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我国“双创”教材的出版研究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  词】“双一流”;“双创”教育;专创融合;教材出版
  【作者单位】闫玉刚,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王芷,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14
  一、“双创”教育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创”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的贺信中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专门强调:“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把“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提出,高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将国内高校的改革推上新的台阶。在“双一流”语境下,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如何立足自身特色资源及发展优势,拓展学科空间,积累学科经验,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考量。
  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大学生“双创”教育培训,“在全国高校推廣创业导师制,把‘双创’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的人才资源。对高校的“双创”教育来说,这一意见的颁布意味着“双创”教育进入了2.0时代,新的阶段要以“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为实施策略,立足新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发展需求,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推进“双创”教育改革,以助力我国创新创业“从现象到机制”的顺利跨越。
  2020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将“双创”教育明确列为人才培养的评价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双创”教育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在高等教育及“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载体,是“双创”教育改革升级中最基础的一环。当前,国内“双创”教材编写和出版整体呈现以其他出版社为主、大学出版社为辅的出版格局。但总的来说,“双创”教材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体系化缺乏、数量偏低、内容偏理论化、与专业结合不足等问题。对比国外成功的“双创”教材出版模式,国内“双创”教材应在编写人员构成、出版合作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在“双一流”建设语境下,关注“双创”教材出版的现状与问题,是优化高校学科结构,聚焦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的过程,对“专创融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双创”教材的出版现状
  西方的“双创”教育发展较早,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就率先开展“双创”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西方学者从创业管理等微观视角展开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从课程教学到专业教学再到学位教学的成熟教育体系。我国的“双创”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以清华大学开展的各类创业竞赛为标志。同期,“双创”教材的编写工作开始。这一时期的“双创”教材以整合经典案例为主,如199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徐井宏编写的《聚合:国内外创新创业平台案例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郭元新编写的《创新创业案例分析与仿真训练》等。
  笔者根据截至当当网2021年7月7日搜索“创新”“创业”两个关键词所得的数据,整理了从1999年1月至2021年7月出版的各类“双创”教材、读本、报告共计882种,总体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1.从时间脉络来看,“双创”教材在数量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且受政策导向影响较为明显
  如图1所示,2011年以来,国内“双创”教材的编写数量逐年攀升,并且在重要的时间点上,如在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后、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时,以及2018年教育部文件将“双创”教育明确列入高校必修课教育体系的政策节点上,“双创”教材的出版数量都有明显的上升。
  图1 2011—2020年“双创”教材的出版趋势
  2.从出版主体来看,“双创”教材出版整体呈现其他出版社为主、大学出版社为辅的出版格局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学术出版和创新上具有在地性优势和独特的学科资源优势,因此,大学出版社应该主动承担创新创业的编撰和出版工作。如图2所示,根据出版主体划分,大学出版社在当前国内“双创”教材出版市场中所占比例为41.02%。截至2018年,国内评为“双一流”学科的高校共计95所,其中拥有出版社的48所,占“双一流”高校总数的50.5%,从而为“双一流”高校进行“双创”教材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教材内容来看,“广谱式”“双创”教材占主体,其他出版社相较于大学出版社更加注重“专创类”教材的出版
  根据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双创”教材可以分为“广谱式”教材和“专创类”教材两种。所谓“广谱式”教材,是指着眼于“双创”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所编写的教材,这一概念是相对与专业结合度更高的“双创”教材而言的。前者更加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双创”教育中对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后者则遵循与所学专业深度融合的教育范式。如图3所示,无论是大学出版社还是其他出版社,“广谱式”教材所占比重均超过90%,“专创类”教材的比重较低。   图3 “文谱式”和“专创类”教材占比
  三、国内“双创”教材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内“双创”教材的出版数量不断增加,“广谱式”和“专创类”教材出版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看,我国“双创”教材出版仍面临以下问题。
  1.教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体系性偏弱
  对比国外半个多世纪的“双创”教育发展历史,我国开设“双创”课程的时间短,学科积淀不足,“双创”教材总数相对较少。美国大学的“双创”教材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以及创业实务操作类[1],并根据各大学的课程目标设置相关的教学内容。而我国“双创”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表现为课程设计比较混乱,教师配备不够专业,从而导致教材编撰缺乏明确的思维导向,“雙创”教材的设计不够合理,体系化程度较低。加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竞赛性导向较强,以及近年“双创”教育进课堂的政策要求,短时间内带来了较大的教材需求,导致“双创”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过程较短,缺乏足够打磨时间,教材质量不高,尤其是针对专创融合的教材尚未形成全面化、体系化的发展格局。
