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 精致课堂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ander_g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是为了学而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真实而特别,灵动而个性。因此课堂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自然生成,不怕弯路、不怕失败,让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发,体会探索的乐趣。
  现在的课堂几乎被教学光盘所垄断,教学光盘一来与教材匹配,使用时可以自主选择流程,二来缩短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所以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其实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与其浪费大量时间去制作课件,还不如对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把握知识的本质,研究学生的学情,设计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突出重点、难点及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交流上。
  下面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教学单元为例,对教案设计中的情境导入、新知学习和巩固练习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构思。
  一、情境,数学课堂的根植土壤
  情境,不是教师变相出示几幅背景图或简单地出示几个问题,而应具有启迪引导的作用。一般的课堂情境创设有很多种,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描绘故事情境、玩转游戏情境、操作演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四类。
  1.描绘故事情境
  低中年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因此,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加法交换运算律》的课堂上,利用小故事:“开学了,猫妈妈带着小猫去买本子,小猫买了4个数学本和5个语文本。”提出问题:猫妈妈问小猫一共买了多少个本子?大家帮小猫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写下4+5=9,还有其他的列式吗?——5+4=9。
  这是一个学生经常会遇到的“购物”问题,以童趣的小故事来展现,活跃了数学课堂的气氛。
  2.玩转游戏情境
  小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在课的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
  例如:教《乘法交换律》,让学生玩摸球游戏,規则是:摸到相同号码球的为一组,4组人,每组8人。那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个游戏?——4×8;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8×4。
  大家都参与到游戏中,不仅有利于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3.操作演示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活动开始的。教师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动手操作中,动脑做数学,从而获得来自感官的直接感受、体验等经验,就能进一步丰富、深刻他们的行为操作和数学思考的经验。
  例如:教《乘法结合律》,拿出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的小棒,请同学在小棒中挑出3种颜色,每种颜色2根作为一组,一共挑出5组。问:一共拿出多少根小棒?——(3×2)×5,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3×(2×5)。
  当初在课堂中引入教具小棒就是为了计数,学生通过实际的分类操作感知乘法结合律。
  4.实物演示情境
  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形象思维的主导地位,实物演示可以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实物演示情境不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而且可以将观察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乐学、好学,体会到数学奥秘,激发起主动性。
  例如:教《乘法结合律》,利用讲台上的5盒彩色粉笔,我们知道每盒彩色粉笔都有6种颜色,每种颜色有8支,那么讲台上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5×8)×6,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5×(8×6)。
  利用教室中彩色粉笔这一事物,进行新知识的讲授,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新知识。
  二、自然:数学课堂的遵循之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要倾听和遵从自然的声音,准确的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只有自然联盟,才能得到幸福并且造福于别人。”遵循自然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自己的力量和潜能,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一定的认知能力……这些东西本来就在学生身上,而不是外界强加给他们的,在这一层面,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配合和引导。
  我们仍以《运算律》单元为例看看如何设计教案的课堂教学部分,下面是一份《加法运算律》课堂教学部分的设计。
  首先是出示情境图,图中信息有:跳绳的有28个男生,17个女生,踢毽子的有23个女生。这样紧贴教材,培养学生获取图中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加法运算律先教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教学加法交换律
  (1)提出一些可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① 跳绳的有多少人?怎样列式?——28+17。
  还可以怎样列式?——17+28。
  我们观察下这两个算式,说说分别表示什么,把两个算式都计算一下,看看有什么结果。经计算可以知道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45,所以可以写成28+17=17+28。
  ② 女生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7+23。
  还可以怎样列式?——23+17。
  这两个算式又分别表示什么呢?同样地,计算它们的结果。经计算可以知道两个算式的结果都是40,所以可以写成17+23=23+17。
  (2)看了黑板上几道算式,你还能写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同桌间相互交流,看看是不是写对了。
  (3)仔细观察黑板上以及你自己写的等式,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加数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和不变。
  我们可以总结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这两个教学步骤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相类似的等式,感受“加法交换律”,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4)刚刚同桌间肯定说了很多个满足交换加数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的等式,现在再讨论下,满足这样条件的等式写得完吗?——写不完。 那你们都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这样条件的等式。——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 ,○+△=△+○……   (5)同学们都非常棒,都很有想像力。我们看一看黑板上写的这些等式中,哪个比较容易书写和记忆?——是用字母表示的这个。的确,在数学王国中,我们一般都用字母来表示数。就如同每个新生儿一样,这个等式也需要有个名字。 大家想想给它取个名字吧!——加法交换律。
  以上教学步骤,要求学生在总结运算规律的基础上,用一种方式来表示,在学生达成一致意见用字母表示后,再要求学生给运算律“命名”,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印象。
  在教学了加法交换律之后,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再提出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学习加法中的结合律。
  2.教学加法结合律
  (1)根据情境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①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28+17)+23 (为了强调先算,把要先算的部分加上括号)。
  ② 除了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还能先算什么?先算女生有多少人?——28+(17+23)。
  经过计算,可以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形成一个等式——(28+17)+23=28+(17+23),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这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先算的是什么?
