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儿童诗如何美妙”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了“诗如何美妙”,但儿童诗除了拥有一般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和韵律美等特点,还有趣味的天成、想象的奇特、分辨的郑重,以及对世界裁取的灵巧。一般谈论儿童诗的显著特点,总不离其大巧若拙的审美趣味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魅力,比较少谈论“小诗人”认真和严肃的一面,即我说的“分辨的郑重”,因为这种郑重感最后会为大众的审美接受所冲淡,则是“张牙舞爪”的想象力攫住了读者的心灵,以及随后对阅读“意外”的再三感慨,连同“成人弗及”的叹服。其实,孩子的认真也是超乎我们大人的想象的,他/她(以下简称他)在被事物吸引的时候,专注度是令人吃惊的,加上童心本来也未受太多信息的干扰,更可达到“心无旁骛”。这种专注的宝贵并没有受教育所珍视和呵护,成人很容易将一个正沉迷于某物的孩子叫醒,唤到或拉到一件我们认为更值得注意的事务(至少是目前显得更重要更迫切)之中。完全无视儿童需要花大量“无所事事”的时间于观察事物的天性,频频打断他的入神,更有对之不以为然的取笑,这些行为都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更为危险的情形和结果是反复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当一个儿童认真观察的时候,他几乎是目不转睛的,而口中可能一直喃喃自语,而当他屏气凝神“研究”了一番之后心有所感,兴致勃勃地想要向我们大人“汇报”时,眼睛是格外发亮的——我觉得里面有双重的亮光——一份是心灵对发现的难以自抑的喜悦,一份是正投映在他眸子中的事物的光芒。凭借原初虚微的能力,却得以逐步认识世界,这个奇迹正是儿童打量世界的忘我所缔造的,或者说,这种忘我简直就是奇迹本身。在儿童诗之中,这种对事物或小事件着迷的劲头,容易被丰富的想象和怪趣的表达所遮盖,但它仍旧是想象得以发生、表达得以达成的基础。我们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勇敢表达,但是要清楚如果没有首先被事物“吸牢”,他的想象和表达都是大打折扣的。没有与世界直接的对话,他可能在模仿别人和重复自己的路上慢慢走得兴味索然,我们看到一些小朋友开始有很好的作品,慢慢却写得不精彩了,应是源头活水的切断,而这无疑是令人惋惜的事。儿童与世界的关系,是他的作品的本质。
虽然“看不清”和“说不清”他眼前的这个事物,但是沉浸使他与世界同在。如果你不干涉和破坏儿童的郑重、从感入到说出的“煞有介事”,他会捧出一个瑰丽的“诗世界”——虽为撷片,却别有洞天。“异常”的意象和节奏,正是活力的表征,而活力仍是源于深渊般的专注的宁静。凝视是诗作的“诱因”,儿童在凝视中“天人合一”,他由此通往世界,或者干脆地,他直接成为世界的通道——世界急于通过他说出一些秘密——此时,诗语浮动,赤心获闻。事实上,也唯有赤诚者能够凝视,能够感通自然的奥秘。鸥鹭忘机——唯忘机,方得亲近鸥鹭。
呵护童心,就是莫把成人的机心强加之上,不嘲笑儿童的“煞有其事”,他的郑重正使他领受郑重本身的教益——他的自我庄严。正如冰心以儿童的口吻说出的,“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大人不加理会的东西,小人儿们却郑重其事,“刺心刻骨”。是的,这种“小题大做”的郑重正是儿童独特的庄严。我们大人为什么很难写出好的儿童诗?除了思想认识的固化,语言思维的僵化,还有就是对世界的态度的“恶化”——麻木不仁、不怀好意或是玩世不恭。
成人对儿童诗的基本评价也容易程式化,总认为是儿童惯有的奇思妙想,忽略其深刻性。什么样的深刻性呢?就是与世界在一刻彼此的照亮。深刻,并非一定就是通过深挖来实现,也不一定以复杂的样貌呈现,而是对真的抵达。大道至简,儿童诗正是以澄心映照着大道的简明。博尔赫斯在《诗的艺术》中说“既是自身又是他物”,当是指这种人与物亲密而真诚的融合。有时候成人在文字上奋力地进行涂抹或堆砌以求深刻,却事与愿违:肤浅常常和隔阂、虚伪同行。儿童片言只语有时可胜过高头讲章,便在于他们能得真趣,与世界的生机同为萌发。写到这里,一个可爱的词语从脑里生造出来——同“萌”会。上网搜索发现已有使用者,不过多是“连机”“灌水”之类网络交流团队或空间之名,非我所谓之生生之气。儿童诗人,皆可视为在在遵循同“萌”会基本“章程”的“会员”——以心怀袒呈,与天地俱萌。
