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济南市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文化资源(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等文化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对乡村文化保护的对策。从地缘关系讲,王石门景区可借助泰山文化优势拓展自身可持续发展空间。
关键词:王石门景区;文化保护;泰山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旅游业以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为基础和条件,前者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后者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革命文化场馆、古建筑、碑刻等。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已逐渐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亮点。实践中,旅游区域内文化资源却遭遇着重利用轻保护的境地,甚至面临被毁坏灭失的危险。如何在乡村旅游中既能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又能对其加以保护,使之与生态旅游融为一体,成为可持续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以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为例,针对乡村旅游中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探索建立一种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能积极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有效机制。
一、乡村文化生态旅游价值分析
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中应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使得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旅游中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分析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上来。
(一)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与乡村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方面。
1.积极影响。一是关于旅游可对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动力支持。如Vicanne Adsms (1992)指出,旅游不但没有破坏夏尔巴人的传统文化,反而增强了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杨桂华(2003)在其文章《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中,将游客、村民和山村置入一个系统中考察,分别从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方面阐述了旅游在香格里拉的霞给村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生态所产生的积极的培育作用。二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日本学者Sueo Kuwahara(2001)在其文章《小岛上的旅游、传统文化和自治:亚普岛上的千禧年》指出,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亚普岛上的居民都致力于发展旅游业。Laurie Kroshus(2003) 在《民俗文化旅游和玛雅认同》一文中,阐述了玛雅人在发展旅游业时,纷纷开始恢复已经没落的传统民间文化。国内的学者,如蒋依依等(2006)在文章《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度量——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縣为例》中,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和购物几方面纳入评价系统,以综合评价区域旅游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旅游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载体。
2.消极影响。一是认为旅游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产生扭曲。如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W·摩西唐、法国的罗伯特·兰克以及美国学者戴维·维沃均持有或认同这种观点。艾红菊在对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情况进行考察后认为,旅游只是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却弱化了原有的本真内涵。二是认为旅游使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产生紊乱。阮洛瑶在2002年写的论文《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中指出,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使得少数民族乡村传统文化出现了同化、异化甚至倒退现象。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之间存在冲突,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体现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徐赣丽(2006)在《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影响》一文中认为,旅游活动中文化表演的低品位会把传统文化的生动内涵替换掉,使传统文化变成纯粹商业活动的载体,造成民俗文化传承机制的紊乱,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判定某种生态旅游会对乡村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要从文化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认识。他们认为,文化传承是一个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的过程,因为某些文化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或者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当遇到旅游的冲击时就会发生消失或变异,旧的文化消失后,新的文化同时会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我国的马晓京(2002),岳坤(2003)以及旅游人类学家Erik Cohen,均持有类似观点。
生态旅游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地方增强了文化自信,取得了本旅游区域文化认同感,并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而有的区域,却发生了乡村传统文化的消弭和变异现象,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总体上看,虽然生态旅游对乡村传统文化客观上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只要合理规划,在宣传、景区管理、对村民及游客进行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育,就会降低或最小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旧的文化的淡出以及新的文化的产生是文化新陈代谢的客观过程。关键是要区分文化变化的规律,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使之不断传承下去;使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传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研究意义
1. 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王石门景区传统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然而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而传统文化传播的最好载体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以存在于田野的革命文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乡村传统文化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培育,决定着当前乡村生态旅游能否可持续性发展。
2.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前深受旅游人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如何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而文化传承强调文化在代际之间的吐故纳新的过程,是扬弃,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因此,探索建立旅游与传统文化保护良性循环模式,将有助于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个新的载体。
