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高中语文必修①“表达交流”中的“朗诵”时,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经验,认为朗诵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诵,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朗诵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文学性。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一些非文学作品,如社论、书信等,一旦作为朗诵材料,往往也会偏向于表现某个人的某种思想感情,自然带上明显的文学色彩。文学艺术也是语言艺术。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二、艺术性。朗诵是一个比较精细、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要能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前提;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这是表情达意的关键;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艺术的修养,这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三、表演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才能。要有优美的语言,端庄的仪态、丰富的表情。
然而,语文新课标实施多年来,语文教学似乎依然没有摆脱“耗时低效劳而无功”的困境。尽管近几年来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新兴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语文教学似乎真的迎来了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春天。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一下,究其现状,有两条绳索束缚着语文教学:一条是“摆花架子。”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诗意的课堂中,教师的才情涌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的激情澎湃;探究的课堂里媒体使用的眼花缭乱……随着语文课堂承载的东西日益增多,越发变得浮躁与热闹,而热热闹闹的背后,潜伏着语文课堂教学“静”界的缺失。另一条是“应试思想”。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翻新的习题。所有这些实在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时下,天天在讲规范办学行为,但在许多学校依然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如汪洋。于是,学生中出现如下一些司空见惯的怪现象:每当进行课堂测验或考试后教师会感到十分困惑,已经默写过多遍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反复训练过多次的题型,学生根本不会灵活运用,有时甚至进过多遍完全一样的阅读题,学生还是会做错,作文教学老师更是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致使广大语文教师陷入了一种迷惘之中,只能抱怨学生“笨”,把这些归因于学生,认为他们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我认为这些正是忽视语文诵读,舍本逐末的结果。
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学堂中运用诵读法,培养出了许许多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大学问家,如李白、韩愈、王安石、戴震……毋庸一一列举。如今这种传统教学法在一些人看来已经过时了,有些人认为传统的诵读法教学生死读书,不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说,现在一些语文教学法倒是已经丧失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在一些示范课,公开课上,充斥着不少不着边际的所谓超文本的对话讨论,冲淡了语文主体。叶圣陶曾说:“语”即“口语”,“文”即“书面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针对学科特点。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诵读恰恰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功用:
一、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
汉语富有音乐的节奏美,一些韵文平仄相间整齐有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就是说从字句中可以抓住声音节奏以及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觉、去联想、去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琅琅书声中会渐渐读出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进入角色,还可以进一步揣摩朗读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等。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朗诵“真的猛士……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和“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两段时,就要特别注意作者情感的表达。这两段文字集中表达了作者当时极度沉痛、压抑、愤懑的感情,朗诵时语调应较为低沉,语气要雄健有力,节奏要顿挫滞缓。在教学《囚绿记》,我们在朗读中,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着。“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教这句时采用有点喜出望外的语气来诵读。读出由内心涌出的喜悦和满足,甚至有点窃喜。在教《雨巷》和《再别康桥》,要让学生体会这两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在指导朗诵《沁园春·长沙》时,先划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而对大好秋色,这样就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准确地读出这首词的意蕴。当然我们可以针对课文特点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诵读,学生就能从朗读的语调中、韵律的形象中,生动的语汇中领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让文字的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自悟”能力,以便达到增强语感的目的。
二、诵读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广大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任务,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作为基础的工具性的特点上寻找支点。采用诵读法,便是通过老师有激情的朗诵,引导学生因文解道,披文入情把握课文的主旨脉络,同时传授汉语知识,然后回过头来,循道悟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妙处。写、说的基础是读。读首先有助于口语的改造。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受方言土语的影响大,往往语言表达不规范,不精炼、不准确,而我们的课文则是规范的语言,学生通过熟读、背诵,加以消化吸收,很自然地就会进入口语的表达之中,正如人们常用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达“站得高,看得远”一样。诵读还为人们积累丰富的词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翦伯赞能背诵许多明清小说,这给他研究明清历史带来方便。巴金先生十三岁就能背诵十多部像《古文观止》这样煌煌巨著。正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丰富了,视野开阔了,阅历增加了,那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会提高。
三、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关于这一点,早有专家做过高度概括,他们把阅读能力的内容概括为“诵读、理解、识记、鉴赏、再创造”这几个方面,可见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呈阶梯上升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从它们的内在联系看,诵读是必备的条件,是理解的前提,理解则是核心。通过诵读,加速了知识的内化,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当然,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范读、默读、齐读、散读,分角色诗等。读前可以带着问题,也可加以提示,读后加以评估,反馈,进行有效的激励。比如我在教《荷塘月色》时,就曾设计了“四步导读”的教案。一步,自由读,画出生字词;二步,指名学生读,注意语气的舒缓,语调的高低,教师适当的点拨;三步,分组读,主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对重点字词句、段进行讲读;四步,齐读,带着感情进行鉴赏(赏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之情)。课上以读为主,谈讲思练想结合。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应更多地指向常规训练,如赏玩文题,体味文中的好词,品析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熏染感动心灵.