2
儿童从不自我设限,当他创造的时候,他向各种可能打开。这些可能之中,有一些通往儿童的前积累。曾经接触过的丰富的儿童作品和表现手法,都可为儿童诗人信手拈来。成人也要打破对儿童诗的固定认知,鼓励各种形式的尝试,以及尊重儿童对自己经验的运用。
——童谣
在孩童进行诗歌创作之前,往往已接触或尝试过各种有趣的語言游戏或语言手法。比如自小听着或玩着的来自民间或童书上的童谣/儿歌,包括摇篮曲、拍手歌、绕口令、数数歌、谜语歌等等。准确说,这些都不属于诗,虽然内容有趣,但更多是语音上的相和相谐。儿童喜爱诵读这些童谣,与儿歌琅琅上口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就是“好上口”,但再大一些,就发现童谣们不好“上心”啦,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某些童谣值得用一生珍藏,因为这些作品中凝结着特殊的情愫,但大部分童谣却没有被人们深刻记忆的幸运,它们只是以俏皮的节奏,回旋于大概在识字之前的儿童生活中,随着见识的增加,孩子们慢慢发现儿歌只是一种简单的游戏,难再青睐。由于童谣没有太多的知识含量、丰富的美感以及强烈的趣味性,所以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
但童谣对于后面儿童诗的创作是有意义的,他们幼小的心灵可以得到童谣的滋养,在充满动态的音韵和内容中活泼身心。首先童谣的韵律契合童心的节奏。可以观察到,婴幼儿在简单两个押韵的句子中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愉悦,首次可能是在和韵的后一句的尾音落下时,咯笑不停。几次后,第一句一开启,孩子就已有笑意的“预警”。更大些,他们可以咿咿呀呀地读童谣了,这给孩子很大的语言的自信。这种韵律感的开发,有利于儿童诗的创作。虽不一定以童谣的押韵的形式体现在儿童诗中,但语言整体的节奏感的培养可从童谣中得到一定的开发;第二,童谣的内容通过融入游戏,引发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第三,童谣在亲密的家人和友爱的师朋之间传读和游玩,增加了儿童对世界的依恋、信任和爱。这些都是后面儿童诗得以发生的良好基础。我们仔细品读一些儿童诗,有时感到有童谣的身影掠过,这些身影正是儿童诗的前语言记忆。另外,不少童谣因为有诗味,也被收录在儿童诗读本之中,而有些儿童诗因为顺口好读,也被当成童谣传播。 ——脑筋急转弯
儿童上小学后特别热衷脑筋急转弯,这源于对“心理落差”的喜爱。这份热爱我认为与跳跃、滑梯、冲浪一类运动得到的快乐是相当的。儿童在互为问答脑筋急转弯时,彼此的期待和一同的惊叹令他们乐此不疲,他们的友谊在一起惊诧一起大笑中得到加深。儿童喜欢不按规矩出牌的新鲜,喜欢例外带来的惊喜。但是一味制造诧异的脑筋急转弯也可能在几番玩乐过后,被孩子冷落,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美感和韵味的缺乏,只是惊讶的反复刺激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觉得无聊。是的,孩子的心灵也是在不断进步、不断追求,他们虽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但他们也有向上之愿力,也有学习的自觉,乐意接受更加符合他们心理发展诉求的游戏形式和语言形式。显然,儿童诗上升到精神和审美层面的内涵和形式是脑筋急转弯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在儿童对儿童诗的阅读中,他们也常发出,“这首诗跟脑筋急转弯一样”的欣喜感叹。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在“制造”惊诧上,儿童诗是可以从脑筋急转弯得到一些灵感的“关照”的。
——比喻
