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时期。信息技术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不仅推进了我国林业产业的结构优化,而且还有效促进了我国林业的整体发展。本文着重探讨林业信息技术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林业 信息技术 问题 应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201-01
1.信息技术在林业的应用问题
1.1 使用效率较低
林业信息的前期基础设备的建设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信息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然而现阶段林业信息技术的构建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遥感探测、地理数据分析体系、精确定位系统以及方针策拟定程序等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林业资源监管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系统的开发以及体制的建设还仍在不断摸索。我国目前林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较差,大多数技术都只用在探测与收据数据方面,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以及资源使用率普遍较差的问题。
1.2 人员能力欠缺
林业信息技术能否得到有效运用,与参与操作人员的水平及素质有着直接的关联,信息技术操作人员不仅要有效掌握处理林业数据信息的网络技术,还要对林业发展的基础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现阶段我国缺少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基层林业部门以及从事林业网络监管行业。所以,必须重视起林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出色的未来林业高水平人才。
1.3 普及程度不够
现阶段,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渗透到林业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遥感探测、地理数据分析处理体系、精确定位系统以及方针策略拟定等技术已成为目前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上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森林的预测以及监管能力,从而保证林业控制病虫害的能力达到国家要求,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目前只在少数地区得到有效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林业领域还没有实现普及。
2.信息技术在林业的应用途径
2.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的总称。由遥感平台、遥感仪器,以及信息接收、处理与分析应用等组成。主要遥感平台有飞机、气球、火箭、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还包括近地面的高塔、长臂车等。其高度、运行周期和寿命以及覆盖面积和分辨率各不相同。遥感器日新月异,除可见光或红外、紫外摄像机外,还有红外、多谱段扫描仪、微波辐射、散射计、侧视雷达、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并还在不断向多谱段。
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位置信息构成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通常的表现形式是将地图数字化并在计算机上实现各种地图的管理、分析、查询、制图、规划等工作。
2.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军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它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目前,GPS局部高精度工程监测网水平精度可达±1毫米~±2毫米。静态高程定位精度在平地和丘陵地区可达±5厘米,山区也在±20厘米以内,完全可以取代四等水准测量。实时动态差分定位也可达到厘米级精度,可满足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近年来,星载GPS接收机已装配到遥感卫星上,进而可获得遥感地面目标的自动定位,精度可达到米级。
2.4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从资源共享观点看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是现代电信开始的标志。70年代中期网络体系结构基本建立,各种标准化协议纷纷出现,特别是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对Internet的出现产生巨大影响。随着“3S”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化、数量化和模型化进程。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数字林业建设目的是为林业行业构造一个统一的立体的开放式信息集成系统,推动营林、森林保护、林业管理、林产工业等技术的信息化进程,为林业和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数字林业是对林业静态、动态、分析决策等各种特征的统一的数字化表述与认识,它以林业数字化数据为依托、用宽带网络连接各分布式数据库、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显示和无边无缝多级分辨率浏览的开放系统。静态特征包括基础数据、林业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人才等,动态特征包括林地、森林、林木、湿地、荒漠等资源及相关环境和人为经营活动信息,分析決策特征包括林业各种信息的自动提取、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信息。
3.加快林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对策
3.1 提高工作人员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现代科技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林业工作者认识到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让工作人员了解到现阶段林业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就是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次,将林业信息技术充分渗透到林业建设项目的各个角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林业监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为日后开展林业建设工作点奠定夯实基础。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如今林业发展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主要展现在企业对文件处理的能力、对档案监管的能力以及对资源管控的能力,这些林业工作必须要具有充足的林业知识的工作者才能完成,所以提高从事林业工作人员的能力是目前重中之重。
3.2 构建信息技术网络
信息化时代,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林业发展环节当中是林业发展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林业发展工作还没有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数据监管体系,久而久之,会对林业领域数据信息的处理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加快我国信息化网络构建的速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林业信息化已经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林业信息化,才能将全国林地、湿地、沙地和生物多样性等基础林业资源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形成对“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有效监管,完善生态体系,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全面实现兴林富民。
参考文献
[1] 朱艳.关于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6):126-127.
[2] 路旭东.林业信息化建设难点及解决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15(5):79-80.
