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保持一种痛觉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看得多了,有时便会觉得累,那些久远的故事让人怀念过去,感叹命运的一路颠簸;当今的故事,还真有点看不明白,就像教书几十年,同样是一批又一批懵懂的孩子走进校园,却总不知道怎么去教他们。于是,我经常看一些小文章、小散文、小哲学等,期望时常能得到一些心灵的补给,好让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更加气定神闲。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是著名诗人、教育出版人林茶居的作品,我一看书名就喜欢,喜欢朴素中的味道。诗人的文章,总有一股扑面而来的遐想,让你无法抵挡无处不在的“落花的凄美”和“雨天的芭蕉”,或许还有踮脚依在门口怅望盼归的老母亲。更幸运的是林先生还是老师,经常做与教育有关的事,谈论的也有关你我,有关孩子,有关课堂,有关我们饱经沧桑的教育。
  感恩
  关于人的思想问题培养的讨论,在学校中一直“飘忽未定”。不是说内容,而仅形式和名称,过去就是四个字“思想品德”,现在可是包罗万象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围绕一个主题,贯穿整个课堂,或在每学期大大小小活动中比比皆是,场面上看上去很热闹。但是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通过这些活动真的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吗?二十年前的学生,现在是社会的公民、建设者,组成了我们现在身边的环境,可是我们依旧在感叹还有那么多人在乱穿马路,其中也许正有我的一个学生。难道当初老师没教你吗?
  针对所有这些惋惜和疑问,林先生这样说道:感恩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感恩本来就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而是我们把感恩窄化、矮化、俗化。是的,很多孩子天性的问题,我们却常常加以禁锢,以为所有东西都可以速成,即便成绩可以加班加点提升上去,思想却不行,孩子教养的很多变化是要随着身体的生长慢慢成熟的。
  林先生说道:“人的感恩心,面对的是天地,是人间,是命运,是花开花落,是生命的偶然,是他自己的珍惜。其实,就是这样,面对我们教育的对象,教给他们所有的东西,为的就是好让他们将来自信地面对社会、国家,面对天与地,面对你我他。我们时常太注重活动的形式化,而忽略了进门的敲门声,课前的问候,临别的再见……”
  关键词
  做老师久了,往往被人一眼认出,因为职业养成了许多烙印,一开口就知道你是老师,一下子改不了。谈吐间夹杂着教育的词汇,教师间的聚会谈着谈着就变成了教研活动也是常有的事。也是由于职业习惯,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关键词。
  有人的关键词是房子,有的是车子,有人的关键词是:“你还好吗?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你努力了,老师看到了!”有的是:“怎么搞的,你又这样了!你真的没法教了!甚至你笨得……”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关键词是很活跃的一部分,尤其我们做老师的,最为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师主要使用什么样的词汇,以及什么样的语气、节奏,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中,针对什么样的情况都很有讲究的。运用得当体现的是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等美好信息,充满了一种对生命的肯定;有的正好相反,看似为了孩子的一切,他们的关键词透射着无端地指责、嫌弃、排斥,可能还夹杂着否定、拆解、破坏的元素。常常会有敬业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因为一句话遭到投訴,传到学校往往很尴尬。
  书中这样一段话写得好:“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
  所以,我明白了,在学生心中,有的教师为什么如此高贵、美丽。
  变化
  前些日子,看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一位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许渊冲先生谈及1939年的往事而热泪盈眶。他说了一句话:生活的日子不是过了多久,而是记住了几个日子,生活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生活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多了,太快了。就拿我们来说,粉笔变成了白板、幻灯变成平板、刻板油印变成电脑喷墨等,而教育有其恒定不变的要义。林先生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思考、你的课堂乃至你的教案,没有抓住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尤其是孩子的变化时,你的工作就可能和这个时代无关。时常关注、把握这样的变化,本身就是对教育本质的体贴,是与教育本真的拥抱,当注意到这些变化的时候不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至少可以防止变得更糟。就像同样一篇教案,有的教师上得出彩,有的教师上得出“陋”,因为后者只关注了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变化。
  孩子成长总是处于变化过程中的,与世界,与其自身的生活,有时小到为了一块橡皮,一条“三八线”等,我们也要多加关注,尊重个性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我们不期望经常遭遇这样的教育尴尬,还来不及疼痛,就被时代的车轮碾过了自己的灵魂和身体。
  故事
  “所有的学校生活成了同一种生活,所有的教育故事成了同一个故事。一张张成人的脸,一样的紧绷、焦虑、疲乏、忧闷,而难见童年的影子和阳光的气息。似乎有一股强力在把大家往下拉着,似乎有一本教科书在暗示着每一个人作出规定的动作。也有一些人早早就跳下来,选择自己行走,却发现一路孤独、悲凉,岔道无数,陷阱重重……”
  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感到一阵心酸,这里面的故事显然不需要虚构,也肯定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变革不是刷在墙上的油漆,而是那些让我们不安、疼痛和欣喜的东西,只有穿透教育的土壤,深深地扎根下去,才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枝叶。
  除去那些光环,我们也许最终手无寸铁,却像一个学者一样,在教育的那个小站上,用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自己的教育观。
