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一个老师,便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上课认真听讲、听从老师的指导,课后也喜欢找老师探究问题、交流认识。长此以往,这个学生在有关这个学科的各个方面都会优秀。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可以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笔者以地理教学为例来说明教师对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作用。
一、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
1.教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拥有扎实的功底,绘制版图信手拈来,对于地理事件有独到见解,语言幽默,板书漂亮,衣着整洁,仪态自然大方,态度和蔼可亲,会让学生从内心佩服和喜欢老师,从而喜欢上地理课。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疑激趣,捕捉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踊跃参与探索问题,从实践中扩展思维,发现新知,从而热爱地理。如在讲授《大陆漂移学说》一课时,可设计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怎样漂移?然后辅以必要的引导,相信一定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育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如当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要用目光去暗示,去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时,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去激励,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恰当运用教学艺术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无言的爱,获得不断进步的满足感。
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适度竞争,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二、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引入活动情境,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切实有效的方法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是什么?(2)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3)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检验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组织“热带雨林的危机”的教学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我将学生按认知水平的不同,分到不同的小组里(伐木组、采矿组、修路组、垦荒组、政府组、环保组等),让他们积极思考应如何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然后,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辩论,并最终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式是最合理的。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锤炼思维的平台,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2.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老师的指导极为重要,适当的指导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描绘轮廓图,这对学生识图以及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师设计活动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塑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和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4.教师可以通过质疑问难来引导学生学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课堂中老师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问题的探究。如:在学习《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时,可设计问题:中东为什么是长期的热点地区?如果你是当地人,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联合国官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为学生质疑问难留下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探究、分析、解答,做好引导。
三、为了使高效课堂成为一种常态,教师要及时反思和研究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反思是理论和实践的对话,是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反思能使经验性教学转化为研究性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课后及时反思,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去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促进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另外,教师還要从事一些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再实践,高效课堂才能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要靠教师带领学生去落实,所以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应具备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敏锐捕捉有效信息的素质,另一方面应善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选择教学内容,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因此,教师要担当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一定要扮演好多种角色——学生的合作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Z]
一、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
1.教师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拥有扎实的功底,绘制版图信手拈来,对于地理事件有独到见解,语言幽默,板书漂亮,衣着整洁,仪态自然大方,态度和蔼可亲,会让学生从内心佩服和喜欢老师,从而喜欢上地理课。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疑激趣,捕捉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踊跃参与探索问题,从实践中扩展思维,发现新知,从而热爱地理。如在讲授《大陆漂移学说》一课时,可设计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怎样漂移?然后辅以必要的引导,相信一定会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育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如当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要用目光去暗示,去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时,教师应用鼓励的目光去激励,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恰当运用教学艺术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无言的爱,获得不断进步的满足感。
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适度竞争,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二、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1.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引入活动情境,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切实有效的方法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是什么?(2)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3)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检验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组织“热带雨林的危机”的教学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我将学生按认知水平的不同,分到不同的小组里(伐木组、采矿组、修路组、垦荒组、政府组、环保组等),让他们积极思考应如何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然后,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辩论,并最终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式是最合理的。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锤炼思维的平台,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2.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老师的指导极为重要,适当的指导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本领。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工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描绘轮廓图,这对学生识图以及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师设计活动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格的塑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来梳理和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4.教师可以通过质疑问难来引导学生学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课堂中老师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问题的探究。如:在学习《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时,可设计问题:中东为什么是长期的热点地区?如果你是当地人,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联合国官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为学生质疑问难留下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探究、分析、解答,做好引导。
三、为了使高效课堂成为一种常态,教师要及时反思和研究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反思是理论和实践的对话,是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反思能使经验性教学转化为研究性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课后及时反思,分析其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去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促进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另外,教师還要从事一些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再实践,高效课堂才能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要靠教师带领学生去落实,所以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应具备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敏锐捕捉有效信息的素质,另一方面应善于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选择教学内容,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因此,教师要担当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一定要扮演好多种角色——学生的合作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