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温哥华过关美国被拒的遭遇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已对外国人深具职业优越感的美国海关工作人员,在这种独特的“温哥华海关飞地”长期生活后,有可能以“尽可能地多拒绝外国人入境”为荣。
  
  由于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移民国家所面临的巨额赤字和国家安全威胁,其在“9·11”后对外国人入境审查颇为严格。雪上加霜的是,这种严格又因外国人在加拿大温哥华愈演愈烈的一掷千金,和炫富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排外,使美国设在温哥华的“海关及边境保卫局”(以下简称海关),对特定族群从温哥华入境美国,进行了比其他海关更加严厉的审查。
  当这种严苛成为常态后,常常侵害他国旅行者的权益。“两个海关、标准不同”,匪夷所思。
  火车不让入境可乘汽车
  2016年9月5日早4时多,我的加拿大朋友按售票处的“上火车前要办理入境美国相关手续”要求,提前一个多小时把我送到温哥华的“太平洋中央车站”。在那里我排队约1小时后,开始办理乘火车去美国西雅图的验票和安检手续。就在设置于温哥华中央车站的美国海关,包括笔者在内有相当比例的乘客没能顺利通关,被办事大厅里的美国海关人员领到一个单独的办公室,接受更加严厉的问询、检查。
  笔者因听不懂海关工作人员说些什么,提出去办事大厅里找旅客中的华人(Chinese)帮助翻译,但海关人员没同意,只是“满脸笑容”让我坐下静等。眼看要到开车时间6时30分了,我一再提出要找Chinese,否则上不了车了,但海关人员还是几次拦着不允许我去办事大厅。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才允许我出去找Chinese,但因大多数旅客已经上车,我逐一问的十来位东亚面孔又都不是华人。再回头看,那位“满脸笑容”的工作人员正在他的办公室门口继续朝我笑。于是我再次回到办公室求他允许我上车,他在又一次审核我的护照后,找到一位穿车站制服的女工作人员说了一通英语,然后这位女工作人员把我领到车站售票处,收回我的火车票后,又用退票费给我买了上午9点去西雅图的大巴车票。
  我打电话问我的温哥华朋友:坐火车入境美国受阻,那改乘汽车不也无法入境?她询问售票员后翻译给我说:坐汽车没问题,千万不要再耽误了行程,你到西雅图后6日还要乘飞机回纽约,然后已安排你再去休斯顿乘西加勒比海游轮,因此你还要反复出入境美国,而美国海关对被拒入境者会在其电脑上记录,进而影响你今后的出入境。所以,千万不要和美国海关较真。
  没办法,我只好被热情的车站工作人员领着,找到候车大厅门前乘坐去西雅图大巴的地点,又等了两个小时后登上去西雅图的大巴。由于早晨3点多起床后我已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折腾、折磨和屈辱,使我上大巴后即身心俱疲地睡着了。随后到了99号公路上的不知名美国海关,睡眼惺忪的我下车后与全车乘客一起,顺利入境美国。入境后全车乘客再次回到大巴后各就各位,然后驾驶员清点人数后,开车直奔西雅图。
  这时已睡醒的我意识到,至少还有两位与我一样被温哥华美国海关拒绝入境即不允许上火车的乘客,他们也与我同乘一辆大巴到达美国公路海关后顺利入境美国。也就是说,美加边境的美国99号公路海关,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拒绝入境。
  这使我非常不解:为什么美国不同海关的执法尺度不一样?温哥华美国海关的过于严苛究竟为何?因我想要享受一下这趟著名的“瀑布特快列车(Amtrak Cascades)”的舒适,而花高出大巴一倍以上价格买的火车票并半夜赶火车,最终还是乘坐了大巴,这个经济、时间及精神损失谁负?
  为何是温哥华美国海关?
  
  根据了解,美国政府为了使入境相关检查手续更有效率,不让传统的国际出入港(如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过分拥塞,以及使更多没有边检设备的机场(如纽约新建的拉瓜迪亚机场)、港口得以开通国际航线,而设置境外海关。这使旅客在国际航线的目的地机场才要经过的程序,被提前在旅客登机(或登船、登火车)前进行完毕,确保了旅客不至于陷入“因被拒入境而被迫返回出发地”的窘境。
  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这些审查点也会延长旅客在起飞机场接受审查的等待时间,甚至使其错过原先离境的航班,或造成严重的航班延误。如从阿布扎比国际机场飞往洛杉矶的航班起飞准点率只有1%,平均晚点时间为60分钟。
  总的来说,这种制度设计“利大于弊”,但前提是每个海关的“执法尺度应同等、均衡”。从笔者这次在温哥华中央车站的经历看,该海关存在经常性的“严苛执法”,以至于中央车站的工作人员,都劝告旅客改乘大巴后在美国的公路海关顺利入境。从中央车站工作人员的态度中,能感受到这种现象已是常态。相距40多公里的两个美国海关,执法尺度竟存在天壤之别,究竟是为什么?
