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之道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庸思想在东西方思想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研究人的行为和感受的伦理德性时,把伦理德性归结为中道。在它看来,德行就是中道,中道也就是德性,伦理德性就是中道。中国的孔子同样也把中庸或者是中道,看作是行为恰当与否的最高标志。他提出的中庸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庸;德性;亚里士多德;孔子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体现着中西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思想观念。他们的相同之处:
  一、都将中庸之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准则
  什么是中道?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中道就是德性的标准和尺度,中道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过度和不及都不是德性,而是道德上的恶。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中道的阐述更是通过对德性的阐述来进行说明的。因此,要想知道何为中道就必须先弄清楚,何为德性的问题。德性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所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和伦理学应该以人的德性为对象,德性是伦理学的关键和始点。按照这样的标准,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类,“其中一大类是理智上的德性,另一大类是伦理上的德性”。与此相类似的是孔子也把中道看作是伦理的最高标准。孔子在衡量弟子誰优谁劣的标准也是“中”,子贡问曰:“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只有适度的才是真正属于恰到好处。就像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而言,道理都是如此,唯有适度才是德性。由此说明,中道并不是完全两者的中间,而是恰到好处。这说明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于德行的标准是有相同的见解的。
  二、他们的中庸思想都强调因时而变
  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子,他们所讲的中庸也是一种因时而化的观念。就比如:对这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回答是肯定的,而对冉有则是恰恰相反的答案。其中有弟子看到这样的情况感到不解,便向孔子提出了这个疑惑。孔子回答他。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答案自然不大不相同。子路本身,就属于个性比较张扬的,所以对于他就应该加以遏制。而冉有却是性情温和,不娇不傲之人应该去鼓励。其实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却是一致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处理问题也是看情况而定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的体现。他认为“对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或对同等的人施以不同等,都是有悖自然本性的”这些足以说明作为中庸具体体现的各种美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而化、因人因地因事而宜的。
  三、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和对立的社会里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伦理思想都是在社会转型期形成的,当时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古希腊由城邦制向中央集权奴隶制的过渡時期,古希腊王国处在低迷时期,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想通过中庸之道来平衡社会矛盾,缓解社会的冲突。
  尽管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在其标准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社会生活背景大致相同或相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中国先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两种文明下产生的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思想在内容上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点。
  四、“中和”和“中正”的差别
  孔子在中庸的主张中,更加注重“和”的作用。他追求万物和谐,其中蕴含着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意义。在《中庸》中能看出孔子把中和思想当作德性的总汇。同时在孔子实践与生活中,他很注意体会“和”的价值和意义。“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也是说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则强调中正。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旨在保护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不受侵犯,使社会各阶层保有其“应得的一分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公正是一种完满的德性,是各种德性中最重要的德性,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德性。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中道的姓的标准和尺度,中道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而在这里他的中道思想中,公正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思想不太苟同的地方之一。
  五、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偏差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社会所需要的民主性有一定的关系。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将法律与中道的德行相结合,就是在我们现代,大家经常所说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在中道的标准是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普遍接纳和认同中道,是以符合法律为前提的。因而,法律便是德性的象征,法律便是一种整体德性,便是中道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不同的是,孔子寻求的是一种德治社会,他在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的同时,更强调中庸的“仁”的道德性。“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敬长辈、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
  从我们目前来看,学习中庸的思想,重新追寻儒家文明及古希腊文化的中庸之道无疑是积极的。一方面,继承中庸这一修身治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对我们未来经济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道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更加有效的把握事物的平衡。我们应该继续秉持德性思想,积极发扬中庸精神。这不仅是中西方经典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先哲对我们自身和整个社会提出的要求,不管在什么时候,他们的思想都是我们的宝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庸精神――世界从古至今的伦理精髓,它是我们生活进步的指路明灯,也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优秀精神。
  参考文献:
  [1]亚里十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七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论语·先进》.
  [3]《论语·子路》.
