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关注幼儿的游戏需要,抓住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切入点,从幼儿最喜爱的角色游戏入手,尝试将客家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的角色游戏中,以适宜的方法和途径支持策略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使客家本土文化可以作为角色游戏的活题材,拓展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初步感受客家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客家民间风俗深厚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角色游戏、融入、客家、本土文化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乡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优势,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指南》社会适应目标3教育建议提到:“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角色游戏中幼儿模仿成人的生活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很多时候,由于游戏的内容与幼儿生活环境脱节,造成游戏很难深入开展。长汀是革命老区、客家首府、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美丽的生态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融入对客家本土文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我园从实际出发,贯彻实施《纲要》和《指南》精神,充分挖掘客家本土文化,尝试着把一些客家本土文化资源运用于角色游戏当中,通过角色游戏这个载体,让幼儿从小接受客家本土文化的辐射和熏陶,从而使幼儿对客家本土文化产生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并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逐渐地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去了解客家本土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何在角色游戏中有效融入客家本土文化,开展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色游戏活动,以解决游戏的两难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1 感受体验,了解客家文化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经验愈丰富,游戏内容就愈新颖,游戏水平也就愈高,幼儿从中得到的乐趣也愈大。反之,如果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游戏就容易出现主题贫乏,情节单调,游戏就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为了丰富幼儿的相关客家本土文化,我们让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览家乡的名胜风景;带孩子到“客家美食一条街”参观、品尝,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客家小吃店。孩子们走进这些小吃店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客家小吃,如煎薯饼、芋子饺、烧卖、簸箕板、……,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边吃边聊,有的还会和小吃店老板拉呱,询问这些小吃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好吃?为什么卖芋子饺和烧卖的老板挑着担子边走边叫?通过现场的体验活动,使孩子们增强了对店头街的了解,为下一步开展角色游戏中打下了主观印象基础。
《指南》社会领域建议:“要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组织幼儿到“孔庙”、“古城墙”、“客家母亲源广场”“客家飘香特产店”“十大名街——店头街”、、“三元阁”等地参观访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特产和风土人情,逐步丰富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首先从全国十大名街“店头街”入手,组织幼儿游古街、看老宅,调查“店头街”的各种店铺,学说“店头街”的故事,体会“店头街”古建筑的独特美韵。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豆腐店、打金店、小吃店、古装店、木雕店、酿酒店(红军可乐)……;在这里,他们大方和老板交流,了解到一些小店虽属于古老行业,现在看来非常落后,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当鼎盛和繁荣;在这里,他们发现最具特色的木雕店,世代以雕刻为生的手艺人,秉承了客家人一贯的精益求精原则,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手持经历几世传承的雕刀,在阳光的沐浴中,一刀一刀刻出心中的向往。
角色游戏的情节是受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的。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体验越深入细致,反映在游戏中的情节就越丰富深刻。通过参观体验,我们让孩子深入到活生生的现实和现场,去亲身体验、亲身感受。幼儿对家乡的特产和风土人情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好奇和求知欲望。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善于扑捉孩子的兴趣点,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
