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看得多了,有时便会觉得累,那些久远的故事让人怀念过去,感叹命运的一路颠簸;当今的故事,还真有点看不明白,就像教书几十年,同样是一批又一批懵懂的孩子走进校园,却总不知道怎么去教他们。于是,我经常看一些小文章、小散文、小哲学等,期望时常能得到一些心灵的补给,好让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更加气定神闲。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是著名诗人、教育出版人林茶居的作品,我一看书名就喜欢,喜欢朴素中的味道。诗人的文章,总有一股扑面而来的遐想,让你无法抵挡无处不在的“落花的凄美”和“雨天的芭蕉”,或许还有踮脚依在门口怅望盼归的老母亲。更幸运的是林先生还是老师,经常做与教育有关的事,谈论的也有关你我,有关孩子,有关课堂,有关我们饱经沧桑的教育。
感恩
关于人的思想问题培养的讨论,在学校中一直“飘忽未定”。不是说内容,而仅形式和名称,过去就是四个字“思想品德”,现在可是包罗万象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围绕一个主题,贯穿整个课堂,或在每学期大大小小活动中比比皆是,场面上看上去很热闹。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通过这些活动真的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吗?二十年前的学生,现在是社会的公民、建设者,组成了我们现在身边的环境,可是我们依旧在感叹还有那么多人在乱穿马路,其中也许正有我的一个学生。难道当初老师没教你吗?
针对所有这些惋惜和疑问,林先生这样说道:感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感恩本来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而是我们把感恩窄化、矮化、俗化。是的,很多孩子天性的问题,我们却常常加以禁锢,以为所有东西都可以速成,即便成绩可以加班加点提升上去,思想却不行,孩子教养的很多变化是要随着身体的生长慢慢成熟的。
林先生说道:“人的感恩心,面对的是天地,是人间,是命运,是花开花落,是生命的偶然,是他自己的珍惜。其实,就是这样,面对我们教育的对象,教给他们所有的东西,为的就是好让他们将来自信地面对社会、国家,面对天与地,面对你我他。我们时常太注重活动的形式化,而忽略了进门的敲门声,课前的问候,临别的再见……”
关键词
做老师久了,往往被人一眼认出,因为职业养成了许多烙印,一开口就知道你是老师,一下子改不了。谈吐间夹杂着教育的词汇,教师间的聚会谈着谈着就变成了教研活动也是常有的事。也是由于职业习惯,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关键词。
有人的关键词是房子,有的是车子,有人的关键词是:“你还好吗?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你努力了,老师看到了!”有的是:“怎么搞的,你又这样了!你真的没法教了!甚至你笨得……”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关键词是很活跃的一部分,尤其我们做老师的,最为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师主要使用什么样的词汇,以及什么样的语气、节奏,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中,针对什么样的情况都很有讲究的。运用得当体现的是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等美好信息,充满了一种对生命的肯定;有的正好相反,看似为了孩子的一切,他们的关键词透射着无端地指责、嫌弃、排斥,可能还夹杂着否定、拆解、破坏的元素。常常会有敬业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因为一句话遭到投訴,传到学校往往很尴尬。
书中这样一段话写得好:“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
所以,我明白了,在学生心中,有的教师为什么如此高贵、美丽。
变化
前些日子,看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一位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许渊冲先生谈及1939年的往事而热泪盈眶。他说了一句话:生活的日子不是过了多久,而是记住了几个日子,生活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生活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多了,太快了。就拿我们来说,粉笔变成了白板、幻灯变成平板、刻板油印变成电脑喷墨等,而教育有其恒定不变的要义。林先生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思考、你的课堂乃至你的教案,没有抓住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尤其是孩子的变化时,你的工作就可能和这个时代无关。时常关注、把握这样的变化,本身就是对教育本质的体贴,是与教育本真的拥抱,当注意到这些变化的时候不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至少可以防止变得更糟。就像同样一篇教案,有的教师上得出彩,有的教师上得出“陋”,因为后者只关注了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变化。
孩子成长总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与世界,与其自身的生活,有时小到为了一块橡皮,一条“三八线”等,我们也要多加关注,尊重个性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我们不期望经常遭遇这样的教育尴尬,还来不及疼痛,就被时代的车轮碾过了自己的灵魂和身体。
故事
“所有的学校生活成了同一种生活,所有的教育故事成了同一个故事。一张张成人的脸,一样的紧绷、焦虑、疲乏、忧闷,而难见童年的影子和阳光的气息。似乎有一股强力在把大家往下拉着,似乎有一本教科书在暗示着每一个人作出规定的动作。也有一些人早早就跳下来,选择自己行走,却发现一路孤独、悲凉,岔道无数,陷阱重重……”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感到一阵心酸,这里面的故事显然不需要虚构,也肯定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变革不是刷在墙上的油漆,而是那些让我们不安、疼痛和欣喜的东西,只有穿透教育的土壤,深深地扎根下去,才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枝叶。
除去那些光环,我们也许最终手无寸铁,却像一个学者一样,在教育的那个小站上,用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自己的教育观。
纵观全书,林先生以诗人一样的直觉和率性,谈诗歌、谈教育、谈生活,随处可见闪亮的文字,无怪乎周国平老师在序言中感叹道:“我赞赏和呼应那些文中诗性教育感悟的表达。”最后借用林先生一句话勉励自己:“用足够的激情与办法让文字和孩子们相互照亮,相互敞开,相互召唤。”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是著名诗人、教育出版人林茶居的作品,我一看书名就喜欢,喜欢朴素中的味道。诗人的文章,总有一股扑面而来的遐想,让你无法抵挡无处不在的“落花的凄美”和“雨天的芭蕉”,或许还有踮脚依在门口怅望盼归的老母亲。更幸运的是林先生还是老师,经常做与教育有关的事,谈论的也有关你我,有关孩子,有关课堂,有关我们饱经沧桑的教育。
感恩
关于人的思想问题培养的讨论,在学校中一直“飘忽未定”。不是说内容,而仅形式和名称,过去就是四个字“思想品德”,现在可是包罗万象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围绕一个主题,贯穿整个课堂,或在每学期大大小小活动中比比皆是,场面上看上去很热闹。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通过这些活动真的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吗?二十年前的学生,现在是社会的公民、建设者,组成了我们现在身边的环境,可是我们依旧在感叹还有那么多人在乱穿马路,其中也许正有我的一个学生。难道当初老师没教你吗?
