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细节的解读中寻找精神成长的营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文本解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文本解读的对象自然就是文本,而主要的解读文本则又来自于教材。今天的初中语文教材编写有了一个新的形势,那就是由一标多本变成一标一本,也就是由国家权威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编写,全国统一即所谓的统编本。通过比较发现,纳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既沿袭了传统的一些传统,同时又有一些创新,总之可以认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可以称为经典的,而学生的文本解读也就是一个经典解读的过程。
   当认同了选入教材的都是经典这一观点之后,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学生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应当获得些什么?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学生应当获得的是词汇的积累、写作水平的提升;而从语文人文性的角度来看,学生应当获得的是精神成长的营养。如果说传统的教学对工具性要求非常之高的话,那对人文性的追求显得有一些薄弱,这也说明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精神成长营养的努力还需要进一步付出。本文以梁实秋的《鸟》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文本细节中存在的精神成长营养
   梁实秋的散文《鸟》被选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动物与人”这一主题单元。教材编者在文本前面有个预习提示:“想想作者在表达爱鸟情感的同时,是否另有深意。”作者真的只是在表达“我爱鸟”吗?如何品读梁实秋的这篇作品呢?[1]对于教师而言,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实施教学,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逻辑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忽视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学将无所依托。而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再去思考上面的问题,就可以发现在文本的一些细节中,确实存在着可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营养。
   例如,课文的一开始有这样一段话: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根据笔者的经验,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作者梁实秋所说的苦闷,而是多多少少的存在着的一丝俏皮心理——一只原本凶猛的鹰,却被人训练得只能跟在人的胳膊上行走,学生的内心常常有一种满足感。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心理真实的存在于好多人的心中,我们且不去追究这种心理的来源,只想强调的一点是,如果在教学中不矫正学生这样的心理,那很难说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成功。
   那么是不是说只要让学生对被驯服的鹰有一种同情心就行了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那么答案从何而来?显然就需要在文本的阅读中寻找。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的动力可以由教师的问题来提供,笔者在教学中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去除自己内心的那种不太好的认识,你觉得最好的答案在哪里?好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将自己的眼光投入了课文。
   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有了这样的反思,他们自然就会去重新阅读课文,重新发掘文本的细节。而这样的一个阅读过程与最初的閱读就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阅读是有目的的,是想解答心中的疑惑的。开启了学生去探求文本细节的空间,那么隐藏与文本细节中的一些营养也就会逐步显现。
   二、用学生的解读过程实现营养汲取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想明确的一点是:对学生成长有作用的营养,应当来自于学生的自主发掘过程。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笔者选择的是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自主驱动力,然后去解读文本。
   比如对于上述一个问题,有急于求成的学生在重读课文时,对课文一开始“我爱鸟”三个字重新给予了重视,并且寻找出其中的“爱”字来作为回答,认为人要有博爱之心,要对被驯服的鸟或者其它动物有怜爱之心,这样由己及人,就可以化解心中那种不好的想法。笔者肯定了这样的思考,同时提醒他们,要寻找到更好的答案,那就必须通读课文,精读课文。于是也就有了新的发现:
   有学生提取出这样的一段: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崛起单调;有时是合唱……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客夜闻此,说不出的什么酸楚!这是一位多情善感的学生,当她带着提升自己思想认识高度的目的,重读这一段时,她忽然心生感触,认为鸟也有一个精神世界,而不同鸟类所营造的世界,恰恰能够给人类带来不同样的感受,这是鸟为人类的付出,因此人对鸟的爱应当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怜悯性的。这一认识在彼此看来非常有价值,因为这种认识能够根治笔者上面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那种同情心,坦率说,那个时候产生的同情心是没有太大的价值的,只有经历了咀嚼文本后的感悟,学生所形成的认识,才能催生他们心灵境界的提升。
   而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去分析作者的“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2]实际上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隐藏在文本细节中的营养价值。
   三、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细节解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类似于这样的教学环节还有好几个,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能够基于不同的段落,寻找到不同的细节,然后生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给语文教师提了一个醒: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一定要重视细节的解读,而且这个解读过程必须交给学生,只有让学生在解读的过程中形成认识,才是文本解读的成功——相应的站在教师解读教材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果才能证明教师教材解读的成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阻碍就是教师的应试教学取向,这种教学取向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解读文本的认识,将一些现成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在课程改革之初,这种方式就被确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而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和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没有帮助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3]坦率的讲,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容易,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初中语文一定要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沉浸到文本的细节挖掘中,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学生所需要的精神成长营养,这种营养才是支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支点。
   由此可以进一步认为,初中语文文本解读需要关注细节,在关注细节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对细节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对课文精华的关注,对吸收文本营养的关注。只有关注到了细节,学生才能领会到这些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而言,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言,都是有积极作用的,而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思维发展与提升两个要素而言,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所以说,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这样才能发挥出文本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熊芳芳.自由之魅,生命之——存在之思——梁实秋《鸟》品读[J].中学语文,2016(34):48-51.