2 创设环境,营造游戏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角色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在深入开展角色游戏之前,为幼儿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游戏环境是教师应该首要思考的问题。在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中,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对吸引参加角色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2.1 营造有利于游戏文化大环境
为传承客家文化,幼儿园创设寓教于乐、感染心灵、启迪心智、弘扬心境的道德文化。如客家母亲像,通过让幼儿欣赏客家母亲的雕像、倾听客家母亲的故事,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客家母亲美的内涵:美不仅来自于外表,更来自于内心。我们利用幼儿园庭院优势设计成客家首府—古城汀州一个特色景点:左边是客家古民居,中间是穿城而过的汀江河,右边是古城墙,左边是一幢精巧细致的古民居,分两层,幼儿可以从一楼钻进去,从小木梯爬到二楼,二楼是个汀州古典骑楼,从上往下眺望或垂挂两条粗绳供幼儿攀爬,经过一楼来到一条铁索桥,直到拱桥,再到石墩桥,最后来到古城墙(里面是台阶),到龙潭古城墙门,给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启蒙。我们还收集了许多客家民间传统的劳作用品,石臼、米筛、火铳、蓑衣等等,根据童谣布置“鸡公子啄尾巴”立体场景以及体现客家勤劳勇敢的“勤劳的客家女”背景图。把幼儿园变成了一个有着浓郁客家风情的乡土环境。 2.2 精心设计制作班级的小环境
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参与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把孩子们熟悉的客家童谣以及孩子的作品展示出来,使班级主题墙成为游戏活动展示、记录的平台。在主题墙上,记录孩子们对家乡文化了解的过程,记录孩子们每一次试做的情况,记录师生创作的过程,记录爸爸、妈妈的参与游戏的情境。班级主题墙成不仅成为幼儿园独具特色的文化广角,而且还成为一些客商做文化广告宣传的最佳选择。瞧,在我们幼儿园廊道的两边墙面,悬挂着长汀有名的风景画以及富有民间特色的客家风俗;抬头仰望,天花板上挂着写有百家姓的小红灯笼;在迎面可见的小舞台上,摆放着各种道具,孩子们随手就可以取到,他们边唱童谣边表演着“老鼠嫁女……,幼儿园处处洋溢客家文化的气息,幼儿一进校园就受到客家文化视觉冲击和熏陶。
这些富有园本特色的大、小环境,拥有客家本土文化特色的民俗、服饰、童谣、礼仪、建筑等,能让幼儿在园经常接触到客家文化,耳濡目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的富有客家本土特色角色游戏深受幼儿喜欢。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且这些生活经验都能充分的表现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会模仿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开展富有特色的角色游戏:如“十大名街——店头街”、“客家美食一条街”(煎薯饼、芋子饺、烧卖、簸箕板、簸箕板……)、“汀州旅行社”“农家乐”等等。幼儿将自己对客家人民的了解与热爱之情充分在扮演游戏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既有利于幼儿的经验建构,同时探究获得的经验也容易得以运用和推广,更能使游戏活动成为探究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具有现实的意义,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并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3 形式多样,激发游戏兴趣
兴趣——再造想象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兴趣是引导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人们是最愉快主动地去探索它,而幼儿的兴趣更是如此。
3.1 创设特色区域,幼儿乐在其中
为了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我们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创设各种符合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的游戏区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游戏区活动内容,为此,我们常在产生游戏前与幼儿做一次讨论会“我喜欢的游戏区域”,评选出最具人气和有特色的游戏内容,并和幼儿一起收集制作游戏活动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亲身的制作、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区域活动以宽松、和谐的环境,丰富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吸引着众多的孩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了区域的优势,将游戏活动中的准备工作放在区域中去实现。真正将游戏成为幼儿的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更有主人翁感,增强幼儿游戏的趣味性,并使幼儿乐在其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发了四个幼儿感兴趣的蕴涵着客家文化、体现客家特色的区域游戏活动。