  加法结合律教学在加法交换律之后,所以可以利用先前的计算结果,理解括号中算式的意义。
  (2)算一算,下面的○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 ○ 45+(25+13) (36+18)+42○36+(18+42)。
  (3)观察以上几道等式,你能写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4)觀察这几个等式,你能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吗?——三个加数没变,等号前后加数的位置没有变,运算顺序变了,计算结果没变。
  (5)试着用字母来表示——(a+b)+c=a+(b+c)。
  以上几个教学步骤与“加法交换律”的教学步骤相似,在学生探索和已教学的交换律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加法结合律。
  三、练习,数学课堂的高效保障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升华本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检查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等具体情况的有效方法。同时课堂练习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它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通过《乘法运算律》来分析我们可以怎样设计教案中的课堂练习。
  1.巩固性练习
  巩固练习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知识核心,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对知识的一个理解和加深,从而使知识驾驭理解转化为技能技巧。
  你是火眼金睛吗?(说出其中运用的运算律)
  2×3=3×2 乘法交换律
  4×67=4×67 无,因为没有交
  换乘数的位置
  4×6×15=12×5×6 无,因为乘数不
  同
  (25×17)×4=17×(25×4) 乘法交换律、乘
  法结合律
  2.比较性练习
  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说一说下面各个等式用了什么运算律,尝试找出其中的联系。
  85+47=47+85 34×6=6×34
  134+57=57+134 675×93=93×675
  可以看到左边一组是加法交换律,右边一组是乘法交换律。都是交换律,交换了加数(乘法)的位置。
  46+(54+29)=(46+54)+29
  (3×5)×8=3×(5×8)
  (780+90)+220 =(780+220)+90
  (14×37)×5=(14×5)×37
  可以看到左边一组是加法结合律,右边一组是乘法结合律。都是结合律,用括号改变了运算的顺序。
  3.拓展性练习
  拓展练习让学生不断与自身认知经验对话,层层推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比一比,谁算得快。
  24×25 28×5 125×56 这是乘法结合律的变式。
  教学设计既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也不是知识点的“题单式”罗列,而是教师运用教育智慧,在整合多种教学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关于“如何教”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备课思考是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追求与思考,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案中较为明显的认知性标识与提示,“按图索骥”般地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照教案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研究教材,发展学生,有效提升,才是课堂教学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其他文献
盐城市大冈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名大冈进化高等小学堂。一百年来,学校数易其名,几迁其址,但不变的是一代代冈小人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以及对“读书”传统的秉持。学习古代经典、把根留住,大冈在让传统文化“生根”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深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冈小学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不断完善校园配置,大力发展“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鼓励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多
期刊
的的确确,弗赖登塔尔的经典著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是一本打破常规且真正阐述数学教育本质的好书。  在最近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中,针对本书,张文质先生的发言引发了我的思考。张文质说:“弗老先生的历史感是很奇妙的:你怎么知道你是为未来而教?所以重要的不是继承而是使儿童掌握,只有这样的再创造能力才是一个人所要获得的真正继承!”  由此,我想到了一串问题:什么才是一个人所要获得的真正继承呢?我们该教给学生
期刊
【设计理念】  “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最缺乏的。《草房子》一直回荡着的悲悯情怀格外感人。书中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段不幸,他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勇敢、坚强、爱。于是,我以“成长中的美丽”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书中的主角桑桑、配角秃鹤在成长道路上的蜕变,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敬重和眷恋,让孩子感动之后能勇敢地面对生活。  【教学目标】  1.
期刊
【推荐理由】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目前为止惟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更是一部著名的集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童话作品,它将北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地熔于一炉,成为了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  【内容介绍】  骑鹅旅行?大白鹅也会飞?尼尔斯是个男孩子吧,怎么能骑在大白鹅的背上呢?原来,主人公尼尔斯是个生性顽皮、爱恶作剧的男孩,因为一次捉弄了一只精灵,被精灵用
期刊
【摘 要】语言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引导想象等方式将生活与语文课堂链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生活  生活与语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语文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作用,生活处处离不开语
期刊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科技不断更新,这要求我们学会“闪动眼球,快速阅读,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的本领来支撑阅读,来获取更多知识。而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学会指着书本一字一顿地读书,有些比较早慧的学生也才刚刚从“指读”过渡到默读,可以说尝试用速读来获取知识,难度是很大的。但是读书必须有快有慢,有粗有细,不必每次都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学习速读。考虑到小
期刊
一步入校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门牌石背面的5个红色大字:“悦诵润童心”。牛山小学教育集团曹桂府校长介绍,牛小教育集团成立前,学校受办学条件限制,发展遭遇瓶颈期。为了升级学校自身发展理念、创新办学思维,校领导们东奔西走、不辞辛劳,汲取借鉴多地名校办学经验,最终确定了以“诵经典美文 做儒雅少年”作为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悦诵润童心”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悦诵润童心”项目内涵就是以小
期刊
【摘要】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教学中,师生共读,做好儿童整本书阅读指导尤为重要。笔者将从五个“有”浅谈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与策略。  【关键词】师生共读 整本书 阅读指导设计与策略  对于阅读,西方有句谚语:打开一
期刊
基于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兼顾学生及家长的多样化需求,主动承担起学生放学后的服务责任,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托管服务套餐。在托管服务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到四个“到位”,为“弹性放学”护航。  一、宣传调查到位,回应大众关切  过去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放学时,我正在上班,不能按时去接孩子,只好花钱送家教班,家教班质量又没保障,真无奈。”“我们早上
期刊
小说看得多了,有时便会觉得累,那些久远的故事让人怀念过去,感叹命运的一路颠簸;当今的故事,还真有点看不明白,就像教书几十年,同样是一批又一批懵懂的孩子走进校园,却总不知道怎么去教他们。于是,我经常看一些小文章、小散文、小哲学等,期望时常能得到一些心灵的补给,好让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更加气定神闲。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是著名诗人、教育出版人林茶居的作品,我一看书名就喜欢,喜欢朴素中的味道。诗人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