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架构转码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传播与制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叙述了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技术体系中转码云平台的定位、构成和实现方式,阐明了基于混合云概念的转码平台的设计原理和采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转码云 混合云 服务抽象化 SDI/IP统一调度 N+M备份
  引言
  在广播电视台的融合媒体构架中,转码平台是起到核心作用的基础平台。无论是传统媒体信源转换成新媒体资源,还是新媒体各应用系统之间的素材交换都离不开一个稳健、强大的转码系统。可以说转码系统是媒体资源融合生产和发布的前提条件,如何高效实现转码系统也是融媒体系统能否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技术架构中,我们将转码平台定位为基础技术支撑平台的核心业务平台。在融媒体架构下,业务种类非常丰富,既有网台、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应用,又有IPTV等准新媒体应用,更包含非编网、媒资系统等传统媒体业务平台,在这种场景下,要求转码平台具备很强的性能弹性和良好的扩展性能才能与融合生产机制适配。为此,我们采用了云系统体系结构来实现转码平台,我们对整个转码平台进行了硬件的透明化和服务抽象化的设计和实现,保证了底层热扩展和随意伸缩及性能调配的自由度,同时通过服务抽象化大大简化了各业务系统使用转码平臺的复杂度。另外,为了保证新媒体直播和转播的效率,我们对外场直播需求的实时编码采用了公有云方案,保证了外场转播最快速地发往同样位于公有云的直播服务器,减少传输环节,最大限度保证了直播的低延迟和流畅性。通过这种私有云和公有云结合的混合云架构转码系统,我们最大限度实现了融媒体平台高效流畅的基础编码支撑服务。
  一.转码平台的云体系架构设计
  1.混合云架构设计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转码平台采用混合云架构实现。一般来说,采用混合云架构一般都是企业出于安全性考虑,将私有数据放置于私有云中,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公有云的强大计算资源而采取的折中方案。混合云的架构如图1所示:


  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转码体系中,采用混合云架构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效率。为了保证访问的流畅和对大规模用户的支持,我台的新媒体直播服务器大都部署在公有云上,如果编码采用私有云,则直播时需要将信号传输回台内,转码后再通过台内平台发布到公有云平台,这种方式会造成转播信号延迟增大,传输故障增加,卡顿现象增多。所以针对外场新媒体直播信号,我们均采用公有云编码方案,直接将信号编码后推送给公有云上的直播平台。
  另一方面,对于台内的各种直播信号以及台外电视转播信号,我们在台内构建来强大的私有云转码平台,能够为台内的各种直播信号、视音频制作文件等提供强大的转码服务,并智能推送到各个发布平台,完成融媒体系统内的文件交换过程。
  2.公有云转码服务系统
  公有云转码系统主要用于新媒体网络直播场景,如图2所示:
  公有云转码平台提供基于单个直播流业务粒度的线路质量智能监控及实时动态的数据统计,提供自动容错及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定位并优化直播卡顿率,并实现了超低的延时。采用全新网格编码算法,实时计算全链路状态,按需智能配置最佳节点,实现了首页秒开、千万级并发等直播保障功能。


  公有云转码平台提供了多种类采集SDK和播放SDK,并开放云端API实现透明播控管理,助力平台快速构建直播平台的核心业务,提高开发效率。转码系统还具备了实时录制、实时水印、实时截图、美颜滤镜等众多与网络直播紧密结合的服务模块。
  公有云转码平台具备多重安全措施,如推流、播放认证、防盗链及鉴黄服务等,有效保障直播的安全。公有云提供的安全保障能力也是我们采用公有云编码服务的重要原因。
  3.私有云架构设计
  与公有云转码系统定位于新媒体直播的补充平台不同,私有云转码平台是融媒体转码平台的核心部分。我们的私有转码云平台实现了三层架构的云平台系统,如图3所示:
  私有云转码系统逻辑上由硬件层、逻辑抽象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构成。硬件层主要由编码器硬件集群构成,通过离线编码集群和在线编码集群及调度服务器等构成了云编码系统的IaaS层。所不同的是,我们的云编码系统不对外提供IaaS层服务,这个硬件层纯粹是为了上层服务提供支持。


  逻辑抽象层把底层的编码集群抽象成单一的编码服务,本系统中,我们并没有采用硬件虚拟技术,但依然实现了硬件的抽象化,我们可以按性能需求将物理编码集群分割成若干逻辑编码器,用户可见的是系统可分配的逻辑编码器的数量,而无需关心物理硬件构成。在这个层面,用户可见的是流编码接口和文件编码接口两类开发工具,通过该PaaS层工具,我们可以向系统申请一个流编码资源或文件编码资源,而无需了解底层的硬件构成和编码能力。
  应用层(SaaS层)把编码服务封装成了应用,用户通过任务管理应用可以创建、修改、撤销一个流编码任务或文件编码任务,通过填写工单的形式就可以创建一个所需的编码任务,然后通过文件调度或者码流调度应用模块,将编码任务的输出调度到自己所需的目的地。