针对所有这些惋惜和疑问,林先生这样说道:感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感恩本来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而是我们把感恩窄化、矮化、俗化。是的,很多孩子天性的问题,我们却常常加以禁锢,以为所有东西都可以速成,即便成绩可以加班加点提升上去,思想却不行,孩子教养的很多变化是要随着身体的生长慢慢成熟的。
林先生说道:“人的感恩心,面对的是天地,是人间,是命运,是花开花落,是生命的偶然,是他自己的珍惜。其实,就是这样,面对我们教育的对象,教给他们所有的东西,为的就是好让他们将来自信地面对社会、国家,面对天与地,面对你我他。我们时常太注重活动的形式化,而忽略了进门的敲门声,课前的问候,临别的再见……”
关键词
做老师久了,往往被人一眼认出,因为职业养成了许多烙印,一开口就知道你是老师,一下子改不了。谈吐间夹杂着教育的词汇,教师间的聚会谈着谈着就变成了教研活动也是常有的事。也是由于职业习惯,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关键词。
有人的关键词是房子,有的是车子,有人的关键词是:“你还好吗?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你努力了,老师看到了!”有的是:“怎么搞的,你又这样了!你真的没法教了!甚至你笨得……”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关键词是很活跃的一部分,尤其我们做老师的,最为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师主要使用什么样的词汇,以及什么样的语气、节奏,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中,针对什么样的情况都很有讲究的。运用得当体现的是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等美好信息,充满了一种对生命的肯定;有的正好相反,看似为了孩子的一切,他们的关键词透射着无端地指责、嫌弃、排斥,可能还夹杂着否定、拆解、破坏的元素。常常会有敬业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因为一句话遭到投訴,传到学校往往很尴尬。
书中这样一段话写得好:“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
所以,我明白了,在学生心中,有的教师为什么如此高贵、美丽。
变化
前些日子,看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一位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许渊冲先生谈及1939年的往事而热泪盈眶。他说了一句话:生活的日子不是过了多久,而是记住了几个日子,生活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生活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多了,太快了。就拿我们来说,粉笔变成了白板、幻灯变成平板、刻板油印变成电脑喷墨等,而教育有其恒定不变的要义。林先生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思考、你的课堂乃至你的教案,没有抓住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尤其是孩子的变化时,你的工作就可能和这个时代无关。时常关注、把握这样的变化,本身就是对教育本质的体贴,是与教育本真的拥抱,当注意到这些变化的时候不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至少可以防止变得更糟。就像同样一篇教案,有的教师上得出彩,有的教师上得出“陋”,因为后者只关注了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变化。
孩子成长总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与世界,与其自身的生活,有时小到为了一块橡皮,一条“三八线”等,我们也要多加关注,尊重个性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我们不期望经常遭遇这样的教育尴尬,还来不及疼痛,就被时代的车轮碾过了自己的灵魂和身体。
故事
“所有的学校生活成了同一种生活,所有的教育故事成了同一个故事。一张张成人的脸,一样的紧绷、焦虑、疲乏、忧闷,而难见童年的影子和阳光的气息。似乎有一股强力在把大家往下拉着,似乎有一本教科书在暗示着每一个人作出规定的动作。也有一些人早早就跳下来,选择自己行走,却发现一路孤独、悲凉,岔道无数,陷阱重重……”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感到一阵心酸,这里面的故事显然不需要虚构,也肯定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变革不是刷在墙上的油漆,而是那些让我们不安、疼痛和欣喜的东西,只有穿透教育的土壤,深深地扎根下去,才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枝叶。
除去那些光环,我们也许最终手无寸铁,却像一个学者一样,在教育的那个小站上,用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自己的教育观。
纵观全书,林先生以诗人一样的直觉和率性,谈诗歌、谈教育、谈生活,随处可见闪亮的文字,无怪乎周国平老师在序言中感叹道:“我赞赏和呼应那些文中诗性教育感悟的表达。”最后借用林先生一句话勉励自己:“用足够的激情与办法让文字和孩子们相互照亮,相互敞开,相互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