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不开的‘闺蜜’”这个案例中,教师的核心困惑是,当两个小闺蜜的友谊很稳固,导致她们朋友圈过于狭窄甚至发展成了容不下他人的“小团体”,且彼此模仿对方的不良行为时,教师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的问题。也许在回答教师该如何做之前,应该回归到儿童人际交往发展的原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闺蜜”现象,“闺蜜”、容不下他人的“小团体”、攻击行为等在儿童的人际交往中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关于儿童的人际交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这期间不乏著名的研究,例如,帕顿的社会交往水平研究和大卫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等。在之后的冷战期间,智力研究和学业研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儿童社会性发展曾一度遭到忽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建构理论被广泛地认同,以及对冷战期间教育失败的反思,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又开始逐渐地为人们所重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现在,人们对儿童同伴的理解已逐渐由帕顿时代单一、线性的认知向复杂、多层的认识转变。〔1〕结合两个小闺蜜的案例,我们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讨论,来理解儿童同伴的发展。
一、交往等于友谊吗?
在关于儿童同伴的研究中,“发展”是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要研究儿童的同伴是如何发展的。两个小闺蜜的案例中,教师谈及或擔心的几个关键词“交往”“友谊”“小团体”,恰好是研究人员所总结的儿童同伴发展的三种水平。〔2〕
同伴的“交往”是人际关系中最初级的水平,是指对A给出的刺激B做出反应的过程。简单的交往包括婴儿之间的互相模仿,幼儿之间的对话,甚至还包括冲突;复杂的交往包括安慰、合作、竞争甚至还包括嘲笑或攻击等。在这个水平上,在一起玩的幼儿不一定存在真正的友谊,仅仅是“在一起”而已。
“友谊“的首要特点就是有双方都自愿承认的互惠性关系。在幼儿园中并不是所有幼儿都有好朋友的。研究人员开展的同伴提名实验发现,只有约75%的幼儿有相互提名的好朋友,即存在真正的友谊。而建立了友谊的幼儿在幼儿园中就会表现出互动时间较长的特点,会互相发起游戏。〔3〕这里的互惠性关系是彼此喜欢,是真正的情感联结。为了维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个体就需要有情感、行为等更多的投入,而更加重要的是对彼此的忠诚。
“群体”是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而自发形成的交往个体的集合。研究人员认为群体具有四个特征,即聚合特征、等级特征、同质特征和价值特征。儿童所形成的群体具有团结、排他的特点;群体内部具有等级,即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往往具有相同特质的儿童会形成群体,例如性别、兴趣、学业能力、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群体内的儿童往往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态度及归因。当然,群体的建立在婴儿期已经出现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特征会越来越明显。〔4〕
很明显,两个小闺蜜不仅仅有基础水平的交往,她们互相模仿、互相接纳,而且产生了宝贵的友谊。她们互相提名彼此为好朋友,有了亲密的关系。她们会互相留空位和玩具给对方,盼望生病的小伙伴早日回到幼儿园。她们互相投入情感,互相喜欢,彼此忠诚。她们会模仿对方的“不良”行为,如说脏话和吃手等,这恰恰说明了她们对彼此的喜欢、认同和接纳。她们甚至出现了一起抢玩具、一起攻击他人的团结行为,和容不下他人、对外来者进行考验的典型的排他行为。这正反映了同伴发展的第三种水平“群体”的萌芽。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也许我们应该对这两个小闺蜜社会能力的成长感到欣喜。
二、对“圈子过窄”“小团体”是否需要纠正?