  2.教材编写偏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足
  与其他学科相比,“双创”教育更偏重实践性、操作性,是涉及个人、学校、企业、社会等多个主体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双创”教材的设计必须从产业、项目、企业需求等实际出发。但国内编写者大多没有实际的创业创新经验,大部分教材的理论化倾向较为明显,将更多笔墨放在“什么是创业”及“创业的意义”等基础理论层面,与实践结合不足。
  此外,教师队伍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双创”教材的编写造成阻碍。对比国外,欧美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前者一般是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兼备的教授,后者一般由创业家、政府官员和风险投资家等组成。如202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创业教育中心数据显示,该校30余位从事“双创”教学的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企业管理、创业实战等经历。而国内部分高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且“双创”课程教师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部分高校仍存在师资临时拼凑——由行政人员、辅导员等临时代课的现象,相关教材对“双创”教育的痛点问题探索也不够。
  3.“双创”教材编写与专业结合度低,时效性不足
  “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双创”教育2.0时代下“思创、科创、专创、文创、产教”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之一。而目前国内结合专业知识编写的“专创类”教材出版数量较少,体系不完备。如上文所述,大学出版社“专创类”教材的出版比例仅为“双创”教材总数的6%,远远无法满足当下市场对此类教材的需求。因此,“双创”教材出版不应只着眼于普及性目标,还应在专业性方面有所突破。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脱节不仅不利于总结学科创新点,梳理各方资源,而且限制了“双创”教育对接学科与业界平台性功能的发挥。此外,由于“双创”教育与现实联系极为紧密,对时效性要求高,而大多数教材的案例陈旧,严重影响了“双创”教材的权威性和配适度。
  四、“双一流”背景下国内“双创”教材出版的对策与建议
  1.将“双创”教材纳入高校必修课教材评价,提高师生对“双创”教育重要性、权威性的认识
  对“双创”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是国内“双创”教育推行的阻碍之一,以为“双创”教育只适合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我国高校的教育传统是将专业知识的培养放在主体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教育和教材出版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师培养、评价考核等方面的体系也相对完善且稳定,但对“双创”教育重视不足。
  虽然2018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要把“双创”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但未对“双创”教材编写的标准进行明确说明。在“双一流”语境下,教学改革不仅要在课程体系上对标国外一流课程和学科,在教材编写和出版层面对“双创”教材的实践性、时效性与专业融合度提出新的要求,还应以此为契机推动“双创”教材进入高校必修课的评定体系,在编写主体、教学目标、教材层次和分类等方面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提升教材的质量和权威性,使之真正服务于“双创”教学。
  2.推进教材向专创融合方向发展,将专业技术教育融入“双创”教育过程
  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是当前“双创”教育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双创”教育2.0时代的重要目标。专创融合不仅成为“双创”教育的有力抓手,同时也为专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现阶段“双一流”建设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奠定了学科基础,搭建了合作平台,专创深度融合也能反推“双一流”建设,实现创新链与创业链的无缝衔接。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同时助推优质“专创类”教材的出版。
  当前,大学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都开始尝试“专创类”教材的开发。如2020年8月,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电创新智能应用技术》,以区域经济发展、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机械、电器、电子通信等多个学科教学内容,是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创”教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联合编写的《食品专业创新创业训练》,在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食品产业特色开发设计新产品,设计训练项目,将食品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应用与后期学生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对探索创业教育嵌入式课程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3.充分立足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推进“双创”教材编辑出版工作
  在创新创业领域,政府、企业、高校是三种交叉力量,呈螺旋式上升,是交叉叠加、互惠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2]。因此,要真正将创新创业落到实处,就要在与具体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行业需求和区域需求深入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实现“双创”教育真正的价值。   首先,要立足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遴选“双创”教材的选题。科技发展加速了产业升级、行业迭代的进程,也给高校“双创”教育在侧重点的选择、时效性的处理等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出版单位应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进行重点突破,研发一批优质的具有前瞻性的“双创”教材。2018年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打造“双创”升级版要突出重点,拓展两大空间:一是工业互联网,二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出版单位应在这些重点领域布局“双创”教材出版,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如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与實践》,就为2.0时代的“双创”教育提供了最新的案例。
  其次,要扎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提供切实助力。大学出版社可依托区域环境、政府资源和自身学科优势创新教材内容,密切关注地区发展需求。如南京大学明确提出“双创”是“双一流”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全力构建“双创”嵌入“双一流”的长效机制[3]。为此,该社立足省内发展实际,先后研发了“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新能源汽车创新创业基础》等“广谱式”和“专创类”教材,旨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兼具创新理念和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4.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以创新姿态重构教材编写体系