在接触儿童诗或创作儿童诗之前,孩子们往往都尝试过打比喻。比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修辞手法,如果它没有在后来的课堂和考试中被过多地“强迫”的话。比喻可谓是十分符合儿童跳跃和发散的心理特征的“诗”手法,儿童一开始总会对比喻表现出跃跃欲试,而且接下来,他会在自己做出一个“惊艳”的比喻时,从这种大脑的“超链接”中得到随心所欲的快乐感受。比喻的力量一旦被孩子掌握,他将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因为比喻使之拥有跳跃联结的体验,并在对事物创造性的语言捏合中,产生一种可以干预外界的志得意满。
在我大的孩子五六岁时,她说“蝉的声音很像在搞装修”,我觉得她对蝉的声音打了一个贴切的比方,鼓励她往下创造,她紧接着说,“但是我喜欢蝉的声音,不喜欢装修的声音”——特别的比喻后,真实心声的补充呈现,使之连起来有诗的模样了。或者说,一个精彩的比喻本身就是诗的微缩。比喻使两件在现实中毫不相关的东西“理直气壮”地“勾肩搭背”,这也是诗歌中最引为自豪的对现实禁锢的冲破啊!而且诗歌中,经常含有若隐若现的比喻,诗人有时候把比喻化开冲开,令人不易发现,有时却“连珠炮”般呈现密集的比喻;有时候比喻只是他在创作中轻松的“弹跳”,有时却通过比喻“苦心孤诣”地推出一个别致而重要的意象。
比喻在诗中可以是直接的使用,也可以是“比喻精神”的再度发挥。什么是“比喻精神”?就是使不可能建立联系的东西建立联系——诗人通过诗歌独特的语言、内容和节奏使这种联系“合法化”。
“乱点鸳鸯谱”是对现实的超越。通过这种超越,人的心灵获得自由的体验,加上新的“爱情”的美好,令人沉迷于一种对规则冲破后的淋漓和重新建构的欣喜中。但比喻也不是真的随心所欲,精妙的比喻毫无疑问是建立在对事物深刻洞察的基础上。
比喻也是纯粹的。如前所言,比喻也是在专注中冒现。比如我的女孩说,“往洗澡盆放水,我看到澡盆里有一串串葡萄。”试想,她如果不是对澡盆里涌起的水泡进行认真的观察,怎么会有这样可爱的联想呢。还有,同样也是浴室里的灵感——洗澡的花洒,调到一个最末的档位可以喷出最细的水雾,她高兴地形容道,“像棉花糖一样”。由此可以发现,洗澡一类快乐放松的时光不仅容易让人放声歌唱,也容易引发人诗意弥满,特别是儿童本性喜欢玩水,诗意绽放在他的心间,就是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我們不必为了训练孩子作文和诗歌让他们正襟危坐、苦思冥想,安全的保证、喜乐的给予、发现的呵护才是对儿童创造的成全。
另外,男女孩如诗的比喻也有所区别,通过对他们创作的分析,会发现人的作品果是其真实生活的映射——作品如实保存了他的兴致、爱好和体验。如我小的孩子说,“妈妈,人咳嗽啊,很像喉咙里装了子弹,邦邦邦地朝外开枪。”这一是他对咳嗽有深刻的体会,二是男孩儿一般都难以“逃脱”对枪和战斗的热爱。我赶紧回应他说,“是啊,面对你的枪口,妈妈胆战心惊。”
或许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成为儿童诗人,但作为家长、师长应尽力善待他的诗时光,使这些“天生的诗人”能将童年的力量延续下去。诗的生存的问题不仅是诗歌创作的问题,更是一种美好的生存状态的寻问和希冀。诗歌应该被我们重新领会。不是创造一首完整的诗才是“诗人”的起点,当然更不是终点。诗的生活才是诗飞扬的场域。在很多人眼里,诗是乏味现实中灵魂可以逸出的孔洞,但诗不仅仅是对现实的逃离,还可以是对现实的再造——有了诗,现实不再乏味,普通的事物也可以镀上迷人的光彩。有些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对抗和“反叛”产生诗歌爆破现实的力量,有些则以诗的眼光整体地深刻地“改造”了现实——诗就是诗人的现实。我认为儿童诗更接近后者,儿童“如是”表达他的世界,这种诗性气质表里如一,在用心的引导下,这份天生的诗韵可以成为他日后美好生存的心理底色。
——写话
在写作文之前,低年级以“写话”进行基础的行文训练。教师通过课文的展开和讲解,以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基础的句型。为了丰富儿童的写作思维,儿童诗也可以加入写话的视野中来。特别是通过儿童诗的阅读,可以打开语言的翅膀,缓解儿童在仿写或白描等常规训练中“爬行”或“行走”的焦虑和枯燥。有很多人接触儿童诗之后,才惊叹竟有这样一种美妙的文体,惋惜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错过了这一大片怡人的风景。更早地让儿童接触到儿童诗,将令其更加敏感于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现象和事情,提高捕捉素材的能力,强化创作的意识。更重要是,童心之“本我”可在儿童诗中得到挥洒,生命的纯度也可得到保持,这些对他们的身心之长乐无疑是富于意义的。