案例中的教师很担心两个小闺蜜圈子过窄甚至形成排他的“小团体”,在思考要不要干预和如何干预,对此,我们需要了解广泛的同伴交往、双向的友谊关系以及群体的建立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无论是广泛的同伴交往、双向的友谊关系还是群体的建立,都会促进儿童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例如,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认为,儿童在交往互动中会出现问题、矛盾甚至冲突,他们通过讨论、合作或者妥协来解决这些问题、矛盾的过程就是儿童发展的过程。儿童正是在与各种同伴的交往和关系的建立中,逐渐发展情绪的理解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交往策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等的。尤其重要的是,在社会群体中儿童会进行社会学习,形成社会规范。
其次,拥有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更容易促进儿童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幼儿与亲密朋友之间的游戏水平更高,更有可能出现深度的学习,社会互动的频次也会增加。〔5〕主要原因是,好朋友之间更加了解和默契,他们也许不用担心被拒绝或否定,可以更加大胆地假设、讨论和尝试。这有助于幼儿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同时,好朋友会给予对方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让幼儿感觉到幸福,有助于其积极情绪的产生和自我概念的形成。
对于“群体”价值的评价,研究人员是谨慎的,而且不同的研究对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归属于群体的个体是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更加重要的是,归属于群体有助于个体身份的认同。从消极的方面来讲,归属于群体也许阻碍了儿童对不同身份的探究,降低了与群体外儿童交往的机会。但是,不可否认,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儿童是需要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对于个体而言,这具有一定的社会保护作用,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
在小闺蜜的案例中,家长和教师都希望两个孩子能和不同的孩子交往。但是,让孩子与不同的孩子交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是希望他们形成友谊,那么这两个孩子已经形成了友谊。如果是希望他们与不同的孩子都形成友谊,那么基于前面所述,友谊应该是双向互选的,并不是她们想和谁建立友谊,谁就一定愿意和她们建立友谊的。如果是希望他们的社会能力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建立高质量的友谊比停留于简单的同伴互动更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案例中也提到,在两个小闺蜜分别不在园的那几天,对方的生活依旧精彩,也能够和其他同伴友好相处。这恰恰说明她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同伴交际能力。事实上,也正因为她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同伴交际能力,所以她们的关系才发展到了友谊阶段和群体的萌芽阶段。案例中教师所困惑的干预无效,也许是因为没有全面评估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而“期待”幼儿回到人际交往的初始阶段,幼儿当然是不可能大幅度“倒退发展”的。 可见,两个小闺蜜表现出来的“圈子过窄”和“小团体”,对于两个孩子都具有特殊且重要的价值。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以及与其他同伴交往的可能,但不要简单粗暴地纠正、拆散,或者否定两个小闺蜜的友谊,而应更加关注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攻击行为和冲突事件是糟糕的吗?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记录了小闺蜜的很多负面行为,例如说脏话、吃手指、排他、抢玩具和攻击行为。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说脏话、吃手指和排他行为,前面已经作了论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攻击行为和冲突事件。
在動物世界中,即便是年幼的动物也常常会通过攻击来“占地盘”,当地盘出现了领导者,不同个体间就会形成等级差异。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之后攻击行为就会减少,合作分工就会逐渐增多。那么幼儿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一些研究得出了与动物世界的情况非常相似的结果,发现尤其是男孩,会在最初的小打小闹或者攻击中获得权威领导地位,而这种权威的建立与巩固反而减少了群体的攻击性行为,形成了社交的分类与分工。处于权威领导地位顶端的儿童是否一定或者长期拥有积极的同伴关系,这一点并没有相关的研究证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自然的社交分类与分工中,无论是处于领导地位还是被领导地位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都在逐步提升。〔6〕
另外,关于言语攻击的研究也发现,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会出现“说坏话”现象。虽然言语攻击的内容很多是夸大的、不真实的或是误解的,是不被提倡的,但研究人员也发现,尤其在女孩之间,言语攻击更加确立了群体成员的态度、信念,有助于增强群体的聚合力和巩固群体成员对群体核心价值的认识。所以,现在研究人员不会再去简单地评价攻击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
有些研究团队发现,儿童在友谊范畴内的冲突行为频率要高于非友谊范畴内。这也许是儿童下意识地在友谊的范畴内练习解决冲突的方法。他们同时发现,在友谊范畴内,儿童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协商和回避矛盾,趋向于良性的解决方式,而且会用身体接触来给对方以安慰。〔7〕这也与另外的研究结论保持了一致:同胞之间的冲突虽然多,但正因为他们有不断练习解决冲突的经验,习得了解决冲突的方法,所以其社会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也有研究表明,冲突的内容本身不会给个体带来根本性的伤害,真正给个体带来伤害的是解决冲突的方法。
综上所述,也许我们不应该因为两个小闺蜜出现了说脏话、吃手指、排他行为、抢玩具和攻击行为,就否定他们,甚至要拆散他们。针对说脏话、吃手指的行为,我们对儿童的正确期待是通过正向的引导改正这类不良的习惯。出现排他行为,是儿童同伴交际发展的典型表现,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同伴交际水平的提升,由显性排他转向隐性排他。消除排他行为也许没有意义,甚至是不利于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的。对于抢玩具等攻击行为和冲突事件,我们不是简单地制止,对儿童的期待也不是不再发生这类行为和事件,而是要帮助儿童习得解决冲突事件的方法。当儿童出现敌意性的或者危险的攻击行为时,成人及时的监控与指导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2〕KENNETH H R,WILLIAM M B,JEFFREY G P.Peer interactions,relationships,and groups〔M〕//DAMON W,LERNER R M.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3.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6th ed.Hoboken,NJ:Wiley,2006:573-574,575-579.
〔3〕〔4〕DUNN J.Young children’s close relationships:beyond attachment〔M〕.London:Sage,1993.
〔5〕DUNN J,CUTTING A.Understanding other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riendship interactions in young children〔J〕.Social Development,1999,(8):201-219.
〔6〕PELLEGRINI A D.Rough-and-tumble play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possible functions〔M〕//P K SMITH,C H HART.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London:Blackwell,2002:438-453.
