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反转剧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ppo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出戏剧。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代,这句话正在被一点点地印证。人们拿起手机,连上wifi,打开各大门户新闻客户端,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生活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甚至在新闻里,他们的人生以像素为单位被放大,再以出人意料的行为方式引起广泛的讨论。讨论得久了,人们发现,生活或许更像是反转剧?
  2015年2月,《大河报》报道河南清丰县一大学生因见义勇为而溺水身亡,被救女童的母亲却否认这一说法。可想而知这位母亲必然遭到了网友们的猛烈“炮轰”。但就在这时,“相关媒体”撰文称,这位大学生系不慎落水,并非见义勇为。一时之间,孰是孰非难以分辨,舆论反转让人大跌眼镜。
  与这起“见义勇为疑似不慎溺水”事件相似,2015年9月8日,淮南师范学院一学生扶起摔倒老人被讹,无奈之下她到微博上寻找目击者证明自己清白。
  微博发出后,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愿意作证。网友们就“老人该不该扶”展开了讨论。这位学生的遭遇让人同情,也让许多人反思为何会出现老人被扶起后讹人的现象。人们开始倾向于关注“老人摔倒,到底要怎样施行帮助”。
  随着时间推移,这出“扶老被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数十天后事件发生了反转。9月21日,淮南警方通报称,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最具关注度的当属今年的开年大剧:“上海女孩逃饭”。结果当然又反转。本刊上一期也就此事件进行过评论与分析,却没想反转剧一波接一波地上演。
  这样一波三折的剧情让不少网友感到“心累”,而反转新闻每年尽管有许多,但又仿佛是从一个程序里生产出来的。在“刷爆朋友圈”、“惊呆小伙伴”之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为什么连新闻都成了 “反转剧”?
  我想,首先这些新闻事件要贴上足够搏噱头搏眼球的标签,要自带引起民愤、引发讨论的基因,但一定要贴近生活,与衣食住行相关,就像可能发生在邻居大妈的儿子、女儿身上。2016年有“哈尔滨天价鱼”,“海南停车场管理员打人”,“上海女孩逃饭”,2015年有“云南女导游骂游客”,“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庆安民警击毙犯罪嫌疑人”;其次要有含糊不清的媒体,在这些反转剧中,均有“相关人士”、“相关部门”出镜,只有公信力低的媒体,才能制造出模棱两可的新闻,才能让同一件事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达到反转的目的。
  新闻的受众又是怎样的呢?贡献思考,贡献话语?与反方阵营的网友开启一场旷世的嘴仗?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寻找生命的优越感?他们担任催化剂的角色,针锋相对的讨论让新闻更具有戏剧性。
  当新闻不是新闻的时候,受众就也不再是受众。新闻制造者成为了编剧,新闻成为了剧目,受众成为了看客。当“反转剧”出现得越来越多,我们在心累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我们想看到的,是真实的新闻,还是娱乐的戏剧?



  与其说生活是一出反转剧,不如说我们看到的生活是一出反转剧。人,制造新闻,操控新闻,也消费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发达,让我们的视界不再囿于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因为传媒,我们见识了更多精彩的人生。
  诚然,人性的复杂有时会让真相难以被轻易发掘,新闻失真,媒体不该承担所有责任。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求尽量真诚的话语环境。毕竟,坏新闻最直接的受害者从来都不是媒体本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媒体需要反思,需要进步,作为受众的我们想要脱离被娱乐新闻牵着鼻子走的境况,又要怎么做呢?《菜根谭》里也有这么一句话:“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想要得到真趣味,总要舍弃一些虚浮的热闹,内心孤独,思想才能冷静。至于那些使人啼笑皆非的反转剧—我们就笑笑,不说话。
  反转剧:最初是韩国SBS电视台每个星期天晚上在人气综艺节目x-man播完后播出的短剧,长度约45分钟,由两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大约22分钟左右,每次的内容都是独立的。在反转剧里演员们往往以本名做为角色的名字,而取名“反转”,是因其剧情跌宕起伏,矛盾双方迅速转化。反转剧一个故事才20分钟左右,但每个都独立成篇,剧情花样繁多,涉及到各种剧情,亲情、爱情、友情、奇幻、侦探、悬疑、鬼怪、搞笑、感人、意外……无所不包,而且往往都会有一个挺出乎意料的结局。而且每集快到结尾的时候字幕会提示"反转结局即将揭开"的字样。
  在文学史上,欧·亨利可算深谙反转剧之道的小说家,他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因而有一个专门术语—“欧·亨利式结尾”。


其他文献