诗性智慧的养护也使作文大大受益,不仅仅使作文更加有话可说,更会令写话和作文泛起美的涟漪。作文对表述准确和结构合适的要求,对儿童来说难度是一直存在的,作文的外面好似有一层规则的外壳,这种外壳的坚硬,很多小孩是望而生畏的,一听到要写作文,开始叫苦连天。而儿童诗有如多味果一样丰富的味道和颜色,孩子容易接受,乐意试验。多加鼓励,往往事半功倍。这或许是作文困难户的一个光亮的出口,也是所有孩子写话的有益尝试。 写话之中基础的叙事练习也可“供应”儿童诗之叙事,儿童诗叙事空间的打开,有利于创造形象生动的诗歌意境……
很多儿童诗研究者呼吁儿童诗的纯化,要求儿童教育者厘清不同儿童文体的概念,这种为儿童诗正名的提倡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在儿童诗的研究中,应看到诗也非“与世隔绝”。这些儿童诗中“其他类别”的“蛛丝马迹”,恰恰展示了一个儿童独特的“诗学”。特别是在综合的创作实践中,儿童诗融合其他品种的尝试,如混搭童话、绘本等视角和语言也是不无裨益的。我认为无须封锁这种“跨领域”的创作视线,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儿童诗的内核,即是其诗味。有了诗味,手法可以“纵横捭阖”,无须刻意分清是诗的手法和形式,还是非诗的手法和形式。
3
儿童诗并非一定要“不食人间烟火”,它与其他类别的互为“周济”,其实正反映了不同形式之间必然的“交互”,以及人心灵的成长性和丰富性——人整个儿地处于他所联结的生活之中。
但儿童诗人的培养既是容易的,也是困难的。易是儿童天生拥有诗人的气质和吸收力非凡的心灵,可从渐次丰富的游戏和文化生活中扩展他的创造;难是无处不在的成人的圈制、升学的压力、声电光色的诱惑围堵了童年,破坏了诗意。务实取代轻盈,吵闹取代清净,纷繁取代纯朴……他有可能为了免受干扰而掩上心扉,自我保护的同时把美好的事物和情感也一并拒绝在外;也可能在追逐学习的“实效”中,悄悄关上诗的心门。总之是,他过的生活败坏了他诗的胃口。
宁馨生活的破坏必将使儿童诗成为童年的“高配”,本来人们笔下所热烈声张的“每个儿童都是诗人”的论断将演变为现实中的奢望。评论家言(成人)诗人是“无限的少数人”,“无限”是一种不设限和无法设限的意思,但“少数人”仍是重点,强调诗人“远远”不会成为主流。我们原可期待“大多数”儿童成为儿童诗人。但如今看来,童年的飘摇或缩短也会使儿童诗人成为“少数人”。
也会有例外,有一些儿童将诗作为痛苦宣泄的出口,控诉他遭遇的不公、学业的压力和难遣的孤独。这些诗行带上主人公愤怒或忧伤的体温,也十分有感染力——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自我的疗愈。如成人诗歌一样,儿童诗有乐的锣声,也有痛的鼓点;有“愚”的迷蒙,也有哲的通透。在这些人类心灵基本的审美意蕴上,儿童诗并没有落下什么。
“儿童诗”与“成人诗”的互为观照,可以让我们更深入思考儿童诗的要义。从儿童诗到成人詩,是颇具意味的问题视野。儿童诗可以从一个人的童年延续至他以后的生活吗?它是否要通过“接壤”成人的诗歌才得以在具体的人的岁月中表现出一种创作的圆满?
儿童诗首先是诗,而不是儿童写的分行的东西就是诗,儿童性是儿童诗中最为显明的特征,但决不能排斥诗性。过于讨巧卖萌,刻意制造噱头虚张声势等都有损诗性。也就是诗性和儿童性应相谐于儿童诗中,缺一不能成为儿童诗。有些成人诗人也可以写出不错的儿童诗,这是因为第一他明晓诗意的达成,第二保留了儿童的视角,第三饱受训练的诗歌技巧不害质朴。
其实作为儿童的诗人也需要保持学习,接受陶冶,其中也包括技巧的积累。创作说到底还须自觉化,单靠偶尔的灵感不能成为诗人。儿童诗人能够一直创作儿童诗当然再好不过,由于成长视角的转换,儿童期结束后进行非儿童诗的创作也十分宝贵。
总之,让儿童接触儿童诗,以最贴合他的诗歌形式陪伴他的成长,其实就是为了种下一颗诗的种子,期待他一直有幸在诗的世界优游,终其一生能够在诗教中保持生的温润和浪漫。前面讲到专注和郑重,这种品质如能得到保持,则无论能否成为诗人,也可以有所发越有所超拔——“聚精”可“会神”也。
无论是聚精会神,还是多方积累,都是必要的“前诗”阶段,此后,未来的梦开始到来……而诗作正是过去和未来的交会。
