶水或其他甜汁逐渐冲淡来戒除。
从开始稀释到变成白开水喂饮,约需花费两星期。当然有些宝宝在开始时,会对冲淡的奶汁或甜汁产生排斥,拒喝吵闹的情形也可能发生,所以父母必须有心理准备,在“戒除”时期要有恒心、毅力来“抗战”数个晚上。
误区2 乳牙护理无关紧要
许多妈妈都忽视了乳牙的重要性,她们认为乳牙在宝宝12岁前反正都会全部脱落并被恒牙代替,所以无需加以特别关注,只要小心护理恒牙就可以了。也有的妈妈虽然知道应该对宝宝乳牙进行护理,无奈护理知识有限,以为在给宝宝喂奶后或宝宝饭后喝些白开水就足够了。
专家评点:乳牙不好对宝宝发育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宝宝的蛀牙常常成为感染灶,并成为病原菌入侵体内的途径而影响宝宝的健康。倘若乳牙护理不周,很早出现蛀蚀又未及时修补,一旦宝宝的恒牙萌出时,便会受到两旁乳牙的影响,由于得不到它们应有的出牙空间,结果宝宝的口腔会布满参差不齐的牙齿。
妈妈怎么做:宝宝在六七个月后乳牙渐渐长出时,妈妈就应帮忙做清洁牙齿的工作:初期可在喂完奶后喂些白开水,并以干净的棉棒或毛巾、纱布绕在手指上,替宝宝擦净牙齿及牙龈;待宝宝两岁左右,后面的磨牙长出来了,则可改用细小、柔软的宝宝牙刷,替宝宝在餐后、睡前刷牙;之后更可以逐渐使用儿童牙膏,以及在牙齿上涂氟等方法保护牙齿。
误区3 牙痛才就医
虽然有的妈妈早早就发现了宝宝的牙齿在逐渐变黄,但却认为“乳牙龋坏不需治疗”、“牙痛才就医”,只要宝宝不哭不闹,就不愿意主动带宝宝去看牙医。
专家评点:宝宝的牙齿没有问题时,妈妈也应定期带他们去牙科进行保健。3岁前,带宝宝去牙科进行保健,也是让宝宝逐渐熟悉那里的环境,等到需要进行牙齿保健或治疗时,便能轻松快乐地接受。
妈妈怎么做:对宝宝的乳牙要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检查次,因为龋齿在初期时,一般宝宝不会感觉到痛,而当其感觉疼痛时,龋齿就已比较严重了,所以说龋齿要早发现,早治疗。
误区4 龋齿是遗传
父母患有龋齿,宝宝也会满口蛀牙,这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不少人甚至认为蛀牙是会遗传的。
专家评点:蛀牙不会遗传,但会通过父母对宝宝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宝宝,这也是宝宝患上蛀牙的原因之一。下述几种行为被确认为“有害”:给宝宝用奶瓶喂奶时,父母担心温度过高会伤害宝宝,于是先就着奶嘴吮上口;喂养宝宝时,用自己的餐具喂给宝宝吃;亲吻宝宝的嘴巴。
妈妈怎么做:妈妈患有龋齿的要积极诊治,以免传染给宝宝。另外,改变在育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亲吻宝宝的时候,不妨选择脸蛋、额头等部位,这同样可以跟宝宝进行感情交流。
预防“奶瓶龋”三项注意
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龋齿发病率几乎比奶瓶喂养的宝宝低近一半,因此母乳喂养可预防龋齿。
控制喂奶时间
喂食奶汁最好在一定时间内,20分钟左右就结束,并立即换上装开水的奶瓶,以开水冲洗宝宝的口腔。避免过多摄入蔗糖
蔗糖是各种碳水化合物中最易引起蛀牙的一种。要防止宝宝乳牙发生龋病,就要注意控制蔗糖的摄入。如果要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宝宝,尽量选择不含蔗糖的配方。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
乳牙健康是宝宝健康成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妈妈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细心呵护宝宝的小乳牙,及时走出喂养误区,采用科学预防措施;做到这些,“奶瓶龋”就真的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