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few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春季本来就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但在当下这个冬季,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不期而至。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经相关病毒分型检测,2020年1月7日,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1月20号,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疫情蔓延的这些日子,各种关于新冠肺炎的文章层出不穷,观点说法不一,科学和谣言杂糅,让很多人疑惑重重。鉴于此,下面为大家解答关于新冠肺炎的7大疑问。

1问:何为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在1965年就被分离出来,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纳米,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等脊椎动物。
  冠状病毒是引起呼吸道、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古代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目前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6种,其中有两种变异的冠状病毒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一种是大家熟悉的非典型肺炎SARS冠状病毒,另外一种就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其余4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而引起此次疫情的病毒株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人类致病冠状病毒株,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株,它的传播性比较强,但病死率不如SARS。

2问:冠状病毒究竟来自何处?


  冠状病毒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早期的认知是,非冷血飞行动物,如蝙蝠和鸟类是冠状病毒的最佳宿主(源头宿主),即病毒与它们形成寄生和共生的关系,蝙蝠携带α、β冠状病毒,鸟类则携带γ、δ冠状病毒。
  从总体来看,冠状病毒都可能起源于动物,在漫长的演化中,分别形成感染动物和感染人的病原体。但是,目前人类对每种冠状病毒的起源并非完全清楚,只是对其中一些病毒有比较多的认识。比如,SARSCoV、MERS-CoV和2019-nCoV来自动物是比较肯定的结论,但是,究竟来自什么动物,却有争论。一种研究结果表明,SARS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但是,更多的研究表明,SARS病毒最早由叶形鼻蝙蝠携带,随后传染给菊头蝠科蝙蝠,之后传染给果子狸,最后传染给人类。也就是说,蝙蝠是源头宿主,果子狸是中间宿主。
  MERS病毒来源争论并不大,确认为来自骆驼。美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14年6月4日发表了德国波恩大学的德罗斯腾教授等人的研究。研究人员对一位沙特死亡病例的基因检测研究发现,这名患者是与骆驼接触染病的,因为从他体内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与其农场里的骆驼存在“相同的基因序列”。但是MERS病毒最初的源头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目前,引起新冠肺炎流行的2019-nCoV,其来源也有多种说法,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不过,其源头宿主也更多地指向了蝙蝠,至于中间宿主究竟是谁?一种或是多种(比如穿山甲、蛇、水貂、果子狸等)?还需要未来的研究才能最终予以确认。

3问:只有飞沫和接触才会传播病毒?


  之前认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大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断深入,深圳市某医院在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阳性,这也提示着新型冠状病毒有粪口传播可能性。
  飞沫传播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是 1~2 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日常面对面说话、咳嗽、打喷嚏都可能造成飞沫传播。大部分飞沫由于喷出时动力和直径大小的原因,不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当咳嗽、打喷嚏时,则可产生大量较小的颗粒,飘到更远的距离。所以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戴口罩并尽量保持 2 米以上的距离。口罩使用后应当正确丢弃。
  接触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1)直接接触传播指的是中间没有通过其他物品,病原体直接引起的感染(如接吻、性交)。(2)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如触碰到了手,再经手触摸鼻子、嘴巴、眼睛等从而进入体内)。所以提倡疫情期间多应用肥皂和流动水等彻底清洗双手。
  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又称经消化道传播。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如果这些带病原体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那么就会病从口入,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4问:新冠肺炎治愈后还会传染别人?


  新冠肺炎发病时主要以发热、乏力和干咳为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并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但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来看,多数患者预后是良好的,即症状较轻,可治愈顺利出院。
  那么,新冠肺炎治愈后病毒检测阴性了还会传染别人吗?首先,新冠肺炎患者是需要到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要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这里所说的连续两次病原核酸检测阴性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病毒都含有遗传信息,所以病毒又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就是RNA病毒的一种。核酸是负责病毒遗传信息携带和传递的大型生物分子,每一种病毒都有其不同于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核酸序列,因此核酸检测成为病毒检测的方法之一。之所以要在不同的时间采血并连续两次检测阴性才能解除隔离,是要排除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出现检测结果假阴性的情况。如果新冠肺炎治愈后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说明患者体内的病毒已被清除,是不会再传染给别人的。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如果再次接触其他在潜伏期或者发病期的患者时,也不排除会被二次感染的可能。

5问:心血管疾病患者该复查了,不敢出门怎么办?


