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庸思想在东西方思想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研究人的行为和感受的伦理德性时,把伦理德性归结为中道。在它看来,德行就是中道,中道也就是德性,伦理德性就是中道。中国的孔子同样也把中庸或者是中道,看作是行为恰当与否的最高标志。他提出的中庸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中庸;德性;亚里士多德;孔子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体现着中西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思想观念。他们的相同之处:
一、都将中庸之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准则
什么是中道?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中道就是德性的标准和尺度,中道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过度和不及都不是德性,而是道德上的恶。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中道的阐述更是通过对德性的阐述来进行说明的。因此,要想知道何为中道就必须先弄清楚,何为德性的问题。德性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所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和伦理学应该以人的德性为对象,德性是伦理学的关键和始点。按照这样的标准,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类,“其中一大类是理智上的德性,另一大类是伦理上的德性”。与此相类似的是孔子也把中道看作是伦理的最高标准。孔子在衡量弟子誰优谁劣的标准也是“中”,子贡问曰:“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只有适度的才是真正属于恰到好处。就像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而言,道理都是如此,唯有适度才是德性。由此说明,中道并不是完全两者的中间,而是恰到好处。这说明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于德行的标准是有相同的见解的。
二、他们的中庸思想都强调因时而变
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子,他们所讲的中庸也是一种因时而化的观念。就比如:对这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回答是肯定的,而对冉有则是恰恰相反的答案。其中有弟子看到这样的情况感到不解,便向孔子提出了这个疑惑。孔子回答他。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答案自然不大不相同。子路本身,就属于个性比较张扬的,所以对于他就应该加以遏制。而冉有却是性情温和,不娇不傲之人应该去鼓励。其实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却是一致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处理问题也是看情况而定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的体现。他认为“对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或对同等的人施以不同等,都是有悖自然本性的”这些足以说明作为中庸具体体现的各种美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而化、因人因地因事而宜的。
三、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和对立的社会里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伦理思想都是在社会转型期形成的,当时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古希腊由城邦制向中央集权奴隶制的过渡時期,古希腊王国处在低迷时期,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想通过中庸之道来平衡社会矛盾,缓解社会的冲突。
尽管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在其标准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社会生活背景大致相同或相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中国先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两种文明下产生的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思想在内容上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点。
四、“中和”和“中正”的差别
孔子在中庸的主张中,更加注重“和”的作用。他追求万物和谐,其中蕴含着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意义。在《中庸》中能看出孔子把中和思想当作德性的总汇。同时在孔子实践与生活中,他很注意体会“和”的价值和意义。“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也是说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则强调中正。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旨在保护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不受侵犯,使社会各阶层保有其“应得的一分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公正是一种完满的德性,是各种德性中最重要的德性,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德性。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中道的姓的标准和尺度,中道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而在这里他的中道思想中,公正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思想不太苟同的地方之一。
五、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偏差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社会所需要的民主性有一定的关系。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将法律与中道的德行相结合,就是在我们现代,大家经常所说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在中道的标准是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普遍接纳和认同中道,是以符合法律为前提的。因而,法律便是德性的象征,法律便是一种整体德性,便是中道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不同的是,孔子寻求的是一种德治社会,他在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的同时,更强调中庸的“仁”的道德性。“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敬长辈、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
从我们目前来看,学习中庸的思想,重新追寻儒家文明及古希腊文化的中庸之道无疑是积极的。一方面,继承中庸这一修身治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对我们未来经济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道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更加有效的把握事物的平衡。我们应该继续秉持德性思想,积极发扬中庸精神。这不仅是中西方经典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先哲对我们自身和整个社会提出的要求,不管在什么时候,他们的思想都是我们的宝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庸精神――世界从古至今的伦理精髓,它是我们生活进步的指路明灯,也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优秀精神。
参考文献:
[1]亚里十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七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论语·先进》.
[3]《论语·子路》.
作者简介:王慧雯(1994—),山西忻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中庸;德性;亚里士多德;孔子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体现着中西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思想观念。他们的相同之处:
一、都将中庸之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准则
什么是中道?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中道就是德性的标准和尺度,中道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过度和不及都不是德性,而是道德上的恶。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中道的阐述更是通过对德性的阐述来进行说明的。因此,要想知道何为中道就必须先弄清楚,何为德性的问题。德性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所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政治学和伦理学应该以人的德性为对象,德性是伦理学的关键和始点。按照这样的标准,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类,“其中一大类是理智上的德性,另一大类是伦理上的德性”。与此相类似的是孔子也把中道看作是伦理的最高标准。孔子在衡量弟子誰优谁劣的标准也是“中”,子贡问曰:“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只有适度的才是真正属于恰到好处。就像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而言,道理都是如此,唯有适度才是德性。由此说明,中道并不是完全两者的中间,而是恰到好处。这说明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于德行的标准是有相同的见解的。
二、他们的中庸思想都强调因时而变
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孔子,他们所讲的中庸也是一种因时而化的观念。就比如:对这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回答是肯定的,而对冉有则是恰恰相反的答案。其中有弟子看到这样的情况感到不解,便向孔子提出了这个疑惑。孔子回答他。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答案自然不大不相同。子路本身,就属于个性比较张扬的,所以对于他就应该加以遏制。而冉有却是性情温和,不娇不傲之人应该去鼓励。其实最终要达到的效果却是一致的: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处理问题也是看情况而定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的体现。他认为“对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或对同等的人施以不同等,都是有悖自然本性的”这些足以说明作为中庸具体体现的各种美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而化、因人因地因事而宜的。
三、他们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和对立的社会里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伦理思想都是在社会转型期形成的,当时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古希腊由城邦制向中央集权奴隶制的过渡時期,古希腊王国处在低迷时期,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想通过中庸之道来平衡社会矛盾,缓解社会的冲突。
尽管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在其标准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社会生活背景大致相同或相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中国先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两种文明下产生的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思想在内容上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点。
四、“中和”和“中正”的差别
孔子在中庸的主张中,更加注重“和”的作用。他追求万物和谐,其中蕴含着世界观和辩证法的意义。在《中庸》中能看出孔子把中和思想当作德性的总汇。同时在孔子实践与生活中,他很注意体会“和”的价值和意义。“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也是说君子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反对无原则的苟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则强调中正。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旨在保护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不受侵犯,使社会各阶层保有其“应得的一分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公正是一种完满的德性,是各种德性中最重要的德性,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德性。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它比星辰更加光辉。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是,中道的姓的标准和尺度,中道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道。而在这里他的中道思想中,公正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这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思想不太苟同的地方之一。
五、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偏差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伦理观与社会所需要的民主性有一定的关系。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将法律与中道的德行相结合,就是在我们现代,大家经常所说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在中道的标准是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普遍接纳和认同中道,是以符合法律为前提的。因而,法律便是德性的象征,法律便是一种整体德性,便是中道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不同的是,孔子寻求的是一种德治社会,他在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的同时,更强调中庸的“仁”的道德性。“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敬长辈、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
从我们目前来看,学习中庸的思想,重新追寻儒家文明及古希腊文化的中庸之道无疑是积极的。一方面,继承中庸这一修身治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对我们未来经济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庸之道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更加有效的把握事物的平衡。我们应该继续秉持德性思想,积极发扬中庸精神。这不仅是中西方经典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先哲对我们自身和整个社会提出的要求,不管在什么时候,他们的思想都是我们的宝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庸精神――世界从古至今的伦理精髓,它是我们生活进步的指路明灯,也是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优秀精神。
参考文献:
[1]亚里十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七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论语·先进》.
[3]《论语·子路》.
作者简介:王慧雯(1994—),山西忻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