有时,我在想女儿的“搞装修”的蝉是多么好玩,作为大人我也写过不少关于蝉的诗句——“蝉鸣若铁丝缠绕,把来夏天越束越紧”
“儿童诗如何美妙”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了“诗如何美妙”,但儿童诗除了拥有一般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和韵律美等特点,还有趣味的天成、想象的奇特、分辨的郑重,以及对世界裁取的灵巧。一般谈论儿童诗的显著特点,总不离其大巧若拙的审美趣味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魅力,比较少谈论“小诗人”认真和严肃的一面,即我说的“分辨的郑重”,因为这种郑重感最后会为大众的审美接受所冲淡,则是“张牙舞爪”的想象力攫住了读者的心灵,以及随后对阅读“意外”的再三感慨,连同“成人弗及”的叹服。其实,孩子的认真也是超乎我们大人的想象的,他/她(以下简称他)在被事物吸引的时候,专注度是令人吃惊的,加上童心本来也未受太多信息的干扰,更可达到“心无旁骛”。这种专注的宝贵并没有受教育所珍视和呵护,成人很容易将一个正沉迷于某物的孩子叫醒,唤到或拉到一件我们认为更值得注意的事务(至少是目前显得更重要更迫切)之中。完全无视儿童需要花大量“无所事事”的时间于观察事物的天性,频频打断他的入神,更有对之不以为然的取笑,这些行为都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更为危险的情形和结果是反复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当一个儿童认真观察的时候,他几乎是目不转睛的,而口中可能一直喃喃自语,而当他屏气凝神“研究”了一番之后心有所感,兴致勃勃地想要向我们大人“汇报”时,眼睛是格外发亮的——我觉得里面有双重的亮光——一份是心灵对发现的难以自抑的喜悦,一份是正投映在他眸子中的事物的光芒。凭借原初虚微的能力,却得以逐步认识世界,这个奇迹正是儿童打量世界的忘我所缔造的,或者说,这种忘我简直就是奇迹本身。在儿童诗之中,这种对事物或小事件着迷的劲头,容易被丰富的想象和怪趣的表达所遮盖,但它仍旧是想象得以发生、表达得以达成的基础。我们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勇敢表达,但是要清楚如果没有首先被事物“吸牢”,他的想象和表达都是大打折扣的。没有与世界直接的对话,他可能在模仿别人和重复自己的路上慢慢走得兴味索然,我们看到一些小朋友开始有很好的作品,慢慢却写得不精彩了,应是源头活水的切断,而这无疑是令人惋惜的事。儿童与世界的关系,是他的作品的本质。
虽然“看不清”和“说不清”他眼前的这个事物,但是沉浸使他与世界同在。如果你不干涉和破坏儿童的郑重、从感入到说出的“煞有介事”,他会捧出一个瑰丽的“诗世界”——虽为撷片,却别有洞天。“异常”的意象和节奏,正是活力的表征,而活力仍是源于深渊般的专注的宁静。凝视是诗作的“诱因”,儿童在凝视中“天人合一”,他由此通往世界,或者干脆地,他直接成为世界的通道——世界急于通过他说出一些秘密——此时,诗语浮动,赤心获闻。事实上,也唯有赤诚者能够凝视,能够感通自然的奥秘。鸥鹭忘机——唯忘机,方得亲近鸥鹭。
呵护童心,就是莫把成人的机心强加之上,不嘲笑儿童的“煞有其事”,他的郑重正使他领受郑重本身的教益——他的自我庄严。正如冰心以儿童的口吻说出的,“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大人不加理会的东西,小人儿们却郑重其事,“刺心刻骨”。是的,这种“小题大做”的郑重正是儿童独特的庄严。我们大人为什么很难写出好的儿童诗?除了思想认识的固化,语言思维的僵化,还有就是对世界的态度的“恶化”——麻木不仁、不怀好意或是玩世不恭。
成人对儿童诗的基本评价也容易程式化,总认为是儿童惯有的奇思妙想,忽略其深刻性。什么样的深刻性呢?就是与世界在一刻彼此的照亮。深刻,并非一定就是通过深挖来实现,也不一定以复杂的样貌呈现,而是对真的抵达。大道至简,儿童诗正是以澄心映照着大道的简明。博尔赫斯在《诗的艺术》中说“既是自身又是他物”,当是指这种人与物亲密而真诚的融合。有时候成人在文字上奋力地进行涂抹或堆砌以求深刻,却事与愿违:肤浅常常和隔阂、虚伪同行。儿童片言只语有时可胜过高头讲章,便在于他们能得真趣,与世界的生机同为萌发。写到这里,一个可爱的词语从脑里生造出来——同“萌”会。上网搜索发现已有使用者,不过多是“连机”“灌水”之类网络交流团队或空间之名,非我所谓之生生之气。儿童诗人,皆可视为在在遵循同“萌”会基本“章程”的“会员”——以心怀袒呈,与天地俱萌。
