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某城市综合大楼深基坑监测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根据笔者从事深基坑监测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对深基坑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供同行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综合大楼;深基坑监测;探讨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对某大楼平地上18层,地下1层,裙房4层,建筑为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础。深基坑支护为三轴搅拌桩里面插PHC 管桩有兩层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护形成,坑里面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南侧顶板埋深入到13.5m左右,其余侧顶板埋深达到11m 左右,基坑周长约为318m。基坑北侧地下室外线距用地分别为北约19m,距7层住宅楼27m~30m;基坑南侧地下室外边线距8层大楼最近处约24.5m;基坑西侧紧邻河边,地下室外边线距河岸边最近约9m。
  二.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点的布置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监测主要内容包括:1) 支护桩顶圈梁水平位移监测(W1~W17);2)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CX1~CX11);3) 支撑轴力的监测(ZC1~ZC26);4) 支撑立柱沉/隆观测( LZ1~ LZ22);5) 坑外地下水位的监测( SW1~SW13);6) 基坑周边地面及地下管线沉降观测( RC1~RC10);7)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JC1~JC14) 。
  由于工程平面尺寸较大,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分段视准线法( 视准线法与观测点设站法结合) 和极坐标法综合测试; 沉降观测点( 周围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立柱沉/隆) 与工作基点、基准点构成沉降监测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精确测量; 深层水平位移( 测斜) 监测采用测斜仪进行监测; 根据支撑轴力的大小埋设合适量程的钢筋应力计,使用 ZXY-Ⅱ型频率读数仪测读; 用SWJ90 钢尺水位仪量测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变化发展情况。
  三.监测工况及频率
  监测历时375d,基坑土方开挖从北到南分步开挖; 开挖结束后,进行垫层及底板的施工。基坑监测周期根据基坑变形监测结果与基坑施工进程作相应调整。施工各工况及监测频率为:6月1日~7 月31日,进行圈梁及支撑施工,每3 d~7 d 监测一次;8月9日~10月20日,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及第二层支撑施工,每 2 d~3 d 监测 1 次; 10 月23日~1月22日,进行土方开挖,每3 d~4 d 监测1次。其中,11月17日~2月15日,基坑由南向北浇筑垫层及底板,2月18日~5 月23日,进行支撑拆除及地下室施工,对监测周期进行加密,每1d~2d 监测1次,并对初测、开挖到设计标高、拆撑等关键工序进行了重点监测,加强巡视。随着基坑底板和地下室施工的完成,基坑变形逐步稳定下来.
  四.监测结果分析
  4.1水平位移变形分析
   图 1,图 2 表示了水平位移监测点累计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1,图 2 中可以看出,各点累计位移最大值为31.7 mm( 偏向基坑) ,位于基坑东南角,已超过设计报警值(30mm) ,但未达到支护结构变形承受极限,对现场进行巡视未发现支护结构失稳等不利情况。其余各点均小于 D9,支护结构总体上较有效的抑制了周边土体的变形。另外,D6~D17 在土方开挖期间,由于未分层开挖,土压力释放的也快,水平位移变化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而逐步加大,水平位移曲线呈连续上升的趋势,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持续增加; 在底板浇筑完成后,位移曲线逐步收敛,说明这个时期基坑水平位移逐步减小,垫层和底板的浇筑对抑制水平位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后期进行混凝土支撑的拆除,曲线变化亦有呈上升趋势的现象,说明由于混凝土支撑的拆除,内力重分布,基坑压顶圈梁的水平位移显著增大; 随着土方回填和换撑逐步起到作用,基坑的水平位移速率很快减小并趋于稳定,曲线收敛成水平状,说明基坑水平位移已经稳定下来。
  
  
  图16~D11点累计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2D12~D17点累计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
  4.2沉降变形分析
  沉降变形监测进行了周边地面道路沉降和建筑物沉降两部分的监测。图3,图4 表示了道路沉降和建筑物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3,图4中可以明显观察到随着工况的变化,沉降的变化情况。在开挖期间基坑有 4 处发生小范围漏水漏沙,分别在基坑东北侧、西北侧、基坑中部东侧和西侧,建筑物沉降观测点JC13 的累计沉降量最大,为10.5mm,未超过报警值(15 mm) ,此点位于基坑南侧建筑物东南角上,JC3与JC4之间的差异沉降最大,为4.6mm,小于报警值,现场巡视未发现建筑物有倾斜及裂缝出现。道路沉降除 R8'外均超过报警值,其中 R10 的累计沉降量最大,其值为58.3mm,超过报警值(20mm) ,此点位于基坑西侧临近金川河,该处土质较差并发生过小范围漏水漏沙,故沉降量较大。在土方开挖期间,道路沉降、房屋沉降变化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而逐步加大,在底板浇筑完成后,沉降曲线逐步收敛,呈近似水平状,说明土方开挖过程对周边道路、建筑物影响较大。
  