一是语言游戏区:主要设计了“我是家乡的小导游”角色游戏,充分利用家长和孩子们拍摄的魅力汀州照片,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布置了汀州旅游景点线路图:三元阁——博物馆——汀州试院——店头街---福音医院——古城墙——辛耕别墅——云骧阁,让孩子们担任讲解员,孩子们以天真的语气、语调,介绍长汀的历史、文化和景点,别具一番风味。通过小导游角色游戏,加深孩子们对家乡文化认识,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智力游戏区,主要设计了拼图游戏,把长汀的名胜古迹和美食从图剪下来,让孩子们动动脑、拼一拼、玩一玩,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数学游戏区,主要设计了排序游戏,将有关长汀风土人情的图片打乱,让孩子们以小火车的方式进行排序,培养孩子的次序感、数字感。
四是手工游戏区,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多样的“小吃”,如我们用白色泡沫做成圆形,让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涂上黄色便成了薯饼;指导孩子们把酸奶瓶涂上咖啡色变成了酒坛子,用灰色的海绵纸卷成长条,变成了簸箕板,把海绵染上颜色变成了“瘦肉”,用纸做成烧麦、荷包蛋、韭菜、青菜、鸡肠面等,用橡皮泥做成小笼包、芋子饺,用轻泡做出三角形的豆腐角、正方形的豆腐干、长条形的汀州腐竹;纸条做成的汀州粉干、汀州玉粉等等,样样逼真形象。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游戏材料玩自已喜欢的游戏,兴趣特别浓厚,玩得特别投入。一件件不起眼的作品,凝聚了家长、老师、孩子们的心血,也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物质的准备。
3.2 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生成游戏
通过参观、访问和教师的引导,幼儿对家乡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有关习俗、饮食文化的活动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响,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早谈、自由活动、区角活动、餐前谈话等,并抛出相关的问题:“小吃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叫买的”?“要不要灯盏糕——” “要不要煎薯饼——” “要不要炰肉丸——要不要现做糍粑仔”。有的小朋友像模像样的叫买着,有的小朋友用小铲子在桌上模仿“煎薯饼”。看到这种情景,老师们及时组织孩子们讨论,启发幼儿说出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表现,得到了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汀州客家美食一条街” “店头街”“汀州土特产超市”等一系列游戏主题产生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游戏的材料使用,再根据孩子们对游戏材料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添加游戏材料,来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求。“要不要灯盏糕——” “要不要煎薯饼——” “要不要炰肉丸——要不要现做糍粑仔”。服务员一身客家妹子打扮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客人。叫卖声声,情趣盎然。旅游团的游客一到“农家乐”,你一言我一语地叫着服务员,“给我一碗芋子饺”、 “给我一碗豆腐角” 、“给我一块炰肉丸”、“给我一块糍粑仔”、“给我一块煎薯饼”给我……在农家乐里游客们吃的吃,玩的玩,热闹极了。游戏中教师抓住善孩子的兴趣点,挖掘幼儿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在与幼儿分享游戏快乐的同时,运用各种策略积极回应幼儿的需要。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发现孩子在一些游戏中生成了一些新的情节,“汀州旅行社”,小导游带领大家乘车游览,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如“汀州小影楼”摄相师为客人拍长汀风光照片,装饰照片,;“农家乐”活动里的老板做起糍粑等客家的风味小吃。幼儿在自发生成的主题中快乐的游戏,身心愉悦、主动交往、思维活跃而富有创造性。 在生成游戏主题时,教师应更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顺应孩子内在的真正需求,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将视野转向孩子,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确定内容。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成,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3.3 设置游戏场景,幼儿自主游戏
我们在基于孩子们对“店头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专门开辟了店头街的游戏场景,鼓励孩子们一起出点子、想办法,引导孩子们制作漂亮的红灯笼挂在每间店面的门楼上,让孩子们穿上自制的富有特色的客家服饰,组织孩子们玩起了“店头街”游戏。他们有的扮成店铺的小老板,不时吆喝招揽顾客;有的扮成小导游,绘声绘色在给游客讲解;有的扮成小游客,走进小店购买豆腐干、河田鸡、烧大块等长汀特产,走进小吃店津津有味品尝各种美味小吃,走进剃头店安逸享受着美发师的服务;有的扮成豆腐店小老板,卖力地推磨,把磨出来豆浆做成豆腐;有的扮成小画家,专心致志挥动着手中的画笔,在画板上 勾勒描绘眼前生动的街景和人物……。孩子们完全融入了游戏,整个游戏区仿佛就是古时繁华的商业街。
真实的生活环境是动态、关联的,隐含着学习者最需要的知识经验、技能及情感。“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是广大幼教工作者必需遵循和实施指南应坚持的原则。在角色中有效融入客家客家本土文化资源
