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课是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选项课之一,科学构建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意义重要。在对当前高校篮球选项课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构建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路,以期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得以深化。
高校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1概念释义
1.1俱乐部与体育俱乐部。俱乐部是指在自愿、互助、互惠基础上组织形成的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体育俱乐部是指旨在开展特定的体育项目或活动的团体组织,具有一定的商业性目的。本文中的体育俱乐部则系指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是以俱乐部的形式来组织实施的。公共体育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原国家教委199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进行专门学习。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因应了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需要。
1.2体育俱乐部选项课与篮球选项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每学期每个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来完成公共体育课的学习任务。从而,改变了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传统的由学校、任课老师单方安排的方式。因此,学校必须分类别地为学生提供若干体育项目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择。此,即为体育俱乐部的选项课。篮球,作为一个课程列入体育俱乐部,即成为一种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
体育俱乐部选项课,与传统的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相比,教学内容更为专门化,教学时数较长,教学安排更为集中,便于提升学生专门的体育技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这种“专门化”的教学模式类似于专业体育院校(系)的专业教学(普修、选修、专选),只不过,两者学习者基础差异较大而已。同时,体育俱乐部选项课的开设,也可为学生后续体育选修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1.3体育俱乐部选项课的评价体系。所谓体育俱乐部选项课评价体系,是指包括目标、内容、方法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一套相对完整的体育俱乐部选项课评价系统。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技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则是使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保持善始善终的关键,关系到该模式能否取得成功。
2高校体育课俱乐部制选项课程的开设现状
高校学生公共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课目之一,普通高校开设的时间为2年,高职院校为1年。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俱乐部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项课不尽相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新生开设了球类、格斗类、舞蹈类、保健类等体育选项课。学生在学校体育俱乐部网络选课平台中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运动基础、体质条件自行选课,学校体育俱乐部选项课设置情况详见表1。
篮球运动,是一项大众喜爱的集体项目,对于培养人的道德观、集体观、大局观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俱乐部制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中,选择该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仅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学期篮球选项课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25%左右。因此,选择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现状
的确,篮球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学生普遍对篮球选项课的评价方式、标准不甚满意。笔者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40名篮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满意率达到了55.4%(详见表2)。这说明,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的评价体系进行反思与重构。
纵观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3.1考核内容的不科学性
当前的篮球课程考核还仅仅局限在身体素质考核和篮球技能评定两个方面,忽视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地区的差异和学生的个体先天差异,造成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缺乏学习兴趣,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3.2考核方法忽视“过程”重视“结果”
考核时只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单一,评价的主题单一,且对被评价者的主体倡导不够;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学生考核最终成绩往往决定课程考试时的表现和发挥。仅仅两次考试课就决定了一个学生一学期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成绩。
3.3个体成绩量化评价突出
目前,高校篮球课程考核多以“量化”指标来评判学生成绩,教师普遍认为“量化”的东西比较客观、便于操作,过分注重“达标”,把准度、力量、速度等运动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尺度。然而,仅仅从单维的生物健康方面来评价学生成绩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课程的教学需要。
3.4过分强调“统一性”的标准
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了学生由于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篮球运动的特点告诉我们,对于球场上不同位置的队员要求其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专长。我们的教学就是让其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们的考核内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与学习的主动性,造成了部分学生上课“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
4当今篮球课程评价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五大培养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这五大目标既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是构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更是篮球课程评价体系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体育工作者就已将身体素质分为运动素质(提高运动成绩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增进健康和预防某些疾病的身体素质)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更应如此,这亦是篮球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必须树立的指导思想。 实施形成性评价是篮球课程评价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形成性评价实质上就是过程性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所进行的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了解到通过教学,学生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终身体育理念等方面所获得的进步情况,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生认识自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
当今篮球课程评价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也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构建应予把握的。
5构建高校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路
5.1全面贯彻“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考核是学生健康水平、运动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考核。新的评价体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参与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特长发展、健康状况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身体育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培养力度,为“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推动机制。
5.2考核内容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根据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考核内容要提供多样的选择,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他在篮球比赛中所习惯的位置,提供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标准,让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
在考核项目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定多种考核科目供其选择。让学生在篮球选项课中享受其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传统的上篮、投篮等考试科目中增加2~3人之间的配合上篮和投篮的考核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大局观。
加强对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组织能力和篮球比赛欣赏水平的考核。高校的学生,特别是部分专业的(如社区管理)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能力对于其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5.3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实施全程化、弹性化考核