  教材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还应从出版环节和编写体系上寻求突破。
  首先,在编写流程方面,由于创业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区域性等特征,各高校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为了重新梳理当前“双创”教材的出版思路,国内大学出版社可以借鉴美国开发经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双创”教材的规划。宏观层面需要解决的是对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创新创业政策、学校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等自身资源进行评估,从而完成教材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需要在已有方针的指导下,将各部分内容细化为创业课程的标准和教学目标;微观层面需要在操作性和探究性问题上发力,真正体现“双创”课程从“学”到“做”的桥梁作用。
  其次,在研发主体方面,各高校“双创”教育机构应设立研发小组,综合多学科资源积极尝试自主研发跨学科的创新教材。当前,国内政策倡导在高校范围内开展全学科的“双创”教育,强调“双创”教育的普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双创”教材的设计范围要局限于各个专业的最大公约数,而是应积极推动“双创”教育跨学科平台开发,并以此为中介对接各学科资源。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波尔斯基创新中心凭借校内布斯商学院的技能、专业知识和经验与理工科学院合作,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实践[5]。研发主体的改变,不仅符合“双创”教育跨学科的属性,能有效整合资源,对“双创”教育实践所需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也有所助益。此外,高校创新创业中心教材研发团队独立设计的体系也保证了内容更新的灵活性,满足了“双创”课程对时效性的要求。
  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所说:“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是战略上做点小改变就行了,而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高等教育质量革命。”[6]随着各高校“双创”教育的不断推进,“双创”教材同时面临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难题,亟须在类别、层次、专业融合、实践性等方面进行突破。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根据高等教育改革需求和行业发展实际与学科建设方向等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过程,需要多方努力、协同推进。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赵国靖. 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5(1):49-53.
  [2]陈勇平.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J]. 教育与职业,2020(10):92-97.
  [3]林念修. 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百佳案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 张卫民.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基于考夫曼校园计划的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5]张力玮. 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何开展的[EB/OL]. (2019-10-29)[2021-07-05] . https://www.sohu.com/a/350219702_162758.
  [6]吴岩.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搞搞活动”而已[EB/OL]. (2019-12-12)[2021-07-05] . https://www.sohu.com/a/359968189_772676.
其他文献
【关 键 词】中原文化;译介;出版;改革开放  【作者单位】刘畅,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002268015);2021年度开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调研课题(ZXSKGH-2021-0180)。  【中圖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
【关 键 词】数字时代;教育出版;模式创新  【作者单位】陈卓,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晓曼,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帝,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1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给出版业带
2021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为让在校学生从小对党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让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小学开展为期—周的“学史
期刊
美术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怎么借助多媒体教学形成美术技能呢?线条是绘画中很重要的三大艺术元素之一,线条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绘画表现
期刊
文章以“十四五”发展为研究背景,对政策引领、市场需求、技术赋能等作用下我国出版业的高质量、多元化、跨越式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判,同时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防控
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在于对价值观的培养,优秀的文化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简化教学难度,提升教学质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知
期刊
学术出版与“双一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联,二者可以互为助力.大学“双一流”建设语境下,学术出版存在优质稿源外流、平庸出版增加、出版评价异化等危机.要转换思路,
4月18日,ISI亚洲滑冰协会2021花样滑冰等级测试赛在郑州冰纷万象滑冰场拉开帷幕.郑州市二七红军小学校长艾怡鑫及学生代表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活动,近距离感受和体验冬奥会
期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有关单位不仅需要进行制度与政策的创新,也需要寻找合适的基层传播途径.《乡村干部报》
【关 键 词】学科建设;学术出版;数字化转型  【作者单位】刘中飞,安徽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4.004  1995年11月,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下文《“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计社会〔1995〕2081号),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