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人看到的那道光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k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认真研读了《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这篇文章。文中的一句话———“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地向上爬”,很是触动我的泪点。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教育”同步课堂的形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優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进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农村孩子看到城里孩子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的表现,激发了学习兴趣,树立了信心和进取心;通过将远程互动教学作为教育扶贫的有效手段,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增长了农村孩子的见识,让他们享受到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毋庸置疑,通过“互联网+教育”,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但是理性地思考,通过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教育”模式,虽然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十分有限。
  首先,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也是健全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日常情感的沟通。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课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音乐课上,教师热情饱满的范唱;体育课上,教师干净利索的示范———当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时,才能引起感官上、情感上的触动与共鸣。而使用网络远程教学时,屏幕那边是冷冰冰、不动声色、毫无感情的物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没有情感交流。
  此外,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动手类、动脑类的课程,通过远程教学是无法覆盖的。比如在一些理化生实验课上,视频对面只是模板式的步骤示范。而这些内容必须得通过一点一滴的揣摩、渗透、实践,才能达到掌握实践、解开奥秘的目的。
  网络直播教学给了贫困地区一道希望之光,但也狠狠戳中了教育公平这个话题。今天,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为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在通过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达标验收之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已基本实现了办学硬件均衡达标,但管理水平、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依然较大。特别是城乡师资差距之大尤为严重。因此,要花大力气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应培养矢志不渝地扎根农村、教学理念先进且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全科型”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学校规模小、教师编制少、学科难覆盖的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支教、送教、城乡结对帮扶等机制,适度运用“互联网+教育”,把优质的教师资源输送到农村贫困偏远地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自我奋斗彻底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
其他文献
激励,产生于企业家对员工的管理,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奖励,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完成工作。企业在管理上经常采用激励方法,使员工以相对喜欢的方式工作,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完成工作任务。  教育上,激励的方式同样必不可少。通常,教师是通过带有激励性、表扬性的言语或行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使学生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超越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励、勇于
期刊
从来没有想到,今年的春节会这样度过。也从来没有想到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逛街、旅游、购物,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成为奢望。隔着玻璃看着这座城市……街上空寂无人,时间就像停止了一样。但窗外落日的余辉又洋洋洒洒地登堂入室,钟表上指针依旧狂转,日子照样一天天过去。  日子可以流逝,但却会被铭记,就像被雨水冲刷的石壁,难以掩盖其斑驳的痕迹一样。所以,今天我想和我的朋友、我的学生分享记忆中的三个情景。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网络直播授课不知不觉间悄然进入了课堂。让优质学校的教师给贫困地区的學生网络授课,从而取代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否真的值得赞扬?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是网络教学所不能够做到的。中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与把握不能只是简单地在网络上
期刊
2018年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全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与热烈讨论。文章中讲道:“在过去16年的时间里,著名的成都七中与东方闻道网校借助课堂直播,为中国248所贫困地区的高中学校,7.2万名学生提供远程教学服务。通过跨区域的教育资源共享,无数学生的命运发生改变,有88人考入了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  这篇文章推出后,迅速在网
期刊
对于贫困地区的很多孩子来说,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有效方式。然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造成了大量教师和学生的外流。国家近年来提倡教育公平,对这些地区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使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仍然不够理想。条件好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地方去读书,而条件差的学生只能听天由命。人们也发出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悲叹。  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
期刊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为世界奉献光明;有人说教师是园丁,为人类奉献美景;有人说教师是铺路石,为学生奉献坦途。而我说,教师应是撒播爱和光辉的使者,把诚心奉献给学生,把热情和关怀注入学生心中,在教书育人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甘于奉献。  一、因为迟开,所以等待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
期刊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以及云端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都七中是最先在四川省实现课堂教学视频化的学校。在此后的几年里,四川省基本实现了课堂数字化的覆盖,远在四川凉山州的美姑县便是这种传统教育变革的受益者。  美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教育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之一。基于其教育资源贫乏的状况,国家在这里开展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便是保学减辍,在保持原有学生保有量的同时,加大对学生教
期刊
2018年12月13日,朋友圈被《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刷屏。有赞扬声,认为这填平了教育的鸿沟,改变命运的不是屏幕,而是屏幕两端教师的努力、格局和付出;有质疑声,认为网络班级其实是只有尖子生才能参与的应试游戲;甚至还有讽刺:禄劝县的教师见到屏幕那头的教师,就像粉丝见偶像一般,在学生面前尊严尽失。看到观点的争鸣,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不同角度思想的碰撞,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在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语为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应该说,高考是当前最简单、最公正的遴选制度,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屏幕”让迷茫的青春有所期待。  “屏幕”打开希望之窗。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贫困地区的学生,既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但同时也能激发动力。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每个人天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也不尽相同
期刊
前不久,《那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引起了教育界的热议,读后颇引人深思。的确,这块“屏”,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它是一扇窗,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接触到了窗外聚合着的先进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力量,聆听到富含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声音,用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完成了学业,但除此之外呢?  首先,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被分隔在“屏幕”两端的师生们没法实现的。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