  根据在温哥华期间所见所闻和朋友的介绍,及过往的温哥华记忆,笔者有理由推论:美国海关在温哥华的工作人员,在被温哥华新近泛起的排外情绪熏染后,失去了均衡执法的约束力,因而对入境美国的外国人、尤其是大陆华人,持不客观态度,最终导致严苛执法。否则,就不能解释:笔者这个去过30多个国家,2013年开始已在美国断续生活了两年多,出入境美国十几次,从没被任何国家拒绝入境的作家,竟被美国设在温哥华的海关拒绝入境。
  来加拿大之前,笔者心中的温哥华,是个地处太平洋沿岸,气候温和、宜居的港口城市,因而成为全球移民、包括腐败移民的首选。蜂拥而至的新移民导致该市成为美、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4个全球主要合法输入移民的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对外国人购房课以15%额外税负的城市。
  综合海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和亲身经历,依笔者看,温哥华成为“首选”的原因如下:
  从安全看,美加两国都允许持枪,但加拿大不仅管制严格,而且因社会矛盾小,导致意外枪击的死亡率仅为美国的约1%。这会让舐犊情深的有钱人,更愿意把他们的孩子安排到加拿大上学,然后全家跟进地陪读、团聚,最终移民。   从经济依存度所导致的被引渡可能性看,澳、新两国的支柱产业,澳大利亚铁矿石、新西兰奶粉的主销地均是中国。尤其是澳大利亚,靠着中国对铁矿石的稳定需求,成为1991年以来唯一一个没有经历经济衰退的发达国家,因而使腐败分子担心中国反腐时,澳、新两国政府有可能迫于经济压力,导致腐败分子被引渡的可能性增大。
  从加拿大几个主要城市的宜居程度对比看,加拿大东部还有多伦多、渥太华等几个城市,但这些内陆城市远不如“海边、又避开北极寒流直接冲击”的温哥华温暖湿润、自然环境良好。
  用排除法逐一比较后,在4个移民国家的城市中,温哥华满足了涉腐有钱人选择出逃地的最佳要求:被引渡的可能性最小,安全且相对宜居,生活安逸、竞争性低。这使温哥华成为这些有钱人移民的首选。但这种首选,也造成这些人因钱来得太容易而挥金如土,造成对原住民的冲击,进而引发温哥华近来的排外情绪。
  莫名背负猜疑的华人
  漫步温哥华,视线所及是海滨城市的玻璃幕墙建筑,给人以干净、清新的感觉;街上乐于助人的市民,更会让人感动。但表面光鲜、恬静的温哥华,所掩盖的暗流却是:“原住民”对不断进入的新移民的极度不满已积蓄多年,快到爆发前的临界点。
  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有个别东亚面孔的年轻新移民装束者在加拿大“装咳嗽节省排队时间”被曝光后,当地媒体就经常性刊登中国大陆人因外汇管制(每年每人不超过5万美元)而携带成拉杆箱的美元、加元现钞入境加拿大,在某个机场被查的新闻。随着中国的富二代蜂拥而至,当地媒体又报道:有人买几十万加元的跑车飙车被警察罚款,肇事后不怕赔偿,只要别坐牢;针对该群体的高档饭店越来越多,不仅菜谱上印着中英双语,连口味也做出调整;一些富二代狂购最佳地段的豪宅,导致市区房价畸高,逼得当地人只能住到交通不便的远郊。
  近3年中国传来的反腐信息,并没有挡住这些富二代越发挥金如土地享受人生。但反腐还是让那些以陪读为名住在豪宅里的夫人们,如坐针毡般地担忧。而如此光怪陆离的“温哥华现象”,不仅导致温哥华的原住民对新移民不满,连当地老华人也对新移民的不知好歹颇有微词。
  假如生活在温哥华的市民,普遍能感受到以上氛围,那华人在温哥华的处境,肯定不妙。甚至我在乘坐安克雷奇去温哥华的9天邮轮时,在船上与陌生的北美华人侃大山,他们都调侃我是腐败分子,其理由是:你哪来钱坐游轮?
