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城随想曲》第一乐章创作风格及演奏技巧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j82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胡曲《长城随想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完成的一部大型民族器乐协奏曲,被中国音乐界誉为“自刘天华以来二胡作品的又一里程碑。《长城随想曲》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遥望篇。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第一乐章,从创作风格和演奏技巧等方面入手进行剖析,使演奏者更为直观的感受作品的特点,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
  关键词:创作风格;演奏技巧;二度创作
  一、创作背景
  作曲者刘文金先生创作此曲时正逢改革开放,刘文金先生跟随艺术团访问美国,在联合国大厦休息时看到墙壁上有一幅彩色壁毯长城图,让身在异乡的刘文金先生感到身为中国人的油骄傲以及强大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发刘文金的创作之情,回国之后就开始着手创作这首作品,经过了几年艰苦的艺术创作,直到1982年终于完成了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大型二胡协奏曲,同年由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和上海民族乐团首得巨大成功。
  二、创作风格
  《关山行》这一乐章表现的是作者初登长城时对祖先智慧的震撼,由乐曲开端时的崇敬膜拜到游览长城时激发出的深深地爱国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万里长城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同时也是抵御外来侵掠者智慧的象征,因此这一乐章的创作风格带有浓郁的民族特征,调式如下:
  引子部分是由乐队奏出的主题乐句,1-7小节采用了八度上行的手法,用编钟缓缓的引入主题,随着八度的上行力度逐渐加强到达顶峰,似巨人一般缓缓的踩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随后进入了呈示部逐步展开主题,呈示部分为了三个小乐句,第一乐句8-12小节,整体速度回归原速,作者采用了向下二度模进的手法,为下一次主题的展开做铺垫。第二乐句13-18小节和第三乐句19-25从旋律的走向来看,这两个乐句同样是下行走向,而每个乐句之间的第一个音是三度上行,每一句的旋律主题自成一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旋律不一,主题相同,民族调式的运用,使得乐曲的风格大气磅礴,浑然天成。
  展开部是由二胡主奏,这一部分分为四个乐段,由G徵调式转入C宫调式,用稳健的行板把人们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带着敬仰和膜拜的心情登上这历经几千年风雨兴衰的万里长城。第一乐段27-32,缓慢上行至徵音,尾落宫音。并运用了合尾式及“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派生出新的不同的节奏型使乐曲向前发展。第二乐段33-48,多次运用二度的模进,前面依旧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旋律线条平稳流畅。第三乐段49-69,进入第三乐段以后,情感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两个乐段是回顾历史长河中的长城,情绪是沧桑而沉重的,从第三个乐段开始,速度稍微变快,作者的心情趋于平缓,此段以抒情为主。第四个乐段70-128,是第一乐章情绪的高潮点,借用了第三乐段的部分织体,旋律线条起伏跌宕,多用大跳的音符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光荣历史感到无比的荣耀,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尾声129-155 即再现段,与引子部分相呼应,突出主题,速度由快缓慢减慢,最后一句的高音部分使情感发生转折,回归平缓,更多的是赞美激昂之后的平静。
  三、演奏技巧
  在第一乐章中,我们除了要对其创作风格进行探讨,我们还要分析这首作品的演奏手法,通过一系列的讨论让演奏者更为清晰的从整体上把握这首曲子,从而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
  (一)慢弓
  第一乐章大部分慢弓的出现集中在前50小节之内,笔者总结了有11处,由于一乐章所表述的是长城的庄严肃穆,因此在第一乐段开始出弓的第一个“1”要沉稳稳健,而且长弓的力度要下沉,主要是靠大臂来控制起奏的弓速,只有在起奏的时候弓子用的少,才能有足够的弓子做之后的渐强处理,而控制弓速就等于控制了弓长。
  (二)颤弓
  颤弓的演奏主要在于右臂的处理,不同情感的处理颤弓的演奏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演奏《雪山魂塑》时,右手的大臂是要紧一些来支撑住小臂表达紧张的情绪的,但是也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紧张的颤弓演奏出来的声音是僵硬没有情感的。如果在演奏《江南春色》,这种抒情悠扬的乐曲时,大臂是要放松一些,但是不要过度放松,以免演奏出來的声音是一片散沙。
  (三)装饰音
  在第一乐章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装饰音,有些装饰音是为了模仿其他乐器,在本曲中,27—48小节中,这些装饰音是为了模仿古琴的效果,因此在演奏这些装饰音时,滑音抹音加上揉弦的运用至关重要。刘文金先生在创作本曲时也借鉴了京剧的唱腔,因此我们在演奏装饰音时一定要多去聆听感受古琴以及京剧唱腔所独有的韵味,装饰音的运用使整首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使整首作品的情感线条更加流畅完整。
  结语