2
儿童从不自我设限,当他创造的时候,他向各种可能打开。这些可能之中,有一些通往儿童的前积累。曾经接触过的丰富的儿童作品和表现手法,都可为儿童诗人信手拈来。成人也要打破对儿童诗的固定认知,鼓励各种形式的尝试,以及尊重儿童对自己经验的运用。
——童谣
在孩童进行诗歌创作之前,往往已接触或尝试过各种有趣的語言游戏或语言手法。比如自小听着或玩着的来自民间或童书上的童谣/儿歌,包括摇篮曲、拍手歌、绕口令、数数歌、谜语歌等等。准确说,这些都不属于诗,虽然内容有趣,但更多是语音上的相和相谐。儿童喜爱诵读这些童谣,与儿歌琅琅上口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就是“好上口”,但再大一些,就发现童谣们不好“上心”啦,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某些童谣值得用一生珍藏,因为这些作品中凝结着特殊的情愫,但大部分童谣却没有被人们深刻记忆的幸运,它们只是以俏皮的节奏,回旋于大概在识字之前的儿童生活中,随着见识的增加,孩子们慢慢发现儿歌只是一种简单的游戏,难再青睐。由于童谣没有太多的知识含量、丰富的美感以及强烈的趣味性,所以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
但童谣对于后面儿童诗的创作是有意义的,他们幼小的心灵可以得到童谣的滋养,在充满动态的音韵和内容中活泼身心。首先童谣的韵律契合童心的节奏。可以观察到,婴幼儿在简单两个押韵的句子中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愉悦,首次可能是在和韵的后一句的尾音落下时,咯笑不停。几次后,第一句一开启,孩子就已有笑意的“预警”。更大些,他们可以咿咿呀呀地读童谣了,这给孩子很大的语言的自信。这种韵律感的开发,有利于儿童诗的创作。虽不一定以童谣的押韵的形式体现在儿童诗中,但语言整体的节奏感的培养可从童谣中得到一定的开发;第二,童谣的内容通过融入游戏,引发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第三,童谣在亲密的家人和友爱的师朋之间传读和游玩,增加了儿童对世界的依恋、信任和爱。这些都是后面儿童诗得以发生的良好基础。我们仔细品读一些儿童诗,有时感到有童谣的身影掠过,这些身影正是儿童诗的前语言记忆。另外,不少童谣因为有诗味,也被收录在儿童诗读本之中,而有些儿童诗因为顺口好读,也被当成童谣传播。 ——脑筋急转弯
儿童上小学后特别热衷脑筋急转弯,这源于对“心理落差”的喜爱。这份热爱我认为与跳跃、滑梯、冲浪一类运动得到的快乐是相当的。儿童在互为问答脑筋急转弯时,彼此的期待和一同的惊叹令他们乐此不疲,他们的友谊在一起惊诧一起大笑中得到加深。儿童喜欢不按规矩出牌的新鲜,喜欢例外带来的惊喜。但是一味制造诧异的脑筋急转弯也可能在几番玩乐过后,被孩子冷落,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美感和韵味的缺乏,只是惊讶的反复刺激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觉得无聊。是的,孩子的心灵也是在不断进步、不断追求,他们虽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但他们也有向上之愿力,也有学习的自觉,乐意接受更加符合他们心理发展诉求的游戏形式和语言形式。显然,儿童诗上升到精神和审美层面的内涵和形式是脑筋急转弯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在儿童对儿童诗的阅读中,他们也常发出,“这首诗跟脑筋急转弯一样”的欣喜感叹。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在“制造”惊诧上,儿童诗是可以从脑筋急转弯得到一些灵感的“关照”的。
——比喻
