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核素显像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患儿甲状腺高锝酸盐显像结果,推断CH的病因,分析显像结果对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经厦门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筛查并确诊为CH的患儿221例,口服高锝酸盐显像剂18.5~37.0 MBq,服药后1h行甲状腺SPECT显像.结果 221例CH患儿中,显像正常58例;甲状腺发育不良或异位37例;甲状腺未见显影52例;甲状腺体积增大,核素摄取增强74例.结论 甲状腺核素显像有助于判断新生儿CH的病因,初步协助鉴别永久性甲减和暂时性甲减,从而帮助重新评估怀疑为暂时性甲减的患儿在替代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同时避免了永久性甲减患儿不必要的停药复查风险。

其他文献
该文论述了低频磁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或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存在的对肿瘤作用的频率窗效应和功率窗效应,指出了低频磁场在肿瘤放化疗过程中的增敏作用以及对多药耐药问题的改善作用,分析了其物理增敏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低频脉冲磁场参数规范的必要性,以减小因磁场差异而造成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和混合型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1311Ⅰ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其中131Ⅰ治疗是甲状腺癌重要的治疗环节或步骤.随着对DTC术后131Ⅰ治疗方案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辅助131Ⅰ清甲的应用、131Ⅰ清除大量残留的甲状腺叶组织、131Ⅰ清甲治疗碘剂量的选择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也不断更新.该文就以上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于2013年5月30日在天津举办了“青年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青年委员和放射医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期刊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例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癌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通过影像学手段观察近期疗效,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复查20例植入粒子后3个月以上患者的CT影像,其中,完全缓解15%(3/20)、部分缓解55%(11/20)、无变化30% (6/20),总有效率为70%,并发气胸15%(3/20)、咳少量血痰20%(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使用的常规治疗方法仍无法修复坏死的心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基因治疗尤其是促血管生成因子的治疗为此类疾病的治愈带来了希望。该文就促血管生成因子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在主管、主办单位的领导下,在本刊编委及有关专家、教授的关怀和支持下,本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投稿量也不断增加。由于版面限制,大量合格稿件无法及时刊登,影响了论文的时效性和先进性。为了满足读者和作者的要求,进一步缩短稿件刊出的周期,经报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等有关部门批准,本刊自2015年起,每期增加页码至72页,定价每期15元,全年90元。特此通知。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期刊
近十多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明显回升,随着合并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增多,结核病以及播散性结核病的问题值得关注.播散性结核病的起病隐匿,结核菌株变异极易造成临床症状隐蔽或不典型,而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低、X线检查不典型,结核患者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18F-FDGPET/CT能灵敏地反映病灶的葡萄糖代谢活性,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指导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18F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虽有较久的历史,但只是近10年来才对其物理、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临床剂量学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是将放射性粒子按照放射治疗计划均匀、规律地植入恶性肿瘤组织中,让肿瘤得到较高剂量的放射性照射,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的治疗方法.粒子植入技术可普遍用于难以手术切除、达不到根治切除和有手术残余的肿瘤治疗,还可用于肿瘤切除术后的肿瘤周缘植入,以预防肿瘤复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84例AMI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进行比较性分析.同时测定它们诊断AMI的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以及入院后3、6、9h时的灵敏度.结果 184例AMI患者
突破"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教学框架,将理性的"医学专业知识"回归富含人文精神的"医学科学文化",以构筑纵横交错的生命探索情境,"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彰显医学"拯救生灵"的神圣,在"生命"与"实践"中发展"倚重生命"的医学专业课程素质教育新体系.该文以<医学寄生虫学>作为模式课程提出实施质量工程的构想并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