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独特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显示出其对中国政治思想的特殊价值。众所皆知“仁政”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主旨,它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儒家政治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主流学派。儒家政治思想不仅对我国甚至对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其时代价值叙述,从而探索出儒家政治思想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启迪,最终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
1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
儒家是在春秋时期诞生,当时是个群雄争霸的混乱年代,其创始人就是在古代被尊称为天纵之圣,是当时最博学的学者之一孔夫子。因为史籍一直变革:奴隶制瓦解、周王室萧条,诸侯争霸,于是社会一向不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各阶级的知识分子非常活泼,都想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重要力量之一,构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华局势。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为政以德。孔子要求统治者能够以“德”教化百姓。在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孔子的各种思想为儒家思想发展奠基。
1.2.儒家政治思想的初步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战国中期,各国的生产力在发展,各国经济实力差不多,所有各国思想活跃为争霸而大力提倡政治改革。但是百家争鸣依然存在。诸侯们相互攻打,抛弃一切仁义,但凡是打仗,最终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平民百姓。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没有固定生活的地方,很多家人分离。孟子将个人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他建立了以解决人民困境为首要目标,救世人为最终目标。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质的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孟子“仁政学说”体系表现在哲学理论基础、经济和政治现实基础,甚至可以说孟子仁政的政治基础即民本思想在仁政说方面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百姓有自己固定的资产,是需要订立制度。此外,孟子还提出保护工商业。孟子的在继承和发展了民本思想基础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可变,君可变,而百姓不可变的思想,这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学派。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荀子将儒学思想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他综合了其它哲学传统,如道家、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思想。荀子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创新发展思想更加注重政治思想,兼和了儒家的礼治原则和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主张经济、礼治和法治相结合。以礼为本、礼义教化与法律强制相辅相成。
1.3正统地位
由于长时间的战争,人口快速减少,百姓流离失所,到了西汉初期,国家和人民贫困潦倒。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一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等政策。另一方面对地方诸侯王减少干涉 以巩固封建统治。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同时他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这些理论不仅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1.4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之后,佛教、道教开始迅速传播,儒家思想出现了危机。为了大力发展儒家思想,儒学家不断丰富和更新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出现了以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那么怎样才有礼呢?办法就是“格物致知”,意思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程朱理学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统治者很喜欢,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南宋时期,人们觉得探索方式过于复杂,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陆九渊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也”,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方法,认为这是一种内心的反省。而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是“致良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陆王心学是天理与人道的和谐统一,是儒学的社会化人性化,阶层也从士大夫过渡到民间,赋予了儒家哲学生的气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实。
1.5明清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退化
程朱理學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受到了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猛烈冲击,科举制度的推行,导致了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破坏世俗的风气。明末清初时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人士。例如:提出反对孔孟学说的李贽,他极力反对绝对思想,认为“万物皆生于二”,大力倡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李贽的思想在于解放人们的思想。王夫之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提倡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明清时期的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6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的原因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归根到底是因为儒家思想最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最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一方面是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都会有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部分因素。另外一方面,儒家注重人的思想,强调人首先得爱自己的家人,所以皇帝的位子得传给他的儿子,有利于世袭制的推行。儒家思想还讲究中庸,而其他思想不足以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例如,法家思想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明显看出法家的思想会损害统治阶级的利益。不仅统治阶级不能容忍,平民百姓也不能容忍。
2 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及启示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演变史中,儒家思想一直有着核心地位,儒家政治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是统一和斗争的。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主要的是缺乏法制与民主意识。儒家所谓“民本”思想出发点都是基于统治者的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仅仅实用于平民阶层。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现代化改造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并加诸于更多举措,建立健全防腐制度,从而杜绝腐败。现代文明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受传统的影响,民本思想更是值得传承,在道德修养,人生信仰两个层面上儒家思想为人类提供了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源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甚至未来都应该继承与不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和谐因素十分重要。古时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和人有着某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因此它的理念中,会把人类社会放入我们的大自然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统一,提倡我们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人类过渡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再看看我们现代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然伴随着现代环境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已经严重阻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与时俱进、智慧与并存的我们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观念,在开采资源方面要以先进的科技合理适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同时以先进的科技保护和改善自然,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拥有美好的自然环境。
儒家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关系。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精神追求,出现很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导致人与人心灵上的隔膜,感情上的冷漠,因此,我们应该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拥有一个洋溢着博大之爱的和谐社会。此外,在深入开展社会改革中,面对纷繁复杂乃至灯红酒绿的社会现象,更加需要每个人自身的修身养性,弘扬儒家修身养德、律己守礼的思想精华,使个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达到“善”的境界,实现每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以及维护自身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马恩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 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 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古代和现代辩证统一。古代对现代,即是历史的根源,又是历史的延续,更能给今人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精神文明也是民族的、多元的。
【参考文献】
【1】李明辉. 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18.
【2】尹益洙.中国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05:76-78.
【3】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4-47.
