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山的红色记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鸾山系湘东地区的一座独耸之山,如鸾起舞,故名鸾山。北宋彭天益曾以诗句“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形容此地。它位于湖南株洲市攸县一个山区小鎮,与江西省莲花县相毗邻,距井冈山约170公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鸾山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反“围剿”的前沿阵地之一。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滕代远、谭震林、萧克、谭余保等红军将领,曾带领红军战士翻越罗霄山来到鸾山一带,领导地方革命武装,开展反“围剿”、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1928年3月,根据中共湘东特委关于“湘东各县的暴动应一致向醴陵发展”的指示精神,攸县鸾山的党员发动了武装斗争。上垄的地下党负责人邹善章,原来组织“扁担会”暴动发动者之一,因劫富济贫而被赶至江西省,此时秘密回乡与刘龙、刘虎、刘棋、李彪、刘四一、刘德仔等积极分子会合,在上垄成立赤色暴动队,发展队员百余人,专门打击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严重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8月,朱德率红四军一部挺进湘东,并深入攸县东乡山斗岭、分水坳打游击,以开辟鸾山、漕泊一带的革命斗争。
  红色思想的播种,很快吸引着愈来愈多的鸾山革命人士活跃在峥嵘岁月。1929年3月,洪清元、陈少一、洪冬林、赖文德、王任仔、黄石十五等漕泊、鸾山一带的农民,结伴奔赴莲花参加革命武装队伍,先后被中共莲花四区区委吸收入党,组建攸县支部,龙大仙(莲花人)任支部书记,受莲花县委领导。他们组织递步哨,回县开展打土豪斗争,先后在皮佳、满江、漕泊捕捉土豪洪如泰、洪占雄、贺月槎等,为红军筹助给养和经费,给革命提供保障。次年9月,工农红军湘东独立师在江西省莲花县一、二区赤卫军配合下,出击漕泊、七里、皮佳、鸾山等地,发动当地群众举行武装示威,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会议选举产生县苏维埃政府委员25名,杨中尧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会议还任命了各区苏维埃政府领导人。会议决定:扩大革命武装,平均分配土地,创办东冲兵工厂。革命的号角吹响在鸾山的上空。
  革命的种子也遭遇风雨的摧残。在白色恐怖里,湘东白军提出血腥口号:“三冲两漕,杀绝人毛,带个石桥。”为了镇压和“围剿”攸县苏区,白军在新漕村牛形岭上修筑了三座碉堡,每座碉堡四周又挖了一丈多宽的战壕,战壕内埋藏密密麻麻的尖竹桩。为了打掉这三座碉堡,1929年4月,湘东苏区莲花独立团一连连长贺国庆率领战士开赴攸县漕泊,配合洪根元和赖文德领导的农民赤卫军,向新漕白军碉堡发起突然袭击。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火力接近碉堡。贺国庆猛冲上去,几脚踢开碉堡门,跳进去挥着大刀猛砍,怕死的敌人纷纷举手出来投降。霎时,碉堡被炸成一片废墟。正当贺国庆带领战士继续进攻第二座碉堡的关键时刻,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小腹,肠子都流出来了。但是,他一边忍痛把肠子塞进小腹,一边带领战士向前冲。由于伤势太重,贺国庆最终倒在碉堡下……但跟在后面的洪根元和赖文德带领战士继续战斗,接着炸毁了敌人两座碉堡,这次战斗以炸掉新漕的三座碉堡而胜利结束。
  革命思潮汹涌不息,攸县苏区迅速扩大,三区由原来的新漕、老漕、七里三个乡,发展了皮佳、南岸、下垄、上垄、东院、邹家坊、龙会、咸周、大江源9个乡。通过扩大红军队伍,一次又一次冲破敌人的封锁,粉碎了敌人第三次“围剿”。由于驻攸敌军发起总攻,攸县苏区陷落,县、区、乡三级革命机关并数千名革命群众被迫转移到江西莲花县,但反击敌人的战斗从没有停止过。1935年1月,红独立三团组织革命群众奔袭攸县老漕、水头(皮佳)、香山仙、白石冲等地,取得了重大胜利,夺获了大量物资。同时,谭余保、吴金莲、尹德光等革命人士多次深入荷树下、南源活动,恢复荷树下、虎形里等地的党的秘密支部。接着,红独立三团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红军与驻扎在鸾山、漕泊一带的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拉锯式的战斗,取得了反“围剿”的多次胜利。
