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z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修饰后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细胞分为3组,未转染质粒组(MSC组)、转染空载质粒组(LaeZ-MSC组)、转染pcDNA3.1-hHO-1组(HO-1-MSC组),体外实验予缺氧诱导观察HO-1基因转染后MSC的抗凋亡情况,同时收集上清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体内实验建立猪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1 h再灌注1 h后分为3组,即生理盐水组、单纯干细胞治疗组(MSC组)及HO-1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HO-1-MSC组).治疗组分别予MSC及HO-1-MSC移植治疗,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1周及3个月行磁共振检测.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心脏标本行相关检查.结果(1)体外缺氧诱导实验中HO-1-MSC组凋亡率(30.30±7.64)%低于MSC组(56.93±4.68)%(P<0.001)和LacZ-MSC组(55.88±4.38)%(P<0.001).同时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HO-1-MSC组(768.44±78.38)pg/ml高于MSC组(555.27±67.67)pg/ml(P<0.001)和LacZ-MSC 组(522.97±71.45)pg/ml(P<0.001).(2)细胞移植3个月后HO-1-MSC组LVEF(53.50±2.09)%明显高于MSC组(49.54±2.74)%(P=0.017).梗死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血管数/HPF)HO-1-MSC组14.59±2.39亦大于MSC组11.78±2.48(P=0.033).结论 HO-1基因转染MSC较单纯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年龄
目的观察司坦唑醇(ST)对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的青春期SD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在生长板水平观察ST是否能促进大鼠长骨的生长/成熟平衡。方法90只雌鼠3周龄末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患儿心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3月-2007年8月在肾病遗尿专科门诊确诊PNE患儿112例.按就诊
目的 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稳定转染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介导pcDNA3.1-VEGF165转染兔BMSC,G4
目的 探讨Smad4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诱导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mad4 siRNA转染入肝星状细胞24h后行TGF-β(1
正率平均69.3%.随访9~45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3~5个月截骨间隙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末次随访时有1.6°角度丢失.结论:应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及骨性分隔切除内固
目的 了解Rett综合征(RTT)患儿致病基因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基因(MECP2)的突变亲源起源和X染色体失活(XCI)的影响.方法 选取15例临床典型RTT并经DNA测序证实存在新生MECP2突变
目的 探讨利用异种脱细胞血管基质和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方法.方法 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去除猪髂动脉血管壁的细胞成分,对脱细胞基质进行组织学、力学检
28mg/L、5.9946mg/L、123.936mg/L.结论 三种药物均对兔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三种药物对成纤维细胞抗增殖的效应是MMC>5-Fu>地塞米松.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证实的脑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