开展角色游戏,使幼儿园游戏活动生活化,满足了幼儿发展需求。提升了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 于渊萍:主题活动和角色游戏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6(2010.11重印)
[4] 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 走近幼儿.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
[5] 洪晓琴,徐则民.快乐玩 有效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
[6] 康横生.名城.首府.圣地长汀.北京:2011.6
[关键词]角色游戏、融入、客家、本土文化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乡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优势,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指南》社会适应目标3教育建议提到:“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角色游戏中幼儿模仿成人的生活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很多时候,由于游戏的内容与幼儿生活环境脱节,造成游戏很难深入开展。长汀是革命老区、客家首府、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的客家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美丽的生态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融入对客家本土文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我园从实际出发,贯彻实施《纲要》和《指南》精神,充分挖掘客家本土文化,尝试着把一些客家本土文化资源运用于角色游戏当中,通过角色游戏这个载体,让幼儿从小接受客家本土文化的辐射和熏陶,从而使幼儿对客家本土文化产生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并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逐渐地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去了解客家本土文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何在角色游戏中有效融入客家本土文化,开展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色游戏活动,以解决游戏的两难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1 感受体验,了解客家文化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经验愈丰富,游戏内容就愈新颖,游戏水平也就愈高,幼儿从中得到的乐趣也愈大。反之,如果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游戏就容易出现主题贫乏,情节单调,游戏就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为了丰富幼儿的相关客家本土文化,我们让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游览家乡的名胜风景;带孩子到“客家美食一条街”参观、品尝,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客家小吃店。孩子们走进这些小吃店和爸爸妈妈一起品尝客家小吃,如煎薯饼、芋子饺、烧卖、簸箕板、……,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边吃边聊,有的还会和小吃店老板拉呱,询问这些小吃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好吃?为什么卖芋子饺和烧卖的老板挑着担子边走边叫?通过现场的体验活动,使孩子们增强了对店头街的了解,为下一步开展角色游戏中打下了主观印象基础。
《指南》社会领域建议:“要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组织幼儿到“孔庙”、“古城墙”、“客家母亲源广场”“客家飘香特产店”“十大名街——店头街”、、“三元阁”等地参观访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特产和风土人情,逐步丰富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首先从全国十大名街“店头街”入手,组织幼儿游古街、看老宅,调查“店头街”的各种店铺,学说“店头街”的故事,体会“店头街”古建筑的独特美韵。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豆腐店、打金店、小吃店、古装店、木雕店、酿酒店(红军可乐)……;在这里,他们大方和老板交流,了解到一些小店虽属于古老行业,现在看来非常落后,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当鼎盛和繁荣;在这里,他们发现最具特色的木雕店,世代以雕刻为生的手艺人,秉承了客家人一贯的精益求精原则,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手持经历几世传承的雕刀,在阳光的沐浴中,一刀一刀刻出心中的向往。
角色游戏的情节是受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的。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体验越深入细致,反映在游戏中的情节就越丰富深刻。通过参观体验,我们让孩子深入到活生生的现实和现场,去亲身体验、亲身感受。幼儿对家乡的特产和风土人情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好奇和求知欲望。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善于扑捉孩子的兴趣点,利用好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
