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激烈碰撞的巨大洪流中,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以振兴中华民族和挽救民族文化为己任,飘洋过海寻求真理。吴冠中是旧中国最后一批被选派去法国留学的画家,立足民族本位他学贯中西、贯通古今,呕心沥血、潜心绘画六十多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和创新,成功的将西方现代艺术规律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东方的神韵,以水墨的方式展现西方观念。吴冠中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当代画家,也是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极具有争议性的画家,影响大是因为他在中西艺术融合的能动性探索上,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和勇于创新的科学艺术观在中国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争议大是因为他在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探索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绘画艺术学说,如《风筝不断线》、《内容决定形式?》、《笔墨等于零》等文章,在当时的美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关键词:吴冠中;中西;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
  一、绪论
  写作本文的起因:其一是因为我在雅昌油画艺术网中查阅了画价排在前几位的油画家的作品,我发现吴冠中的作品风格清新俊朗、格调高雅、绘画性趣味性浓厚,内心情感完全流露在画面中,不论是形式还是构图都具有强烈的韵味和现代气息。正如吴冠中所言,他重视形式,他的情感是通过美的形式来传达的,破坏了形式,其中的情感也就自然消失了。这引起了我对其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二是:吴冠中先生在中国当代画坛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艺术家以及他有意或无意间发表的一系列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文章,其中一篇《笔墨等于零》并引发的论战,触动了我的好奇心!
  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现有的几篇关于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的研究性论文进行仔细深入的阅读,在揣摩、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论文阐述的观点进行各个方面的总体叙述并简要的判断。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在饱经风霜的六十多年艺术生涯中,在探索中西艺术的融合的道路上,顶着巨大的压力开辟了一条跨越传统,横站中西,立足民族本位的绘画之路,并开拓性的提出了崭新的美学观点,继林风眠的美学思想又递进了一步,给当时沉闷的中国美术界带来了一股革新之风。本文主要是通过贺鹃的《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研究》,郝冬的《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探微》,王长青《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这三篇文论来研究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更加详尽的了解吴冠中先生的传奇人生,力求对吴冠中先生的绘画美学思想有个教深刻的认识,望从中能沿袭到新的知识对自身的绘画与论文写作有所启迪和帮助,以及对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张仃的《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两篇文章的研读,并进行一些浅显的分析和论述。
  二、 对贺鹃《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研究》的解读
  《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这篇论文主要是以吴冠中先生一生在艺术创作的四个时期绘画美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绘画创作的现代性转型和绘画美学上的贡献的一篇论作,出发点是因目前关于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的研究非常有限,进而对其进行梳理和探究;作者的目的是在解析吴冠中先生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对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的贡献;探究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的特征及成就,对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的探索,跨越东西方文化差异,创立全新的审美取向,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该论作的写作研究中,是以个案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同时还采取了调查法、取证法,文献资料法。
  该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由本选题研究的意义、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选题的基本内容这三部分构成。
  正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吴冠中先生的艺术道路历程,作者将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求学时期(1936-1950)从1936年开始学习绘画到1950年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毕业,这时期是其艺术思想的萌芽和探索时期。二、油画民族化时期(1950-1970)在绘画教学上遭到文艺整风运动的批判,转人物画为风景画,但在风景画中还是无法彻底摆脱当时平易写实的绘画风格,艺术追求上真切的压抑感之后,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用“群众点头,专家鼓掌”来要求自己。是其艺术思想的转型探索时期。三、中国画现代化时期(1970-1980)以水彩画为切入点,并开始中国画创作,越来越重视形式美的探索,意境美的表达,注重写生,融汇中西绘画之长,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是其艺术思想的升华时期。四、东寻西找时期(1980-2010)用西方的眼睛发现东方的魅力,踏上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自由游走征途。是其艺术思想的成熟时期。