〔7〕HARTUP W W,LAURSEN B,STEWART M A,et al.Conflicts and the friendship relations of young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8,(59):1590-1600.
关于儿童的人际交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这期间不乏著名的研究,例如,帕顿的社会交往水平研究和大卫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等。在之后的冷战期间,智力研究和学业研究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儿童社会性发展曾一度遭到忽视。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建构理论被广泛地认同,以及对冷战期间教育失败的反思,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又开始逐渐地为人们所重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哈里斯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现在,人们对儿童同伴的理解已逐渐由帕顿时代单一、线性的认知向复杂、多层的认识转变。〔1〕结合两个小闺蜜的案例,我们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讨论,来理解儿童同伴的发展。
一、交往等于友谊吗?
在关于儿童同伴的研究中,“发展”是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要研究儿童的同伴是如何发展的。两个小闺蜜的案例中,教师谈及或擔心的几个关键词“交往”“友谊”“小团体”,恰好是研究人员所总结的儿童同伴发展的三种水平。〔2〕
同伴的“交往”是人际关系中最初级的水平,是指对A给出的刺激B做出反应的过程。简单的交往包括婴儿之间的互相模仿,幼儿之间的对话,甚至还包括冲突;复杂的交往包括安慰、合作、竞争甚至还包括嘲笑或攻击等。在这个水平上,在一起玩的幼儿不一定存在真正的友谊,仅仅是“在一起”而已。
“友谊“的首要特点就是有双方都自愿承认的互惠性关系。在幼儿园中并不是所有幼儿都有好朋友的。研究人员开展的同伴提名实验发现,只有约75%的幼儿有相互提名的好朋友,即存在真正的友谊。而建立了友谊的幼儿在幼儿园中就会表现出互动时间较长的特点,会互相发起游戏。〔3〕这里的互惠性关系是彼此喜欢,是真正的情感联结。为了维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个体就需要有情感、行为等更多的投入,而更加重要的是对彼此的忠诚。
“群体”是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而自发形成的交往个体的集合。研究人员认为群体具有四个特征,即聚合特征、等级特征、同质特征和价值特征。儿童所形成的群体具有团结、排他的特点;群体内部具有等级,即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往往具有相同特质的儿童会形成群体,例如性别、兴趣、学业能力、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群体内的儿童往往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态度及归因。当然,群体的建立在婴儿期已经出现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特征会越来越明显。〔4〕
很明显,两个小闺蜜不仅仅有基础水平的交往,她们互相模仿、互相接纳,而且产生了宝贵的友谊。她们互相提名彼此为好朋友,有了亲密的关系。她们会互相留空位和玩具给对方,盼望生病的小伙伴早日回到幼儿园。她们互相投入情感,互相喜欢,彼此忠诚。她们会模仿对方的“不良”行为,如说脏话和吃手等,这恰恰说明了她们对彼此的喜欢、认同和接纳。她们甚至出现了一起抢玩具、一起攻击他人的团结行为,和容不下他人、对外来者进行考验的典型的排他行为。这正反映了同伴发展的第三种水平“群体”的萌芽。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也许我们应该对这两个小闺蜜社会能力的成长感到欣喜。
二、对“圈子过窄”“小团体”是否需要纠正?
案例中的教师很担心两个小闺蜜圈子过窄甚至形成排他的“小团体”,在思考要不要干预和如何干预,对此,我们需要了解广泛的同伴交往、双向的友谊关系以及群体的建立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无论是广泛的同伴交往、双向的友谊关系还是群体的建立,都会促进儿童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例如,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认为,儿童在交往互动中会出现问题、矛盾甚至冲突,他们通过讨论、合作或者妥协来解决这些问题、矛盾的过程就是儿童发展的过程。儿童正是在与各种同伴的交往和关系的建立中,逐渐发展情绪的理解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交往策略、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等的。尤其重要的是,在社会群体中儿童会进行社会学习,形成社会规范。
其次,拥有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更容易促进儿童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幼儿与亲密朋友之间的游戏水平更高,更有可能出现深度的学习,社会互动的频次也会增加。〔5〕主要原因是,好朋友之间更加了解和默契,他们也许不用担心被拒绝或否定,可以更加大胆地假设、讨论和尝试。这有助于幼儿深入地探究和思考,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同时,好朋友会给予对方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让幼儿感觉到幸福,有助于其积极情绪的产生和自我概念的形成。
对于“群体”价值的评价,研究人员是谨慎的,而且不同的研究对此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归属于群体的个体是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更加重要的是,归属于群体有助于个体身份的认同。从消极的方面来讲,归属于群体也许阻碍了儿童对不同身份的探究,降低了与群体外儿童交往的机会。但是,不可否认,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儿童是需要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对于个体而言,这具有一定的社会保护作用,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