2 创设环境,营造游戏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角色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在深入开展角色游戏之前,为幼儿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游戏环境是教师应该首要思考的问题。在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中,环境的设计和安排对吸引参加角色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
2.1 营造有利于游戏文化大环境
为传承客家文化,幼儿园创设寓教于乐、感染心灵、启迪心智、弘扬心境的道德文化。如客家母亲像,通过让幼儿欣赏客家母亲的雕像、倾听客家母亲的故事,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客家母亲美的内涵:美不仅来自于外表,更来自于内心。我们利用幼儿园庭院优势设计成客家首府—古城汀州一个特色景点:左边是客家古民居,中间是穿城而过的汀江河,右边是古城墙,左边是一幢精巧细致的古民居,分两层,幼儿可以从一楼钻进去,从小木梯爬到二楼,二楼是个汀州古典骑楼,从上往下眺望或垂挂两条粗绳供幼儿攀爬,经过一楼来到一条铁索桥,直到拱桥,再到石墩桥,最后来到古城墙(里面是台阶),到龙潭古城墙门,给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启蒙。我们还收集了许多客家民间传统的劳作用品,石臼、米筛、火铳、蓑衣等等,根据童谣布置“鸡公子啄尾巴”立体场景以及体现客家勤劳勇敢的“勤劳的客家女”背景图。把幼儿园变成了一个有着浓郁客家风情的乡土环境。 2.2 精心设计制作班级的小环境
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参与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利用一些废旧材料,把孩子们熟悉的客家童谣以及孩子的作品展示出来,使班级主题墙成为游戏活动展示、记录的平台。在主题墙上,记录孩子们对家乡文化了解的过程,记录孩子们每一次试做的情况,记录师生创作的过程,记录爸爸、妈妈的参与游戏的情境。班级主题墙成不仅成为幼儿园独具特色的文化广角,而且还成为一些客商做文化广告宣传的最佳选择。瞧,在我们幼儿园廊道的两边墙面,悬挂着长汀有名的风景画以及富有民间特色的客家风俗;抬头仰望,天花板上挂着写有百家姓的小红灯笼;在迎面可见的小舞台上,摆放着各种道具,孩子们随手就可以取到,他们边唱童谣边表演着“老鼠嫁女……,幼儿园处处洋溢客家文化的气息,幼儿一进校园就受到客家文化视觉冲击和熏陶。
这些富有园本特色的大、小环境,拥有客家本土文化特色的民俗、服饰、童谣、礼仪、建筑等,能让幼儿在园经常接触到客家文化,耳濡目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的富有客家本土特色角色游戏深受幼儿喜欢。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且这些生活经验都能充分的表现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会模仿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开展富有特色的角色游戏:如“十大名街——店头街”、“客家美食一条街”(煎薯饼、芋子饺、烧卖、簸箕板、簸箕板……)、“汀州旅行社”“农家乐”等等。幼儿将自己对客家人民的了解与热爱之情充分在扮演游戏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既有利于幼儿的经验建构,同时探究获得的经验也容易得以运用和推广,更能使游戏活动成为探究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具有现实的意义,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并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3 形式多样,激发游戏兴趣
兴趣——再造想象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兴趣是引导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人们是最愉快主动地去探索它,而幼儿的兴趣更是如此。
3.1 创设特色区域,幼儿乐在其中
为了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我们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创设各种符合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的游戏区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游戏区活动内容,为此,我们常在产生游戏前与幼儿做一次讨论会“我喜欢的游戏区域”,评选出最具人气和有特色的游戏内容,并和幼儿一起收集制作游戏活动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亲身的制作、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区域活动以宽松、和谐的环境,丰富的材料,以及选择广泛的内容吸引着众多的孩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了区域的优势,将游戏活动中的准备工作放在区域中去实现。真正将游戏成为幼儿的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更有主人翁感,增强幼儿游戏的趣味性,并使幼儿乐在其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开发了四个幼儿感兴趣的蕴涵着客家文化、体现客家特色的区域游戏活动。
一是语言游戏区:主要设计了“我是家乡的小导游”角色游戏,充分利用家长和孩子们拍摄的魅力汀州照片,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布置了汀州旅游景点线路图:三元阁——博物馆——汀州试院——店头街---福音医院——古城墙——辛耕别墅——云骧阁,让孩子们担任讲解员,孩子们以天真的语气、语调,介绍长汀的历史、文化和景点,别具一番风味。通过小导游角色游戏,加深孩子们对家乡文化认识,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智力游戏区,主要设计了拼图游戏,把长汀的名胜古迹和美食从图剪下来,让孩子们动动脑、拼一拼、玩一玩,开发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数学游戏区,主要设计了排序游戏,将有关长汀风土人情的图片打乱,让孩子们以小火车的方式进行排序,培养孩子的次序感、数字感。