3. 促进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许多旅游开发往往忽视甚至摧残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现象,出现了片面追逐商业利益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发生变异甚至泯灭的现状。鉴于此,探讨建立既能促进生态旅游开发,又能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原生态,促进二者相得益彰的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
(一)王石门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科学合理的规划。把完整的王石门村作为一个保护单元,古树、古石房、石板路、石碾、石磨、老卫生设施,均保持原貌。
2.村民旧房改造要由专门部门许可,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周边旅游线路、购物点、休憩点等远离村景区,隔离带设计视角与村景区必须协调,并不得设摊摆点,游客必须步行进入村景点。
3.迁移村景点已经设置的餐点。杜绝三污(污水、污垢、污物)四乱(乱建、乱堆、乱放、乱涂)。新增建筑物风格、体量、色彩要与周边景观格调一致。村内地貌及地面附属物,应特别加以保护。
(二)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行性分析
1.莱芜区王石门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现状考察,主要阐述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生态产生的互动状况;
2.莱芜区王石门景区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3.莱芜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4.莱芜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5.整合莱芜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
三、区域文化生态旅游展望
王石门景区位于莱芜区鲁中峡谷群游览区东部,与九龙大峡谷景区和石云山景区相连。应按泰山系列文化进行包装。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采取实证研究法、历史档案文献研究法。针对目前莱芜区雪野旅游开发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与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实地调研,探究成因,提出對策,进一步提出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整合机制构想。
(二)纳入泰山文化发展体系
从地缘文化与地质结构来看,莱芜区王石门景区属于泰山山脉,应该将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与泰山文化捆绑,直接命名为泰山东麓旅游开发区,借助泰山文化研究与旅游的深厚底蕴发展本区文化生态旅游。否则,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单元,将会被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泰山覆盖或屏蔽,在该区发展旅游业的前途将十分暗淡。据所检索资料显示,目前尚未有学者提出此观点。
(三)王石门景区文化生态旅游展望
1.学术方面,本课题以新的视角研究生态旅游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整合机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开发部门及旅游景点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或旅游实务人员研究相关问题时参考、使用;
2.在地方政府智力支持方面,可为其作旅游规划、构建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转变方式模式时,提供决策参考。
该旅游区可由九龙大峡谷、九天大峡谷、高山天韵小区三部分组成。其中九龙大峡谷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以人工造景为辅;九天大峡谷保持原始特色,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天”内容进行文化包装;高山天韵小区根据其独有的资源特色,分天园风光活动小区、天上人家小区、度假村小区三部分。同时,应重视房干、王石门、龙尾三个旅游景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77-78
[2] 蒋依依等.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度量——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6.1135
[3] 阮洛瑶.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45
[4] 莱芜市旅游局.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
[5]http://wenku.baidu.com/view/ebb1824de518964bcf847c51?fr=hittag&album=doc&tag_type=1)》《旅游学概论》教案
关键词:王石门景区;文化保护;泰山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旅游业以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为基础和条件,前者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后者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革命文化场馆、古建筑、碑刻等。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已逐渐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亮点。实践中,旅游区域内文化资源却遭遇着重利用轻保护的境地,甚至面临被毁坏灭失的危险。如何在乡村旅游中既能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又能对其加以保护,使之与生态旅游融为一体,成为可持续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以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为例,针对乡村旅游中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探索建立一种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能积极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有效机制。
一、乡村文化生态旅游价值分析
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中应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使得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旅游中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分析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上来。
(一)相关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与乡村文化保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方面。
1.积极影响。一是关于旅游可对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动力支持。如Vicanne Adsms (1992)指出,旅游不但没有破坏夏尔巴人的传统文化,反而增强了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杨桂华(2003)在其文章《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中,将游客、村民和山村置入一个系统中考察,分别从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方面阐述了旅游在香格里拉的霞给村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生态所产生的积极的培育作用。二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日本学者Sueo Kuwahara(2001)在其文章《小岛上的旅游、传统文化和自治:亚普岛上的千禧年》指出,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亚普岛上的居民都致力于发展旅游业。Laurie Kroshus(2003) 在《民俗文化旅游和玛雅认同》一文中,阐述了玛雅人在发展旅游业时,纷纷开始恢复已经没落的传统民间文化。国内的学者,如蒋依依等(2006)在文章《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度量——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縣为例》中,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和购物几方面纳入评价系统,以综合评价区域旅游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旅游也是一种文化交流载体。