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应该是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中间性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加强对学生的过程体验的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思想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过程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从而在其日常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评价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改变过去那种期末1、2次课决定一个学期成绩的做法。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对篮球知识掌握和运动技能水平,而且要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合作精神等。通过调查,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参与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也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对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在最后的评价中也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具体的考核方法包括:
5.3.1随堂考核。根据教学大纲和进度,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进行考核,从而以一种学生可以自由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方式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例如,投篮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随堂进行考核,基础好、动作要领掌握熟练的学生,可以选择随堂考核,或即兴考核。
5.3.2建立与分层教学相对应的成绩评定机制。按技术逻辑,将篮球水平分为A、B、C、D四个层次,并按学生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与此相对应,学生的成绩评定可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层次间和层次内的进步情况来进行,既看学生篮球技能的绝对水平,又要看其学习后技能得以提升的相对水平。
5.3.3建立目标激励机制。与分层教学相对应,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设定目标,对于进步明显,经过努力最终实现自我目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成绩奖励。
5.3.4建立课外活动参与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对于参与或组织班级、系部和学校篮球比赛的同学,在最后的评价中酌情给予奖励。
5.3.5建立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心理学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只有被评价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时,才能主动地改正自己。在学生最后的评价中增加学生的自我评定、同学之间的相互评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根据上述思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的评价标准(详见表3),以供参考。
当然,新的评价体系中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增加和变更,教师工作量无形中得以增加;特别是对于学生课外活动情况的考核,更需进行信息收集与核对等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再加上分层教学和学生个人目标的设定,使传统意义上简捷的体育教学范式变得繁琐不已。因此,难免一部分教师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
总之,高校篮球选项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表面反映的是评价目标、方法、内容和标准,而实质上要求的则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事关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选项课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乃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之关键点,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甄玉.高职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0,(5):60.
[2]郭有各.美国身体素质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体育科学,1999,(6):45.
[3]金力.普通高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45-47.
[4]陈永生.对大学体育课考核改革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1):139-141.
[5]高升.普通高效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90-92.
[6]沈钧毅.对现行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1,(6):48.
[7]季克异.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
[8]钱杰等.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45.
[9]于玲玲.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249-252.
高校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1概念释义
1.1俱乐部与体育俱乐部。俱乐部是指在自愿、互助、互惠基础上组织形成的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自由协会或团体。体育俱乐部是指旨在开展特定的体育项目或活动的团体组织,具有一定的商业性目的。本文中的体育俱乐部则系指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是以俱乐部的形式来组织实施的。公共体育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原国家教委199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进行专门学习。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采用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因应了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需要。
1.2体育俱乐部选项课与篮球选项课。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每学期每个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项目来完成公共体育课的学习任务。从而,改变了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传统的由学校、任课老师单方安排的方式。因此,学校必须分类别地为学生提供若干体育项目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择。此,即为体育俱乐部的选项课。篮球,作为一个课程列入体育俱乐部,即成为一种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
体育俱乐部选项课,与传统的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相比,教学内容更为专门化,教学时数较长,教学安排更为集中,便于提升学生专门的体育技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这种“专门化”的教学模式类似于专业体育院校(系)的专业教学(普修、选修、专选),只不过,两者学习者基础差异较大而已。同时,体育俱乐部选项课的开设,也可为学生后续体育选修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1.3体育俱乐部选项课的评价体系。所谓体育俱乐部选项课评价体系,是指包括目标、内容、方法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一套相对完整的体育俱乐部选项课评价系统。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技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则是使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保持善始善终的关键,关系到该模式能否取得成功。
2高校体育课俱乐部制选项课程的开设现状
高校学生公共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课目之一,普通高校开设的时间为2年,高职院校为1年。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况,俱乐部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项课不尽相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新生开设了球类、格斗类、舞蹈类、保健类等体育选项课。学生在学校体育俱乐部网络选课平台中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运动基础、体质条件自行选课,学校体育俱乐部选项课设置情况详见表1。
篮球运动,是一项大众喜爱的集体项目,对于培养人的道德观、集体观、大局观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俱乐部制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中,选择该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仅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学期篮球选项课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25%左右。因此,选择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现状
的确,篮球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学生普遍对篮球选项课的评价方式、标准不甚满意。笔者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40名篮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满意率达到了55.4%(详见表2)。这说明,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的评价体系进行反思与重构。
纵观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3.1考核内容的不科学性
当前的篮球课程考核还仅仅局限在身体素质考核和篮球技能评定两个方面,忽视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地区的差异和学生的个体先天差异,造成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缺乏学习兴趣,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3.2考核方法忽视“过程”重视“结果”
考核时只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单一,评价的主题单一,且对被评价者的主体倡导不够;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学生考核最终成绩往往决定课程考试时的表现和发挥。仅仅两次考试课就决定了一个学生一学期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的成绩。
3.3个体成绩量化评价突出
