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书票作为西方版画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起源与古腾堡发明印刷术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方图书的印刷史上,一位德国人设计的一款刺猬图案的木刻版画,上面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意思是没有经过这本书的主人同意,不要私自翻阅。自此,成了世界上公认最早的藏书票。
回到中国,对新兴版画的杰出贡献,不得不提及版画大师杨可扬先生。从1984年,他制作第一张书票至今,已经创作了300多种藏书票,其中如《巴金珍藏》、《道涵藏书》、《鲁迅头像》、《子善藏书》、《施蛰存藏书》、《有直藏书》等都是刀刀硬朗、一气呵成的功力。他的藏书票成了版画界的典范,言简意赅,富有力度感的画面,是藏书票的金字招牌。
藏书票原本是舶来货,最早起源于德国,书票上一眼看去的8个拉丁字母Ex-libris是藏书票的标志性特征,加上作者题款,欧洲最早的图案多为贵族徽章等,制作以雕刻版为主。现在的瑞士国家博物馆,所存藏书票的数量比较集中,馆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藏品是藏书票。藏书票传入我国是20世纪初。著名的文学大家鲁迅先生用他的宣纸交换来了苏联的插图木刻,以此开始提倡新兴木刻的藏书票。一开始,鲁迅把藏书票叫做“藏书图记”。对藏书票的兴趣,也源于对书本的热爱,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一日夜访内山书店,买《藏书票的话》十元。”还有“得《现代版画》一本。”足见是买书买来的兴趣,现在的上海鲁迅纪念馆内还存有一些当时创作的藏书票原作。
那么藏书票为什么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呢?
这同藏书票与书有密切的关联,书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从主题来看,有思想性、知识性、私密性;从功能来看,有实用性、艺术性、交友性、收藏性、礼品性。而这些特性中人文思想性又是最为突出的,起着主导的意义。这种人文思想性又是体现在票主上的,离开了这一点,藏书票与版画就变成了同一的单纯的艺术品了。
版画家杨可扬在创作藏书票的时候,很重视票主的人文思想性。记得有一年茶文化节的时候,组委会要我创作一组茶文化内容的藏书票,于是我为杨可扬先生制作了一枚,创作好后,请杨可扬先生提提意见,杨可扬先生看了说:“你了解我吗?我是不喜欢喝茶的。所以藏书票一定要反映票主的思想、兴趣爱好等,要了解票主,否则就失去了藏书票的意义。”藏书票与版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版画只反映作者的创作思想,而藏书票不仅要反映作者的创作思想还要反映票主的思想、兴趣爱好等。杨可扬先生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他给票主制作书票时,都要了解票主,反复推敲,总设法使自己创作的藏书票与票主的思想特征吻合。杨可扬先生的第一张藏书票《鱼读月》就是最为典型的反映票主思想性的一枚富有寓意的藏书票。
1984年4月,上海出版业在香港举办书展,有人提议请杨可扬老师制作一枚纪念书票,书展期间好印制成书笺形式分送给书友。那时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还不多,处于陌生阶段,为了能体现上海书展的特点,给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张藏书票的意义非常重大,有着友谊与同胞之情的倾注,于是杨可扬先生想起早年在家乡看到的一副对联,产生了灵感:“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一句对联成了藏书票的创作背景,画面上三条鱼不约而同地游向时隐时现的月亮倒影;水面上,漂浮着几枚粉红色的花瓣,在那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下,“读月”成了鱼儿们的共识,寓意大家都来读书。这鱼儿水中游,绿意盎然作底,鱼影水动,用色不多却恰到好处,颇有雅乐之风,完全符合书展的本意,可谓极富心思。
杨可扬的藏书票借由那次书展的契机,来突出人们对爱书、喜书、护书的情节,对知识的渴求与阅读的安静思考,无不可以从藏书票的内容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人思考,与书产生了亲密无间的默契与人文共识。
