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电梯人才是高职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专业教学。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实战化”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梯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剧增,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电梯人才是解决目前行业急需的有效途径。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深度校企合作,按照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专业教师对“实战化”教学模式在电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在电梯课程实际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电梯专业知识的能力,没有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没有过多教育学生作为电梯从业者更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出现学生在校熟练掌握了电梯专业技能而在实习中频频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的情况发生。学校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脱钩,学生的从业积极性和自信心下降,不能很好地在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在《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部分院校教师因主观或客观原因限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固定于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解释电梯专业知识,而不关注学生实际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再加上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偏弱的特性,无法快速掌握电梯专业知识。缺乏电梯专业技能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势必会遇到困难和阻力,这也有悖于我们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初衷。鉴于上述原因,必须在电梯课程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模式。
二、“实战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实战化”是指部队院校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训练(《中国解放军军语》)。“实战化”教学可以理解为在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提升课程实践与岗位作业要求的一致性与紧密性,使学生日常所学即为岗位所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教学方面借助于部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在真实的电梯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将课程实践教学与岗位作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于部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对课程所对应的电梯维保工作岗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从实际工作岗位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的课程教学新思路。
三、“实战化”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电梯维保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有电梯半月保养、季度保养、半年保养、年度保养,即为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作业。
以电梯的半月保养为例,按照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规定,至少每半月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其工作要求:维保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作业中应认真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施工,在维护保养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日常维护保养的电梯其安全技术性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半月保养的内容包括检查轿顶检修开关、急停开关是否正常,井道照明是否正常,轿门安全装置(安全触板、光幕、光电等)是否正常,轿厢平层精度是否符合标准等共计31个项目。《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实战化”教学即按照电梯半月保养中维保的31个项目和要求,在实训基地真实的电梯上开展教学活动。
(一)实操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在“实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任务为实际工作场景,指导学生练习并付诸行动。“教”与“练”相互作用,“练为战”,而不是“练为看”,学生按照维保项目实际操作,在维保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电梯维保作业的基本规程,掌握电梯维保准备工作的要求,掌握电梯各部件保养的要求,掌握电梯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通过项目训练,学生逐渐能做好电梯维保工作中的安全防护工作,能根据保养要求对电梯各部件做正确保养;通过保养作业项目实操训练,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二)对接标准,培养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习惯
学生在真实电梯实践操作,教师指导过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养学生严格执行标准的职业素养。通过在电梯上保养曳引机、导轨、轿门、层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严格执行保养标准、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通过电梯维修过程中的井道作业、高空作业实操练习,学生逐渐养成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培养安全意识。教师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且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而且学生通过职业认知和岗位认识,促进对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三)资源整合,促进职业素养的提高
借鉴电梯岗位真实工作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维保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依据教师制作的实操项目表,组织开展教学。通过参考行业实际分工,在学生实作过程中,合理化分组,学生角色扮演,轮流担任维保组长,安全员、技术员等,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克服困难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團队精神以及工作责任心。学生操作前反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动画等资源,对实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有全面的了解,降低操作安全风险;学生通过对教师发布的线上资源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在实作中逐渐培养学生以保养电梯为主、维修为辅的理念,尽可能减少电梯故障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四、结语
“实战化”教学为《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实际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电梯专业知识,更加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以及从业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学校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一致。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实战化”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月林,周国华,高俊吉,赵文春.以实战化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9(2).
[2]李卫宁 王宗亮 孙硕,贴近实战化的《电工基础》教学优化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
[3]宋彬,吴定海,孔凡,王文军,装备保障综合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3317。
作者简介:
马爱萍(1984-),女,山东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是高职教育,重庆。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梯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剧增,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电梯人才是解决目前行业急需的有效途径。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深度校企合作,按照行业、企业、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专业教师对“实战化”教学模式在电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在电梯课程实际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电梯专业知识的能力,没有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没有过多教育学生作为电梯从业者更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出现学生在校熟练掌握了电梯专业技能而在实习中频频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的情况发生。学校教育与行业实际需求脱钩,学生的从业积极性和自信心下降,不能很好地在职业生涯中进一步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在《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部分院校教师因主观或客观原因限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固定于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解释电梯专业知识,而不关注学生实际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再加上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偏弱的特性,无法快速掌握电梯专业知识。缺乏电梯专业技能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势必会遇到困难和阻力,这也有悖于我们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初衷。鉴于上述原因,必须在电梯课程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模式。
二、“实战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实战化”是指部队院校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训练(《中国解放军军语》)。“实战化”教学可以理解为在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提升课程实践与岗位作业要求的一致性与紧密性,使学生日常所学即为岗位所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教学方面借助于部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在真实的电梯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将课程实践教学与岗位作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于部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模式,对课程所对应的电梯维保工作岗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从实际工作岗位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的课程教学新思路。
三、“实战化”模式的应用与效果
电梯维保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有电梯半月保养、季度保养、半年保养、年度保养,即为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作业。
以电梯的半月保养为例,按照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规则》规定,至少每半月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其工作要求:维保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作业中应认真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施工,在维护保养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日常维护保养的电梯其安全技术性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半月保养的内容包括检查轿顶检修开关、急停开关是否正常,井道照明是否正常,轿门安全装置(安全触板、光幕、光电等)是否正常,轿厢平层精度是否符合标准等共计31个项目。《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实战化”教学即按照电梯半月保养中维保的31个项目和要求,在实训基地真实的电梯上开展教学活动。
(一)实操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在“实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任务为实际工作场景,指导学生练习并付诸行动。“教”与“练”相互作用,“练为战”,而不是“练为看”,学生按照维保项目实际操作,在维保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电梯维保作业的基本规程,掌握电梯维保准备工作的要求,掌握电梯各部件保养的要求,掌握电梯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通过项目训练,学生逐渐能做好电梯维保工作中的安全防护工作,能根据保养要求对电梯各部件做正确保养;通过保养作业项目实操训练,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二)对接标准,培养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习惯
学生在真实电梯实践操作,教师指导过程中,融入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培养学生严格执行标准的职业素养。通过在电梯上保养曳引机、导轨、轿门、层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严格执行保养标准、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通过电梯维修过程中的井道作业、高空作业实操练习,学生逐渐养成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培养安全意识。教师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且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服务,而且学生通过职业认知和岗位认识,促进对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三)资源整合,促进职业素养的提高
借鉴电梯岗位真实工作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维保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依据教师制作的实操项目表,组织开展教学。通过参考行业实际分工,在学生实作过程中,合理化分组,学生角色扮演,轮流担任维保组长,安全员、技术员等,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克服困难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團队精神以及工作责任心。学生操作前反复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动画等资源,对实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有全面的了解,降低操作安全风险;学生通过对教师发布的线上资源的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在实作中逐渐培养学生以保养电梯为主、维修为辅的理念,尽可能减少电梯故障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四、结语
“实战化”教学为《电梯维护与保养》课程实际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电梯专业知识,更加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以及从业需要具备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使学校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一致。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实战化”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月林,周国华,高俊吉,赵文春.以实战化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9(2).
[2]李卫宁 王宗亮 孙硕,贴近实战化的《电工基础》教学优化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
[3]宋彬,吴定海,孔凡,王文军,装备保障综合实践课程实战化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3317。
作者简介:
马爱萍(1984-),女,山东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是高职教育,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