   [2]魏洪丘.人生的况味,朴雅的风格——梁实秋《鸟》赏析[J].名作欣赏,2011(32):90-92.
   [3]周龙腾.基于语文能力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统编教材梁实秋《鸟》的教学设计为例[J].语文教学研究,2017(6):3-5.
   张芳芳,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北京路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项链》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一个阶段里有简单化的倾向,认为作品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主人公追求资产阶级的奢侈生活,这种虚荣心导致了一场生活的变故,从而使主人公失去了十年的青春年华。这样概括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不太全面的,有简单化的倾向,不太符合作品的愿意。实际上《项链》所表现的思想是双重的——由主人公玛蒂尔德物质生活的虚荣心作祟,而导致她的一场变故,丢失了一挂贵重的项链,这个变故对一个小市民来说是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PISA阅读素养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和参与的能力”。重点测试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下提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五、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多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类的普遍的情感。肖邦,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值得人钦敬的民族英雄,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故土,怀念亲人,音乐成为表达他对家乡思念的媒介,也成为他召唤人民对敌斗争的武器。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以《肖邦故园》为切入点,描写肖邦诞生地波兰热那佐瓦沃拉的自然美景,介绍肖邦故居的历史与现状,追叙肖邦不平凡的一生,着重表现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生苦短、儿女情长的核心基础上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妇女受传统伦理思想和封建意识桎梏的影响,与西方女性的性格特征有着典型的差异,对其进行辩证分析,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也有助于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英国)代表小说《简·爱》给世人带来了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简·爱,她的人生经历和典型性格鲜明突出,历
一、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的校外校内背景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是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8月2日发布的文件。中小学校主要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类文本的素材虽然远离学生的生活,但是又富有教育意义。对于这样一类文本的教学,如果只满足于间接经验的传递,那学生很难形成感性的认识,没有以感情的认识作为基础,理性认识也就很难形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又不可能形成与文本相关的直接经验,因此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是不可能发生的。面对这样的矛盾,如何做到既有效丰富学生的经验,同时又不影响学生文本解读的效率呢?笔者以为这涉及
根据当前诗歌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法面面俱到,导致诗歌朗读活动无法有序开展。教学模式通常都是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齐读一遍,等到教师将诗歌中的知识点讲解完成后再重新齐读一遍,导致诗歌朗读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真正功效。基于此,教师想要充分发挥诗歌教学中的语言魅力,就需要将诵读法落到实处,保障诗歌教学课堂质量。   在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背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别称为东西方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百科全书。自问世以来,备受世界文学爱好者青睐和各国文艺评论家的资深解读;各国教育主管部门,把这两部名著作为推荐给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之一,对其中提纲挈领的经典章节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紅楼梦》之刘姥姥和《欧也妮·葛朗台》之拿侬,虽然在小说中是一个边缘的小人物,可是他们身上闪烁着知恩报恩的高洁品质,正是他们所处时代所缺乏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规定应当不少于五万字。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能力不强,所熟识的字数量较少,同时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对于阅读缺少一定的兴趣,很难达到新课标的阅读量。绘本主要是以画作为主要的内容,字数少且内容丰富,可以做到以画传情的目标,相比较于传统的图书,绘本阅读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的展现出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也符合幼儿的审美及心理需求。我尝试在低年级通过绘本,不断激发学生
片区赛事又起,这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自读课文《一棵小桃树》,我参与了同组老师磨课的全过程,比赛当日又听了7位老师精心烹饪的现场大餐,颇有感触。潜心而思,教学自读课文究竟有没有一些秘诀呢?借助于这次磨课以及自己备课上课的一点体会,我不敢说找到了标准答案,但也的确整理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的确,自读课文应该姓“自”,但这个“自”却不是放任自流,它应该是教师对教材自主、率先甚至是个性的发掘,并且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