目前,高校篮球课程考核多以“量化”指标来评判学生成绩,教师普遍认为“量化”的东西比较客观、便于操作,过分注重“达标”,把准度、力量、速度等运动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尺度。然而,仅仅从单维的生物健康方面来评价学生成绩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高职体育教学课程的教学需要。
3.4过分强调“统一性”的标准
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了学生由于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以及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篮球运动的特点告诉我们,对于球场上不同位置的队员要求其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专长。我们的教学就是让其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但是由于我们的考核内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与学习的主动性,造成了部分学生上课“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
4当今篮球课程评价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五大培养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这五大目标既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是构建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更是篮球课程评价体系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体育工作者就已将身体素质分为运动素质(提高运动成绩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增进健康和预防某些疾病的身体素质)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建设要树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更应如此,这亦是篮球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必须树立的指导思想。 实施形成性评价是篮球课程评价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形成性评价实质上就是过程性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所进行的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了解到通过教学,学生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终身体育理念等方面所获得的进步情况,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生认识自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
当今篮球课程评价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也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构建应予把握的。
5构建高校篮球选项课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路
5.1全面贯彻“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考核是学生健康水平、运动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考核。新的评价体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参与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特长发展、健康状况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身体育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培养力度,为“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推动机制。
5.2考核内容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根据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考核内容要提供多样的选择,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他在篮球比赛中所习惯的位置,提供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标准,让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
在考核项目的设置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定多种考核科目供其选择。让学生在篮球选项课中享受其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传统的上篮、投篮等考试科目中增加2~3人之间的配合上篮和投篮的考核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和大局观。
加强对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组织能力和篮球比赛欣赏水平的考核。高校的学生,特别是部分专业的(如社区管理)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能力对于其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5.3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实施全程化、弹性化考核
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应该是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中间性评价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加强对学生的过程体验的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思想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其过程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爱,从而在其日常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篮球选项课的考核评价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改变过去那种期末1、2次课决定一个学期成绩的做法。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对篮球知识掌握和运动技能水平,而且要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合作精神等。通过调查,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参与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篮球运动也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对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在最后的评价中也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具体的考核方法包括:
5.3.1随堂考核。根据教学大纲和进度,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进行考核,从而以一种学生可以自由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方式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例如,投篮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随堂进行考核,基础好、动作要领掌握熟练的学生,可以选择随堂考核,或即兴考核。
5.3.2建立与分层教学相对应的成绩评定机制。按技术逻辑,将篮球水平分为A、B、C、D四个层次,并按学生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与此相对应,学生的成绩评定可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层次间和层次内的进步情况来进行,既看学生篮球技能的绝对水平,又要看其学习后技能得以提升的相对水平。
5.3.3建立目标激励机制。与分层教学相对应,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设定目标,对于进步明显,经过努力最终实现自我目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成绩奖励。
5.3.4建立课外活动参与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对于参与或组织班级、系部和学校篮球比赛的同学,在最后的评价中酌情给予奖励。
5.3.5建立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心理学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只有被评价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时,才能主动地改正自己。在学生最后的评价中增加学生的自我评定、同学之间的相互评定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根据上述思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体育俱乐部篮球选项课的评价标准(详见表3),以供参考。
当然,新的评价体系中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增加和变更,教师工作量无形中得以增加;特别是对于学生课外活动情况的考核,更需进行信息收集与核对等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再加上分层教学和学生个人目标的设定,使传统意义上简捷的体育教学范式变得繁琐不已。因此,难免一部分教师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
总之,高校篮球选项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表面反映的是评价目标、方法、内容和标准,而实质上要求的则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事关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选项课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乃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之关键点,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甄玉.高职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0,(5):60.
[2]郭有各.美国身体素质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体育科学,1999,(6):45.
[3]金力.普通高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45-47.
[4]陈永生.对大学体育课考核改革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1):139-141.
[5]高升.普通高效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90-92.
[6]沈钧毅.对现行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1,(6):48.
[7]季克异.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1999,(5).
[8]钱杰等.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45.
[9]于玲玲.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评价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