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届硕士毕业生小张在通过审核、面试等环节并签订就业协议后,却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不符合招聘条件”被告知解除就业协议。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劳动者会有歧视行为,学历、地域、性别,甚至外貌都可能成为被歧视的理由,就业歧视为何屡禁不止?当劳动者遭遇就业歧视时,又该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微言E语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曹荣: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较严峻,一些就业岗位供不应求,使得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用人单位为节省用人成本,缩短流程,希望在招聘中尽快招到创造效益的員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单位的违法成本较低。建议为促进平等就业,应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加大惩罚力度,从而增加对劳动者实施歧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网友:
如此违法悖理的就业歧视缘何屡禁不止,有些用人单位甚至是明目张胆、毫不掩饰?除人力市场长期存在的供大于求的就业现实外,就业歧视的违法成本过低也是重要诱因。一方面,求职者出于爱面子、怕麻烦、不屑与其较真、不愿留下记录等复杂心理,缺乏依法维权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现行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条款多具权利宣示性和宏观原则性,缺乏司法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对“就业歧视”行为缺乏应有的边界厘清和具体罚;在具体判案中涉事用人单位也往往只是被处以道歉、纠正和象征性精神抚慰赔偿的从轻发落。
网友:
各种就业歧视背后是对学识和能力的不尊重,更反映出某些招聘单位人才观的不成熟。诚然,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除了大环境的市场变化和专业设置与现状脱节以外,很大程度上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倾向和社会风气有关。有些单位认为中国市场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对人才的筛选更显得苛刻,从而导致对地域、性别、工作经验、学历等就业歧视现象泛滥。
新浪财经:
消除就业歧视,必须法治“亮剑”。《就业促进法》已施行数年,就业秩序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就业歧视像是就业的“影子”,与就业相伴相随,只不过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不能让《就业促进法》成为“纸老虎”,法律必须要“亮剑”,成为消除就业歧视的武器。
网友:
有关立法部门亟须在法律上确定一个可操作化的歧视认定标准,以提高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能力。同时提高就业歧视的违法成本,依法打破就业歧视维权“玻璃门”。用人单位应该明白,在招聘过程中的目光短浅,不仅仅伤害的是求职者,更是对企业自身的不负责任。所以,规避就业歧视,需要从制度设计、观念更新等方面去完善,也需要我们勇敢的向就业歧视说不,在遇到就业歧视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和保护。
微言E语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曹荣: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仍较严峻,一些就业岗位供不应求,使得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用人单位为节省用人成本,缩短流程,希望在招聘中尽快招到创造效益的員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单位的违法成本较低。建议为促进平等就业,应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加大惩罚力度,从而增加对劳动者实施歧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网友:
如此违法悖理的就业歧视缘何屡禁不止,有些用人单位甚至是明目张胆、毫不掩饰?除人力市场长期存在的供大于求的就业现实外,就业歧视的违法成本过低也是重要诱因。一方面,求职者出于爱面子、怕麻烦、不屑与其较真、不愿留下记录等复杂心理,缺乏依法维权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现行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条款多具权利宣示性和宏观原则性,缺乏司法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对“就业歧视”行为缺乏应有的边界厘清和具体罚;在具体判案中涉事用人单位也往往只是被处以道歉、纠正和象征性精神抚慰赔偿的从轻发落。
网友:
各种就业歧视背后是对学识和能力的不尊重,更反映出某些招聘单位人才观的不成熟。诚然,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除了大环境的市场变化和专业设置与现状脱节以外,很大程度上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倾向和社会风气有关。有些单位认为中国市场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对人才的筛选更显得苛刻,从而导致对地域、性别、工作经验、学历等就业歧视现象泛滥。
新浪财经:
消除就业歧视,必须法治“亮剑”。《就业促进法》已施行数年,就业秩序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就业歧视像是就业的“影子”,与就业相伴相随,只不过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不能让《就业促进法》成为“纸老虎”,法律必须要“亮剑”,成为消除就业歧视的武器。
网友:
有关立法部门亟须在法律上确定一个可操作化的歧视认定标准,以提高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能力。同时提高就业歧视的违法成本,依法打破就业歧视维权“玻璃门”。用人单位应该明白,在招聘过程中的目光短浅,不仅仅伤害的是求职者,更是对企业自身的不负责任。所以,规避就业歧视,需要从制度设计、观念更新等方面去完善,也需要我们勇敢的向就业歧视说不,在遇到就业歧视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