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
通常我们认为,孩子犯错时,惩罚孩子能让孩子养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或者通过说教让孩子知道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然而,在你不断惩罚孩子,在无数口干舌燥的说教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不但没有学会负责,反而学会了推卸责任,做事畏首畏尾。
其实,当孩子做错事时,不忙着惩罚孩子,才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方法。盲目惩罚会给孩子带来各种负面心理:愤怒、反抗、内疚、自轻、自怜。孩子做错了,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不恰当行为的后果,并学会承担,不问青红皂白的惩罚不但不起作用,还会成为一种干扰。
我家老大曾被老师罚抄写过,但下次还会做错。后来他转学了,新学校的老师常常鼓励孩子,即使写错题,老师也不会处罚。
一开始,孩子很困惑,他不知道该咋办了。因为在孩子以前的经验里,挨了骂,完成老师的处罚,就是做错题应当承担的后果。抄写完,这件事情就结束了,至于错题有没有真正弄懂,不是他要考虑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没骂也没罚,在孩子看来,这事儿还没完。孩子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自己要把错题弄懂,要清楚为啥错了,怎么避免下次再出错。他忽然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避免挨骂、挨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要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起全部的责任。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担,儿子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动力都慢慢发生了变化。
所以很多时候,惩罚会剥夺孩子自我反省的心理过程;不惩罚,才会让孩子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考虑如何补救,学会承担责任。
2
记得我大约七八岁时,有一次,姥姥带我去舅姥姥家做客,我跟一个来串门的小女孩一起玩得很开心。不记得是玩到哪个环节了,我们俩站起来比高矮,我脱口说:哇,你还没有我高呢,我比你高这么多。
说完,我就从姥姥的脸色知道我说错话了。果然,姥姥觉得我说话不得体,当即把我训了一頓。姥姥让我跟那个孩子道歉,还吓唬我,以后不带我去串亲戚了。
我从小跟姥姥长大,她对我的管教极其严格。我理解姥姥的用心,但那次批评确实有些伤害到我。姥姥如果知道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她可能会换一种方式教育我,让我意识到自己那样说话很不礼貌。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投射到他人的心里,给别人带来影响。所谓同理心,其实就是为人处世的教养。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在他人做出不善之事时,我们仍能善待他。
3
暴力还会带来暴力。虽然,大部分时间我都看起来很温和,但我学会了指责和攻击别人,学会了为自己开脱。我不但害怕犯错,而且害怕承担责任。
我的这种模式也被带到了亲密关系中。很多时候明明是我犯了错,却要先反咬一口,把责任推卸给先生。
而先生的成长环境,跟我恰恰相反。先生很幸运,他有一位脾气温和,从不粗暴对待孩子的母亲。尊重和接纳下长大的他,对他人,对这个世界,都怀有极大的善意。在我们16年的婚姻中,他从来没有指责、抱怨过我;在我自责时,给我安慰,跟我一起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你发现孩子不愿意承担,推卸责任,指责、抱怨他人的时候,暂不要试图去改变或者教育孩子。先安静下来,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
当孩子做错事,跟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为孩子指出方向。被尊重和接纳的孩子,自然愿意负责,懂得承担,也能友善地对待外界。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