在接触儿童诗或创作儿童诗之前,孩子们往往都尝试过打比喻。比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修辞手法,如果它没有在后来的课堂和考试中被过多地“强迫”的话。比喻可谓是十分符合儿童跳跃和发散的心理特征的“诗”手法,儿童一开始总会对比喻表现出跃跃欲试,而且接下来,他会在自己做出一个“惊艳”的比喻时,从这种大脑的“超链接”中得到随心所欲的快乐感受。比喻的力量一旦被孩子掌握,他将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因为比喻使之拥有跳跃联结的体验,并在对事物创造性的语言捏合中,产生一种可以干预外界的志得意满。
在我大的孩子五六岁时,她说“蝉的声音很像在搞装修”,我觉得她对蝉的声音打了一个贴切的比方,鼓励她往下创造,她紧接着说,“但是我喜欢蝉的声音,不喜欢装修的声音”——特别的比喻后,真实心声的补充呈现,使之连起来有诗的模样了。或者说,一个精彩的比喻本身就是诗的微缩。比喻使两件在现实中毫不相关的东西“理直气壮”地“勾肩搭背”,这也是诗歌中最引为自豪的对现实禁锢的冲破啊!而且诗歌中,经常含有若隐若现的比喻,诗人有时候把比喻化开冲开,令人不易发现,有时却“连珠炮”般呈现密集的比喻;有时候比喻只是他在创作中轻松的“弹跳”,有时却通过比喻“苦心孤诣”地推出一个别致而重要的意象。
比喻在诗中可以是直接的使用,也可以是“比喻精神”的再度发挥。什么是“比喻精神”?就是使不可能建立联系的东西建立联系——诗人通过诗歌独特的语言、内容和节奏使这种联系“合法化”。
“乱点鸳鸯谱”是对现实的超越。通过这种超越,人的心灵获得自由的体验,加上新的“爱情”的美好,令人沉迷于一种对规则冲破后的淋漓和重新建构的欣喜中。但比喻也不是真的随心所欲,精妙的比喻毫无疑问是建立在对事物深刻洞察的基础上。
比喻也是纯粹的。如前所言,比喻也是在专注中冒现。比如我的女孩说,“往洗澡盆放水,我看到澡盆里有一串串葡萄。”试想,她如果不是对澡盆里涌起的水泡进行认真的观察,怎么会有这样可爱的联想呢。还有,同样也是浴室里的灵感——洗澡的花洒,调到一个最末的档位可以喷出最细的水雾,她高兴地形容道,“像棉花糖一样”。由此可以发现,洗澡一类快乐放松的时光不仅容易让人放声歌唱,也容易引发人诗意弥满,特别是儿童本性喜欢玩水,诗意绽放在他的心间,就是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我們不必为了训练孩子作文和诗歌让他们正襟危坐、苦思冥想,安全的保证、喜乐的给予、发现的呵护才是对儿童创造的成全。
另外,男女孩如诗的比喻也有所区别,通过对他们创作的分析,会发现人的作品果是其真实生活的映射——作品如实保存了他的兴致、爱好和体验。如我小的孩子说,“妈妈,人咳嗽啊,很像喉咙里装了子弹,邦邦邦地朝外开枪。”这一是他对咳嗽有深刻的体会,二是男孩儿一般都难以“逃脱”对枪和战斗的热爱。我赶紧回应他说,“是啊,面对你的枪口,妈妈胆战心惊。”
或许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成为儿童诗人,但作为家长、师长应尽力善待他的诗时光,使这些“天生的诗人”能将童年的力量延续下去。诗的生存的问题不仅是诗歌创作的问题,更是一种美好的生存状态的寻问和希冀。诗歌应该被我们重新领会。不是创造一首完整的诗才是“诗人”的起点,当然更不是终点。诗的生活才是诗飞扬的场域。在很多人眼里,诗是乏味现实中灵魂可以逸出的孔洞,但诗不仅仅是对现实的逃离,还可以是对现实的再造——有了诗,现实不再乏味,普通的事物也可以镀上迷人的光彩。有些诗人通过对现实的对抗和“反叛”产生诗歌爆破现实的力量,有些则以诗的眼光整体地深刻地“改造”了现实——诗就是诗人的现实。我认为儿童诗更接近后者,儿童“如是”表达他的世界,这种诗性气质表里如一,在用心的引导下,这份天生的诗韵可以成为他日后美好生存的心理底色。
——写话
在写作文之前,低年级以“写话”进行基础的行文训练。教师通过课文的展开和讲解,以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基础的句型。为了丰富儿童的写作思维,儿童诗也可以加入写话的视野中来。特别是通过儿童诗的阅读,可以打开语言的翅膀,缓解儿童在仿写或白描等常规训练中“爬行”或“行走”的焦虑和枯燥。有很多人接触儿童诗之后,才惊叹竟有这样一种美妙的文体,惋惜自己或是自己的孩子错过了这一大片怡人的风景。更早地让儿童接触到儿童诗,将令其更加敏感于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现象和事情,提高捕捉素材的能力,强化创作的意识。更重要是,童心之“本我”可在儿童诗中得到挥洒,生命的纯度也可得到保持,这些对他们的身心之长乐无疑是富于意义的。