  近段时间,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门急诊就诊的患者确实有明显的减少,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疫情没有缓解的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出门,更加不要去医院。不过有一些长期要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患者,就很纠结了:去医院吧,怕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不去医院复查开药吧,药一停,心脏病突发、血压或血脂飙升,又该怎么办呢?有鉴于此,我们提供几点建议:
  (1)尽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开药
  为什么要尽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开药呢?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数远远少于那些三级医院。人流量少,只要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到位,交叉感染的概率是很小的。其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会有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用药,甚至还有国家4 7带量采购目录里的药品。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离家较近,意味着出门碰到的人相对较少,只要做好防护,感染病毒的机会还是很低的。
  (2)医院允许的前提下,一次性多开点药
  医务人员都知道,国家有规定:一般没有特殊情况,门诊处方不能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能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但需注明理由,且适当延长的处方用量一般不超过1个月的量。在医生签字的前提下,有些医院允许慢性疾病等患者开到不超过 3个月的量。所以只要医院同意,就可以开到3个月的处方用量,这样也就不用总是往医院跑了。
  (3)体质好的年轻人代替患者本人去开药
  从当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来看,人群普遍易感。但是,相对而言,在所有的人群中,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加容易感染。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有心脏病、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这些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自己就别去医院复查开药了,可以安排家里体质好的年轻人带着患者本人病历资料等去医院开药。虽然体质好的年轻人也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其风险远低于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本人。

6问:“劝君洗一热水澡,新型病毒大减少”,这话有道理吗?


  1月28日,自称免疫学博士的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名为“劝君洗一热水澡,新型病毒大减少——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的建议书”,而后不少微信群里有转发。博士在建议书中分析指出:“在热力作用下,人体体温增加,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快,使人体整体温度可达40℃左右。此时,呼吸道的温度都可达到40℃左右,高温的血流通过毛细血管可与病毒进行交锋,达到强力抑制病毒生长,保护易感人群之目的”;“所有病毒在56℃时就可以灭活,即病毒死亡。流感病毒有温度敏感的特性,即在高温时就不能进行吸附,受体细胞不能脱壳,也不能进行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
  事实上,频繁洗澡未必能预防病毒,因为高温消毒不等于洗热水澡可以消毒防疫。相对其他病毒来讲,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更敏感。一般来讲,56℃环境下30分钟就可以灭活,而有些病毒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灭活。因此,洗热水澡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根本不现实,人类也不可能洗56℃的热水澡,而且还持续半个小时。若真的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单纯想靠洗热水澡就杀死病毒,也算异想天开。
  此外,一般的人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无密切接触,而且身体部位有衣服遮挡,所以完全没必要反复洗澡,且水温过高,反而容易烫伤。

7问:突发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怎么办?