[关键词]林业 信息技术 问题 应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201-01
1.信息技术在林业的应用问题
1.1 使用效率较低
林业信息的前期基础设备的建设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信息体系的构建也是如此,然而现阶段林业信息技术的构建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遥感探测、地理数据分析体系、精确定位系统以及方针策拟定程序等项目的建设在我国林业资源监管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系统的开发以及体制的建设还仍在不断摸索。我国目前林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较差,大多数技术都只用在探测与收据数据方面,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以及资源使用率普遍较差的问题。
1.2 人员能力欠缺
林业信息技术能否得到有效运用,与参与操作人员的水平及素质有着直接的关联,信息技术操作人员不仅要有效掌握处理林业数据信息的网络技术,还要对林业发展的基础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现阶段我国缺少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基层林业部门以及从事林业网络监管行业。所以,必须重视起林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出色的未来林业高水平人才。
1.3 普及程度不够
现阶段,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渗透到林业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遥感探测、地理数据分析处理体系、精确定位系统以及方针策略拟定等技术已成为目前林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上这些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森林的预测以及监管能力,从而保证林业控制病虫害的能力达到国家要求,然而这些先进技术目前只在少数地区得到有效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林业领域还没有实现普及。
2.信息技术在林业的应用途径
2.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各种对地球、天体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的总称。由遥感平台、遥感仪器,以及信息接收、处理与分析应用等组成。主要遥感平台有飞机、气球、火箭、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还包括近地面的高塔、长臂车等。其高度、运行周期和寿命以及覆盖面积和分辨率各不相同。遥感器日新月异,除可见光或红外、紫外摄像机外,还有红外、多谱段扫描仪、微波辐射、散射计、侧视雷达、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并还在不断向多谱段。
2.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位置信息构成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通常的表现形式是将地图数字化并在计算机上实现各种地图的管理、分析、查询、制图、规划等工作。
2.3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军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它由24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目前,GPS局部高精度工程监测网水平精度可达±1毫米~±2毫米。静态高程定位精度在平地和丘陵地区可达±5厘米,山区也在±20厘米以内,完全可以取代四等水准测量。实时动态差分定位也可达到厘米级精度,可满足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近年来,星载GPS接收机已装配到遥感卫星上,进而可获得遥感地面目标的自动定位,精度可达到米级。
2.4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从资源共享观点看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是现代电信开始的标志。70年代中期网络体系结构基本建立,各种标准化协议纷纷出现,特别是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对Internet的出现产生巨大影响。随着“3S”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的信息化、网络化、数量化和模型化进程。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更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数字林业建设目的是为林业行业构造一个统一的立体的开放式信息集成系统,推动营林、森林保护、林业管理、林产工业等技术的信息化进程,为林业和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数字林业是对林业静态、动态、分析决策等各种特征的统一的数字化表述与认识,它以林业数字化数据为依托、用宽带网络连接各分布式数据库、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显示和无边无缝多级分辨率浏览的开放系统。静态特征包括基础数据、林业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人才等,动态特征包括林地、森林、林木、湿地、荒漠等资源及相关环境和人为经营活动信息,分析決策特征包括林业各种信息的自动提取、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信息。
3.加快林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对策
3.1 提高工作人员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现代科技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林业工作者认识到林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让工作人员了解到现阶段林业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就是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其次,将林业信息技术充分渗透到林业建设项目的各个角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林业监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为日后开展林业建设工作点奠定夯实基础。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在如今林业发展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主要展现在企业对文件处理的能力、对档案监管的能力以及对资源管控的能力,这些林业工作必须要具有充足的林业知识的工作者才能完成,所以提高从事林业工作人员的能力是目前重中之重。
3.2 构建信息技术网络
信息化时代,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林业发展环节当中是林业发展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林业发展工作还没有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数据监管体系,久而久之,会对林业领域数据信息的处理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加快我国信息化网络构建的速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林业信息化已经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林业信息化,才能将全国林地、湿地、沙地和生物多样性等基础林业资源数据落实到山头地块,形成对“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有效监管,完善生态体系,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全面实现兴林富民。
参考文献
[1] 朱艳.关于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6):126-127.
[2] 路旭东.林业信息化建设难点及解决对策探讨[J].南方农机,2015(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