  红军北上抗日后,鸾山镇的革命人士谭余保在危难中受命于湘赣临时省委,带领一支游击队,辗转在鸾山太阳山、柑子山、凤凰殿、水晶岭、大和仙和柏市棋盘山等地。尽管这里地形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回旋余地大,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穿林海,钻山洞,吃野菜,忍饥挨饿,不怕牺牲,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斗,与敌人周旋,大大地长了苏区人民的革命志气,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革命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然而,鸾山儿女,紧跟共产党踊跃参加革命,浴血战斗,为国捐躯的精神犹存。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蓝碧的海面上,托着一轮圆月。  小帆船在大海荡漾的碧波里摇晃,我躺在船的舱板上,就像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她温情的手轻轻摇动着我的摇篮。当年,祖母说我就出生在海边渔村的时候,我是多么地向往大海呵!  我缠着父亲教我游泳,我跑到烈日下曝晒着光膀的身子——祖母说过:“大海的后代都会游泳,海的孩子们皮肤都是古铜色的。”在小河中央,我把头扎进水里张目四望,想从这河水里找到一点关于海的信息和秘密。我想象着大
期刊
那天,是我来到老挝磨万铁路二标项目部的第15天。  站在1801公路上,抬头看着老挝的天空,蓝天与白云界限分明;低下头来,看到公路两旁满是破旧的矮木房,再看看不远处的一两栋别墅,同样界限分明。那时临近午时,我们随便找了家路边商店,准备买点零食饮料,在旁边的石凳上休息会儿。当我准备付给商店老板三瓶饮料的钱时,不知从哪钻出来的一个人抢着给我们买单,顿时让我不知所措。他个子不高,体型不胖,热情友善,是个
期刊
我从小很爱跟姥姥学习《三字经》,姥姥光会背,问她怎么写怎么讲,她不会。不懂事的我,对姥姥有很多想法,這个姥姥啊,原来是个念歌先生。  回到家里,我跟妈妈告了姥姥的状,妈妈抚摸着我的头,一脸严肃地讲——  “你姥姥年轻的时候娘家很有钱,她的父亲是个小官吏,家里为她两个哥哥请了一个教书先生,天天教他们《三字经》,不准姥姥进书房。说什么女孩不能学文化,学针线最重要,你姥姥整天被关在绣房里,什么花啊草啊,
期刊
记忆中的山里老家,到处都有黄花菜的影子。每年的六七月份,远远近近,墙角田头,开得艳艳的,有点招蜂样的娇艳,那就是黄花菜。  其实在农村,它不叫黄花菜,有个不土不洋的名字叫“金针花”。因为比较贱,好养,种在哪里,不用太花心思去照顾,也不用施肥,只要有老根在,来年必会抽出绿绿的一大丛。因此农村人都喜欢房前屋后种上一些。我家门前的矮墙上,就被勤劳的妈妈种上了一大圈的金针花。每当开花的时候,我每天必做的活
期刊
刚拿回来的时候,它还很小,嫩嫩的茎干随着我晃动的频率摇摆,放在窗台上微微一震丝毫没有改变形态,我用手触摸它最敏感的叶表,它的样子很萌,看上去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小家伙竟然无视我。“这不是我要的含羞草,这是个串子,哈哈。”我想。  那个时候,我对它笑得很甜。  我试着问店主:“含羞草娇贵吗?需要我做些什么才能够叫它日益茁壮?”店主理所当然地抛出一句:“它呀,可皮实了,你就几天一浇水足矣。”松过
期刊
姨婆走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去浙江芝林外婆家,她来送我们时,拉着老妈的手喃喃道:“姨婆老了,不知道还看不看得到你们明年再回来……”我想,她心底不舍的,还有我的侄子侄女吧,算来他们也有五、六年没见了,毕竟,缘缘和凯凯都是她抱大的。  那年,侄女刚刚出生,姨婆便背着个包袱来我家,虽说是远亲,倒也是我第一次见她,六十出头的年纪,清瘦矮小,干活麻利。嫂子生下缘缘后便回了上海工作,找了个保姆不怎么满意,
期刊
每次打算回老家,思绪总是欣喜若狂,始终先于车轮到达。  道路两旁,寥落的红高粱,看一眼,就有拥抱的冲动,它们红红的脸庞,多像我朝思暮想的兄弟。或许因为很久没有回乡,它们看着我这张似曾相识的脸,似乎若有所思,又欲言又止。狗尾巴草依旧不悲不喜,它们见惯了人世间的聚合离散,见惯了人生的生老病死,一副呆萌的样子,好像从来就没心没肺,多少年来,尽管岁月流逝,然而与狗尾巴草而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篱笆墙上的
期刊
一个仲夏的早晨,希十五年前的爱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希从没想到,换过几家单位的自己,竟然像躲在海底的鱼,突然被千里之外的伟捞起。刚开始,客气的语气,几乎听不出彼此的声音。平淡的话语,掩饰着平静的心情。谈谈工作,讲讲孩子,最想知道彼此在他乡的一切,可一切的一切,却让人无法说清。  放下听筒的刹那,遥远的记忆,如一只只鸟儿扑棱着翅膀戛然而至,张开的羽翼,朦胧了希的眼睛。  整个上午,当
期刊
我的故乡有着同北宋大文豪苏轼一样的名字“东坡”,镶嵌在太行山的深处,四周是山,紧贴高高的山崖。  村子相对连绵的太行山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像粒露珠,让你清晨起来散步,都必须十分小心,以防不经意间将这露珠从草尖上抖落下去。故乡小村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我选择在最繁华的中秋时节返乡小住,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时段的故乡色彩绚丽,山果飘香,满山的枫树,黄栌,柿树等经霜之后,漫山如火如荼,
期刊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东摘一个果子,西捡一块石子,或在酒肆的门槛边用一小刀雕出一个溜墙走的小醉鬼,但最后,都会规规矩矩走进李先生家的小院。  铺开一张宣纸,李先生握着我的手,写一道蚕头燕尾,描一道悬针竖,说“先从《曹全碑》起吧,隽逸守度,刚柔互济,笔笔入典,养小丫头的性子。”毛笔便在宣纸上染下一片墨色。回笔锋,画出一个蚕头,笔走,然后扬笔墨挑起一个燕尾。  “这一笔,叫做因。”转腕,笔锋下走,渐渐抬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