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重,才更愿意承担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


  通常我们认为,孩子犯错时,惩罚孩子能让孩子养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或者通过说教让孩子知道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然而,在你不断惩罚孩子,在无数口干舌燥的说教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不但没有学会负责,反而学会了推卸责任,做事畏首畏尾。
  其实,当孩子做错事时,不忙着惩罚孩子,才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方法。盲目惩罚会给孩子带来各种负面心理:愤怒、反抗、内疚、自轻、自怜。孩子做错了,需要让他们体验到不恰当行为的后果,并学会承担,不问青红皂白的惩罚不但不起作用,还会成为一种干扰。
  我家老大曾被老师罚抄写过,但下次还会做错。后来他转学了,新学校的老师常常鼓励孩子,即使写错题,老师也不会处罚。
  一开始,孩子很困惑,他不知道该咋办了。因为在孩子以前的经验里,挨了骂,完成老师的处罚,就是做错题应当承担的后果。抄写完,这件事情就结束了,至于错题有没有真正弄懂,不是他要考虑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没骂也没罚,在孩子看来,这事儿还没完。孩子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自己要把错题弄懂,要清楚为啥错了,怎么避免下次再出错。他忽然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避免挨骂、挨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要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起全部的责任。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承担,儿子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动力都慢慢发生了变化。
  所以很多时候,惩罚会剥夺孩子自我反省的心理过程;不惩罚,才会让孩子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考虑如何补救,学会承担责任。

2


  记得我大约七八岁时,有一次,姥姥带我去舅姥姥家做客,我跟一个来串门的小女孩一起玩得很开心。不记得是玩到哪个环节了,我们俩站起来比高矮,我脱口说:哇,你还没有我高呢,我比你高这么多。
  说完,我就从姥姥的脸色知道我说错话了。果然,姥姥觉得我说话不得体,当即把我训了一頓。姥姥让我跟那个孩子道歉,还吓唬我,以后不带我去串亲戚了。
  我从小跟姥姥长大,她对我的管教极其严格。我理解姥姥的用心,但那次批评确实有些伤害到我。姥姥如果知道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她可能会换一种方式教育我,让我意识到自己那样说话很不礼貌。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投射到他人的心里,给别人带来影响。所谓同理心,其实就是为人处世的教养。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在他人做出不善之事时,我们仍能善待他。