1.无论哪种药以只选一种为宜,不要重复用药。尤其是在服用中西药合制的抗感冒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因为其中多含有西药,如果同时服用可能带来更大风险。  2.服用含有解热镇痛的抗感冒药时,不要同时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3.抗感冒药均为对症治疗药物,一般以使用3~7天为宜,不得长期反复使用,否则易产生肝肾毒性,个别的还可致死。  学会正确给宝宝洗澡  给宝宝洗澡时,尽量使用植物性的沐浴露,或者
期刊
老人永远不放心保姆自己带孩子下楼玩,她自己身体又不好,不能经常下楼,孩子就只能跟保姆在家里待着,辜负了阳光灿烂的大好时光。如果跟保姆一起带孩子出门,孩子玩够了回家想吃饭,两个人又手忙脚乱地做饭。怎么消除老人这种顾虑呢?  老人不放心保姆也是为孩子好,过分跟她强调这个问题会伤了她的心。周末或者节假日你在家的时候,可以尽量做主,让保姆独自带孩子;再用适当的方式会告诉老人等我忙完家务就去找他们,以消除老
期刊
星期天,浑身筋骨闲得发痒的苏荷索性展开卫生大清扫,在阳台杂物柜翻出一黑色胶袋,打开,一叠簇新钞票,八千块!只听说天上掉馅饼的,敢情这犄角旮旯里也能冒出“馅饼”来!  搞清洁居然清理出老公石磊的私房钱,苏荷的心像手里的抹布乌漆麻黑皱巴巴的。苏荷眼冒火星地望着这笔钱,心里感慨万千:石磊啊石磊,你可真是花岗岩脑袋石头心肠,怎么捂也捂不热,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吃喝拉撒,四季里外衣裳,还有一切应酬往来,我一
期刊
病了就有理了?  大清早的,还没起床呢,老爸的电话气呼呼地来了:“你赶紧过来趟,我要和你妈分居。”  火急火燎地起床,气喘吁吁赶回家,还没上楼呢,老妈从拐角的凉亭里冲出来:“这次我说什么也不和那老东西在一起了。”  说着,眼圈居然还红了。  我头大不已。老爸住院一个多月,我天天单位家里来回跑,都快崩溃了。好容易盼到他出院,刚想消停一下,怎么又闹了这么一出。心里着急,嘴上自然不耐烦:“你也真是,爸爸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看看女性代表们对女性朋友都说了些什么。  梁凤仪(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著名作家、企业家):千万不要将人生依赖给别人。自立自强,人生的主动权才在自己手里,依赖别人永远被动。  褚艳芳(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女性要刚柔并济。“刚”是指对待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有担当要能负责;“柔”是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对待同事真诚沟通、用心交流,虚心学
期刊
受访者:何珊珊(职业:网站运营,26岁)  今年过年,上海女孩因为一顿饭逃离男朋友老家的新闻事件,反响确实挺大。当它最后又被证实是个假新闻的时候,我挺生气的,觉得被欺骗了。为这事,我跟好几个朋友讨论了好久。他们都表达了看法,男生和女生立场不同,得出的观点也不一样。比如男生就会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凤凰男难道就不用娶老婆了么。结果这些男生随即就被一群女生炮轰:他们回家娶村口的小芳就好了,何必大费周章
期刊
在美国脱口秀节目《吉米鸡毛秀》里,熊孩子的一句“如果我们还不了借中国的钱,可以杀光中国人”,将娱乐事件上升成政治风波。或许节目制作方和观众都有些过度。但有一点是能肯定的,中国符号的大量植入已成为美国从综艺节目到影视剧的流行趋势。  在中国观众熟悉的当红美剧中,比如《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就穿了一件写着一个“中”字的T恤卖萌,之后又调侃了一把湖北核物理研究所“严谨高效”的科学态度。《摩登家庭》里加入
期刊
秋季来临,肌肤对水分的需求更强烈。秋季主攻补水已是共识,但皮肤经过炎炎夏日的热情照耀,难免会消化不良,堆积起厚重的角质层,也为秋季补水设下了重重阻碍。如何排除阻碍达到最佳的补水效果,不妨先从去角质开始。  什么都别管,先把角质的问题解决!  为什么要去角质?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去角质?  角质的形成是肌肤新陈代谢后,无法自然脱落的肌肤老化细胞,换而言之就是附着在脸上的老皮,如果不作清理,肌肤的新生细胞
期刊
不要用“疑似”作为判断依据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爱哭闹、易出汗、有枕秃,还有食欲下降的现象,马上就会联想到广告里说的,担心宝宝是不是缺钙、缺锌了。其实,这些症状都并不是缺钙、缺锌的特有表现,其他原因也会引起这些症状,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些症状就判断宝宝缺钙、缺锌。  那么指血检测呢?通常我们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微量元素,都是通过指血检测来完成的。很多父母在拿到结果后,如果发现宝宝一切正常,就大松一口
期刊
新年伊始,在全国民众的注视下,几大反转剧接连上演。  这些反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是“天价鱼”事件。48小时内,舆论三度反转。先是顾客网上晒账单,引发“宰客”争议;再是涉事饭店回应明码标价,并晒出顾客签名;然后顾客否认签名。其间,当地调查组还公布过维护店家的调查进展。最终调查确认欺诈、无证经营、伪造签名、打人等情况。  看过这些“反转”,人们不禁怀疑,这究竟是“新闻”还是荒诞剧?如果假新闻之形式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