  最深受“温哥华现象”之害的是美国近邻加拿大华人,如《加西周末网》上的文章“过美国海关那些事”,表面是教在加华人入境美国时,如何才能避免被拒,隐含的却是“有理也千万不要和美国海关较真”。海关自由裁量权之大,已达到有所谓“看官员心情”的地步。这导致华人入境美国的文化,竟充斥着“不敢据理力争的唯唯诺诺”。而被执法者“有理也要让三分”的本质,一定是执法者被惯得高高在上的权力傲慢。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看,到使领馆办理赴美的一年期和随后的十年期签证,均很顺利。唯有海关,每一次进入美国海关,都像是做错事的孩子般,满脸堆笑地等待着“家长”的训斥或恩赐。照相并录入指纹后最令人心惊肉跳的,是看着海关官员“手写允许在美时间”—多则半年,少则一两个月。尤其在温哥华海关,笔者被中央车站售票员头一天的“介绍”恐吓后,根本不敢跟美国海关据理力争。这使笔者感到:美国文化中的“批评政府就是爱国”,针对的仅是美国公民;外国入境者已被某些美国海关利用美国政府授予的“设卡权”,整肃为一个个“驯服的小绵羊”。
  因此,笔者推测:早已对外国人深具职业优越感的美国海关工作人员,在这种独特的“温哥华海关飞地”长期生活后,已被“温哥华现象”深度浸淫。正是他们的思维与当地的排外情绪趋同,导致相距仅40多公里的两个美国海关,执法尺度竟是天壤之别。尤其笔者非常不幸地恰遇温哥华市“从今年8月份起对外国人购房课以15%额外税负”这一波排外高潮。
  消除类似温哥华海关执法乱象的办法之一,是制定更加清晰、明确的入境审查流程,尽量压缩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尽可能不给执法者滥权的机会。办法之二,是定期轮换该海关的工作人员,使执法者在执法中少受特定文化的影响,消除部分美国海关工作人员以“过分严厉审查来尽可能地多拒绝外国人入境”为荣的文化。
  还必须提及的是,笔者在美期间看到,对美国海关愤怒的华人不少。如持十年旅游签证、需经常去美的华人,非常害怕在美国海关留下不良记录后,以后不让入境。还有欧洲、澳洲的很多华人朋友,视来美为畏途。因此,不夸张地说,美国海关到了尽快制定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便利入境制度的时候了。
其他文献
几十年前的教育有不少是搞大呼隆,上政治课的教师只要记住若干句口号,去解释这些口号的指向性、重要性、迫切性大抵就可以了。上语文课也不算太难,熟读一些诗词、警句,教一些生字,纠一些错句,读一两段批判文章,已经够份量了。英语课基本不设,坚持要设的,就英译中教读一些口号,也有一些有创意的,如教学生读一些“缴枪不杀”之类的口号。数学物理也差不多,上“两机一泵”,讲一颗子弹能打多远,说扔手榴弹的抛物线原理,等
谁是外国势力?他们如何游说?他们花了多少钱游说?他们游说的对象是谁?这些都一清二楚。想要在法律之外玩点花样几乎是不可能的。  建国初期,美国特别担心“外国势力”渗透进美国,甚至掌控美国的政治经济大权。这也很好理解:原本美国就是英国的殖民地,在独立战争之前,保王党人的势力很大,是独立派用强制的手段驱离了保王党人,才确保独立战争中众志成城。尽管如此,由于文化、经济上的联系太密切了,要想完全驱除英国和欧
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管道缺乏,导致社会活力下降,这是中国一个沉重的话题。  还有阶层流动的可能吗?或者说,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吗?“洄游青年”们来了  镜头回放一下:  2014年春节的一个网帖引发了无数青年的关注和讨论。这个网帖来自著名网络论坛“知乎”上用户“王远成”的一篇文章—《背井离乡,为何仍要打拼北上广》。  “王远成”曾是“沪漂”,在上海的一家网络公司做产品经理。他的家乡是“一座三线城市”
“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正如弗里德里希·尼采所希望的,如今音乐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娱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遗憾的是,由于“独家版权”造成的分割,你可能必须下载好几个音乐APP,让原本就不大的手机屏更显拥挤。  这种局面,可能即将改变。  在线音乐产业之变  和PC互联网的BAT三局巨头一样,在线音乐市场也形成了“KAT”,即酷狗和酷我代表的海洋系、阿里系、腾讯系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入局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顶级智能手机制造商占据着全球智能手机品牌十强中的七席,但这并不是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的全部原因。中国最为成功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从追随潮流的低端产品向高端市场积极进军。华为、Oppo以及Vivo所制造的手机正在与大多数苹果iPhone以及三星电子Galaxy系列产品展开激烈的竞争。在售价超过500美元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和三星电子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些中国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的《蝉》,可以说是咏物的名
2017年9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最新一期的教育发展报告:《教育概览2017:经合组织指标》(以下简称《教育概览》),以“为未来而建设”为主题并继续关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评测结果。  本期《教育概览》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各种因素,主要监测结果如下。  第一,商业、行政和法律类专业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但科学相关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尤以信息通
征信,被称为人们“经济行为的身份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个人经济行为日益多元化,个人征信也越发受到关注。  1月17日,央行征信中心称,自1月19日起,征信中心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在这之前,1月5日,央行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稳步推进二代征信系统上线升级,加强个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保护。那么,二代征信到底有何新意?史上最严“征信”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改进语文授渔之策,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习,达到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更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现代的高中教师,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应凭借低投入换取高产出,得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课堂。  针对这方面问题,我
编者按: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显然,这是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的理性预期。正如反腐和强化话语主导权带来了政治结构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一样,经济的下行,尤其是外资的撤离,制造业中很多企业的破产,正在重构社会和经济生态。  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始终是中国发展和命运的一个演绎场。尽管去年东莞关停的企业有400多家,但引进的也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