  第一乐章篇幅虽然不长,可是内容却很丰富,笔者在刚开始演奏这首乐曲时总是把握不好乐思的变化,感情层次不明显,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以及讲解下慢慢的总结了这首作品的特点以及难点。整首作品没有快板可以炫技,没有高难度的变化音,却把对长城的崇敬以及自豪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笔者希望通过对这首乐曲的分析,可以帮助正在练习的朋友对这首乐曲的理解,从而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已经快速的普及。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所形成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而且设计理念、创意都已发生了改变。鉴于此,本文就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展开详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问题研究  引言  1975年,世界第一台私人计算机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迄今为止,数十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部分历史上著名的世博会建筑技术美学层面的论述,探讨技术美术在世博会建筑中的运用以及发展,从而揭示出当代世博会建筑中的技术没以及技术在建筑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世博会建筑;技术美学  原本,技术和美学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美学出现了新的分支——技术美术,这是现代主义思潮带给当代建筑的一大财富,也是美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用户界面逐渐从单一的呈现形式向多感官交互、实时个性化呈现方式发展。如今,以用户为中心成为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原则,单纯地通过技术手段已不能够满足用户界面的体验质量。在用户界面设计时应深入了解用户从感官体验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充分满足用户的认知行为和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为高效易用的增强性交互体验。  视觉感知是用户与界面进行交互过程中最为频繁的感知行为,而视觉思维活动作为感知
期刊
摘 要:戏剧和绘画上的互通性,使得艺术家选择用戏剧化的绘画方式来进行创作,所以对绘画中的戏剧性表现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艺术家如何借助戏剧绘画来叙事的,艺术家用戏剧绘画的方式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关键词:戏剧;绘画;戏剧性  一、戏剧绘画  戏剧和绘画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戏剧和绘画是相似的。二者都是剧作家或者艺术家通过一种途径来表达自我,或者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在每一次新思想的引领下,都会使个人重新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西方“艺术作品”实例分析,充分阐述“艺术”是有标准的,决非可以任意炒作和任意歪曲。强调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是社会生活规律之反映,其效能和本质上必须是审美的、符合社会规律的,“非艺术就是艺术”的观点,在审美和艺术中并不存在,提出它或者强调这种观点,反而暴露了论者心灵上的反人类,这需要我们警惕这种炒作,反对这种炒作,以维护艺术的神圣性、圣洁性。  【关键词】炒作; 艺术
期刊
摘 要:晨光美术会是20世纪20年代以朱英鹏、张聿光为代表的以研习西画为主的美术团体。其自发成立起,办演讲、开画展、派留学、几级开展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以细雪活动为主加强中外交流,并与天马会对立并存。通过对比纯粹美术运动的天马会,突出晨光美术会的西画美术会的意义,引导西方美术在中国的落户于发展。  关键词:晨光美术会;天马会;西画美术运动;美术社团;朱英鹏  晨光美术会的成立及其背景  清末民初,
期刊
摘 要:主持人作为一台综艺晚会的重要构成,其对晚会氛围、整体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精准定位、灵活变通,深入了解、衔接得当,心态平和、稳定全场,不惧意外、自圆其说等方面,细化分析综艺晚会中主持人掌控力发挥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综艺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保障,并为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综艺晚会;主持人;掌控力  前言:  作为一种非常规性节目,综艺晚会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特
期刊
摘 要:《航拍中国》自开播以来,就好评如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仅在豆瓣上的评分就是9.4。该片利用先进的航拍技术,将万事万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观众的眼前。其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而且在艺术上也营造了一种别具风格的意境之美。另外,在片中导演所反映的中国自然人文历史景观,满怀其博大的人文情怀。其理念与精神是所有影片拍摄时应该借鉴和学习的。  关键词: 技术;艺术;意境;人文情怀  《航
期刊
摘 要:肖邦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被人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让人沉沦,本文就是针对肖邦的四首谐谑曲中的第二首《降b小调谐谑曲Op.31》进行了整体性的作品分析与演奏研究。  关键词:肖邦;谐谑曲;演奏  1. 引言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出现对于这一时代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肖邦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针对钢琴所创作的作
期刊
摘 要: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随着建筑形式的不断增多,造成一些传统建筑技术得不到发挥,甚至出现古建筑逐渐消亡的现象。如何运用古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发展具有文化气息的建筑项目是设计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从古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出发,探讨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有效融合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