  一般来说,传染病流行有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那么,针对任何传染性疾病,都有3条最基本的防治原则,即管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以及它们所产生的一些分泌物,比如血液、唾液、体液、尿液、大便等。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正规渠道,关注有关疾病的疫情报道,避免前往正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并减少不必要的旅游出行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2)减少探亲访友,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必要时外出可以佩戴口罩。
  (3)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的人;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一旦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需佩戴口罩后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筛查并尽早接受必要的治疗,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
  (5)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避免食用或饮用生的或未熟透的动物产品。
  (6)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做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还有可能是因为体液传播、血液传播。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开窗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2)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用餐前后、便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3)不随地吐痰,应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
  (4)到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佩戴口罩,可以用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做易感人群,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不同,目前根据对于发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对于人群普遍易感,成人患者年龄分布在25~89岁,多数集中在35~55岁,与SARS流行病学特征类似,儿童及婴幼儿发病较少。建议易感人群: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营养均衡,不可过饥过饱,保证每天的热量和蛋白质供给。
  (3)各类慢性病患者以及体质弱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要加强防护,注意保暖。
  (4)当出现咳嗽、发烧症状时,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就诊时應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主动向医生描述旅游史、职业及接触史,并积极配合治疗。
其他文献
小米和安妮在同一间公司工作。小米是文化中心的总监,安妮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小米知性努力,入职三年,靠着自己辛苦打拼,几经曲折才坐到了文化中心总监的位置。而安妮,因为入职比小米早几年,作为公司元老的她,深得老总的器重,与几个与老总一同打江山的元老一样,被老总安排在了公司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担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坐上了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交椅的安妮,在为自己成功沾沾自喜的同时,忽然发现,当领导有很多
“未来的我,依然不会改变对自己的定位——在所有的职责当中,我最喜欢和孩子打交道。从来不善于为自己预测,但是努力看向下一个五年、十年,我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始终被孩子围绕着,那便是这份职业给我的最大幸福。”  讲台,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恍惚感  “走上求职之路,站到讲台上试讲的我常常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恍惚感。做老师这件事对我来说好像是命运之手最不刻意的操作。”  说到从教初心,祁梦婕告诉我们,“那一定是源自
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减少跌伤的几率。  逆向按摩的方法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先适当活动四肢,再坐在凳子上,用双手握住右脚脚腕,然后同时往上揉搓,按摩20下后,再按摩左腿。也可用单手反向揉搓手臂,从手腕处向肩颈部缓慢揉搓20次。需注
摘 要:为了克服教研组与备课组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根据共同的专业发展愿景,我们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开展了活动,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界定、管理、发展途径和活动内容。  关键词:共同体;管理;建设;活动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15-1  2013年10月份,我们申报了江苏省第10期教研课
养眼睛,远离“人老珠黄”  人一老,眼珠真的很可能会变黄。人的眼球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透明膜层,叫结膜。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功能逐渐衰退,结膜透明度降低,且变薄变弱,并出现老年性色素沉着,变得浑浊发黄。  保健良方:想要人老“珠”不黄,日常就要做好护眼工作。平时可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眼球,先顺转50下,再逆转50下,然后闭目休息片刻。空闲时,还可以按摩位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间凹陷处的太冲穴。这里是疏通肝
他走到山石下的松树丛里。这里很安静,把矿山的声音全都隔断了。他就在这里拉琴,闭着双眼,琴弓一擦琴弦发出来的共鸣,把他和世界融化在一起。人不应和他的琴,但是山石应和,松树应和,风应和,连月光都应和。    上海榛子青年时代下乡在东北。在他的博客中常有一些回忆那段生活的文章或以此为素材的小说散文,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沉的黑土情,短篇小说《月光苦琴》就是其中之一。  《月光苦琴》的故事  《月光苦琴》讲述了
“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这是武平中学教学楼楼梯口的一幅题字,也是魏伯亮老师从教近30年来一直在践行的教育格言。自1999年伊始,从教19年,魏伯亮始终用关怀注释人生,用温暖诠释教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贫瘠的山岗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再偏远的山区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魏伯亮常说:“选择了从教,也就选择了一种伟大的责任。选择了基础教育,也就选择了平凡。选择了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也许就选择了一辈子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非常常见也非常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20%~40%之间,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也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难治病之一。当DN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时,唯有透析、肾移植是治疗的根本,但费用昂贵,并发症多,患者生活质量较差。马建伟主任带领课题组历时15年,整理研究大量文献,融合名老中医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了“滋肾通络法”,在促进肾脏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善,阻止和延缓病情的发
摘要:物理知识基本上都是物理学家经过一次次试验得出的结论,所以科学性一直是物理学习比较重要的特点。所以,实践与研究在物理教学中肯定是不能缺少的部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另外,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有限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每个人的优势汇集起来,从而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完善、科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这个六年级的福州男生宇烨已经写了近二十万字的英文游记。那一页页满满而繁杂的英文语句记录了他的游览足迹,更记录了他学习与人生的轨迹。每一个得睹此本的人,在敬佩之余,都不自禁地反思自身:我们究竟虚度了多少年华?  宇烨在五岁时说,我要环游世界。这个年龄,是童言无忌之时。孩子的话,大多不可当真。可是,宇烨并没有把自己的话当做“戏言”。他说,既然要环游世界就要学外语。于是,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学外国人说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