  第二部分作者从“形式美”、“笔墨等于零”、“中西结合论”三个方面对吴冠中先生的绘画美学思想展开论述。关于笔墨等于零与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的论战中作者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意见并不纯属个人看法的冲突,反映了中国美术界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观念,这是一次关于中国画的概念,关于中国画美术学体系的思考,争论的双方站在不同的角度,秉承着艺术家的责任关注中国画的革新道路。本人认为该作者是持中立的态度。第三部分作者用唯物辩证法来论证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与绘画创作的关系:美学思想引导绘画创作,绘画创作促进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其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凭空衍生的,而是在他绘画创作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积累、提炼、深化总结出来的。第四部分阐述的是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及与林风眠美学思想的关联。
  本人认为该作者整篇论文逻辑缜密且论述有力,挖掘深度及论述有一定高度,观点明确,是一篇较为优秀的学术型论文。
  三、 郝冬的研究
  郝冬的《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探微》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一是对吴冠中先生三种社会角色的描述,在他的绘画创作之余所写的散文、札记,映射出他的绘画体会或表达他的心路历程与他的绘画作品相得益彰。二是作者从他发表的《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扑朔迷离意境美》、《造型艺术离不开对人体美的研究》等这些文章中概括、归纳、提炼、总结向我们阐述了他对形式美、抽象美、意境美、人体美的看法。三是分析了吴冠中先生 “笔墨等于零”、“风筝不断线”、“油画民族化”的绘画美学观点,他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重视错觉的作用,材料技法是表达感情的奴才,艺术要扎根于生活,绘画要有创新精神等主张,其美学思想志在解决问题而不是构建体系。   阅读该文献时,本人与其他文献结合起来阅读,以便更好的认识到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借此本人想补充的是:该文没有说明吴冠中先生艺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更没有系统的提及他艺术思想的形成与恩师林风眠的渊源关系,“……林风眠,主要就是学他的画面构成,他实际讲课很少。他教的比较少,主要是从他的作品上学习,关于中西结合的观念我是从林风眠来的。”①可见,林风眠中西融合的教学主张,提倡中西绘画结合而创造新的、民族的绘画艺术的观点,都给了年轻的吴冠中以深刻的启迪。
  四、 王长青的研究
  吴冠中走的是一条中西结合的艺术道路,他受林风眠,吴大羽及西方现代艺术影响颇深,他长期致力于将西方现代艺术形式规律和东方绘画意境相融合、兼收,在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该文首先就阐述了吴冠中与林风眠的绘画思想特征,与徐悲鸿写实主义绘画相比较,林/吴体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艺术的自律性上强调表现重于再现、唯美的意境,“画任何一个东西,我画的其实不是那个东西,而是我的思想感受,只是借他来发挥就是了”②既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艺术的他律性上强调艺术的美育思想功能,这是林/吴体系之所以进行绘画的社会意义所在。第二部分,分别从人民性、形式美、意境美、绘画风格四个方面研究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从具象、半抽象、抽象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绘画风格的演化进程,至此在上述两篇论文当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吴冠中绘画风格这一方面的论述,本人以为关于吴冠中先生绘画美学思想特征不同之处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挖掘的。
  五、 本人对“笔墨等于零”论与“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论的浅显看法
  通过对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与张仃的《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两篇文章的研读,本人认为: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其本意是指评画时不能用传统的、程式化的技巧、标准来套于今天的笔墨;感情决定技巧,新感情催生艺术新样式,“笔墨等于零”实际上是指脱离了具体的画面,孤立的来讲笔墨,为笔墨而笔墨,这笔墨的价值就等于零。“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时代风貌”③也就是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而张仃认为吴冠中所指的笔墨就是传统,否定笔墨就是否定传统。本人认为张和吴的意思说到两处去了。张仃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守住这底线,一切都好说”,本人认为大可不必,为什么要守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切事物的发展都会推陈出新,没有什么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就像青铜器和竹简永远是我国的国宝,但我们今天的人不会用竹简去写字,不会用青铜器去煮饭!“一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新陈代谢,不断的推陈出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上每一个时代的大画家之所以能在绘画史上占据一个位置,无不是因为他们在自己时代的条件下,反映了自己时代的当前的现实生活,体现了自己时代的新的审美理想。全部艺术史证明:推陈出新不仅是我们时代的艺术发展规律,也是过去全部人类艺术发展的规律。”④
  六、 结语
  通过对这几篇文章的认真研读,使我对吴冠中先生的绘画艺术经历以及绘画美学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吴冠中先生一直强调自己有两个观众,一个是西方大师,一个是中国人民,他的艺术一方面是充满形式美的,是高度精神性的,一方面又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他从不孤芳自赏,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既要专家点头,也要群众认可,他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作品感染群众,提高群众的审美趣味。这也正是于他把艺术根植于民族土壤、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地集中显现。
  吴冠中先生潜心绘画六十多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和创新,成功的将西方现代艺术规律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东方的神韵,以水墨的方式展现西方观念,这两方面他都走得很远,但在核心处却又立足于民族本位,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是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遗产,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是当代中国艺坛的奇观。吴冠中先生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无法弥补的损失。(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注释:
  ①曹鹏:《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访吴冠中先生》,《大师谈艺录》(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②曹鹏:《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访吴冠中先生》,《大师谈艺录》(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
  ③吴冠中著《吴冠中谈艺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266页。
  ④周韶华、刘纲纪.略论中国画的笔墨与推陈出新续.美术,1963(3)。
其他文献
摘要:繁昌方言属于吴语宣州片,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字词,对于方言的考释,不仅可以研究方言,同时也能通过其观察汉语的演变发展。  关键词:繁昌; 方言; 考释  繁昌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北临长江,南倚皖南山系,东北部与芜湖市接壤,西南部与铜陵市相接。境内的主要方言是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各个圩区的繁昌话,其受到江淮官话和宣州吴语的共同影响,具有两种方言的共同特点。繁昌县方言中有很多独特的方言词和
期刊
摘要:嵇康是魏晋时期有名的名士,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一起倡导玄学之风尚,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并以此化解思想与生活中矛盾。“越名教而任自然”实际上是嵇康的生活原则。  关键词:嵇康;生活原则  生活于曹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漩涡中心的嵇康是痛苦的、可悲的。他的性格、生活原则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最终必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选择隐居。是为了躲避司马氏的征召,他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尚奇”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清代小说家李渔在创作小说《十二楼》时,也自觉地把“尚奇观”渗透其中。而创新就是对“尚奇”的最佳注解,李渔小说创作理念表现出一种有意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体现在他对小说题材选择上的“惟陈言之务去”,也渗透在情节与角色设置的独特与新鲜。文章主要探析《十二楼》对“红娘”这一固定角色设置的超越,以管窥李渔小说作品显示出“篇篇竞异,字字出奇”的境界之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学虽是一门理论学科,但是在学习和把握它的过程中应该要与实践的田野工作相结合。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简单阐述了在学习和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时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学;理论;实践;田野工作;意义  民族音乐学——这个最早被称为“比较音乐学”的音乐学学科,由“民族学”与“音乐学”两个方面结合形成。自五四运动以来,从王光祈先生首次提出的“对各民族音乐比较批评”思想起,以中
期刊
摘要:色彩是服装设计(款式、面料、色彩、工艺)的四要素之一,色彩能更好地向人们展示设计师想表达的主题和文化蕴涵。很多著名的设计师除了在款式面料上变化之外,更多的体现在色彩上的变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把色彩的语言发挥的淋漓尽致,既要掌握传统色彩,更要掌握流行色彩,这样才能更好的向人们掌握服装的灵魂,让服装充满活力与生命!  关键词:色彩;情感;服装设计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色彩让万物充满了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学生为主体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论述校园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提出了高校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三方面共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主体;校园体育文化  一、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高校校园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整个校园为主要载体空间,以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和渴求知识的莘莘学子
期刊
摘要:历史上保定的工商业发展迅速且十分繁荣,到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清朝政府实施新政,推动了保定的经济近代化发展,在保定这个封建落后的统治地区出现了较为强烈的现代气息。相对来说,保定的政治和经济在逐渐衰落,整个经济系统被归列于天津的经济圈,并受天津的领导和管辖。站在整个格局看,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保定,其经济有了近代化的发展,但是保定仍然是中小消费的城市中心,主要是受当时的历史背景、保定地理环境以及政治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探寻了一种新型的能够让学生与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的能力培养模式,旨在解决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锻炼机会的问题,让在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身专业有更深的了解,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关键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专业理论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1],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同样成为热点问题。和国外比较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言近旨远,简洁凝炼、寓意精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价值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相互联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教育领域当中一些传统的旧方法和旧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够更好地显示出去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在当前这种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有必要提高高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水平。本研究就是立足于此,简单地就如何提高高职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做出简要分析与探究,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财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