诗性智慧的养护也使作文大大受益,不仅仅使作文更加有话可说,更会令写话和作文泛起美的涟漪。作文对表述准确和结构合适的要求,对儿童来说难度是一直存在的,作文的外面好似有一层规则的外壳,这种外壳的坚硬,很多小孩是望而生畏的,一听到要写作文,开始叫苦连天。而儿童诗有如多味果一样丰富的味道和颜色,孩子容易接受,乐意试验。多加鼓励,往往事半功倍。这或许是作文困难户的一个光亮的出口,也是所有孩子写话的有益尝试。 写话之中基础的叙事练习也可“供应”儿童诗之叙事,儿童诗叙事空间的打开,有利于创造形象生动的诗歌意境……
很多儿童诗研究者呼吁儿童诗的纯化,要求儿童教育者厘清不同儿童文体的概念,这种为儿童诗正名的提倡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在儿童诗的研究中,应看到诗也非“与世隔绝”。这些儿童诗中“其他类别”的“蛛丝马迹”,恰恰展示了一个儿童独特的“诗学”。特别是在综合的创作实践中,儿童诗融合其他品种的尝试,如混搭童话、绘本等视角和语言也是不无裨益的。我认为无须封锁这种“跨领域”的创作视线,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儿童诗的内核,即是其诗味。有了诗味,手法可以“纵横捭阖”,无须刻意分清是诗的手法和形式,还是非诗的手法和形式。
3
儿童诗并非一定要“不食人间烟火”,它与其他类别的互为“周济”,其实正反映了不同形式之间必然的“交互”,以及人心灵的成长性和丰富性——人整个儿地处于他所联结的生活之中。
但儿童诗人的培养既是容易的,也是困难的。易是儿童天生拥有诗人的气质和吸收力非凡的心灵,可从渐次丰富的游戏和文化生活中扩展他的创造;难是无处不在的成人的圈制、升学的压力、声电光色的诱惑围堵了童年,破坏了诗意。务实取代轻盈,吵闹取代清净,纷繁取代纯朴……他有可能为了免受干扰而掩上心扉,自我保护的同时把美好的事物和情感也一并拒绝在外;也可能在追逐学习的“实效”中,悄悄关上诗的心门。总之是,他过的生活败坏了他诗的胃口。
宁馨生活的破坏必将使儿童诗成为童年的“高配”,本来人们笔下所热烈声张的“每个儿童都是诗人”的论断将演变为现实中的奢望。评论家言(成人)诗人是“无限的少数人”,“无限”是一种不设限和无法设限的意思,但“少数人”仍是重点,强调诗人“远远”不会成为主流。我们原可期待“大多数”儿童成为儿童诗人。但如今看来,童年的飘摇或缩短也会使儿童诗人成为“少数人”。
也会有例外,有一些儿童将诗作为痛苦宣泄的出口,控诉他遭遇的不公、学业的压力和难遣的孤独。这些诗行带上主人公愤怒或忧伤的体温,也十分有感染力——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自我的疗愈。如成人诗歌一样,儿童诗有乐的锣声,也有痛的鼓点;有“愚”的迷蒙,也有哲的通透。在这些人类心灵基本的审美意蕴上,儿童诗并没有落下什么。
“儿童诗”与“成人诗”的互为观照,可以让我们更深入思考儿童诗的要义。从儿童诗到成人詩,是颇具意味的问题视野。儿童诗可以从一个人的童年延续至他以后的生活吗?它是否要通过“接壤”成人的诗歌才得以在具体的人的岁月中表现出一种创作的圆满?
儿童诗首先是诗,而不是儿童写的分行的东西就是诗,儿童性是儿童诗中最为显明的特征,但决不能排斥诗性。过于讨巧卖萌,刻意制造噱头虚张声势等都有损诗性。也就是诗性和儿童性应相谐于儿童诗中,缺一不能成为儿童诗。有些成人诗人也可以写出不错的儿童诗,这是因为第一他明晓诗意的达成,第二保留了儿童的视角,第三饱受训练的诗歌技巧不害质朴。
其实作为儿童的诗人也需要保持学习,接受陶冶,其中也包括技巧的积累。创作说到底还须自觉化,单靠偶尔的灵感不能成为诗人。儿童诗人能够一直创作儿童诗当然再好不过,由于成长视角的转换,儿童期结束后进行非儿童诗的创作也十分宝贵。
总之,让儿童接触儿童诗,以最贴合他的诗歌形式陪伴他的成长,其实就是为了种下一颗诗的种子,期待他一直有幸在诗的世界优游,终其一生能够在诗教中保持生的温润和浪漫。前面讲到专注和郑重,这种品质如能得到保持,则无论能否成为诗人,也可以有所发越有所超拔——“聚精”可“会神”也。
无论是聚精会神,还是多方积累,都是必要的“前诗”阶段,此后,未来的梦开始到来……而诗作正是过去和未来的交会。
有时,我在想女儿的“搞装修”的蝉是多么好玩,作为大人我也写过不少关于蝉的诗句——“蝉鸣若铁丝缠绕,把来夏天越束越紧”