  从图3还可以看出,将编码系统分成三个层次加以实现,底层的任何变化,不会影响上层原有功能,底层热扩展带来的性能扩充可以透明传导到上层,上层自动获得了能力的提升,此外,上层还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扩充功能模块而无需对底层直接操控。
  二.转码云平台的构成与实现

  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融媒体平台中,编码源有IP流、SDI流和文件三种,对应的编码后需求有IP流、文件两种。转码云平台的系统图如图4所示。
  转码云系统包含離线编码器集群、在线编码器集群、编码器集群备份、集群管理服务器、SDI矩阵、管理工作站及主备信源交换机和主备输出交换机构成。
  SDI信源通过跳线盘连入矩阵,每台物理编码器提供4路SDI输入,矩阵输出4*N路接入编码器集群,矩阵信号由管理服务器和工作站与IP信号实现了统一调度,矩阵仅在应急时手动操作,其余一律由调度服务器自动调度信号。
  IP流信号经万兆链路分主备分别接入主备信源交换机,编码集群能够自动侦测主备信源状态并实现自动切换,转码后的IP流经主备输出交换机分别传输到目的地码流服务器。转码后如果生成文件也自动根据配置信息推送至目标存储位置,并自动生成元数据信息。视频源文件会被编码集群按工单参数自动读取,完成转码过程。以上阐述的是编码云底层的物理构成和基础工作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用户端不允许直接访问硬件层,所以编码云的底层工作方式对用户透明,用户只需调用PaaS或SaaS层工具即可完成转码任务并监控工作流程和进度。
  三.转码云平台的保障机制
  切换机制、主备信源输出机制、N+M备份机制
  与一般系统平台不同,云系统在带给用户便捷的同时,也更加难以维护,为了确保云系统无故障运行和系统的健壮性,我们在云转码系统中设计了多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云系统7*24小时流畅运行。
  1.物理单设备级安全保障
  单机设备安全是系统安全的基础,我们为每台物理设备配备了双电源冗余,并支持热插拔;提供多个千兆以太网口,输入、输出、通讯独立网口均采用双路聚合配置,每对网口采用冗余绑定,并能够实现故障网口自动漂移;物理设备均采用Linux操作系统,防止病毒入侵;设备本身提供声光报警和联网管控软件;
  2.信号级安全保障
  该云平台的一大特色是支持主备异构信号源同时接入系统,主/备路信号的音视频编码格式甚至可以不一致,例如双路卫星信号就可以同时接入AVS+和H.264的主备信号;系统会根据信号质量自动选择信号源。同时支持主备异构信号流协议,方便从不同来源获取信号;当主、备信源均失效时,系统能够自动加载垫片输出;支持手动启用主/备/垫片信源编码输出;支持不同网口双路镜像输出。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保障措施,我们的云编码系统实现了广播级的信号转换和调度。集群对信号的切换设置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当信源中断,超过N秒、信源目标不可达、网卡处于link状态,但是信源目标不可达、信源目标可达,无数据或数据包数量为0、Program ID变化、视频流丢失、音频流丢失、信源丢包,连续计数器错误等等情况下,都可以触发系统的信源切换操作。SDI信号主备的切换通过服务器对主备信号的监测,对矩阵直接操控完成。
  3.系统级安全保障
  云转码系统采用集群网管控制器,对多个在线编转码设备实时集群管理;支持N+M安全备份策略,备份策略可在线热调整;集群控制器采用1+1主备,双机心跳监测与接管倒换;即使集群控制器失效宕机,在维护时间范围内也不影响编转码设备工作;在N+M模式下,针对每台设备上的4路SDI信号,当该设备故障需将任务漂移到其他机器时,4路SDI输出会自动按漂移策略,由控制服务器操作矩阵将SDI输出调整到新设备上。通过系统级的保障手段,打造了一个安全健壮,完全适配融媒体应用的转码云系统。
  四.结束语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转码云平台作为我台融媒体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支撑平台,已经正式上线投入使用,该平台支持专业高清格式如MPEG2 I帧、M X F等,同时支持H.264、H.265以及AVS+等编码方式,支持UDP、RTP、HTTP、HLS等协议,使得这套转码云平台在IPTV业务、手机电视业务、网台业务以及传统高清制播业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融合媒体的建设推进,转码云平台也必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B&P
其他文献
感谢美国,感谢特朗普,中兴事件让我们知道了芯片的重要性,华为事件让我们知道了5G的重要性,特别是这两个事件让我们都知道了拥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上个月的世界移动大会上,5G风头正健。各国各公司都在5G部署上快马加鞭。高速率、低延迟、高容量的5G网络对广播电视台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当前广播电视台明智的做法是尽快了解和掌握5G技术以及它如何影响广电业的发展。  5G时代,内容依然为王,而视频是5G的杀
期刊
