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高职衔接可行性分析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高职衔接取得较好的发展,但中高职现代学徒制衔接的研究与实践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且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推进工作面临中高职课程设置脱节、人才培养断层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形成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推进与提升的瓶颈。
   企业的充分参与是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前提基础,企业的配合度与认可度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办学的成败。从企业角度来看,学徒在完成现代学徒制教育后,有可能选择其他企业就业,甚至出现“投入大于产出”的现象。对于中职学校而言,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徒,能够短期缓解企业用工紧张问题,但考虑到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心智不够成熟等特点,其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综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如何帮助企业引进稳定的职工队伍及持续成长的人才管理团队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解决上述问题,综合现代学徒制及中高职衔接的发展现状、企业用人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等现实因素,本文以中山市三乡理工学校食品工程部烹饪专业、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餐饮专业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高職衔接研究可行性分析。
   二、紧迫性分析
   以中山市三乡理工学校食品工程部烹饪专业为例,在2014年进行现代学徒制项目办学以来,经过五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育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中职学生就学年限仅为3年,从培养目标而言,3年的受教过程迫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局限于“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学生毕业时大多刚满18岁,年龄普遍偏低,其职业技能、进入社会的应变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规划能力等较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相对处于弱势。简言之,中职学校短时间的教育模式未能体现“教育终身理念”原则的同时,远不能满足行业对餐饮行业综合性管理人才的需求。
   为终止中等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特征,我们迫切需要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高职衔接。一方面,通过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缓解学生就业以及企业用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五年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由中职“技能型人才”转变为高职的“综合型技能人才”。此项目的开展,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又提高了整个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既解决了中职学校的办学效益,又缓解了高职院校生源问题;既解决了中职学生的升学问题,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三、创新点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合作企业、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在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下二者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将现代学徒制良好的办学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延续与拓展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中高职衔接,其创新点主要包括:
   一是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高职衔接将目前职业教育普遍较为关注的两大问题进行融合与创新,以期突破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办学以及中高职衔接对接模式中的缺陷,同时解决现代学徒制以及原有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人才模式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产教脱节等现实问题。
   二是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中高职衔接研究,有效强化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及企业三者间的长期合作,解决企业综合型管理人才的用人需求;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中职学校—企业—高职学校—企业”的连贯制培养,实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面向终身”的育人理念。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解决职业能力培养与市场岗位需求间的矛盾,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能有效解决学历提升与人才培养断层等现实问题,两种育人模式的有效结合极大程度地整合了企业、学校及学生等多方资源,丰富了现代学徒制与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的内涵,在培养综合型技能人才、缓解就业与用工需求、拉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高职衔接的实践性研究”(2019YQJK354),主持人:李晓荣。]
  实习编辑 吴沚洋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其他文献
武術是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防身健体、娱乐表演和修身养性的功能,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引领下,武术走进课堂并逐步建立了武术学科体系,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构建。[1]《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指出,就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旨在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018年开始,原信息化教学大赛调整为教学能力比赛,大赛规则的转变意味着对参赛教师要求也发生变化,对参加比赛的职业院校教师也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掘、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平台。比赛从原来强调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为从各个维度考查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信息化技术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支撑性和实用性。参赛过程收获良多,自身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得以提升,加深了对教学方法的理解,能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人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文化的日益深入,汽车美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汽车美容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正在崛起,成为21世纪的一大黄金产业。   然而,相对于国外,我国的汽车美容行业起步较晚。行业缺乏品牌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导致在我国大部分人一提起汽车美容就直接和洗车划上等号。这种错误、落后的观念大大阻碍了该行业的发展。   一、培养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按照《广东省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广东省强师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轻校)成功申报了年度“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项目,并依据计划方案有序进行和实施。下文以广东省轻
常务理事单位及常务理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凌靖波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赵鹏飞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赵 红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陈玉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王春旭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张国铭  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邱文祥  广东省经济贸易職业技术学校 刘从兵  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黄志泉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胡 斌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曾小力  广东
《经济政治与社会》作为中职思政课的主干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培育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素质、法治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认同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职生的政治意识和法治意识较薄弱,公共参与意识和能力不强,容易受到教唆和误导,因此,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在中职思政课中加强对中职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中职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文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8月31日至9月1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晋清,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莫岳云教授分别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日益发展,各职校都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我校高星级酒店运营管理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对现下高星级运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给出相关的优化建议,进而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在酒店行业人才培养中的开展。   一、增城区东方职校校企模式发展现状   增城区东方职校对中专三年制的学生试行的(5 1)教学模式,即学生前5个学期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和专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帮助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育质量,增强其实效性,这是每一个大学教师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藏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汉语教育普及的重视,依托内地优质的教学资源举办的藏族学习班对于繁荣藏区的教育发展起到舉足轻重的作用。汉语作为藏族学生的第二母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学习障碍,掌握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对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专业于2016年始在西藏地区招收了两届援藏定向委培班,是年满13周岁的小学毕业学生,进行5 2(5年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