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12.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2012年5月29日上午,塔城市疾控中心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监测到各医疗机构报告塔城市幼儿园有5名儿童患手足口病,随即市疾控中心疫情调查小组前往幼儿园进行调查并核实,确定为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一、基本情况
(一)幼儿园基本概况
塔城市幼儿园位于文化路430号,面积1460平方米,拥有教职工30名,保健医1名,托幼儿童377名,男生208名,女生169名。
(二)幼儿园班级分布情况
幼儿园有主楼2栋,各2层,副楼1层,共有8个班级,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各2个。
(二)发病概况
经现场调查核实和搜索病例,自5月21日起截止6月4日,累积报告手足口病11例,罹患率为2.92%,病例分布于4个班级。
二、流行病学调查
首发病例祺浩宇,男孩,3岁,为小班幼儿,于5月21日发病,手,口,面部发现红点,5月2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手足口病。门诊给予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目前患儿已痊愈。 最后一例发病患儿,蒋潼、男、3岁、小二班、于5月29日发病,5月31日就诊于塔城市人民医院,门诊给予对症治疗,于6月5日痊愈。
年龄分布:患儿发病年龄在2至5岁之间,其中2岁1人,3岁6人,4岁及5岁各2人。男生9人,女生2人,性别比例为4.5:1。
时间分布:该学校5月21日出现首发病例, 5月26日发病2例,27日、28日各发病1例,29日3例,30日3例。
地点分布:共有4个班级发病,发病班级中,病例最多的班级为小一班4例,大二班2例,中一班3例,小二班2例,班级的地址分布与各班级的发病情况无直接关联。
目前患儿情况:11名患病学生均为轻症病例,已痊愈。
三、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1、该幼儿园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保健医跟换频繁,工作交接不畅,致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2、现场调查时发现该园晨午检记录不全,缺勤幼儿的跟踪随访记录不全。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不足,消毒药品配备不足。
3、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该园忙于排练节目,疏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对缺勤儿童没有及时跟踪随访,也是造成疫情扩散的原因之一。
四、措施及建议
针对此次疫情,对幼儿园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
(一)要求该园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病人,立即由家长带至医院确诊、治疗,需持康复证明方可复课。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二)要求该园针对手足口病发放告家长通知书,使家长充分了解此病的临床症状,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并通过了解此病的传播途径,以加强预防。
(三)要求该园加强对缺勤学生落实请假原因,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四)切实落实消毒制度,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各班级进行日消毒,开窗通风每日三次,对楼梯扶手、座椅、墙裙以及公用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对难以实施消毒的玩具采取存放,暂不提供儿童玩耍。提醒该园且勿忽视教师办公室消毒,消毒工作不留死角。
(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保健医就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及相关卫生知识、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行广播宣传。
(六)根据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塔城市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全园进行停课10天的整改措施。
(七)要求幼儿园对疫情进行日报告,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事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幼儿园开展工作指导。
五、今后工作建议
(一)要认真总结本次疫情的经验教训,以此为戒努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切实落实责任到人。加强晨检工作并进行记录,做好班级消毒工作,防患于未燃。
(二)认真做好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保障信息交流渠道通畅,切实做好疫情控制,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沙区CDC,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不得瞞报、谎报、迟报。
(三)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各级行政业务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基层人员建设,定期对保健医师进行有关常见传染病防治的培训教育,保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2012年5月29日上午,塔城市疾控中心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监测到各医疗机构报告塔城市幼儿园有5名儿童患手足口病,随即市疾控中心疫情调查小组前往幼儿园进行调查并核实,确定为一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一、基本情况
(一)幼儿园基本概况
塔城市幼儿园位于文化路430号,面积1460平方米,拥有教职工30名,保健医1名,托幼儿童377名,男生208名,女生169名。
(二)幼儿园班级分布情况
幼儿园有主楼2栋,各2层,副楼1层,共有8个班级,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各2个。
(二)发病概况
经现场调查核实和搜索病例,自5月21日起截止6月4日,累积报告手足口病11例,罹患率为2.92%,病例分布于4个班级。
二、流行病学调查
首发病例祺浩宇,男孩,3岁,为小班幼儿,于5月21日发病,手,口,面部发现红点,5月2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手足口病。门诊给予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目前患儿已痊愈。 最后一例发病患儿,蒋潼、男、3岁、小二班、于5月29日发病,5月31日就诊于塔城市人民医院,门诊给予对症治疗,于6月5日痊愈。
年龄分布:患儿发病年龄在2至5岁之间,其中2岁1人,3岁6人,4岁及5岁各2人。男生9人,女生2人,性别比例为4.5:1。
时间分布:该学校5月21日出现首发病例, 5月26日发病2例,27日、28日各发病1例,29日3例,30日3例。
地点分布:共有4个班级发病,发病班级中,病例最多的班级为小一班4例,大二班2例,中一班3例,小二班2例,班级的地址分布与各班级的发病情况无直接关联。
目前患儿情况:11名患病学生均为轻症病例,已痊愈。
三、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1、该幼儿园对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保健医跟换频繁,工作交接不畅,致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2、现场调查时发现该园晨午检记录不全,缺勤幼儿的跟踪随访记录不全。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不足,消毒药品配备不足。
3、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该园忙于排练节目,疏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对缺勤儿童没有及时跟踪随访,也是造成疫情扩散的原因之一。
四、措施及建议
针对此次疫情,对幼儿园提出防控措施和建议:
(一)要求该园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病人,立即由家长带至医院确诊、治疗,需持康复证明方可复课。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二)要求该园针对手足口病发放告家长通知书,使家长充分了解此病的临床症状,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并通过了解此病的传播途径,以加强预防。
(三)要求该园加强对缺勤学生落实请假原因,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四)切实落实消毒制度,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各班级进行日消毒,开窗通风每日三次,对楼梯扶手、座椅、墙裙以及公用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对难以实施消毒的玩具采取存放,暂不提供儿童玩耍。提醒该园且勿忽视教师办公室消毒,消毒工作不留死角。
(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保健医就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防治措施及相关卫生知识、卫生习惯的养成进行广播宣传。
(六)根据市卫生局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塔城市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全园进行停课10天的整改措施。
(七)要求幼儿园对疫情进行日报告,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事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幼儿园开展工作指导。
五、今后工作建议
(一)要认真总结本次疫情的经验教训,以此为戒努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关奖惩制度切实落实责任到人。加强晨检工作并进行记录,做好班级消毒工作,防患于未燃。
(二)认真做好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保障信息交流渠道通畅,切实做好疫情控制,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沙区CDC,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不得瞞报、谎报、迟报。
(三)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各级行政业务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基层人员建设,定期对保健医师进行有关常见传染病防治的培训教育,保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