一.前言  随着IT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近年来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3G、4G等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由以前传统的媒体通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逐渐转变为手机、PAD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各类型的新型媒体,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赢得了众多受众的喜爱。新型媒体的发展之迅猛,传播范围之广泛,都大大超出了媒体人的预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期刊
未来实用的新技术  沉浸式音频你怎么搞?看过来  完全沉浸式音频利用更多的可定址音箱增加音频分辨率,允许有特定的定位和现实感。在传统的混音环境中,这意味着多得多的声道!  此方式的问题是随着声道数量增加,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导致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不同系统结构的难处理的混音。虽然对可有效地缩混为立体声的5.1原声来说这是可管理的,但对22.2电影版本来说,同样的情况不会出现。  人工智能进入广播领域  
期刊
在过去的12个月内,DAB到达了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在全世界,超过4.75亿人现在享有DAB服务,售出的收音机超过7000万台。  在欧洲,DAB+被稳固地确定为未来广播核心平台。去年挪威完成了数字转换,瑞士将从2020年开始,而英国数字收听率达到50%以上,英国政府将评估数字广播进程,在适当时间决定下一步如何走。  转换  在挪威数字转换后,我们看到收听数字稳定并且显然听众喜欢他们的新广播电台。旧
期刊
政策·标准·动向  广电总局与亚太广播联盟(ABU)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范卫平同亚太广播联盟秘书长贾瓦德·莫塔吉博士进行了正式会晤。在这次会晤中,范卫平和莫塔吉博士签署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NRTA)和亚太广播联盟(ABU)之间的合作框架协议。  两家机构同意在若干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包括政策信息、新闻制作、节目制
期刊
CCBN2019将全面展示广播电视行业采集制作、集成播控、传输覆盖、运营管理、终端服务等各类技术设备和创新应用,以及新媒体、网络视听、电影、信息化视听、数字出版、通信、IT、电子等创新技术产品与融合应用。本届展览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聚焦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和智慧广电创新发展  本届展会将重点关注媒体融合发展和智慧广电建设,为推进广播电视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供平台支撑。  媒体融合方面,将全面
期刊
【摘要】 沈阳广电传媒集团研发的艺卡智能移动拍摄系统(以下简称艺卡)于2018年8月研发成功,10月在公共频道200演播室试运行,2018年9月广电总局规划院广电计量检测中心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本文对艺卡涉及的相关技术、系统架构及系统软件进行了详述。艺卡的成功研发与应用,为广播电视制作智能化提升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演播室智能拍摄 精准拍摄 拍摄主体跟踪 无轨移动 微距运动拍摄
期刊
产品创新杰出奖- UHC-8300 8K系统摄像机  8K成像器件的研发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现在索尼将这一尖端成像技术带入到直播制作中,推出了采用3片(RGB)8K分辨率成像器件的系统摄像机:UHC-8300 8K系统摄像机和配套使用的UHCU-8300摄像机控制单元。将8K带入广播电视直播制作流程。  UHC-8300摄像机系统支持H工DR制作,并且支持SR-LIVE工作流程,使得8K HDR和
期刊
自从谷歌的阿尔法狗“人工智能(下文称AI)”机器人程序在2016年击败了世界顶级围棋大师李世石以来,人们开始更加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近年来人们的话题逐渐变成了谈论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一大批工作岗位即将很快被全新的AI机器人大师们所替代。几乎没有任何职业是安全的:从较为大众化的电话接线员、推销员、餐厅和商场服务人员到专业性较强的外科医生、律师、专业技术工种等等,甚至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人和音乐制
期刊
电视和视频上广告的未来需要正视。隐私泄密、欺诈性度量、虚假评价、有问题的数据分析、平台和品牌之间失信——2018年电视和视频内容上广告的复杂性势头增大并且混乱不堪。当前的数字媒体生态系统充斥着这些问题并不是新闻,这是一个以交汇的参与者(不仅是创作者和观众而且是中间人及其各种的商业利益)为显著特征的格局。  由于在媒体环境中数据等同于货币,社会对隐私的看法有了变化。随着瞄准众所周知有价值的用户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