在小闺蜜的案例中,家长和教师都希望两个孩子能和不同的孩子交往。但是,让孩子与不同的孩子交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如果是希望他们形成友谊,那么这两个孩子已经形成了友谊。如果是希望他们与不同的孩子都形成友谊,那么基于前面所述,友谊应该是双向互选的,并不是她们想和谁建立友谊,谁就一定愿意和她们建立友谊的。如果是希望他们的社会能力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建立高质量的友谊比停留于简单的同伴互动更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案例中也提到,在两个小闺蜜分别不在园的那几天,对方的生活依旧精彩,也能够和其他同伴友好相处。这恰恰说明她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同伴交际能力。事实上,也正因为她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同伴交际能力,所以她们的关系才发展到了友谊阶段和群体的萌芽阶段。案例中教师所困惑的干预无效,也许是因为没有全面评估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而“期待”幼儿回到人际交往的初始阶段,幼儿当然是不可能大幅度“倒退发展”的。 可见,两个小闺蜜表现出来的“圈子过窄”和“小团体”,对于两个孩子都具有特殊且重要的价值。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以及与其他同伴交往的可能,但不要简单粗暴地纠正、拆散,或者否定两个小闺蜜的友谊,而应更加关注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攻击行为和冲突事件是糟糕的吗?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记录了小闺蜜的很多负面行为,例如说脏话、吃手指、排他、抢玩具和攻击行为。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说脏话、吃手指和排他行为,前面已经作了论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攻击行为和冲突事件。
在動物世界中,即便是年幼的动物也常常会通过攻击来“占地盘”,当地盘出现了领导者,不同个体间就会形成等级差异。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之后攻击行为就会减少,合作分工就会逐渐增多。那么幼儿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一些研究得出了与动物世界的情况非常相似的结果,发现尤其是男孩,会在最初的小打小闹或者攻击中获得权威领导地位,而这种权威的建立与巩固反而减少了群体的攻击性行为,形成了社交的分类与分工。处于权威领导地位顶端的儿童是否一定或者长期拥有积极的同伴关系,这一点并没有相关的研究证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自然的社交分类与分工中,无论是处于领导地位还是被领导地位的儿童,其社会适应能力都在逐步提升。〔6〕
另外,关于言语攻击的研究也发现,即使是年幼的儿童也会出现“说坏话”现象。虽然言语攻击的内容很多是夸大的、不真实的或是误解的,是不被提倡的,但研究人员也发现,尤其在女孩之间,言语攻击更加确立了群体成员的态度、信念,有助于增强群体的聚合力和巩固群体成员对群体核心价值的认识。所以,现在研究人员不会再去简单地评价攻击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
有些研究团队发现,儿童在友谊范畴内的冲突行为频率要高于非友谊范畴内。这也许是儿童下意识地在友谊的范畴内练习解决冲突的方法。他们同时发现,在友谊范畴内,儿童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协商和回避矛盾,趋向于良性的解决方式,而且会用身体接触来给对方以安慰。〔7〕这也与另外的研究结论保持了一致:同胞之间的冲突虽然多,但正因为他们有不断练习解决冲突的经验,习得了解决冲突的方法,所以其社会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也有研究表明,冲突的内容本身不会给个体带来根本性的伤害,真正给个体带来伤害的是解决冲突的方法。
综上所述,也许我们不应该因为两个小闺蜜出现了说脏话、吃手指、排他行为、抢玩具和攻击行为,就否定他们,甚至要拆散他们。针对说脏话、吃手指的行为,我们对儿童的正确期待是通过正向的引导改正这类不良的习惯。出现排他行为,是儿童同伴交际发展的典型表现,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同伴交际水平的提升,由显性排他转向隐性排他。消除排他行为也许没有意义,甚至是不利于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的。对于抢玩具等攻击行为和冲突事件,我们不是简单地制止,对儿童的期待也不是不再发生这类行为和事件,而是要帮助儿童习得解决冲突事件的方法。当儿童出现敌意性的或者危险的攻击行为时,成人及时的监控与指导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2〕KENNETH H R,WILLIAM M B,JEFFREY G P.Peer interactions,relationships,and groups〔M〕//DAMON W,LERNER R M.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3.social,emotional,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6th ed.Hoboken,NJ:Wiley,2006:573-574,575-579.
〔3〕〔4〕DUNN J.Young children’s close relationships:beyond attachment〔M〕.London:Sage,1993.
〔5〕DUNN J,CUTTING A.Understanding other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riendship interactions in young children〔J〕.Social Development,1999,(8):201-219.
〔6〕PELLEGRINI A D.Rough-and-tumble play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possible functions〔M〕//P K SMITH,C H HART.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London:Blackwell,2002:438-453.
〔7〕HARTUP W W,LAURSEN B,STEWART M A,et al.Conflicts and the friendship relations of young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8,(59):159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