然而,语文新课标实施多年来,语文教学似乎依然没有摆脱“耗时低效劳而无功”的困境。尽管近几年来报刊、杂志上介绍的新兴教学法如雨后春笋,语文教学似乎真的迎来了山花烂漫,万紫千红的春天。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一下,究其现状,有两条绳索束缚着语文教学:一条是“摆花架子。”在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诗意的课堂中,教师的才情涌动;自主的课堂上,学生的激情澎湃;探究的课堂里媒体使用的眼花缭乱……随着语文课堂承载的东西日益增多,越发变得浮躁与热闹,而热热闹闹的背后,潜伏着语文课堂教学“静”界的缺失。另一条是“应试思想”。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翻新的习题。所有这些实在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时下,天天在讲规范办学行为,但在许多学校依然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如汪洋。于是,学生中出现如下一些司空见惯的怪现象:每当进行课堂测验或考试后教师会感到十分困惑,已经默写过多遍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反复训练过多次的题型,学生根本不会灵活运用,有时甚至进过多遍完全一样的阅读题,学生还是会做错,作文教学老师更是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致使广大语文教师陷入了一种迷惘之中,只能抱怨学生“笨”,把这些归因于学生,认为他们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我认为这些正是忽视语文诵读,舍本逐末的结果。
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学堂中运用诵读法,培养出了许许多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大学问家,如李白、韩愈、王安石、戴震……毋庸一一列举。如今这种传统教学法在一些人看来已经过时了,有些人认为传统的诵读法教学生死读书,不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其实这也是一种偏见,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说,现在一些语文教学法倒是已经丧失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在一些示范课,公开课上,充斥着不少不着边际的所谓超文本的对话讨论,冲淡了语文主体。叶圣陶曾说:“语”即“口语”,“文”即“书面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针对学科特点。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诵读恰恰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功用:
一、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
汉语富有音乐的节奏美,一些韵文平仄相间整齐有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这就是说从字句中可以抓住声音节奏以及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让学生通过诵读去感觉、去联想、去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琅琅书声中会渐渐读出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进入角色,还可以进一步揣摩朗读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等。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朗诵“真的猛士……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和“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两段时,就要特别注意作者情感的表达。这两段文字集中表达了作者当时极度沉痛、压抑、愤懑的感情,朗诵时语调应较为低沉,语气要雄健有力,节奏要顿挫滞缓。在教学《囚绿记》,我们在朗读中,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着。“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教这句时采用有点喜出望外的语气来诵读。读出由内心涌出的喜悦和满足,甚至有点窃喜。在教《雨巷》和《再别康桥》,要让学生体会这两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在指导朗诵《沁园春·长沙》时,先划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而对大好秋色,这样就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准确地读出这首词的意蕴。当然我们可以针对课文特点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诵读,学生就能从朗读的语调中、韵律的形象中,生动的语汇中领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让文字的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进而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自悟”能力,以便达到增强语感的目的。
二、诵读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提高广大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任务,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作为基础的工具性的特点上寻找支点。采用诵读法,便是通过老师有激情的朗诵,引导学生因文解道,披文入情把握课文的主旨脉络,同时传授汉语知识,然后回过头来,循道悟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妙处。写、说的基础是读。读首先有助于口语的改造。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受方言土语的影响大,往往语言表达不规范,不精炼、不准确,而我们的课文则是规范的语言,学生通过熟读、背诵,加以消化吸收,很自然地就会进入口语的表达之中,正如人们常用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达“站得高,看得远”一样。诵读还为人们积累丰富的词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翦伯赞能背诵许多明清小说,这给他研究明清历史带来方便。巴金先生十三岁就能背诵十多部像《古文观止》这样煌煌巨著。正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丰富了,视野开阔了,阅历增加了,那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会提高。
三、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关于这一点,早有专家做过高度概括,他们把阅读能力的内容概括为“诵读、理解、识记、鉴赏、再创造”这几个方面,可见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呈阶梯上升的能力的培养过程。从它们的内在联系看,诵读是必备的条件,是理解的前提,理解则是核心。通过诵读,加速了知识的内化,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当然,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范读、默读、齐读、散读,分角色诗等。读前可以带着问题,也可加以提示,读后加以评估,反馈,进行有效的激励。比如我在教《荷塘月色》时,就曾设计了“四步导读”的教案。一步,自由读,画出生字词;二步,指名学生读,注意语气的舒缓,语调的高低,教师适当的点拨;三步,分组读,主要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对重点字词句、段进行讲读;四步,齐读,带着感情进行鉴赏(赏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之情)。课上以读为主,谈讲思练想结合。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应更多地指向常规训练,如赏玩文题,体味文中的好词,品析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熏染感动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