作者简介:金晓明(1994-),女,汉族,江苏南京,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南通大学。
1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
儒家是在春秋时期诞生,当时是个群雄争霸的混乱年代,其创始人就是在古代被尊称为天纵之圣,是当时最博学的学者之一孔夫子。因为史籍一直变革:奴隶制瓦解、周王室萧条,诸侯争霸,于是社会一向不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各阶级的知识分子非常活泼,都想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重要力量之一,构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华局势。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为政以德。孔子要求统治者能够以“德”教化百姓。在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孔子的各种思想为儒家思想发展奠基。
1.2.儒家政治思想的初步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战国中期,各国的生产力在发展,各国经济实力差不多,所有各国思想活跃为争霸而大力提倡政治改革。但是百家争鸣依然存在。诸侯们相互攻打,抛弃一切仁义,但凡是打仗,最终受伤害最大的就是平民百姓。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没有固定生活的地方,很多家人分离。孟子将个人与社会结合在一起,他建立了以解决人民困境为首要目标,救世人为最终目标。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质的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孟子“仁政学说”体系表现在哲学理论基础、经济和政治现实基础,甚至可以说孟子仁政的政治基础即民本思想在仁政说方面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百姓有自己固定的资产,是需要订立制度。此外,孟子还提出保护工商业。孟子的在继承和发展了民本思想基础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可变,君可变,而百姓不可变的思想,这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学派。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荀子将儒学思想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他综合了其它哲学传统,如道家、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思想。荀子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创新发展思想更加注重政治思想,兼和了儒家的礼治原则和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主张经济、礼治和法治相结合。以礼为本、礼义教化与法律强制相辅相成。
1.3正统地位
由于长时间的战争,人口快速减少,百姓流离失所,到了西汉初期,国家和人民贫困潦倒。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一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奖励耕织”等政策。另一方面对地方诸侯王减少干涉 以巩固封建统治。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同时他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这些理论不仅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还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1.4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之后,佛教、道教开始迅速传播,儒家思想出现了危机。为了大力发展儒家思想,儒学家不断丰富和更新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出现了以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那么怎样才有礼呢?办法就是“格物致知”,意思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程朱理学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统治者很喜欢,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南宋时期,人们觉得探索方式过于复杂,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陆九渊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也”,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方法,认为这是一种内心的反省。而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是“致良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陆王心学是天理与人道的和谐统一,是儒学的社会化人性化,阶层也从士大夫过渡到民间,赋予了儒家哲学生的气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实。
1.5明清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退化
程朱理學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受到了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猛烈冲击,科举制度的推行,导致了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破坏世俗的风气。明末清初时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人士。例如:提出反对孔孟学说的李贽,他极力反对绝对思想,认为“万物皆生于二”,大力倡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李贽的思想在于解放人们的思想。王夫之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提倡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明清时期的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6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的原因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在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归根到底是因为儒家思想最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最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一方面是因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都会有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部分因素。另外一方面,儒家注重人的思想,强调人首先得爱自己的家人,所以皇帝的位子得传给他的儿子,有利于世袭制的推行。儒家思想还讲究中庸,而其他思想不足以得到统治者的青睐,例如,法家思想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明显看出法家的思想会损害统治阶级的利益。不仅统治阶级不能容忍,平民百姓也不能容忍。
2 儒家政治思想的影响及启示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演变史中,儒家思想一直有着核心地位,儒家政治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是统一和斗争的。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主要的是缺乏法制与民主意识。儒家所谓“民本”思想出发点都是基于统治者的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仅仅实用于平民阶层。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现代化改造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反腐倡廉,并加诸于更多举措,建立健全防腐制度,从而杜绝腐败。现代文明政治思想很大程度上受传统的影响,民本思想更是值得传承,在道德修养,人生信仰两个层面上儒家思想为人类提供了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源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甚至未来都应该继承与不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和谐因素十分重要。古时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和人有着某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因此它的理念中,会把人类社会放入我们的大自然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统一,提倡我们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人类过渡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再看看我们现代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然伴随着现代环境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已经严重阻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与时俱进、智慧与并存的我们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首先在思想上要树立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观念,在开采资源方面要以先进的科技合理适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同时以先进的科技保护和改善自然,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拥有美好的自然环境。
儒家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界的主体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关系。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精神追求,出现很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导致人与人心灵上的隔膜,感情上的冷漠,因此,我们应该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人,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拥有一个洋溢着博大之爱的和谐社会。此外,在深入开展社会改革中,面对纷繁复杂乃至灯红酒绿的社会现象,更加需要每个人自身的修身养性,弘扬儒家修身养德、律己守礼的思想精华,使个人通过自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达到“善”的境界,实现每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以及维护自身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马恩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 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 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古代和现代辩证统一。古代对现代,即是历史的根源,又是历史的延续,更能给今人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精神文明也是民族的、多元的。
【参考文献】
【1】李明辉. 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18.
【2】尹益洙.中国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05:76-78.
【3】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4-47.
作者简介:金晓明(1994-),女,汉族,江苏南京,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