藏书票在中国很年轻,只有28个年头,但全国藏书票大展已经举办第14届了。自1953年成立的国际藏书票联合会以后,世界各国对艺术家的保护,使得藏书票在被文化人所重视和重拾,各类藏书票活动也慢慢复苏。此外,如鲁迅博物馆、上海弗闲斋书票社、北京燕平雅园书票部都可以买到别有风味的藏书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杨大师的藏书票一如既往的走传统风,朴拙的造型感、奔放有收的刀法,明朗的着色,足以让他蜚声海内外。
编辑:沈海晨 [email protected]
回到中国,对新兴版画的杰出贡献,不得不提及版画大师杨可扬先生。从1984年,他制作第一张书票至今,已经创作了300多种藏书票,其中如《巴金珍藏》、《道涵藏书》、《鲁迅头像》、《子善藏书》、《施蛰存藏书》、《有直藏书》等都是刀刀硬朗、一气呵成的功力。他的藏书票成了版画界的典范,言简意赅,富有力度感的画面,是藏书票的金字招牌。
藏书票原本是舶来货,最早起源于德国,书票上一眼看去的8个拉丁字母Ex-libris是藏书票的标志性特征,加上作者题款,欧洲最早的图案多为贵族徽章等,制作以雕刻版为主。现在的瑞士国家博物馆,所存藏书票的数量比较集中,馆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藏品是藏书票。藏书票传入我国是20世纪初。著名的文学大家鲁迅先生用他的宣纸交换来了苏联的插图木刻,以此开始提倡新兴木刻的藏书票。一开始,鲁迅把藏书票叫做“藏书图记”。对藏书票的兴趣,也源于对书本的热爱,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一日夜访内山书店,买《藏书票的话》十元。”还有“得《现代版画》一本。”足见是买书买来的兴趣,现在的上海鲁迅纪念馆内还存有一些当时创作的藏书票原作。
那么藏书票为什么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呢?
这同藏书票与书有密切的关联,书是人类心灵的窗户。从主题来看,有思想性、知识性、私密性;从功能来看,有实用性、艺术性、交友性、收藏性、礼品性。而这些特性中人文思想性又是最为突出的,起着主导的意义。这种人文思想性又是体现在票主上的,离开了这一点,藏书票与版画就变成了同一的单纯的艺术品了。
版画家杨可扬在创作藏书票的时候,很重视票主的人文思想性。记得有一年茶文化节的时候,组委会要我创作一组茶文化内容的藏书票,于是我为杨可扬先生制作了一枚,创作好后,请杨可扬先生提提意见,杨可扬先生看了说:“你了解我吗?我是不喜欢喝茶的。所以藏书票一定要反映票主的思想、兴趣爱好等,要了解票主,否则就失去了藏书票的意义。”藏书票与版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版画只反映作者的创作思想,而藏书票不仅要反映作者的创作思想还要反映票主的思想、兴趣爱好等。杨可扬先生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他给票主制作书票时,都要了解票主,反复推敲,总设法使自己创作的藏书票与票主的思想特征吻合。杨可扬先生的第一张藏书票《鱼读月》就是最为典型的反映票主思想性的一枚富有寓意的藏书票。
1984年4月,上海出版业在香港举办书展,有人提议请杨可扬老师制作一枚纪念书票,书展期间好印制成书笺形式分送给书友。那时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还不多,处于陌生阶段,为了能体现上海书展的特点,给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张藏书票的意义非常重大,有着友谊与同胞之情的倾注,于是杨可扬先生想起早年在家乡看到的一副对联,产生了灵感:“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一句对联成了藏书票的创作背景,画面上三条鱼不约而同地游向时隐时现的月亮倒影;水面上,漂浮着几枚粉红色的花瓣,在那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下,“读月”成了鱼儿们的共识,寓意大家都来读书。这鱼儿水中游,绿意盎然作底,鱼影水动,用色不多却恰到好处,颇有雅乐之风,完全符合书展的本意,可谓极富心思。
杨可扬的藏书票借由那次书展的契机,来突出人们对爱书、喜书、护书的情节,对知识的渴求与阅读的安静思考,无不可以从藏书票的内容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人思考,与书产生了亲密无间的默契与人文共识。
藏书票在中国很年轻,只有28个年头,但全国藏书票大展已经举办第14届了。自1953年成立的国际藏书票联合会以后,世界各国对艺术家的保护,使得藏书票在被文化人所重视和重拾,各类藏书票活动也慢慢复苏。此外,如鲁迅博物馆、上海弗闲斋书票社、北京燕平雅园书票部都可以买到别有风味的藏书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藏书票。杨大师的藏书票一如既往的走传统风,朴拙的造型感、奔放有收的刀法,明朗的着色,足以让他蜚声海内外。
编辑:沈海晨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