  作者简介:王慧雯(1994—),山西忻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语言教学和交际翻译中存在许多“中式英語”的现象,影响了外语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因此我们将在汉英对比的角度下,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式英语”入手,对其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处理“中式英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外语教学;交际翻译;中式英语;现象;翻译方法  鸦片战争之前,汉语和英语之间几乎没有联系,没有互相影响。但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连同他的语言都向世界敞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企业在以各种形式不断加快自身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其中,企业责任报告书(CSR)成为衡量企业的有效标准之一,其双语版则为企业打造国际形象,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平台。因此,在CSR英译中,标题翻译,段落翻译,词类转换等,成为译者主要的研究对象。本文旨在借助交际翻译理论就中国CSR中的标题英译进行探究,提炼出较为有效的翻译方法,为译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交际翻译
期刊
摘 要:泰语四音格词格式固定,是一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锤炼出来的四个音节的词。它是按照一定的构词规则组合起来的内部结构成分紧密联系、符合语音和谐规律、内容丰富的,在语义上具有较强描写性特征的特殊固定词汇单位。语音上具有如下特征:语音和谐,具有连绵性,即音节呈现或双声或叠韵或韵律等韵律关系。  关键词:四音格词;语音结构;韵律特征  一、泰语四音格词语音结构类型  笔者以《汉泰词典》为语料库,对泰语四
期刊
摘 要:《藏族史要》是由王辅仁教授书写的一本集史学、文学一体的关于藏族历史的通俗读物。该书具有内容丰富、简明扼要、语言通俗、雅俗共赏等特点,是一本集学术性、思想性较强的一部大众史学著作。  关键词:藏族史要;王辅仁;书评  王辅仁著《藏族史要》是一本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集史学于一身的关于藏族历史的优秀通俗读物。作者王辅仁,是我国著名民族史学者,王辅仁也是我国藏学学科的建设者之一,他以看重民族史与
期刊
摘 要:文化缺省是散文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缺省会带来交流障碍。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二)》为例,探讨了散文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散文;文化缺省;翻译策略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缺乏对对方文化的理解,无法将语篇内的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难以建立
期刊
摘 要:老子哲学为有别于孔子伦理哲学,开辟了中国哲学的新的天地,其哲学内涵更为丰富广博,由本体论出发以至于人生论、政治论组成,而“道”始终贯穿其中,由形而上学落到现实人生政治层面,若明其道,则明老子哲学之精义。  关键词:道;德;本体论;人生论  一、道的各种意义  (一)本体论意义的道  《老子》中有数章描写道的象状,如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原创音乐剧《蝶》进行初探,主要从剧情简介、故事分析、整部音乐剧的音乐特点还有最后的结语进行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世界尽头;蝶人  一、故事剧情及创新  《蝶》这部音乐剧根据我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梁祝》改编而成。历年来有不少人将这个爱情故事改编成电视剧或戏曲形式,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1959年5月27日陈刚和何占豪两位作曲家借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形式演绎梁祝故事
期刊
摘 要:京剧武生是京剧“生”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唱念做打”四门功课中,“武生”从字面意思来看更注重“打”,但是武生除了“武”以外,还要注重“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着重来分析武生的“武戏文唱”。  关键词:京剧;武生;武戏文唱  说起当下的京剧,青衣、老生行当占据了京剧舞台的主要构成,一是因为以青衣、老生为主的戏码较多,另一方面是因为剧情多生动幽默,引人入胜,观众更愿意观看。其实,武生
期刊
摘 要:冯友兰老先生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这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在哲学的视角下分析解读人生四境界,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人生四境界;哲学;启迪  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佛家流行“人生三境界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王国维先生也将人生分为三大境界,
期刊
摘 要: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她一反實证主义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认为行动具有高度的审美性,美学的态度成为观看个体在参与现代性活动的慢镜头。同时行动的展开过程也是思想家思考的心路历程,即便具体的事件与我们生活的世界脱离,但是,审美依然可以作为一种观看的态度,通过理解与现实达成和解。  关键词:阿伦特;政治审美;理解  政治审美化就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审视政治。阿伦特在她的《人的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