  结构封顶以后,沉降基本稳定。
  
  图 3基坑周边道路沉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4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随时间变化曲线
  4.3 立柱桩的沉 /隆变形分析
  基坑内土方开挖的直接作用引起土层的隆起变形,坑底隆起引起立柱桩的上浮; 而竖向荷载主要引起立柱桩的下沉[3]。由于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预测立柱的抬升或沉降相对困难,实时的监测成为最好的研究立柱竖向位移的方法,图 5 表示了基坑立柱沉隆变化曲线,沉/隆最大点为 LZ9,其隆起值为8.7mm,未超过报警值( ±10 mm) ,在土方开挖开始阶段,部分立柱桩有下沉现象,各沉/隆曲线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变化不大,表明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立柱桩是比较稳定的。
  4.4深层位移变形分析
   图 6 表示了不同工况下基坑 CX05 监测点的测斜曲线,随着开挖深度的加深,曲线的最大位移逐渐变大并下移,加支撑时,侧向位移相对较小,开挖时变形速率增大,深层位移观测点最大值出现在 CX05 测点6.0m 深度处,其值为 28.2mm,未超过设计报警值( 35 mm) ,观测点位于基坑东侧中段。
  
  
  图5 基坑基坑沉降曲线 图6 基坑CX05测斜曲线
  4.5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分析
  对坑外设置水位孔进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监测,图7表示了水位孔的水位变化曲线,随着基坑开挖的加深,地下水位逐渐变深,并逐渐趋于稳定,地下水位观测累计变化量最大值出现在点SW12,变化量为1.83 m( 下降) ,超过报警值 ±1.0m,观测点位于基坑西南侧,由于水位下降较大,引起了周边道路沉降过大。
  
  图7 坑外水位变化曲线图8 支撑轴力变化曲线
  4.6支撑轴力分析
  基坑外侧的侧向水土压力由围护墙及支撑体系所承担,采用钢筋应力计对混凝土支撑进行支撑轴力测试。轴力计算把支撑监测截面内的测点应力平均后与支撑截面乘积,仅反映所监测截面的平均应力[3]。图 8 表示了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支撑轴力最大值发生在东北部角撑的 ZC3 混凝土支撑测点,其值为 2 108.1 kN,未超过报警值,在土方开挖开始阶段支撑轴力变化较大,垫层及地板的施工使曲线稳中有降,波动较小,说明整个支护结构经过刚性调整后,趋于稳定。但由于支撑系统的受力很复杂,受监测截面和监测点数量的影响,实测的轴力值有时不能清楚的反映支撑系统的真实受力。
  五.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获得三个结论:○1水平位移除局部变化(D9点) 较大外,其他点均小于报警值,现场巡视结果也未发现异常。○2地下水水位变化累计值超过报警值,并且坑内局部有漏水,综合作用导致道路沉降变化较大,超出报警值。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及差异沉降均满足要求。○3周边道路沉降同时还受到坑边通行和停放重型车辆( 如重型运土车、材料运输车等) 、基坑边及支撑的大量堆载作用影响。
  参考文献:
  [1]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2]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S].
  [3]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第 2 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黄 聪. 监测深基坑安全施工的几点方法[J]. 山西建筑,2009,35( 18) : 103-104.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现代园林艺术对空间的经营方式是和中国传统的独特空间意识分不开的。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融入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营造出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  【关键词】:传统园林当代景观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期刊
摘要: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发挥施工设备及技术人员的潜力,才能使装饰工程顺利施工,进而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确保装饰工程工期、 质量满足要求。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总结了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装饰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PLC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PLC控制系统的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干扰分析和消除或减少干扰,可以很大的提高设备的控制性。本文首先分析了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然后指出在工程应用时必须综合考虑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最后提出抗干扰措施。  关键词:PLC; 控制系统; 可靠性; 抗干扰; 接地技术;   中图分类号: TN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城市电网改造方案推广之后,对电力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更加严格,旨在创造更加先进高效的电能分配模式。变电站是电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站点,其同发电站、配电站等共同建成了完整性的供配电系统。随着社会电能消耗量的逐渐增多,常规变电站在电压调控方面的功能略显不足,已经无法适应高荷载变电工作的要求。鉴于现有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未来变电站应朝着数字化方向实施升级改造,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越的电能服务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地下空间的发展,盾构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地铁、隧道、市政管道等工程领域。在我国的各项施工中盾构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土压平衡盾构机以其整体结构简洁、适应地质范围广、占地空间小、施工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成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首选。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就是土压平衡的控制。  1盾构机土压平衡的原理  1.1土压平衡盾构机的组成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前期阶段、施工过程阶段至竣工结算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对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造价管理;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合同的履约能力以及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重要因素。施工项目工程
期刊
摘要:建筑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任何建筑都会消耗到大量能源和材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仍会不断消耗下去。生态建筑是现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就是使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 关键词:生态建筑、概念、标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就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法与选择,其次就地基设计时的注意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进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随着科学发展,社会建设需求,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地基处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基础的选型和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石油生产量越来越大,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管道作为物料输送的一种特种设备在装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工装置内的很多化学介质是具有毒性的,并且大多数化工产品是易燃易爆的。因此,在石油化工管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类安装管道的质量以及稳定性,避免可能造成的泄漏问题,必须将其完全杜绝,否则,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化工管道 ;管道设计:问题 ;预防  中图分类号: TE973 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持续的发展,房屋建筑形式已经由原来的简单多层砖混房屋到现在高层超高层复杂多样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甚至多筒结构。针对当前主要结构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些在设计中容易忽略的常见问题解析,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技术支持。    Abstract: The building fiel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