  纵观全书,林先生以诗人一样的直觉和率性,谈诗歌、谈教育、谈生活,随处可见闪亮的文字,无怪乎周国平老师在序言中感叹道:“我赞赏和呼应那些文中诗性教育感悟的表达。”最后借用林先生一句话勉励自己:“用足够的激情与办法让文字和孩子们相互照亮,相互敞开,相互召唤。”
其他文献
感怀阅读的幸福  “也许每个人心中的芳华都是不一样的,但童年不一样的阅读经历,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刘老师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童年往事,“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饭的时候听父亲讲《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像‘景阳冈武松打虎’‘赵子龙单骑救主’……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忘了吃饭,幼时的脑海中会不时幻想出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  读小学的时候,由于性格内向,年纪小小的刘须云不太喜欢出去
期刊
盐城市大冈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名大冈进化高等小学堂。一百年来,学校数易其名,几迁其址,但不变的是一代代冈小人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以及对“读书”传统的秉持。学习古代经典、把根留住,大冈在让传统文化“生根”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深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冈小学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不断完善校园配置,大力发展“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鼓励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多
期刊
的的确确,弗赖登塔尔的经典著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是一本打破常规且真正阐述数学教育本质的好书。  在最近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中,针对本书,张文质先生的发言引发了我的思考。张文质说:“弗老先生的历史感是很奇妙的:你怎么知道你是为未来而教?所以重要的不是继承而是使儿童掌握,只有这样的再创造能力才是一个人所要获得的真正继承!”  由此,我想到了一串问题:什么才是一个人所要获得的真正继承呢?我们该教给学生
期刊
【设计理念】  “成长”与“苦难”是曹文轩写作的两大主题,也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但也最缺乏的。《草房子》一直回荡着的悲悯情怀格外感人。书中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段不幸,他们都在各自的苦难中成长着,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勇敢、坚强、爱。于是,我以“成长中的美丽”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书中的主角桑桑、配角秃鹤在成长道路上的蜕变,体悟作品中对生命的敬重和眷恋,让孩子感动之后能勇敢地面对生活。  【教学目标】  1.
期刊
【推荐理由】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目前为止惟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更是一部著名的集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童话作品,它将北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地熔于一炉,成为了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  【内容介绍】  骑鹅旅行?大白鹅也会飞?尼尔斯是个男孩子吧,怎么能骑在大白鹅的背上呢?原来,主人公尼尔斯是个生性顽皮、爱恶作剧的男孩,因为一次捉弄了一只精灵,被精灵用
期刊
【摘 要】语言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游戏活动、引导想象等方式将生活与语文课堂链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生活  生活与语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语文有着无穷的魅力和作用,生活处处离不开语
期刊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科技不断更新,这要求我们学会“闪动眼球,快速阅读,深刻理解,牢固记忆”的本领来支撑阅读,来获取更多知识。而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学会指着书本一字一顿地读书,有些比较早慧的学生也才刚刚从“指读”过渡到默读,可以说尝试用速读来获取知识,难度是很大的。但是读书必须有快有慢,有粗有细,不必每次都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学习速读。考虑到小
期刊
一步入校园,让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门牌石背面的5个红色大字:“悦诵润童心”。牛山小学教育集团曹桂府校长介绍,牛小教育集团成立前,学校受办学条件限制,发展遭遇瓶颈期。为了升级学校自身发展理念、创新办学思维,校领导们东奔西走、不辞辛劳,汲取借鉴多地名校办学经验,最终确定了以“诵经典美文 做儒雅少年”作为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悦诵润童心”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悦诵润童心”项目内涵就是以小
期刊
【摘要】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教学中,师生共读,做好儿童整本书阅读指导尤为重要。笔者将从五个“有”浅谈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与策略。  【关键词】师生共读 整本书 阅读指导设计与策略  对于阅读,西方有句谚语:打开一
期刊
基于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兼顾学生及家长的多样化需求,主动承担起学生放学后的服务责任,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托管服务套餐。在托管服务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到四个“到位”,为“弹性放学”护航。  一、宣传调查到位,回应大众关切  过去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放学时,我正在上班,不能按时去接孩子,只好花钱送家教班,家教班质量又没保障,真无奈。”“我们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