四是手工游戏区,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多样的“小吃”,如我们用白色泡沫做成圆形,让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涂上黄色便成了薯饼;指导孩子们把酸奶瓶涂上咖啡色变成了酒坛子,用灰色的海绵纸卷成长条,变成了簸箕板,把海绵染上颜色变成了“瘦肉”,用纸做成烧麦、荷包蛋、韭菜、青菜、鸡肠面等,用橡皮泥做成小笼包、芋子饺,用轻泡做出三角形的豆腐角、正方形的豆腐干、长条形的汀州腐竹;纸条做成的汀州粉干、汀州玉粉等等,样样逼真形象。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游戏材料玩自已喜欢的游戏,兴趣特别浓厚,玩得特别投入。一件件不起眼的作品,凝聚了家长、老师、孩子们的心血,也为开展角色游戏做好物质的准备。
3.2 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生成游戏
通过参观、访问和教师的引导,幼儿对家乡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有关习俗、饮食文化的活动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反响,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通过早谈、自由活动、区角活动、餐前谈话等,并抛出相关的问题:“小吃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叫买的”?“要不要灯盏糕——” “要不要煎薯饼——” “要不要炰肉丸——要不要现做糍粑仔”。有的小朋友像模像样的叫买着,有的小朋友用小铲子在桌上模仿“煎薯饼”。看到这种情景,老师们及时组织孩子们讨论,启发幼儿说出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表现,得到了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汀州客家美食一条街” “店头街”“汀州土特产超市”等一系列游戏主题产生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游戏的材料使用,再根据孩子们对游戏材料的需要程度,不同地添加游戏材料,来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求。“要不要灯盏糕——” “要不要煎薯饼——” “要不要炰肉丸——要不要现做糍粑仔”。服务员一身客家妹子打扮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客人。叫卖声声,情趣盎然。旅游团的游客一到“农家乐”,你一言我一语地叫着服务员,“给我一碗芋子饺”、 “给我一碗豆腐角” 、“给我一块炰肉丸”、“给我一块糍粑仔”、“给我一块煎薯饼”给我……在农家乐里游客们吃的吃,玩的玩,热闹极了。游戏中教师抓住善孩子的兴趣点,挖掘幼儿生成活动中有意义的个体经验,在与幼儿分享游戏快乐的同时,运用各种策略积极回应幼儿的需要。随着游戏的深入我们发现孩子在一些游戏中生成了一些新的情节,“汀州旅行社”,小导游带领大家乘车游览,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如“汀州小影楼”摄相师为客人拍长汀风光照片,装饰照片,;“农家乐”活动里的老板做起糍粑等客家的风味小吃。幼儿在自发生成的主题中快乐的游戏,身心愉悦、主动交往、思维活跃而富有创造性。 在生成游戏主题时,教师应更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顺应孩子内在的真正需求,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将视野转向孩子,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确定内容。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成,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3.3 设置游戏场景,幼儿自主游戏
我们在基于孩子们对“店头街”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专门开辟了店头街的游戏场景,鼓励孩子们一起出点子、想办法,引导孩子们制作漂亮的红灯笼挂在每间店面的门楼上,让孩子们穿上自制的富有特色的客家服饰,组织孩子们玩起了“店头街”游戏。他们有的扮成店铺的小老板,不时吆喝招揽顾客;有的扮成小导游,绘声绘色在给游客讲解;有的扮成小游客,走进小店购买豆腐干、河田鸡、烧大块等长汀特产,走进小吃店津津有味品尝各种美味小吃,走进剃头店安逸享受着美发师的服务;有的扮成豆腐店小老板,卖力地推磨,把磨出来豆浆做成豆腐;有的扮成小画家,专心致志挥动着手中的画笔,在画板上 勾勒描绘眼前生动的街景和人物……。孩子们完全融入了游戏,整个游戏区仿佛就是古时繁华的商业街。
真实的生活环境是动态、关联的,隐含着学习者最需要的知识经验、技能及情感。“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是广大幼教工作者必需遵循和实施指南应坚持的原则。在角色中有效融入客家客家本土文化资源
开展角色游戏,使幼儿园游戏活动生活化,满足了幼儿发展需求。提升了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 于渊萍:主题活动和角色游戏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6(2010.11重印)
[4] 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 走近幼儿.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
[5] 洪晓琴,徐则民.快乐玩 有效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
[6] 康横生.名城.首府.圣地长汀.北京: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