3


  暴力还会带来暴力。虽然,大部分时间我都看起来很温和,但我学会了指责和攻击别人,学会了为自己开脱。我不但害怕犯错,而且害怕承担责任。
  我的这种模式也被带到了亲密关系中。很多时候明明是我犯了错,却要先反咬一口,把责任推卸给先生。
  而先生的成长环境,跟我恰恰相反。先生很幸运,他有一位脾气温和,从不粗暴对待孩子的母亲。尊重和接纳下长大的他,对他人,对这个世界,都怀有极大的善意。在我们16年的婚姻中,他从来没有指责、抱怨过我;在我自责时,给我安慰,跟我一起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你发现孩子不愿意承担,推卸责任,指责、抱怨他人的时候,暂不要试图去改变或者教育孩子。先安静下来,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
  当孩子做错事,跟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为孩子指出方向。被尊重和接纳的孩子,自然愿意负责,懂得承担,也能友善地对待外界。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称之为“人工天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去年秋日的一天,我们高举党旗走进太行山,迎着第一缕朝阳,驶向那片被红色浸染的土地,去探寻历史的足迹。  站在红旗渠纪念馆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这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篇章,翻开岁月
期刊
2021是辛丑牛年。牛年话牛,说说我小时候有关放牛的故事。  1958年我出生在江苏无锡的宜南山区,家里有父母、小哥和我四人。小哥国新14岁小学毕业后,便在生产队承包饲养了一头老水牛。  那时农村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耕牛就是生产队的主要财产,耕田、耙田、平田等繁重劳动全靠它。因物资匮乏,条件艰苦,耕牛没有饲料喂养,全靠野外放养。到了冬天,牛就用干稻草充饥度命。  小哥17岁那年,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放
期刊
我家珍藏着一本太爷爷生前留下的《革命回忆录》。它装帧并不考究,纸已经发黄,但在我心中却弥足珍贵。书上记录了许多革命先辈在战争年代与敌人艰苦斗争、不怕牺牲的事迹,每每读来,都非常震撼。  书中有一篇是我太爷爷柳星明写的《我被捕入狱前后的片段回忆》,记叙的是1936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安对爱国青年进行大搜捕的历史。  那个时期,国难当头。正在西安二中上学的太爷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成为西安地区的
期刊
摘 要:文学误读,是在理解或者部分理解了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阅读,它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性的解读方式。误读是对读者自我的充分肯定,是对已有结论或权威观点的挑战,它的最大贡献在于能使文本意义增值。本文从文学误读的两个中介环节——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具体阐述了实现文学增值的过程,这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解读及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误读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美国文论家艾布
期刊
Q 开学后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孩子成绩不理想,他大哭不止,无法正常入睡,连续几天提不起精神。这不是第一次了,孩子面对失败,反应总是很强烈。我该怎么引导呢?  A 孩子因失败而难过,是最自然的情绪反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身为父母的我们应给予接纳与理解。面对孩子的失望、委屈与无助,一个拥抱,一句“爸爸妈妈知道你难过”胜过千言万语。不要禁止孩子表达情绪  一味压抑情绪,孩子更容易怯懦胆小
期刊
摘 要:本文借助英国文化研究先驱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指出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有意或无意中所揭示的阶级状况、中产阶级和上流阶层之间的矛盾以及通过婚姻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正是她的同时代人们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普遍感受和体悟,是她的时代的整体情感结构。  关键词:威廉斯 情感结构 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在英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可以和莎士比亚比肩的
期刊
2008年,我们家购买了第一台电脑。那年,我在老家的外贸公司上班,因为时差关系,有国外的客户常常周六也发来邮件询问订单事宜。先生远在河南许昌部队工作,我一个人带孩子,周六跑到办公室回复邮件,实在不方便,狠狠心,花3980元买了一台台式电脑。  电脑买回来,女儿对这个方方正正的玩意很感兴趣。那时,她上小学四年级,闪烁着的屏幕,如同一把钥匙,帮女儿打开了奇妙世界的大门。书本依旧有趣  平时我主要用电脑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翻译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重要概念“行动者”和“网络”,探讨麦家小说《解密》的英文翻译和传播过程,包括原文本选择、译本翻译、传播和接受过程,评论其翻译和传播策略可取之处,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个范例。  关键词:麦家 《解密》 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和网络 英译 传播  引言  麦家出生于杭州市富阳区,少年时政治运动带来的阴影养成他幽闭自思的性格,从而与
期刊
团团上一年级后,对汉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常常自制一些字谜请我来猜。  他编的字谜千奇百怪,任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譬如,他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请听题:做化学题做出来一棵草。”这也叫字谜?任我的脑回路怎样峰回路转,也无法迎来柳暗花明,只好老实承认:“这个我不知道。”团团得意扬扬地公布答案:“花。”我暗暗思忖,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  我也开始编字谜给他猜。我翻看他的课本,看到了《雪地上的脚印》这
期刊
圣诞节这天,孩子放学回家,委屈巴巴地问我:“妈妈,我的同桌都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为什么圣诞老人没有送我礼物?”自从孩子记事起,每年圣诞节,他都能收到我精心准备的圣诞礼物。因此,在他小小的心思里,丝毫不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可是今年,自从小宝宝降生后,我的生活异常忙碌起来,每天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就忘了给他准备圣诞礼物了。  此刻面对孩子的委屈,我灵机一动:“你同桌家住在马路边,去他家比较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