2.消极影响。一是认为旅游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产生扭曲。如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W·摩西唐、法国的罗伯特·兰克以及美国学者戴维·维沃均持有或认同这种观点。艾红菊在对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情况进行考察后认为,旅游只是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表面的繁荣,但却弱化了原有的本真内涵。二是认为旅游使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产生紊乱。阮洛瑶在2002年写的论文《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中指出,不适当的旅游开发使得少数民族乡村传统文化出现了同化、异化甚至倒退现象。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之间存在冲突,以人为本的思想应体现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徐赣丽(2006)在《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影响》一文中认为,旅游活动中文化表演的低品位会把传统文化的生动内涵替换掉,使传统文化变成纯粹商业活动的载体,造成民俗文化传承机制的紊乱,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判定某种生态旅游会对乡村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要从文化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认识。他们认为,文化传承是一个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的过程,因为某些文化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或者没有形成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当遇到旅游的冲击时就会发生消失或变异,旧的文化消失后,新的文化同时会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我国的马晓京(2002),岳坤(2003)以及旅游人类学家Erik Cohen,均持有类似观点。
生态旅游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地方增强了文化自信,取得了本旅游区域文化认同感,并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而有的区域,却发生了乡村传统文化的消弭和变异现象,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总体上看,虽然生态旅游对乡村传统文化客观上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只要合理规划,在宣传、景区管理、对村民及游客进行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育,就会降低或最小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旧的文化的淡出以及新的文化的产生是文化新陈代谢的客观过程。关键是要区分文化变化的规律,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使之不断传承下去;使旅游开发与乡村文化传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研究意义
1. 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王石门景区传统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然而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而传统文化传播的最好载体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以存在于田野的革命文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乡村传统文化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培育,决定着当前乡村生态旅游能否可持续性发展。
2.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前深受旅游人类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如何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而文化传承强调文化在代际之间的吐故纳新的过程,是扬弃,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因此,探索建立旅游与传统文化保护良性循环模式,将有助于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个新的载体。
3. 促进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良性互动。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许多旅游开发往往忽视甚至摧残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现象,出现了片面追逐商业利益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发生变异甚至泯灭的现状。鉴于此,探讨建立既能促进生态旅游开发,又能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原生态,促进二者相得益彰的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
(一)王石门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科学合理的规划。把完整的王石门村作为一个保护单元,古树、古石房、石板路、石碾、石磨、老卫生设施,均保持原貌。
2.村民旧房改造要由专门部门许可,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周边旅游线路、购物点、休憩点等远离村景区,隔离带设计视角与村景区必须协调,并不得设摊摆点,游客必须步行进入村景点。
3.迁移村景点已经设置的餐点。杜绝三污(污水、污垢、污物)四乱(乱建、乱堆、乱放、乱涂)。新增建筑物风格、体量、色彩要与周边景观格调一致。村内地貌及地面附属物,应特别加以保护。
(二)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行性分析
1.莱芜区王石门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现状考察,主要阐述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生态产生的互动状况;
2.莱芜区王石门景区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3.莱芜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4.莱芜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5.整合莱芜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
三、区域文化生态旅游展望
王石门景区位于莱芜区鲁中峡谷群游览区东部,与九龙大峡谷景区和石云山景区相连。应按泰山系列文化进行包装。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采取实证研究法、历史档案文献研究法。针对目前莱芜区雪野旅游开发区王石门景区生态旅游与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实地调研,探究成因,提出對策,进一步提出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整合机制构想。
(二)纳入泰山文化发展体系
从地缘文化与地质结构来看,莱芜区王石门景区属于泰山山脉,应该将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与泰山文化捆绑,直接命名为泰山东麓旅游开发区,借助泰山文化研究与旅游的深厚底蕴发展本区文化生态旅游。否则,莱芜区王石门景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单元,将会被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泰山覆盖或屏蔽,在该区发展旅游业的前途将十分暗淡。据所检索资料显示,目前尚未有学者提出此观点。
(三)王石门景区文化生态旅游展望
1.学术方面,本课题以新的视角研究生态旅游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整合机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供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开发部门及旅游景点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或旅游实务人员研究相关问题时参考、使用;
2.在地方政府智力支持方面,可为其作旅游规划、构建以旅游业为主要经济转变方式模式时,提供决策参考。
该旅游区可由九龙大峡谷、九天大峡谷、高山天韵小区三部分组成。其中九龙大峡谷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要特色,以人工造景为辅;九天大峡谷保持原始特色,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九天”内容进行文化包装;高山天韵小区根据其独有的资源特色,分天园风光活动小区、天上人家小区、度假村小区三部分。同时,应重视房干、王石门、龙尾三个旅游景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77-78
[2] 蒋依依等.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度量——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6.1135
[3] 阮洛瑶.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45
[4] 莱芜市旅游局.山东省莱芜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
[5]http://wenku.baidu.com/view/ebb1824de518964bcf847c51?fr=hittag&album=doc&tag_type=1)》《旅游学概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